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走进贝多芬》教案
初中《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范文

初中《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贝多芬生平介绍。
2. 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和创作历程。
2. 分析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 通过聆听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第二章: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贝多芬音乐风格的特征。
2. 贝多芬不同阶段的音乐风格变化。
教学步骤:1. 分析贝多芬音乐风格的特征,如激情、澎湃、激昂等。
2. 通过对比贝多芬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其音乐风格的变化。
3.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
第三章: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钢琴作品。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贝多芬钢琴作品的特点。
2. 贝多芬钢琴代表作品的介绍。
教学步骤:1. 分析贝多芬钢琴作品的特点,如技巧性、表现力等。
2. 向学生介绍贝多芬的钢琴代表作品,如《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等。
3. 让学生聆听这些代表作品,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
第四章: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交响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贝多芬交响乐作品的特点。
2. 贝多芬交响乐代表作品的介绍。
1. 分析贝多芬交响乐作品的特点,如结构、风格等。
2. 向学生介绍贝多芬的交响乐代表作品,如《第九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
3. 让学生聆听这些代表作品,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总结贝多芬的音乐成就。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的进一步兴趣。
教学内容:1. 贝多芬音乐成就的总结。
初中音乐教案贝多芬

初中音乐教案贝多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感受其音乐艺术成就。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贝多芬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培养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1. 贝多芬生平事迹的了解。
2. 贝多芬音乐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1. 贝多芬音乐中情感表达的理解。
2.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贝多芬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贝多芬的了解,共同探讨。
二、欣赏贝多芬作品(15分钟)1.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特点。
2. 学生谈听后感,分析贝多芬音乐的特点。
三、分析贝多芬音乐风格(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贝多芬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如欢乐、激情、忧伤等。
2. 学生举例说明贝多芬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共同分析其音乐风格。
四、学习贝多芬生平事迹(10分钟)1. 教师详细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其音乐创作背景。
2. 学生通过资料了解贝多芬的生活经历,感受其音乐创作背后的艰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展示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自主查找更多关于贝多芬的资料,深入了解其生平事迹。
2. 欣赏贝多芬的其他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撰写音乐鉴赏心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贝多芬的生平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其音乐特点,并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在欣赏贝多芬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本节课也培养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使其更加关注和喜爱贝多芬的音乐。
七年级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七年级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第一章:了解贝多芬生平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出生、成长、创作和生活的各个阶段。
2. 掌握贝多芬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出生、成长、创作和生活的各个阶段。
2.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贝多芬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的成长过程和创作经历。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贝多芬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第二章: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感受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选段: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
2. 贝多芬音乐的特点:旋律、和声、节奏等。
教学活动:1.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选段,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学生通过聆听和分析,了解贝多芬音乐的特点。
第三章:探索贝多芬的音乐创新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的创新之处。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创新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音乐创新:音乐形式、和声、旋律等方面的创新。
2. 贝多芬创新的影响:对后世音乐家的影响和贡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的创新之处,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创新。
2. 学生通过分析贝多芬的作品,了解其在音乐形式、和声、旋律等方面的创新。
第四章:学习贝多芬的音乐精神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音乐精神,包括他的坚持、创新和奉献精神。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精神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音乐精神:坚持、创新和奉献精神。
2. 贝多芬音乐精神的影响:对后世音乐家和观众的启示。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贝多芬的音乐精神,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的坚持、创新和奉献精神。
2. 学生通过分析贝多芬的作品和生平,了解其音乐精神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总结学习贝多芬生平、音乐作品、音乐创新和音乐精神的内容。
初中贝多芬音乐教案

初中贝多芬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生平事迹,感受其音乐艺术魅力。
2. 学习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2.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3. 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品质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生平事迹2.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教学难点:1.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2. 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品质的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紧张、激昂氛围。
2.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和作者吗?二、贝多芬生平介绍(10分钟)1. 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如:家庭背景、音乐成长历程、创作特点等。
2. 强调贝多芬在面对生活和疾病的双重打击时,依然坚持创作,展现其顽强精神。
三、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15分钟)1. 分析《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如:紧张的氛围、激昂的旋律等。
2. 欣赏其他贝多芬的经典作品,如《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等,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四、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品质(10分钟)1. 讨论:贝多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如何坚持创作?2. 引导学生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中,学习其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生平事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境时,要学习贝多芬的顽强精神,保持乐观态度。
3. 拓展学习:引导学生课后了解贝多芬的其他领域成就,如绘画、哲学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和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品质的认同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初中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范文

