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阁夜》课件(24张PPT)

五、诗意分析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鼓、角:都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 星影摇曳不定。 问题:“鼓角”这一意象告诉了我们怎样的现实? 写出了时局动荡、兵各未息、战争频繁的现实 问题:这一联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听觉、视觉
五、诗意分析
九、题目检测
问题:“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 力,请简要赏析。
答: “催”字是催促之意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催字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更写出时光流逝之速, 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3)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达到怎样的效果
十、对比阅读
❖ 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 和章法上的不同。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危樯:高高的桅杆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盛唐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曾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五、诗意分析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夜》课件ppt

首联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诗人的凄苦悲凉的 心境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 联有什么作用?
• 首联写冬日的寒冷、昼短夜长,是为了 突出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从而烘 托了凄凉寒怆、悲壮深沉的气氛,从侧 面表现了诗人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 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了环境上的铺垫。
颔联两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时值黎明前的长夜,远处的声声鼓角,在辗转 难眠的诗人听来更显悲壮;这从听觉方面写出 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仍频的气氛。俯仰 天地,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繁星和银河倒映 其中,随江水摇曳不定。这从视觉方面写三峡 夜景。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 纷乱有些相似
天还未大亮,山城四处已飘荡
起打渔砍柴人的歌声,更使诗人
意识到当地百姓为生计而操劳的
艰辛。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 此时的蜀中,外有吐蕃军队的侵扰,内有 军阀的混战,战祸绵延多年,人民死伤无数。
• 惨痛的哭声和凄凉的歌声交汇于诗人胸中, 使这位忧国忧民的仁者心情异常沉重。但自己 现在是天涯羁旅、衣食不给之客,又怎么有能 力去涤荡乾坤,救民水火呢?
和无奈
此诗写了诗人的多种感慨。“岁暮阴阳催短景”表达了诗人 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 人客居天涯的凄寒之感,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 而劳苦பைடு நூலகம்悲痛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 恒、人生无常的悲怆之情,“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 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之情。可以说万端感慨集 于笔端,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又有人生、宇宙、历史、古 今之悲,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应当说,在这些感慨中,诗 人对百姓对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 联有什么作用?
• 首联写冬日的寒冷、昼短夜长,是为了 突出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从而烘 托了凄凉寒怆、悲壮深沉的气氛,从侧 面表现了诗人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 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了环境上的铺垫。
颔联两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时值黎明前的长夜,远处的声声鼓角,在辗转 难眠的诗人听来更显悲壮;这从听觉方面写出 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仍频的气氛。俯仰 天地,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繁星和银河倒映 其中,随江水摇曳不定。这从视觉方面写三峡 夜景。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 纷乱有些相似
天还未大亮,山城四处已飘荡
起打渔砍柴人的歌声,更使诗人
意识到当地百姓为生计而操劳的
艰辛。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 此时的蜀中,外有吐蕃军队的侵扰,内有 军阀的混战,战祸绵延多年,人民死伤无数。
• 惨痛的哭声和凄凉的歌声交汇于诗人胸中, 使这位忧国忧民的仁者心情异常沉重。但自己 现在是天涯羁旅、衣食不给之客,又怎么有能 力去涤荡乾坤,救民水火呢?
