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阅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王余光在日本爱知淑德大学.ppt
中国当代阅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王余光在日本爱知淑德大学演讲提纲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题型,所考 查的知识点、能力、范围、程度与去年 基本相同,明确呈现向新课标靠拢的势 态,在匡正以往“课标一回事,教材一 回事,教学一回事,高考一回事”的乱 象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其命意告示大家:高考复习单单的 灌输知识,单单的传授技能,单单 的机械刷题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功 夫应花在语文核心素养扎扎实实的 养成上。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道题设题考查内容与 2017年相同:第一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 理解和分析,后两题分别问的是对原文 论证的相关分析和思维,与新课标的核 心素养的要求一致。教学中把心思用在 逻辑思维、论述思辨、结构严密性的养 成上,试题就不难了。
依据课标,扎实教学,提升素养, 才是提高高考成绩的本然。
2018年6月29日
实用类文本阅读继续采用相互内容有关 联,却无统一性、整体性的非连续性文 本阅读,实则新课标“群文阅读”的缩 微版,平时坐实群文阅读教学,高考实 用类文本阅读题就是小菜一碟。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文阅读重在 积累,重在课文的消化、迁移与语 感培养;《野歌》的鉴赏如果学好 课文《李贺小传》,问题就迎刃而 解。
语用题和作文题更是直接体现新课 标的基本理念:立德树人,时代特 征,综合性,实践性,交际语境, 真实情境,所谓“猜中题”“押对题”并 不一定就能得高分。
相信明年高考,尤其是2021年高考 一定会实现教育部领导不断提出的 :今后高考没有考纲,高考依据就 是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课 标不仅管教材、管教学,还管高考 。
中国人阅读现状分析报告PPT模板

图说中国人阅读现状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广义上我们时刻都在接受信息,都在阅读。狭义上的读 书我们又觉得少得可怜。一年匆匆过去,自己却没读几本书。 2012年国人平均读书4.39本,你达标了吗
2012年中国人平均阅读量
(统计数据为18-70周岁)
纸质图书(本)
报纸(份)
期刊(份)
电子书(本)
4.39
பைடு நூலகம்
77.2
6.56
2.35
纸质图书年人均阅读量对比
64
11 8.45
8.45
阅读时间
传统 纸质媒介
新兴媒介 66.23 分钟
47.48分钟
喜欢阅读书籍类型
在读者最喜爱的十大类型书里,文学稳坐头把交椅。
2012
TOP.30
畅销书 莫言 MoYan
83%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得主 莫言图书成为2012年年度畅 销热点,虚构类畅销书榜单 top30中,有25种莫言作品 在榜。
下载后打印1.3%
数字化阅读的年龄比例
18-29
30-39
40-49
50+
• 搜集整理
2012 年读者最喜爱的十大作家
莫言
金庸
鲁迅
韩少
琼阿姨
老舍
小四
曹雪芹
巴金
冰心
2012 年读者最喜爱的十本书
2012 年读者最喜爱的十本书
不同人群的图书阅读量(本/年)
16.88
10.74
10.07 9.70 9.40
阅读载体倾向
电子阅读器2.2%
74.4%
纸制图书
手机阅读9%
在线阅读13.2%
大学生看书的现状分析报告

大学生看书的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阅读是大学生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电子娱乐产品的冲击下,大学生的阅读量逐渐降低,阅读能力也在下降。
本报告将通过调查和研究来分析当今大学生看书的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
调查结果阅读量下降根据对100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每天平均阅读时间仅为30分钟,而且有近60%的人表示不愿意主动去阅读。
相比之下,他们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高达3小时。
阅读偏好向电子书倾斜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愿意阅读纸质书籍的比例仅为30%,而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电子书的比例则达到70%。
这主要归因于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便捷性,但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阅读的碎片化和浅层化。
缺乏读书动力调查还发现,49%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而38%的人表示没有找到感兴趣的书。
此外,有27%的人认为阅读是一种单调无趣的活动,缺乏吸引力。
分析原因电子娱乐产品的诱惑大学生通常陷入电子娱乐产品的漩涡,如社交媒体、游戏和影音娱乐。
这些产品提供了大量的娱乐内容,吸引大学生花费更多时间在这些娱乐活动上,而且这些活动更加令人愉快和刺激。
快节奏的学习生活现代大学生的学业负担沉重,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学习和准备考试上。
缺乏时间使得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更别说享受阅读的乐趣了。
缺乏阅读引导学校和家庭对于大学生的阅读引导存在不足。
课程中缺乏阅读的培养,很少组织阅读俱乐部或读书分享会等活动。
此外,家庭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也不高,缺乏阅读的示范和鼓励。
应对策略增强阅读引导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阅读引导,推动阅读与学习的结合。
可以设置必修的阅读课程,组织阅读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鼓励多样化阅读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大学生多样化的阅读,包括小说、文学经典、科普读物等。
通过推荐好书、赠送书籍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升阅读体验为了吸引大学生阅读,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阅读体验。
例如,开发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电子阅读软件,提供音频、视频等形式的丰富内容。
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报告PPT

