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污水处理立体模型实验
实验一、污水处理立体模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法工艺流程。 2.直观了解工艺流程及构筑物内部结构。 3.了解水在构筑物的流动轨迹及其操作运行过程。 4. 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城市生活污水性质及常用处理工艺 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居民家庭、宾馆饭店、机关 单位、学校、商场等设施由于居民日常活动排放的污水, 如洗菜、做饭、淋浴、冲厕等。污水中通常含有泥沙、油 脂、果核、纸屑、杂物和粪尿等,其中,40%是无机物, 60%是有机物。 污水处理工艺根据水量、水质、出水要求和当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 际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有A /O工艺、A/A/O工艺、SBR工艺、氧化沟工艺等。大 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通常选用氧化沟、传统活性污泥法等工 艺,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一般选用A/O等工艺。
三、实验装置
A/O工艺,即缺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由缺氧池和好 氧池串联而成,将脱氮池设置在除碳过程的前部,回流污 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 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还原成 N ,污水接着进入好氧池,大 部分有机物在此得到消化降解,好氧池后设置二沉池,部 分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同时将好氧池内混合液回流至 缺氧池,以保证缺氧池有足够的硝酸盐。 该工艺具有适应能力强,耐冲击负荷,高容积负荷, 不产生污泥膨胀,排泥量少,脱氮效果较好等特点,特别 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站选用。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1. 熟悉工艺流程及各处理构筑物的构造。
2. 打开水泵,进水,观察系统运行过程及 构筑物中水的流动轨迹。
3. 画出工艺流程及反应器装置结构图,标 明进出水方向、反应器内水流动轨迹、污 泥排出和回流方向。 4. 分析工艺流程原理、系统运行特点和优 缺点。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doc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第1条污水处理实验报告水处理实验报告名称沉淀管烘箱平衡曝气充氧装置恒温振荡器722分光光度计过滤和反冲洗装置ZR2-6混凝搅拌器型号规格备注水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1/10000分析平衡空气压缩机课堂评分60测试结果实验报告评分40总分,水处理实验报告实验1自由沉降实验1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自由沉降颗粒的测试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降的规律,根据测试结果绘制时间-沉降速率(te)-沉降速率(uE)和CT/c0 ~ u关系曲线。
第二个实验原理沉降指的是通过重力从液体中去除固体颗粒的过程。
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沉淀过程可分为四类: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分层沉淀和压缩沉淀。
本实验旨在研究和探讨污水中非絮凝固体颗粒的自由沉淀规律。
如图所示,试验是用沉淀管进行的。
如果水深设置为h,颗粒的沉降速度u = h/t u = h/t可以在t 时间内下沉至h深度。
根据给定的时间t0,计算颗粒的沉降速度u0。
所有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可在t0时完全去除。
如果原水悬浮物的浓度为c0(毫克/升),则原水悬浮物的沉淀率为c0(毫克/升)。
CT。
经过T时间后,污水中剩余悬浮物的浓度(毫克/升)h采样口高度(厘米)T采样时间(分钟)。
公式中自由沉淀试验装置的三个实验装置和设备1、沉降管、储水箱、水泵和搅拌装置2、秒表、卷尺3、用于测定悬浮物的设备分析天平、称重瓶、烘箱、滤纸、漏斗、漏斗架、量筒、烧杯等。
4、经水和高岭土处理的污水。
四个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高岭土放入配水槽,启动搅拌机,充分搅拌。
2.取200毫升水样(测得的悬浮液浓度为c0),确定取样管中取样口的位置。
3.启动水泵,将混合液打入沉降管至一定高度,停泵,停混合器,记录高度值。
启动秒表并开始记录建立时间。
4.时间为当1 、3 、5 、10 、15 、20 、40 、60分钟时,分别从取样口抽取200毫升水,并测量悬浮物浓度(ct)。
SBR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模拟实验

SBR 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摹拟实验 考察系统对 COD ,SS 等的去除效果。
实验材料(1)生活污水 (2)活性污泥 实验设备SBR 反应装置(反应器长 66cm ,宽 33cm ,高 21cm ,反应体积 45.7L )、消解 炉, PH 计,快速溶解氧测定仪,电子天平,干燥箱 1.2 实验物品、器皿和试剂物品:滤纸、蒸馏水、 K 2Cr 2O 7 、HgSO 4 、浓硫酸、硫酸银,(NH 4 ) 2Fe (SO 4 ) 2·6H 2O 、邻菲罗啉、硫酸盐铁。
器皿:烧杯,玻璃漏斗, 100mL 量筒,滴定管,消解罐,锥形瓶,容量瓶,棕 色瓶,各规格移液管等。
试剂:含Hg 2+ 消解液(浓度为 0.2000mol/L )、硫酸-硫酸银催化剂、试亚铁灵指 示剂、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1.3.1 实验原理SBR 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 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 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 SBR 技术采 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 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 反应, 静置理想沉淀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 操作, SBR 技术的核心是 SBR 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 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1.3.2 实验内容 (1)运行方式实验采用进水 反应 沉淀 排水 空置的方式(2)操作简介①取回接种污泥和生活污水,测定所用污泥的 MLSS 值①设定反应器反应容积,设定反应器运行的 MLSS 值,计算所需投加污泥体积。
①为反应器加泥进水,测定原水的 PH 值、 SS 、COD Cr ,为设备设定运行参数: 搅拌 1h ,曝气 4h ,6h ,8h ,沉淀 1h ,静置 1h 。
①曝气结束后测定 SV 30 、MLSS ;沉淀结束后测定出水的 PH 值、 SS 、COD Cr , 同时排掉反应体积 1/3 体积的水。
废水生物处理SBR,AO,A2O模拟演示实验

专业综合性实验实验名称自动控制废水生化处理组合工艺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装置的演示,了解传统活性污泥法、A/O、A-A/O等工艺的工程运行状况及运行操作方式。