和无奈
此诗写了诗人的多种感慨。“岁暮阴阳催短景”表达了诗人 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 人客居天涯的凄寒之感,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 而劳苦பைடு நூலகம்悲痛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 恒、人生无常的悲怆之情,“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 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之情。可以说万端感慨集 于笔端,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又有人生、宇宙、历史、古 今之悲,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应当说,在这些感慨中,诗 人对百姓对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阁夜 》杜甫课件(共11张PPT)优秀课件

阁夜
杜甫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 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 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 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军阀的连 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 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 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合作学习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 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 境如何? “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 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三国志·诸葛亮传》 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塍埒长城, 豁险吞若巨防。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 孙跃马而称帝,刘宗(刘备)下辇而自王。
——左思《蜀都赋》
诗人的感慨:
岁暮阴阳催短景——时光飞逝、人生短促 天涯霜雪霁寒宵——客居天涯的凄寒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 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 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 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后汉书·祢(mí)衡传》
悲壮的鼓角声是民有怨气的表现
“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 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 夷,百姓劳于兵革。”
――《汉书 天文志》
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 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 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 地方风情。前后两句形成对比。
典故出处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 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首联描绘了黯淡灰涩、凄冷孤寂的景,构 成了冷寂、凄清、孤苦的样意境,诗人对 此倍感凄凉寒怆。
《阁夜》ppt课件杜甫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历经颠沛流离,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这些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流离生活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被迫离 开长安,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漂 泊生涯。
他先后流落到过多个地方,包 括洛阳、徐州、襄阳等地,期 间饱受饥寒交迫、疾病缠身的 痛苦。
杜甫的流离生活对他的诗歌创 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他 的诗歌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 民疾苦。
《阁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要地位
在文学史上,《阁夜》被视为杜甫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代表了杜甫个人的文学成就,更是整个唐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文学价值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阁夜》对后世的影响
04
《阁夜》的影响与评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后人对《阁夜》的评价
高度赞誉
后人对杜甫的《阁夜》评价极高,认 为它是杜甫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 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展现了杜 甫卓越的文学才华。
情感共鸣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 哲理,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让人 们深刻感受到杜甫对时代和人生的关 注与感慨。
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杜甫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受到推崇, 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对世界文
学产生了影响。
02
《阁夜》的创作背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动乱历时七年多,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减少, 国力严重受损。
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这是杜甫创作《阁夜》 的重要背景。
杜甫的流离生活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被迫离 开长安,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漂 泊生涯。
他先后流落到过多个地方,包 括洛阳、徐州、襄阳等地,期 间饱受饥寒交迫、疾病缠身的 痛苦。
杜甫的流离生活对他的诗歌创 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他 的诗歌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 民疾苦。
《阁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要地位
在文学史上,《阁夜》被视为杜甫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代表了杜甫个人的文学成就,更是整个唐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文学价值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阁夜》对后世的影响
04
《阁夜》的影响与评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后人对《阁夜》的评价
高度赞誉
后人对杜甫的《阁夜》评价极高,认 为它是杜甫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 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展现了杜 甫卓越的文学才华。
情感共鸣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 哲理,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让人 们深刻感受到杜甫对时代和人生的关 注与感慨。
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杜甫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受到推崇, 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对世界文
学产生了影响。
02
《阁夜》的创作背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动乱历时七年多,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减少, 国力严重受损。
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这是杜甫创作《阁夜》 的重要背景。
阁夜PPT课件完整版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 解惑: 疑问 2: 解惑: 疑问 3: 解惑:
[整体· 感知] 这首诗写诗人于阁夜无眠时的所闻所见所想,从寒宵到五更鼓、从时局到 先贤、从山川雪野到痛苦的生民、从国家历史到个人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 社会的万端感慨:既有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有客居天涯、老病孤 舟的凄寒;既有对连年战伐、百姓穷苦的痛惜之情,也有对宇宙永恒、人生无 常的感悟。
3.颔联诗人从哪些角度写了冬夜闻见之景?有什么象征寓意? [对应考点:考查鉴赏诗歌形象]
【答案】 此处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写景。“鼓角”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 或发号施令。五更时分,军营中传来悲壮的鼓角声。借听觉写出了时局动荡、 兵革未息、战争频繁的现实。借视觉写出了三峡的壮美,三峡水流湍急,天上 的星河倒映在江峡中,随着江水摇曳不定。这使我们想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 活和风雨飘摇的时局,诗人将沉郁悲慨的情感融入壮美的三峡夜景之中。
卧 龙 跃 马终 黄土, 人事音书 漫 寂寥。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信断绝,我徒然感到寂寞。
[精析· 文本] 1.综合全诗,说说这首诗一共写了诗人的几种悲慨。 [对应考点:考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这夜雪初霁之景 便流露出诗人凄凉的心境。主要写了三种感慨:悲时光易逝,悲战乱之苦,悲 贤愚同归。本诗大意是诗人见到了夔州冬天晚上的霜雪景象和天上的星星在三 峡中倒映的动态;听到了跟战争有关的声音如鼓角、野哭、夷歌;想到了与夔 州这个地方有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公孙述等人。
[常识· 速览] [探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大历元年(766)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 乱思乡的意思。作者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 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将恢宏的意象和沉郁顿挫 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俯仰古今的悲怆之慨,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 爱国情怀。
《阁夜》23张PPT-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②孤独寂寥不值一提。历史贤愚同尽,如今战乱,民不聊生的“人事”,这“音书”不通的这点寂寥,算 的了什么!