PPT DESIGN
七、读书现状的原因
在调查中超过2/3的同学认为学习或其他事务繁忙,导致每 天阅读时间少。
PPT DESIGN
分析原因如下:
• 据了解,大一的同学课程较少,课余时间较多,但是都被各种活动 充斥,包括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之类的。同学们奔走于各种活动 中间,很难有一段空闲时间,静静的徜徉书海。 • 再者,在当前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使得同学们的阅读目的越来 越实际,带有较强的功利心,为了考试而读书导致接触文学类图书 较少。 • 此外,随着网络和休闲娱乐挤占了大部分时间,网络日新月异的发 展和休闲娱乐活动多样化,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网上 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等等。
PPT DEபைடு நூலகம்IGN
47%的同学月阅读量在1—3本,还有33.7%的同学月阅读量少于1本。
PPT DESIGN
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乏是大家懒得读。 因为当有更多空余时间的时候,有接近20%的人选择睡 觉而不是读书或者其他活动。
PPT DESIGN
三、阅读渠道
电子阅读兴起,纸质阅读仍为主导。 统计得31.2%的同学通过网上下载或在线阅读。这或许与网络时代 的到来不无关系。随着电脑、手机、电子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 从网上下载阅读电子书。 但是39.2%的同学仍然倾向于纸质阅读。纸质图书永远不会被电子 书所取代。
PPT DESIGN
文科专业更倾向于文学,他们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与文学
有关的书籍,而理、工、艺专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专 业知识的学习上,很少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
PPT DESIGN
• 文科同学的阅读习惯要好于理、工、艺专业同学。或许这 与大家的专业特点有较大关系。
中国当代阅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王余光在日本爱知淑德

二、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 1、近百年的争论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能拥有 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随着科举与 清王朝的结束,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就越来越疏远了。有些 知识分子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应该说,传统典 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源自命力。二、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 3、调查:
据2000年的一次调查:73.1%的家长和86.7%的教师 认为背诵古典诗文能弘扬传统文化;88.7%的家长和 96.7%的教师认为对孩子的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 94.2%的家长和100%的教师认为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 力有好处 。
三、推荐书目
1、早期推荐书目
二、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 (2)梁启超的看法(续): ❖ 1923年,梁启超在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的同时,
还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的文章。在这里,梁氏就为什么 要阅读传统经典,提出了两层意见:
一是,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 二是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 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
而影响力,应当说并不完全出自作品的自身,或者说这 种绝对自然发生的影响力是不存在的。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都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形态、家庭、个人的素质和兴 趣、老师与同学、环境以及广告等等,我们对读物的选择或 理解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何为经典
2、时间性。 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
二、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 (2)梁启超的看法: ❖ 1923年,梁启超在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的同时,
还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的文章。在这里,梁氏就为什么 要阅读传统经典,提出了两层意见:
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3有利于营遗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轻 松学习环境。^文情怀就是大学生在贳心
悦目中得到美的享受,并在美的思想下瓣
的人数在急剧下降,而在线读网的^彀 在快速上升。作为阅读主体的青少年. 越来越进恋的地方不是书店而是同吧. 他们不喜欢读书,而是喜欢读日。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读书
的建议
l
移耻化养成美的行动、美的语言、美的性 格和美的创造。图书馆应体现自由活缓 简洁明快、朴素大方宁静典雅的风格.显 示出丰富的文化内硒和文化品味.能够烘
思考之=:大学生读书内容的选择呈 现功利色彩,通俗娄凑物的选择高于幸也
书拜或经典著作.
6个月的随机访谈式问卷调查.抽样时按
学生所在院系专业、年缎、性别进行台 理的分配,抽样中劈哇有l 97^.虫生 93^.苒中凡一学毫106^.大=学 生ll 2^.凡三学唯82^。问卷佴壹时 做到r标准化匿名化、共趣他的要 求.共发放问卷300舒,目收300舒. 目收率100%.其中有教问卷300甜.问 卷有娃率为100%。
部分大学生表示如有g要,可以较高的
物成为是大学生惜闷的重点.这些现象 直接赢映丁大学生课枭生括的兴奋点. Ⅱ映T尢学啦的精冲面挠和思想境界.
反映了太擘啦的^生观、世界埋、^生
费甩购买法律、导游,驾驶等考取诸格
证书方面的书刊.以t数字E“表明大
毕生读书具有的功利性的倾向。其士要 原周就屉当前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社
习街料菩.(见表2}自且M培游琥或■*、
收发姆件、调览新闻等是大学生前上目的
主要目的,壹拽学习资抖位千其后.个别 同学则长期沉蛹干目络的虚拟空间.幔导
代大学生自身^文素皤、社会生存能力.
也*最剥和揩段目、和谐社会的建蹬.
出现精神宅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娃
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

