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2-1 电子分析天平的操作及称量练习学院/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实验台号: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实验原理】分析天平是分析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衡量仪器,最常用的是感量为万分之一克的分析天平(又称常量分析天平),即每次读数的误差在±0.1 mg以内。

称取一份试样,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均需进行两次读数,因此最大称量误差为±0.2 mg。

常量分析通常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故称样量应在200 mg以上。

电子分析天平是最新一代,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析天平,具有自动调零、自动校准、自动“除皮”和自动显示称量结果等功能,因此操作简便,称量快速,还能与计算机、打印机等联用,可在数秒内将所称量的质量显示并打印出来。

电子分析天平以底部承载式(上皿式)居多,普遍采取电磁力平衡的工作原理。

即秤盘上放有待称量物体时,秤盘向下发生线性位移,触动电磁传感器,使得原来处于平衡的两个光敏三极管在发光二极管的光量发生变化时产生电流,此电流经放大后反馈到磁铁内的线圈中,使受力增大,将秤盘托起至平衡位置。

流经线圈的电流通过取样电阻时会产生与待称量物体质量成正比的电压信号,该信号经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适当处理后,即可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相应的质量值。

天平室的基本要求:避免日光照射,室内温度不能变化太大,保持在20~30℃范围为宜;室内要干燥,保持湿度45~60%范围为宜(应备温度计和湿度计);电源要求相对稳定;除存放与称量有关的物品外,不得存放或转移其他有腐蚀性或挥发性的液体和固体。

天平操作台的基本要求:称重台应为天平专用;应具有抗磁性(非铁板制品)及抗静电保护(非塑料或玻璃制品),以混凝土结构为好;台面应水平光滑,牢固防震,有合适的操作高度和宽度;应避免阳光和照明灯直射,也不得在空调或带风扇的装置附近,以避免热量及强烈气流产生对称重的影响。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明矾石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通过对明矾石分析得出的分析结果,可以及时地调整原料配比,有利于控制生产工艺。

明矾石中主要成分有SO42-,Fe,Al,Ca,Mg等,试样经盐酸分解后,可用重量法测定SO42- 的含量,明矾石中的Fe,Al,Ca,Mg经酸溶解后以Fe3+、Al3+、Ca2+、Mg2+ 等离子形式存在,它们都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配离子,并且这几种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的稳定性有较显著的差别。

(Fe3+、Al3+、Ca2+、Mg2+ 与EDTA配合的稳定常数LgK MY 分别为:25.1;16.1;10.69;8.69, 所以可以用控制适当酸度或选用掩蔽的方法来分别滴定Fe3+、Al3+、Ca2+、Mg2+离子的含量)。

本法控制酸度范围PH=2-2.5,温度60-70 C,用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以EDTA 标准溶液滴定Fe,终点由红色变成淡黄色(测定温度低于50 C,反应速度缓慢,高于70 C有Al存在时,测定结果偏高)。

在PH=4.5时,Al与EDTA形成了稳定络合物,但此时Zn2+,Pb2+,Cu2+,Ni2+ 等离子共存时也会和EDTA形成稳定络合物,从而引起误差,使测定结果偏高。

可采用置换滴定法测定Al3+ ,即用一种络合剂(F-)置换出待测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物中的EDTA,然后用其他金属离子(Cu2+)标准溶液滴定置换的EDTA。

AlY- + 6F- == ALF63- + Y4-Y4- + Cu2+ == CuY2-在PH=10时,可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Ca,Mg总量;在PH>12时,可用沉淀掩蔽法掩蔽Mg2+,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Ca2+,通过两次差减,即可分别求出Ca,Mg的含量。

在测定Ca2+,Mg2+时,Fe3+,Al3+有干扰,可在PH=5.5-6.5的条件下,使之沉淀为氢氧化物,通过过滤分离消除干扰。

为防止少量Fe3+,Al3+ 存在,可加三乙醇胺掩蔽之。

分析化学铜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铜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铜盐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法来准确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碘量法来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