这两句,多少忧愤于胸中,沧桑宇宙为永恒,人生无常却常态,更何况这份音信断绝的孤独。
品读诗情,因声求气
此诗向来被认为杜律中的典范,而杜诗风格为“沉郁顿挫”,本首诗 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
岁暮阴阳催短景( yǐng ),天涯霜雪霁寒宵。
①动词传意象,拟人抒悲情。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日短。首句点明季候特 征。一个“催”字,赋予拟人之感,使客观的“昼长夜短”变成情感上的“岁月逼人” 使人倍感时光荏苒,人 生短促。
②借景抒情。第二句天涯非故乡,漂泊意浓;霜雪初停,皑皑非纯净,而是倍感寒冷与压抑。 意象缀动词,音律:2-2-1-2,结合手法,读有平缓顿挫,情有萧瑟悲凉。
颈联:兵戈动乱,民怨起;夷歌渔夫,飘零情。读来,凄惨压抑。 此是沉郁 三体现:忧国忧民,身世飘零
品读诗情,因声求气
此诗向来被认为杜律中的典范,而杜诗风格为“沉郁顿挫”,本首诗 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品读诗情,因声求气
品读诗情,因声求气
此诗向来被认为杜律中的典范,而杜诗风格为“沉郁顿挫”,本首诗 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①颔联伟丽。兵革未息,“鼓角”声悲,更带有军士之壮烈感。“三峡”天上银河璀璨,江水澄澈,才有 天上群星摇曳影。
首句写景,凄凉寒怆,时序逼人,沉郁多悲,感慨万千。
此是沉郁一体现:寒怆之景,短促之悲,漂泊之叹
这两句,多少忧愤于胸中,沧桑宇宙为永恒,人生无常却常态,更何况这份音信断绝的孤独。
品读诗情,因声求气
此诗向来被认为杜律中的典范,而杜诗风格为“沉郁顿挫”,本首诗 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
岁暮阴阳催短景( yǐng ),天涯霜雪霁寒宵。
①动词传意象,拟人抒悲情。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日短。首句点明季候特 征。一个“催”字,赋予拟人之感,使客观的“昼长夜短”变成情感上的“岁月逼人” 使人倍感时光荏苒,人 生短促。
②借景抒情。第二句天涯非故乡,漂泊意浓;霜雪初停,皑皑非纯净,而是倍感寒冷与压抑。 意象缀动词,音律:2-2-1-2,结合手法,读有平缓顿挫,情有萧瑟悲凉。
颈联:兵戈动乱,民怨起;夷歌渔夫,飘零情。读来,凄惨压抑。 此是沉郁 三体现:忧国忧民,身世飘零
品读诗情,因声求气
此诗向来被认为杜律中的典范,而杜诗风格为“沉郁顿挫”,本首诗 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品读诗情,因声求气
品读诗情,因声求气
此诗向来被认为杜律中的典范,而杜诗风格为“沉郁顿挫”,本首诗 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①颔联伟丽。兵革未息,“鼓角”声悲,更带有军士之壮烈感。“三峡”天上银河璀璨,江水澄澈,才有 天上群星摇曳影。
首句写景,凄凉寒怆,时序逼人,沉郁多悲,感慨万千。
此是沉郁一体现:寒怆之景,短促之悲,漂泊之叹
《阁夜》ppt课件

分析《阁夜》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和社会问题,与现代社会进行对
比。
现代解读
从现代视角解读《阁夜》的主题和 思想,挖掘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跨文化交流
探讨《阁夜》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 值和意义,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 理解。
《阁夜》对现代人的启示和影响
人生哲学
挖掘《阁夜》中的人生哲 学和智慧,为现代人提供 指导和启示。
杜甫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七言的古体诗,也有律诗、绝句等近 体诗,他的作品在形式上讲究平仄和韵律,注重意境的创造和对自然景 物的描绘。
《阁夜》的艺术手法
《阁夜》采用了对比手法,通 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比, 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阁夜》运用了象征手法,通 过具体的景物来象征抽象的概 念和情感,使得诗歌的表达更 加含蓄和深刻。
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为主要内容,被誉为“诗史”。
《阁夜》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阁夜》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年)的冬天。
杜甫当时寓居于成都西郊的草堂 寺,因离城较远,环境清幽,生
活比较安定。
但随着唐帝国由盛而衰,这种表 面上的安逸并未能真正安抚诗人 的内心,这首诗就是他当时复杂
心情的写照。
诗歌的语言和韵律
语言
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
韵律
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感。
03 《阁夜》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诗歌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雄浑豪放、质朴自然为主要特点,他的诗 歌语言严谨、精炼,用字考究,意境深远。
杜甫的诗歌主题广泛,涵盖了社会、历史、政治、人生等多个领域,他 的作品常常以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文学艺术
分析《阁夜》在文学艺术 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探讨 其对于现代文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的启 示。
比。
现代解读
从现代视角解读《阁夜》的主题和 思想,挖掘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跨文化交流
探讨《阁夜》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 值和意义,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 理解。
《阁夜》对现代人的启示和影响
人生哲学
挖掘《阁夜》中的人生哲 学和智慧,为现代人提供 指导和启示。
杜甫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七言的古体诗,也有律诗、绝句等近 体诗,他的作品在形式上讲究平仄和韵律,注重意境的创造和对自然景 物的描绘。
《阁夜》的艺术手法
《阁夜》采用了对比手法,通 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比, 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阁夜》运用了象征手法,通 过具体的景物来象征抽象的概 念和情感,使得诗歌的表达更 加含蓄和深刻。
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为主要内容,被誉为“诗史”。
《阁夜》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阁夜》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年)的冬天。
杜甫当时寓居于成都西郊的草堂 寺,因离城较远,环境清幽,生
活比较安定。
但随着唐帝国由盛而衰,这种表 面上的安逸并未能真正安抚诗人 的内心,这首诗就是他当时复杂
心情的写照。
诗歌的语言和韵律
语言
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
韵律
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感。
03 《阁夜》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诗歌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雄浑豪放、质朴自然为主要特点,他的诗 歌语言严谨、精炼,用字考究,意境深远。
杜甫的诗歌主题广泛,涵盖了社会、历史、政治、人生等多个领域,他 的作品常常以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文学艺术