2、加深对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理解生物硝化反硝化理论,掌握不同混合液回流比时的脱氮率及两者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细菌及原生动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氧化、分解,最后把这些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
典型的活性污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先将废水注入调节池,调节pH值,并去除易于沉降的固体颗粒物,然后连续注入曝气池,增殖的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进行水分离。
在曝气池中,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多种好氧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也增殖。
然后在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
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分离出的污泥一部分作为接种污泥不断回流到曝气池,另一部分由于污泥的增长而以剩余污泥的形式从体系中排出。
2、A/O法A/O工艺即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它是随着废水深度处理,尤其是脱氮要求的提高而出现的。
其所完成的脱氮在机制上主要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生物过程构成。
废水首先在好氧反应器中进行硝化,使含氮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氨,然后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氨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氮(NO2--N),再经硝化菌作用转化为硝酸盐氮(NO-3-N)。
硝酸盐氮进入缺氧或厌氧反应器后,经过反硝化作用,利用废水中原有的有机物,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同时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气态氮(N2)。
A/O工艺不仅能取得比较满意的脱氮效果,同时可取得较高的COD和BOD去除率。
单级A/O工艺是指用一个缺氧反应器年和另一个好氧反应器组成的联合系统,从好氧反应器出来的部分混合液返回到缺氧反应器的进水端,另一部分进入二沉池分离活性污泥后,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
A/O工艺的流程如图2所示。
A2O模型生活污水实验ppt课件

6、运行阶段重点关注的指标是COD去除率与NH3-N去除 率,查看城市污水排放标准,自行设定,如果要达到较 高的去除率标准,可以把进水的浓度降低一些,但尽量 与驯化阶段的进水浓度一致。
+ 7、实验中的A2/O工艺不考虑除磷,脱氮基本上也不 考虑,主要考虑硝化作用,属于非常基础的运行工艺 。
+ 8、实验报告必须手写,一个班的原始数据都是一样 的(每天的数据记录表),最后再汇总,每个同学都 要根据原始数据画图(分开驯化阶段与运行阶段), 进水COD、pH、NH3-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后面的图表 类似。
+ 3、污泥回流比有待商榷,初定50%,但 考虑到二沉池如果泥量太大,下部会比 较密实,有可能出现回流泵堵塞的情况 ,因此如果出现堵塞的情况,先疏通连 接管,后将二沉池底部的污泥手动搅拌 ,让底部的污泥浓度尽量降低,但这种 情况不能保证出水的水质,因此要搅动 底部污泥时尽量要先把上部的水排走。
17
+ 第一天实验时需要测定污水处理厂泥样的浓度,以便于之 后的计算。
2
+ 3、在污泥培养驯化的过程中所有的操作都只在好氧池进 行(由于缺氧池与好氧池底部直接相连,因此实验前用透 明胶带封口),即泥水混合物不经过泵回流到厌氧池、缺 氧池,不经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因此要根据污泥浓度的 最终目标以及反应器有效体积计算需要投加的原泥的量( 统一以体积计算)。
+ 7、污泥实验工作量大,取样有时会碰到样品,且测 定COD时会用到浓硫酸等危险药品,因此要注意安全 (尽量别穿太好看的衣服,别穿洞洞鞋)。
+ 【感谢同学们的理解与配合,希望这个ppt能帮助大
25
15
+ 1、进水的水质尽量与驯化阶段的水质 相同,浓度尽量保持不变,如果驯化过 程中出现问题调整过浓度的,以最终 100%驯化时的浓度为准。
污水处理数学模型

I污水处理系统数学模型摘要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缩和水环境污染的愈加严重,污水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污水处理过程具有时变性、非线性和复杂性等鲜明特征,这使得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极为复杂。
而采用数学模型,不仅能优化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还可优化已建成污水厂的运行管理,开发新的工艺,这是污水处理设计的本质飞跃,它摆脱了经验设计法,严格遵循理论的推导,使设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
数学模型是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动力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数学模型的快速求解成为可能,使这些数学模型日益显示出他们在工程应用与试验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对于污水处理,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厌氧生物处理法等污水处理工艺,其中以活性污泥法应用最为广泛。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自然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清除污水中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一种有效方法。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多变量、强耦合过程,具有时变、高度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滞后等特点,过程建模相当困难。
为保证处理过程运行良好和提高出水质量,开发精确、实用的动态模型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此外,由于污水处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现场试验不仅时间长且成本很高,因此,研究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建模和仿真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充分了解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的现状及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有的几种建模的方法,其中重点分析了ASM1。
ASM1主要适用于污水生物处理的设计和运行模拟,着重于生物处理的基本过程、原理及其动态模拟,包括了碳氧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等8种反应过程;包含了异养型和自养型微生物、硝态氮和氨氮等12种物质及5个化学计量系数和14个动力学参数。