碘量法基于以下化学反应原理:在弱酸性溶液中,二价铜离子与过量的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化亚铜沉淀和碘单质:\(2Cu^{2+}+ 4I^{}=2CuI↓ + I_{2}\)生成的碘单质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I_{2} + 2S_{2}O_{3}^{2-}= 2I^{}+ S_{4}O_{6}^{2-}\)通过滴定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铜盐中铜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酸式滴定管(50 mL)碱式滴定管(50 mL)移液管(25 mL)容量瓶(250 mL)锥形瓶(250 mL)玻璃棒烧杯(500 mL、250 mL)2、试剂铜盐试样碘化钾(固体)硫氰酸钾溶液(20%)盐酸(1:1)硫酸(1:1)淀粉指示剂(0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约 01 mol/L)四、实验步骤1、配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晶体,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溶解,转入容量瓶中定容。

用基准物质重铬酸钾进行标定,计算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2、试样处理准确称取适量的铜盐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多次,一并转入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3、测定用移液管准确移取 2500 mL 试样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

加入 5 mL 盐酸(1:1)和 10 mL 碘化钾溶液,摇匀,在暗处放置 5 分钟。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 2 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即为终点。

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三次。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测定次数| 1 | 2 | 3 |||||||移取试样溶液体积(mL)| 2500 | 2500 | 2500 ||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1 | V2 | V3 |2、数据处理计算铜的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begin{align}w(Cu)&=\frac{c(S_{2}O_{3}^{2-})\times V(S_{2}O_{3}^{2-})\times 6355}{m\times \frac{25}{250}}\times 100\%\\&=\frac{c(S_{2}O_{3}^{2-})\times V(S_{2}O_{3}^{2-})\times 6355\times 10}{m} \%\end{align}\其中,\(c(S_{2}O_{3}^{2-})\)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S_{2}O_{3}^{2-})\)为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L),\(m\)为称取铜盐试样的质量(g),6355 为铜的摩尔质量(g/mol)。

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确定一种未知的物质X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未知物质X 进行了分析。

GC-MS是通过将物质分离并检测其各组分的不同质荷比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实验步骤:
1. 首先,准备样品并将其加入分析管中。

样品是在实验室中制备的一种未知有机物。

2. 紧接着,将分析管插入气相色谱仪中。

在这里,样品会被注入到一条柱子中并被分离。

3. 接着,样品分子会被单独进入质谱仪中,这里的质谱仪会将不同的分子离子化。

4. 最后,该离子将会经历物质的加速器,并被定向到一个测量器中,该测量器会测量质荷比(m/z)。

通过质谱仪测量这些m/z 可以判断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实验结果:
经过GC-MS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未知物质X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我们发现未知物质X主要含有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两种有机物,各自的含量分别为75.4%和24.6%。

讨论和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GC-MS的分析方法成功地确定了未知物质X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同时,我们由此也可以判断出该有机物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有机物。

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更多的分析方法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结论,从而达到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产碘反应的速度常数测定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产碘反应的速度随反应物浓度及温度的变化规律,测定反应的速度常数。

实验原理:产碘反应是一种典型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
实验仪器:锥形瓶、加热器、温度计、滴定管、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体积的Na2S2O3溶液、I2溶液、淀粉溶液和糖溶液
分别加到锥形瓶中。

2. 用温度计测量锥形瓶中溶液的温度,并将锥形瓶放在加热器中并加热。

3. 随着温度的上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并记录温度和时间。

4. 在特定的时间点,取出锥形瓶中的溶液,用滴定管滴加淀粉溶液,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时停止滴加。

5. 将滴定管中的溶液放入分光光度计中,用比色法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随着反应物Na2S2O3浓度的增
加和温度的升高,反应的速度也会增加。

根据反应速度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可以利用速率方程推导出速度常数及反应级数。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溶液的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影响。

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因为高温使反应物的分子运动更加剧烈,碰撞频率较高。

而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也会增加碰撞的机会,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因此,通过控制温度和浓度,可以调节反应速率。

实验结论: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测定了产碘反应的速度常数,并发现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影响。

通过对反应速度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预测和控制反应速率。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对目标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熟悉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培养科学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分析化学实验是通过对目标物质的性质进行观察和测定,从而得到有关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的方法。

本实验涉及到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酸碱中和滴定、络合滴定、沉淀滴定等。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所需试剂、仪器设备和实验记录表。