分析《阁夜》在文学艺术 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探讨 其对于现代文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的启 示。
《阁夜》ppt课件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颔联,承 “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 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 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 感人。下句说雪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 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 中摇曳不定。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
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 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寓情于景,意境悲壮雄浑,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 情怀。
“(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 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 为《渔阳》参挝,蹀躞(dié xiè)而前, 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后汉书 •祢衡传》
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
“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 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 夷,百姓劳于兵革。”
――《汉书 •天文志》
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颔联,作者听到“五更鼓角”之后产生的联 想。
当战争的消息传来,他曾经在夜晚听到过千 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曾经听到过有很多地方 传来渔人、樵夫的歌声。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 声都是乱世的音响。哭声、歌声交织在一起,过去、现 在、未来交织在一起。这两句写得异常凄凉悲怆, 作者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尾联,作者面对种种家国的苦难而无能为力, 因此作自我慰藉之语。
旅居夔州的杜甫想到了此地的历史人物诸葛 亮和公孙述。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 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豪杰,这些成就千秋 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 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读:拓展阅读
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 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 抒情,即使在写景当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 《旅夜抒怀》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和情 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 那么,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 什么事最为忧伤?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时光飞逝人生短促 客居天涯的凄寒
此联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 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 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 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 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 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 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 的情致。这两句诗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 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 二者又有不同。《阁夜》的意境悲壮萧瑟,《旅夜抒怀》 的意境高朗壮阔。在《阁夜》中,短景、天涯、霜雪、寒 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萧条的气氛,鼓角、星河传达 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 脱不了悲凉和萧瑟。《旅夜抒怀》中,细草、微风、危樯、 独夜舟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 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 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 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读:揣摩语言,品味意境
朗读本诗,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联,说一 说它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创造了一种什 么样的意境。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因声求气: 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 把握作品的精神。
吟咏诗韵: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 其中蕴含的情感。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 以字句准之。(刘大櫆《论文偶记》)
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 之音节都答案我喉吻间。(刘大櫆《论文偶记》)
阁 夜 杜
甫
知人论世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宇宙永恒、人 生无常的悲哀
老病孤独、亲朋音信 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
——《壮游》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羌村三首》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 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 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 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 崔旰、郭英乂、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 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 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 甫深感寂寞悲哀。
三读:读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