ASMI的特点和内容体现在模型的表述方式、污水水质特性参数划分、有机生物固体的组成、化学计量学和动力学参数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污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1II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ABSTRACTWith water increasingly tight and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 sewage disposal problems getting people's attention . Because of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bility, nonlinear and complex with time , such as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 which makes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is extremely complex. The use of mathematical models , not only to optimize the desig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design and efficiency , but also to optimize the operation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has been built in the management ,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which is essentially a leap wastewater treatment design , experience design method to get rid of it , strictly follow derivation theory , the design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athematical model to study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 of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biochemical reaction kinetics .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makes it possible to solv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 these mathematical models increasingly showing their huge role in the study of engineering and test applications.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ctivated sludge , biological membrane and an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 such as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 in which the activated sludge method most widely us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s the use of natural microbial life activitie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move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 removal in wastewater of . Activated sludg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is a dynamic multi-variable , strong coupling process with time-varying , highly nonlinear , uncertainties and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process modeling quite difficult. To ensure the process runs well and improve water quality, develop accurate , practical dynamic model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is a complex bio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 , the field test not only for a long time and high cost , therefore , research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of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fully understand the activated sludg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based on in-depth analysis of several existing modeling method , which focuses on the ASM1. ASM1 mainly used in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simulation , focusing on the basic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es , principles and dynamic simulation , including carbon oxidation ,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nd other 8 kinds of reactions ; contains heterotrophic and self- autotrophic microorganisms, nitrate and ammonia and other 12 kinds of substances andIIIfive stoichiometric coefficients and 14 kinetic parameters . ASMI features and content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of expression model , effluent quality parameters division, consisting of organic biological solid , stoichiometry and kinetic parameters.KEY WORDS:sewage treatment system,activated sludge,mathematical model, ASMIIV目录1 绪论 (1)1.1 污水处理数学模型的作用 (1)2 污水处理机理 (3)2.1 微生物的生长 (3)2.2 有机物的去除 (4)3 污水处理静态模型 (10)3.1 有机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模型 (10)3.2 微生物增殖动力学模型 (13)3.3 营养物去除动力学 (16)3.3.1 生物硝化反应动力学 (16)3.3.2 生物反硝化动力学 (19)3.3.3 生物除磷动力学 (21)4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22)4.1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概述 (22)4.2 活性污泥1号模型 (23)4.2.1 ASM1简介 (23)4.2.2 模型的理论基础 (23)4.2.3 模型的假设和限定 (24)4.2.4 ASM1的约束条件 (24)4.2.5 ASM1的组分 (25)4.2.6 ASM1的反应过程 (27)4.2.7 ASM1模型中化学计量系数及动力学参数 (28)4.2.8 组分浓度的物料平衡方程 (29)污水处理系统数学模型 11 绪论水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污水处理模型(最终版)