2.样品处理:将待分析的样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如溶解、稀释等。

3.酸碱中和滴定:将样品溶液与酸碱指示剂混合,加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过程中使用的体积。

4.罗列滴定:将目标物质与络合试剂反应生成络合物,然后再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过程中使用的体积。

5.沉淀滴定:将样品溶液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然后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过程中使用的体积。

6.数据处理:根据滴定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目标物质的定量结果。

7.结果分析:根据定量结果,对目标物质的含量和性质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完成了对目标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使用了酸碱中和滴定、络合滴定和沉淀滴定等分析方法,得到了目标物质的定量结果。

经过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了目标物质的含量和性质信息。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操作要准确: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仪器设备要保持干净和准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实验记录要详细: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以供后续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使用。

3.结果分析要全面: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并进行合理的讨论和解释。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我们培养了科学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并对目标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们对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标准试剂的制备、保存和使用方法。

3. 熟练掌握酸碱滴定计量管和滴定管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是通过加入标准酸液或碱液来确定未知样品中酸度或碱度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实验使用的是 NaOH 标准溶液与 HCl 溶液滴定对比法,通过计算滴定过程中的滴定量和机理来确定样品的酸度或碱度。

实验步骤:1. 根据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之间化学反应的计量比关系,配制 NaOH、HCl 标准溶液,称取精确的试样。

2. 称取固定数量的试样,并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将其酸化。

3. 将蒸馏水加入到 50ml 刻度线处,将稀盐酸试样溶液滴入样品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振荡均匀。

4. 使用标准 NaOH 滴定管,将 NaOH 水溶液逐滴滴入样品瓶中,记录滴定的体积,直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5. 将滴定结果用公式计算得出样品中酸含量的浓度值。

实验数据和结果:样品编号:XXX 标准酸溶液:HCl 溶液初始体积(mL):31.5 终点体积(mL):45.5NaOH 滴定量(mL):14 标准酸液(mol/L):0.1计算样品中酸含量的浓度值得到:0.067 mol/L实验结论:完成本次酸碱滴定实验,通过计算样品中酸含量的浓度值,我们确定了样品的酸度。

实验过程中准确测量和计算数据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次实验也加深了我们对于酸碱滴定的理解和标准试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实验注意事项:1. 仪器的正确使用是保证实验结果精确的基础。

2. 注意安全事项:酸碱试剂有毒,注意防护措施,注意不要接触皮肤和眼睛。

3. 试剂切勿直接用手取用,以免污染试剂或对手的健康造成影响。

4. 滴定时要认真观察变化,温和滴定,每滴加入时要等待液滴反应完全。

5. 科学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应做出详细的处理和说明,以做出准确的结论。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仪器与药品,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pH试纸、硝酸银溶液、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溶液、蓝色底物溶液等。

实验一,氯离子的检验。

1. 取一小部分氯化铁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2. 取一小部分氯化铁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实验结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淡黄色的沉淀,而在硝酸银溶液中,则生成了白色的沉淀。

由此可知,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有多种,且均能有效地检测出氯离子的存在。

实验二,钠离子的检验。

1.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2.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pH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在硝酸银溶液中,生成了白色的沉淀,而在pH试纸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为红色。

由此可知,钠离子的检验方法也有多种,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钠离子的存在。

实验三,氯化钠的定性分析。

1.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观察有无气体产生。

2.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蓝色底物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在盐酸溶液的作用下,试管中产生了气泡,而在蓝色底物溶液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为淡绿色。

由此可知,氯化钠的定性分析方法也有多种,且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氯化钠的成分。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为今后的化学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技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1 电子分析天平的操作及称量练习学院/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实验台号: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实验原理】分析天平是分析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衡量仪器,最常用的是感量为万分之一克的分析天平(又称常量分析天平),即每次读数的误差在±0.1 mg以内。

称取一份试样,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均需进行两次读数,因此最大称量误差为±0.2 mg。

常量分析通常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故称样量应在200 mg以上。

电子分析天平是最新一代,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析天平,具有自动调零、自动校准、自动“除皮”和自动显示称量结果等功能,因此操作简便,称量快速,还能与计算机、打印机等联用,可在数秒内将所称量的质量显示并打印出来。

