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2020年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全册PPT课件(共199张)

2020年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全册PPT课件(共199张)

知识点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寒冷的冬天,厨房中的水结冰了,而盐水和食醋却不易结冰,是 因为加入盐和醋之后,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不易结冰。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是因为加入盐之后,溶液的沸 点升高了。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知识点 溶液的组成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从微观上分析,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 的作用下分散到溶剂间隙的过程,因此,溶液的体积一般不等于溶质
知识点 溶解与溶液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研究其中一 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该方法可以使 研究的问题简单化,它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在做对 比实验时,常常应用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 乳化与乳化作用
生活中洗涤油污的方法有三种,但原理各不相同。一是用汽油等溶解 油污;二是用洗洁精等乳化剂乳化油污;三是把厨房中的碱面(即苏打) 用热水溶解后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
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之和,要根据公式V=m/ρ来计算。
知识点 溶液的组成
溶质、溶剂的判断口诀: 固液溶解液为剂, 液液互溶多为剂, 水多水少总为剂, 不指溶剂水为剂。
知识点 溶液的组成
常见的溶剂最主要的是水,还有汽油、酒精等。例如,水能溶解氯化 钠、硫酸铜等许多种物质,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知识点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一拉热”食品袋往往有两层,上层是食品,下层的上部分是水袋,下部分
是生石灰。当拉动下层中间的那根线时,水袋就会破裂,水与生石灰相遇,发
生化学反应:CaO+H2O
Ca(OH)2,这个化学反应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12. 小红同学用酸度计测得某溶液的pH为10.5,则此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
液(或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此溶液显 红 色。


要使该溶液的pH变小,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CD (填字母,下 ⁠
同),要使该溶液的pH变大,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 ⁠
A. 加水 C. 加pH=5的溶液
6. (2022·赤峰改编)用pH试纸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时,若先将试纸用蒸 馏水润湿,然后再进行测定,则测得的结果与纯碱溶液实际pH比较的结 果是( A )
A. 偏小
B. 偏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7. (2022·黄石)如表为四种植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适宜种植在酸性土
壤中的是( D )
选项 植物
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滴入( D )
A. 食醋、食盐水 C. 糖水、酸奶
B. 食醋、酸奶 D. 食醋、肥皂水
6. 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两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
检验,颜色如下: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性) 花汁在稀酸中的 花汁在稀碱中的
中的颜色
颜色
颜色
万寿菊花
黄色
(A)
A. 苹果汁(2.9~3.3) C. 牛奶(6.3~6.6)
B. 番茄汁(4.0~4.4) D. 豆浆(7.4~7.9)
4. (2022·昆明改编)在pH=2的白醋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 B )
A. 紫色
B. 红色
C. 无色
D. 蓝色
5. (2022·株洲)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红色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7.2.3中和反应课件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7.2.3中和反应课件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课堂速记]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应用示例]
例2 胃溃疡严重的病人的胃酸(盐酸)过多,可内服含有 能跟盐酸起反应的物质成分的胃药,以减少胃中盐酸的含量
而又不造成胃穿孔。下列物CO3
B.Al(OH)3 D.Ca(OH)2
(3)蚂蚁、蚊子等昆虫分泌的酸性物质是蚁酸,涂肥皂水 与蚁酸发生中和反应,可消除痛痒。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中和反应 [情景展示] 1.观察实验: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混合。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2.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问题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如何设计
实验证明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我们又如何判断一 个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 [思考交流]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归纳提升] 1.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其实质 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 和 反 应 。 如 Fe2O3 + 6HCl===2FeCl3 + 3H2O 、 Ca(OH)2 + CO2===CaCO3↓+H2O等反应就不是中和反应。 2.探究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方法:可借助酸碱指示剂, 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氢氧 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在滴加盐酸的过程中,要边滴加边 搅拌,至红色刚好褪去为止,否则容易使盐酸过量。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3)酚酞的颜色变化,指示了溶液_酸_碱__性__的变化;搅拌使 反应物接触充分,有利于反应进行,防止局部酸过量。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7.1 溶液的酸碱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7.2 常见的酸和碱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7.3 几种重要的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15页 0164页 0242页 0275页 0306页 0308页 0310页 0416页 0447页 0478页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7.1 溶液的酸碱性 7.3 几种重要的盐 8.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8.3 蛋白质 维生素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 附录二 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附录四 碱、酸、盐的溶解性表 附录六 元素周期表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பைடு நூலகம்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7.2 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课件(共14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7.2 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课件(共14张PPT)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4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
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水分而潮解,还会吸收 __C_O__2___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_N__a_O_H__+_C_O__2_=_N__a_2_C_O__3+_H__2_O________,因此要___密__封___保存。 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N_a_O__H_、__N_a_2_C_O__3_。 2.氢氧化钙曝露在空气中会吸收__C__O_2___而变质,因此在装石灰 水的瓶子内常会有一层白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_a__(O__H_)_2_+_C_O__2_=_C__a_C_O__3_↓_+_H_2_O_______。用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来 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等,都是利用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的性质。
3.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探究 对比二氧化碳与等体积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和结论
倒 入 20mL 水 的 矿 泉
水瓶:
(1)两个矿泉水瓶变扁的原因
_____稍__微___变__瘪_____ 是:C__O__2_被__吸__收___,__导__致__ 压强减小 。
倒 入 20mLNaOH 溶 (2)从两个矿泉水瓶变扁程度
知识补充 (1)常见气体的净化(除杂与干燥)装置
装置类 液态除杂(或干燥)