污水处理模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水资源更是关系着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对于污水处理这一特殊的问题我们在解决时就应该本着高效的原则去实施,在这个污水处理问题中,我们先建立了一般情况下的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了实际问题。
在模型的建立中我们要考虑工厂的净化能力,江水的自净能力,在保证江水经这一系列的处理后在到达下一个居民点后要达到国家标准,还要花费最少,对该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后可知这是一个运筹学方面关于线性规划的最优解问题,在该模型的建立中我们针对江水污水浓度在每个居民点之前小于国家标准这一条件对其建立线性约束条件,然后综合考虑费用最小,在结合三个处理厂各自的情况后,关于费用抽象数模型的目标函数,运用LINGO9.0规划软件求解,最后求得使江面上所有地段的水污染浓度达到国家标准时的最小费用为5万元。
关键词:污水处理自净系数污水流量处理系数污水浓度一、 问题重述如下图,由若干工厂的污水经排污口流入某江,各口有污水处理站,处理站对面是居民点。
工厂1上游江水流量和污水浓度,国家标准规定的水的污染浓度,以及各个工厂的污水流量和污水浓度都已知道。
设污水处理费用与污水处理前后的浓度差和污水流量成正比,使每单位流量的污水下降一个浓度单位需要的处理费用(称处理系数)为已知,处理后的污水与江水混合,流到下一个排污口之前,自然状态下江水也会使污水浓度降低一个比例系数(称自净系数)该系数可以估计。
试确定各污水处理站出口的污水浓度,使在符合国家标先建立一般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再求解以下的具体问题:设上游江水流量为min/10100012l ⨯,污水浓度为l mg /8.0,三个工厂的污水流量均为min /10512l ⨯,污水浓度(从上游到下游排列)分别为100,60,50(l mg /),处理系数均为1万元/)/(m in)/10(12l mg l ⨯,3个工厂之间的两段江面的自净系数(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0.9,0.6。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模型建立与参数优化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模型建立与参数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成无害的物质,以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卫生。
其中,模型建立和参数优化是污水处理工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模型建立模型建立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通过对某一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测试和计算,建立出数学模型。
模型可以反映出该过程的各种特性,如机理、物理和化学参数等。
建立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污水处理过程,为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基础。
常用的污水处理模型包括生物处理模型、物化处理模型等。
生物处理模型主要用于反映微生物在污水中进行分解和转化的机理,物化处理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
建立模型的方法非常多样,常见的有实验方法、统计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等。
在实验方法中,通常采用分析化学或微生物学等实验手段,获得系统的特定指标值,然后推算出模型中需要的参数。
例如,通过测量污水中的硝态氮、氨态氮等指标,可以推算出生物处理模型中的硝化反应速率常数和脱氮速率常数等参数。
在统计方法中,通常采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利用试验数据和试验方法,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统计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在计算机模拟方法中,通常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借助计算机模拟和模拟优化技术,建立污水处理过程的模型,并进行精确的模拟和验证。
例如,可以通过ANN、RBF和SVM等智能优化算法,建立生物膜反应器的模型,实现生物膜反应器运行时自动控制和优化。
二、参数优化建立数学模型后,需要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
参数优化是指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最优化选择,以达到系统性能最优化的目的。
参数优化可以增强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模型预测能力,从而指导实际操作中污水处理工艺的具体选型和运行。
常用的参数优化方法包括试验设计法、正交试验法、贝叶斯优化法等。
试验设计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数学统计理论,选取适量的实验点,计算出目标函数值,并根据目标函数值调整模型参数,计算最优参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1. 熟悉工艺流程及各处理构筑物的构造。
2. 打开水泵,进水,观察系统运行过程及 构筑物中水的流动轨迹。
3. 画出工艺流程及反应器装置结构图,标 明进出水方向、反应器内水流动轨迹、污 泥排出和回流方向。 4. 分析工艺流程原理、系统运行特点和优 缺点。
三、实验装置
A/O工艺,即缺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由缺氧池和好 氧池串联而成,将脱氮池设置在除碳过程的前部,回流污 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 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还原成 N ,污水接着进入好氧池,大 部分有机物在此得到消化降解,好氧池后设置二沉池,部 分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同时将好氧池内混合液回流至 缺氧池,以保证缺氧池有足够的硝酸盐。 该工艺具有适应能力强,耐冲击负荷,高容积负荷, 不产生污泥膨胀,排泥量少,脱氮效果较好等特点,特别 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站选用。
污水处理立体模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法工艺流程。 2.直观了解工艺流程及构筑物内部结构。 3.了解水在构筑物的流动轨迹及其操作运行过程。 4. 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城市生活污水性质及常用处理工艺 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居民家庭、宾馆饭店、机关 单位、学校、商场等设施由于居民日常活动排放的污水, 如洗菜、做饭、淋浴、冲厕等。污水中通常含有泥沙、油 脂、果核、纸屑、杂物和粪尿等,其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是无机物, 60%是有机物。 污水处理工艺根据水量、水质、出水要求和当地的实 际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有A /O工艺、A/A/O工艺、SBR工艺、氧化沟工艺等。大 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通常选用氧化沟、传统活性污泥法等工 艺,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一般选用A/O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