电子分析天平以底部承载式(上皿式)居多,普遍采取电磁力平衡的工作原理。

即秤盘上放有待称量物体时,秤盘向下发生线性位移,触动电磁传感器,使得原来处于平衡的两个光敏三极管在发光二极管的光量发生变化时产生电流,此电流经放大后反馈到磁铁内的线圈中,使受力增大,将秤盘托起至平衡位置。

流经线圈的电流通过取样电阻时会产生与待称量物体质量成正比的电压信号,该信号经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适当处理后,即可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相应的质量值。

天平室的基本要求:避免日光照射,室内温度不能变化太大,保持在20~30℃范围为宜;室内要干燥,保持湿度45~60%范围为宜(应备温度计和湿度计);电源要求相对稳定;除存放与称量有关的物品外,不得存放或转移其他有腐蚀性或挥发性的液体和固体。

天平操作台的基本要求:称重台应为天平专用;应具有抗磁性(非铁板制品)及抗静电保护(非塑料或玻璃制品),以混凝土结构为好;台面应水平光滑,牢固防震,有合适的操作高度和宽度;应避免阳光和照明灯直射,也不得在空调或带风扇的装置附近,以避免热量及强烈气流产生对称重的影响。

电子分析天平操作规程:1. 电子天平放置后不可随意移动(移动后需重新调节水平并校准);2. 水平调节:调节天平底部的螺丝使水平仪内的空气泡正好位于圆环的中央;3. 接通电源,预热30 min(经常使用时,最好一直保持通电状态);4. 开机:按“ON/OFF”键,天平进行自检通过后显示“0.0000 g”,进入工作状态;5. 校准:可利用内置或外置标准砝码和“CAL”键对天平进行校准(定期校准即可,无需每次开机都校准);6. 称量:根据情况采用增量或减量的方式进行称量;7. 称量结束后,按“ON/OFF”键关闭显示器,将防尘罩套好,并在登记本上登记后方可离开(若马上有其他同学使用,只需登记后即可离开)【仪器及试剂】仪器:电子分析天平(厂家及型号:_________________);干燥器;称量瓶;称量纸;试剂勺;小烧杯等试剂:练习使用试剂(干燥处理后,装入称量瓶中,保存于干燥器内)【实验步骤】(根据实验2-1自行完成,并掌握实验课本p12-16中2.4和2.5的相关内容)【数据记录及处理】1. 直接法:小纸铲质量m=________________g2. 增量法:目标质量m=0.2034 g实际称量m I=________________g;m II=________________g;m III=________________g 3.减量法:目标质量范围m=0.2 0.3 g实际称量m I=________________g;m II=________________g;m III=________________g【思考与讨论】1. 试样是否需要放在天平托盘中央?为什么?2. 简述增量法和减量法的适用范围。

(针对固体粉末或细小颗粒状样品)3. 对增量法中用于承载样品的器皿如小烧杯、称量纸等有哪些基本要求?4. 减量法称量时,为什么不能直接用手接触称量瓶的瓶身和瓶盖?5. 减量法过程中试样的转移可否用小药勺完成?为什么?6. 欲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甲醇试样,你认为应如何操作?实验2-6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2-8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学院/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实验台号: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滴定分析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2.练习和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3. 学习并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4. 学习并掌握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2-6及2-8中的相关内容自行完成,要求简明扼要、表述清晰)【实验试剂】KHC8H4O4 (基准物,105︒C烘至恒重,稍冷后装入称量瓶中,放置于干燥器内保存备用)饱和NaOH溶液:500 g⋅L-1酚酞指示剂:2 g⋅L-1(乙醇溶液)食醋试样(待测)【实验步骤】实验前自学实验教材第一章的相关内容,掌握以下问题(不需写出答案,但必须掌握,课上会提问)1. 酸/碱式滴定管如何查漏?发现漏液应如何处理?如何洗涤?2. 滴定管如何装液?是否每次滴定都要调至“刻度”?读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 如何正确的进行滴定操作?4. 移液管如何洗涤?移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操作细节?5. 容量瓶如何查漏和洗涤?配制或稀释溶液时应注意哪些操作细节?1. 0.1 mol⋅L-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用10 mL量筒量取饱和NaOH溶液________mL,倾入________mL的聚乙烯试剂瓶中,用新煮沸并冷却的水洗涤量筒数次,洗涤液并入试剂瓶中,稀释至________mL,摇匀后备用。