试剂
固态除杂(或干燥)试剂
装置图
①洗气瓶
②U形干燥管
③球形干燥管
气体流 动方向
长管进,短管出
进气和出气没有 区别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6页 0083页 0115页 0204页 0281页 0312页 0350页 0424页 0426页 0538页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2 常见的酸和碱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8.2 糖类 油脂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 附录二 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附录四 碱、酸、盐的溶解性表 附录六 元素周期表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课件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课件

与酸反 应(中和
反应)
与某些 盐
的反应
NaOH+HCl===NaCl+ H2O
2NaOH+ H2SO4===Na2SO4+
2H2O
2NaOH+ CuSO4===Cu(OH)2↓+
Na2SO4 3NaOH+ FeCl3===Fe(OH)3↓+
3NaCl
NaOH+Na2CO3(不反应 )
Ca(OH)2+ 2HCl===CaCl2+
硫酸盐(SO)的鉴别——用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如:K2SO4+Ba(NO3)2===BaSO4↓+2KNO3(硫酸钡不与稀硝酸反应,即不溶于 稀硝酸)
盐酸盐(Cl-)的鉴别——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如:AgNO3+NaCl===AgCl↓+NaNO3(氯化银不与稀硝酸反应,即不溶于稀 硝酸)
铵盐(NH)的鉴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或与熟石灰研磨 如:NH4Cl+NaOH===NaCl+H2O+NH3↑(NH3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 纸变蓝)
酚酞试液变色
物质是否呈酸性
HCl+Zn===ZnCl2+H2↑ 2HCl+Mg===MgCl2+H2↑
H2SO4+Zn===ZnSO4 +H2↑ H2SO4+
Mg===MgSO4+H2↑
HCl+Fe===FeCl2+H2↑ 浅绿
H2SO4+Fe===FeSO4 +H2↑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利用此性质可以:①制 盐和氢气;
利用这个性质:
①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uSO4+Ca(OH)2];
烧碱); ③鉴别Ca(OH)2和NaOH
碱+盐―→新碱+新盐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碱的共性(原因是碱溶液中的阴离子全是OH-) :
第六章 溶解现象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7.1《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课件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7.1《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课件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课堂速记]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应用示例]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
的酸碱度。其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或假设] 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7,②_______,
③________。 [设计和实验] 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2.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
min












逐 1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
min趋于正常。
下列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
[解析] B 在前10 min,酸性逐渐增强,此时pH逐渐变 小;之后酸性逐渐减弱,此时pH逐渐变大;最后趋于正常, 此时pH又接近7。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方法点拨]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要注意: (1)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到待测液中,因为这样会使待 测液受到污染; (2)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 如果这样,则相当于把待测液稀释,会使所测得的pH不准确; (3)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可将试纸润湿再用; (4)用pH试纸测得的pH为整数,不是小数。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问题导学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新知预习
一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1.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明确] pH<7时,溶液呈__酸__性,pH越小,酸性越_强__; pH>7时,溶液呈_碱___性,pH越 大,碱性越__强__;pH=7时,溶液呈_中___性。 [注意] pH=0时呈酸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通过实验探究了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引出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和特征。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悬浊液和乳浊液则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接着讲解了溶解与乳化的过程,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称为溶解,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即溶液。还探讨了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有些物质溶解会吸热或放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或升高。此外,课本还通过实验探究了溶液的导电性,揭示了溶液导电的原因是由于物质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最后,介绍了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如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溶液可能具有的导电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