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一、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笔者在几所农村中学做过一次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如下:1、你读过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几本?请选择:4、3、2、1、0最后调查结果百分比依次是:0、0、3、8、89(此数据为几所学校平均中间值,取整数,以下同。
)2、除四大名著外,你读过几本课外书?请选择:10本以上、5-10本、3-5本、1-2本、无最后调查结果百分比依次是:0、0、9、32、593、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吗?请选择:每天、经常、偶尔、从不最后调查结果百分比依次是:0、3、34、634、你渴望阅读课外书报吗?请选择:非常渴望、渴望、无所谓、不渴望最后调查结果百分比依次是:9、29、49、135、你家里能为你提供课外书报、杂志吗?请选择:能、不一定、不能最后调查结果百分比依次是:14、74、126、你家里对你阅读课外书支持吗?请选择:支持、无所谓、不支持(请说明为什么?)最后调查结果百分比依次是:12、57、31(其中主要原因是家长怕影响学生学习占94%;其次是怕看不健康的书籍占5%;另外个别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7、你有机会阅读课外书报吗?请选择:有、不一定、没有(请说明为什么?)最后调查结果百分比依次是:5、18、77(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也借不到课外书占92%;另外是家长不支持占7%;另外个别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从上面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是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小。
没看过四大名著的同学竟达到89%,连一本课外书也没读过的也达到59%,每天读报刊、杂志的同学没有一个同学,而从不读报、杂志的同学却高达63%。
其二是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不强。
非常渴望阅读、渴望阅读课外书的同学总共只有38%,只占三分之一强一点,而抱无所谓态度的却高达49%,不渴望阅读课外书的也有13%。
其三是农村学生家庭、家长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
从第5、6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里能提供课外书、并支持课外阅读的都不到15%,不能提供课外书的却达12%,不支持阅读课外书的更是高达31%。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讲解PPT课件

“在阅读中唤醒自我、更新自我。”
“好老师”之所以“好”,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坏老 师”之所以“坏”,也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虽然偶尔会 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比如,某个教师酷爱读书,但 上课效果却比较差劲。但是,总体上看,一个喜欢读书的 老师更有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成长的基本方 式是“自我反思”、“与他人交流”或“拜人为师”。除 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成长途径,就是“教师阅 读”。
——韩军《新语文教育论纲》
三、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
(四)重视课型研究,强化阅读教学的整体设计
(2)活动课型——用于课中活动,用于培养学生个性和
发展学生的能力。
(3)积累课型——用于语言特别丰富的课文,突出语言
的感悟、积累与运用。
三、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
(五)重视问题设计,增加课堂的思维容量
什么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
二、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二)不足
北京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初 中学生在45分钟内自己读书的时间, 达10分钟的占11。9%,有5分钟的占 35。9%,仅2分钟的占29。71%;课堂 读书少于5分钟的学生比例,初一占 84。9%,初三占90。82%。读书时间呈 递减趋势。
“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 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
(摘自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一、关于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地位
吕叔湘的呼吁
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 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 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载 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1月,深圳图书馆“南书房”对读者开 放。
四、传统经典阅读与儿童读经
(2)经典阅览室参考书: 《中国读书大辞典》,王余光
徐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初版。 《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王余光
推广阅读,让更多的人 热爱阅读。
二、阅读推广人的培育
3、《阅读推广人•数字阅读推广教程》 主 编:李东来 副主编:李世娟
4、《阅读推广人•时尚阅读推广教程》
二、阅读推广人的培育
5、《阅读推广人•经典阅读推广教程》 主 编:李西宁 张岩 副主编:王丽丽
6、《阅读推广人•儿童阅读推广教程》
三、关于中国读书节
(1)中国民族特色。 中国是世界上图书文化最发达的国家,
谢谢!
三、关于中国读书节
(3)中国读书节的确定 公历9月28日,我们习惯上把这一天定为
孔子诞辰日(日期的确立学界尚有争议), 有人建议把这一天定为中国国家阅读节或读 书日(也有人建议把这一天定为“圣诞节”
四、传统经典阅读与儿童读经
(1)呼吁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 2008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我呼吁图书馆设立“
且极具民族特色。中国图书从载体、用墨、 印装到文字,均系自身发明,形成了非常有 民族特色的图书文化,并对世界的图书文化 产生了重大影响。设立自己的读书日,可更
三、关于中国读书节
(2)弘中国阅读传统。
○强调读书为学的首要意义是修身宏道,以 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强调读书须求广博, 为学须求通达;强调读书为学须“思”、“ 习”、“行”相结合: “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 几个问题
一、我们面临的几个问题
(1)阅读推广人的培育? (2)是否需要中国读书节? (3)中国传统经典阅读与儿童读经。 (4)纸本阅读与数字阅读。 (5)读书广场活动。
二、阅读推广人的培育
1、《阅读推广人•基础工作教程》 主 编:邱冠华 金德政 副主编:邓咏秋
2、《阅读推广人•基础理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