(2)用减量法分别称取________ ~ ________g的KHC8H4O4置于三个编好号*(为什么?)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0~30 mL新煮沸并冷却的水,小心摇动,使其溶解(慎用玻棒!为什么?),然后加入________滴酚酞指示剂,用所配制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NaOH的体积,计算所配制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

2. 食醋试液总酸度的测定(1)用移液管移取待测试液________mL至________mL容量瓶中,用新煮沸并冷却后的水定容。

(2)用25 mL移液管移取上述稀释后的试液至250 mL锥形瓶中,滴加________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并保持30 s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NaOH的体积。

根据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时消耗的体积以及稀释倍数,求算原食醋试样中的总酸量ρHAC(单位为g·100 mL-1)。

【数据记录及处理】表1. NaOH 溶液的标定(PP 为指示剂)*NaOHO H KHC O H KHC NaOH V M m 1000c 448448⋅⨯=2.204M 448O H KHC =表格后应附主要计算公式(平均值、偏差等的公式不必列出);公式中各量默认为常用单位(质量:g ;体积:mL ;浓度:mol/L ;摩尔质量:g/mol ); 基准物质或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取四位有效数字,可从教材附录中查取并列在表格后面。

**误差及偏差的有效数字通常取1-2位**d r /% = d r ⨯100;r d /% = r d ⨯100(指以百分率表示该值)表2. 食醋试样总酸度的测定注意稀释倍数及结果表示的单位!*()=ρ待测食醋试样HAc =HAc M【思考与讨论】1. 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所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范围是如何确定的?称的过多或过少会对测定产生什么影响?2. 若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没有完全烘干,会对最终测定结果,即食醋的总酸度产生什么影响?3. 配制NaOH标准溶液、溶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以及稀释醋酸试样所用的水是否都应是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为什么?4. 本实验中NaOH的标定及食醋试样的测定均采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是否可以采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为什么?5. 如果已标定好的NaOH标准溶液在存放过程中吸收了CO2,那么用它来测定HCl溶液的浓度,在分别采用甲基橙和酚酞为指示剂时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6. 移液管和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用被取溶液润洗3次,以防止溶液浓度发生变化,请问锥形瓶是否也需要此过程?为什么?实验2-12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2-13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学院/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实验台号: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实验目的】1. 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 掌握EDTA法测定水的硬度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点;3. 了解水硬度的测定意义和常用硬度的表示方法。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2-12和2-13中的相关内容自行完成,本实验以ZnO为基准物标定EDTA)【实验试剂】ZnO(基准试剂,900~1000 ︒C下灼烧至衡重后装入试剂瓶后保存于干燥器中)EDTA二钠盐(分析纯)EBT:EBT与NaCl的固体混和物(亦可配制成溶液,方便加样但稳定性较差)HCl溶液:6 mol⋅L-1氨水溶液:1:1(浓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氨性缓冲溶液:pH=10自来水样【实验步骤】1. 0.01000 mol⋅L-1 Zn2+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2034 g ZnO于小烧杯中,加入6 mol⋅L-1 HCl 2~3 mL*,用玻棒搅拌至完全溶解*,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后摇匀。

(若所称ZnO与指定质量略有差异是否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2. 0.01 mol⋅L-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称取________g EDTA二钠盐固体于250 mL烧杯中(采用什么衡器?),加入适量水溶解(可适当加温、搅拌),冷却后转移至塑料试剂瓶中稀释至________mL,摇匀。

(2)移取25.00 mL Zn2+标准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不断摇动下,逐滴*加入1:1的氨水直至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至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然后加入20~30 mL水和________mL 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和适量EBT指示剂(此时溶液为酒红色,颜色深浅适当),立即*用所配制的EDTA溶液滴定至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计算所配制EDTA溶液的准确浓度。

3. 自来水样总硬度的测定移取澄清水样________mL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mL氨性缓冲溶液及适量铬黑T指示剂,立即*用上述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要慢滴多摇,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