初中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背景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2. 贝多芬的音乐成就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贝多芬的生平背景和音乐成就。
2. 欣赏法:学生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引导学生关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2. 讲解:教师讲解贝多芬的生平背景,介绍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3. 欣赏:学生聆听贝多芬的其他音乐作品,如《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第二章: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贝多芬音乐风格的特点2. 贝多芬不同阶段的音乐风格变化教学方法:1.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
2. 比较法:学生对比贝多芬不同阶段的音乐作品,了解其风格变化。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贝多芬不同阶段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贝多芬音乐风格的变化。
2.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如激情、豪放、激昂等。
3. 比较:学生对比贝多芬不同阶段的音乐作品,了解其风格变化。
第三章: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欣赏和演奏能力。
教学内容: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特点2.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价值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 实践法:学生实际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提高演奏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引导学生关注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2. 讲解:教师讲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特点,如结构、旋律、和声等。
3. 实践:学生实际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教师指导并进行评价。
贝多芬音乐教案:让初中生在音乐中感受人生历程

贝多芬音乐教案:让初中生在音乐中感受人生历程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最美妙的艺术形式之一,能够让人在听觉上感受到独特的情感和内在的美。
而贝多芬的音乐更是独具特色,令人沉迷其中。
他的音乐充满了灵魂和情感,能够带领我们感受到人生历程中的起起伏伏、悲欢离合。
那么,如何让初中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这些呢?本文提供一份贝多芬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初中生通过音乐感受到人生历程中的不同情感。
第一节课:认识贝多芬在这节课中,我们需要了解贝多芬本人以及他的音乐。
1.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介绍贝多芬的个人经历、生平和音乐成就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他。
可以在此基础上,介绍他的音乐风格、特点和代表作品。
2.听贝多芬的音乐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让学生去倾听一些贝多芬的音乐,例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观察学生对这些音乐的反应,讨论他们听到的是什么以及因此感受到了哪些情感。
第二节课:贝多芬音乐教学在这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贝多芬的音乐。
1.了解「命运交响曲」的意义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短片、漫画或其他资料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曲目结构和其中蕴含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在这首曲子中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2.听「命运交响曲」并作出反应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让学生去认真地听「命运交响曲」,并记录自己听到的东西。
引导学生思考,当听到某些乐音或乐段时,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结束后,我们可以分享同学们的想法,展开讨论。
第三节课:理解贝多芬的音乐在这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进行深入的理解。
1.带领学生理解「第九交响曲」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同样利用资料、短片或漫画形式,向学生介绍「第九交响曲」的曲目结构、主题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并比较其他曲目和这首乐曲的异同。
2.分享贝多芬的音乐魅力在这部分,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表演或演唱「第九乐章——合唱」,让他们在表演和演唱中,更加理解贝多芬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走近贝多芬

走近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赏析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从中体会贝多芬对待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欣赏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初步了解交响曲的概念及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3、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
教学重点: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学难点了解贝多芬的作品和生平,感受贝多芬坚强刚毅的性格及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情感体验。
准备道具: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图片,分发学生每人一张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G大调小步舞曲》轻声放)(第一张幻灯片)2分师生问好,课间与学生聊天,说说关于课间的音乐、作者情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上课前大家听到的音乐是谁的作品?乐曲的名称是什么?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在讨论课间听到的音乐,这么优美、抒情的作品,是谁创作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吧,屏幕出现(《G大调小步舞曲》,贝多芬)二、走近贝多芬(一)认识贝多芬:摸底了解学生认识的贝多芬形象(第二张幻灯片出现主题)师:今天汪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近贝多芬,认识这位音乐伟人。
先请同学们前后4人组成小队用1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你们所认识的贝多芬,用简单的词语概况然后请各组派代表交流你们集体智慧的成果。
(幻灯片出现讨论提示:可从他的人生经历,人物性格,作品及其内涵来思考)学生上台交流,教师适当小结,上台交流的同学奖励乐器图片并任命为乐器组长。
(1770——1827,德国人,童年凄苦、盛年患病、晚年凄凉,作品有: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热情》《暴风雨》《黎明》交响乐《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为什么被称为乐圣:贝多芬热爱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又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因此他的作品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的英雄气质,都能反映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此被尊称为“乐圣”,他像圣人一般拥有无数的观众……插入葬礼视频(幻灯片3)1827年2月26日贝多芬在维也纳逝世,2万多民众在教堂门口为他送行。
初中音乐:带你深入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思想——教案

初中音乐:带你深入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思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思想和创作理念;2. 掌握一些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并了解其背景和意义;3. 学会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音乐思想和创作理念;2. 代表作品欣赏和解析。
三、教学难点1. 贝多芬思想的把握和理解;2. 音乐作品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贝多芬的肖像画,向学生介绍这位音乐巨匠的生平和成就,引起学生对贝多芬的浓厚兴趣。
2. 知识传授(25分钟)(1)贝多芬的音乐思想和创作理念贝多芬是19世纪欧洲的音乐大师之一,他代表了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的过渡。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其音乐思想和创作理念影响着世界音乐的发展。
贝多芬的音乐思想重视个性化创作,他在音乐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了社会变革和人类命运的复杂性。
他在创作中常常突破传统,运用对位法、主题的变奏、层次等手法创造出新的音乐美感。
(2)代表作品欣赏和解析让学生跟随音乐欣赏,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命运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表达了人类命运的悲壮和美好,是贝多芬代表作之一。
其独特的音乐结构和和声变化非常引人注目。
-《月光奏鸣曲》:这首钢琴曲比较简单,但是极具感染力,表现了贝多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第九交响曲》:这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欧洲史上最伟大的交响乐。
其中的合唱部分“欢乐颂”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名曲。
3. 练习和辅导(15分钟)让学生主动参与,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想和理解。
老师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解释和辅导。
4. 作业布置(5分钟)听第九交响曲,对其中的“欢乐颂”部分进行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了解贝多芬的其他音乐作品,多听多看多感受。
五、教学延伸可以安排一些音乐活动,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思想,比如组织学生们举办一场音乐会,演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贝多芬
教学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音乐的欣赏中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理解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倾听音乐,引入新课
1、激情渲染
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
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傅雷)
2、倾听音乐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
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3、谈话引入
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
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
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学习字词,交流资料
1、默读全文,筛出生字,学习并巩固
2、交流有关背景资料如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贝多芬名曲创造时间与双耳失聪的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况
三、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
①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②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③概括一下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
四、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
1.导人:我们聆听了贝多芬的音乐,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
2、合作探究:
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思考其描写的作用?
(外貌: \"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
出示贝多芬画像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
3、写作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
做到以形传神。
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4、人物速写:五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
[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导入: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贝多芬是一位精神英雄
2、合作探究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①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
②课文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
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③"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
④"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的是音乐,贝多芬已经超越了自己,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
……
3、小结: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五、走近音乐,走近大师
1、走近音乐:
再次倾听贝多芬的音乐《英雄》,展开想象,畅谈感受
2、走近大师:
①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也会像常人一样孤独、苦闷、烦躁、甚至绝望。
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
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②名人评语:
罗曼·罗兰: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六、体验反思
1、请同学们试着为课文重拟标题,以此提炼中心。
2、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
3、如果你遇到像贝多芬这样的命运,你会怎样面对呢?
七、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文章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
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
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袒露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这样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不幸命运顽强抗争的伟大的贝多芬,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平凡的贝多芬。
今天我们要学习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
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只有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才能战胜他们。
2、拓展延伸:
①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②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师精选篇章)。
③像贝多芬这样"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很多,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见闻,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