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教育之十预防踩踏事故安全教案

合集下载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文明走路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遵守公共秩序,文明走路的重要性。

3. 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 如何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踩踏事故的危害。

3. 实地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演练,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讲解踩踏事故的常见原因,如人群拥挤、秩序混乱等,以及踩踏事故对个人和集体的危害。

2. 遵守公共秩序,文明走路: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如排队、不插队等,培养文明走路的良好习惯。

3. 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方法:教授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迅速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如避开拥挤区域、保持冷静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踩踏事故的新闻报道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预防踩踏事故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严重后果,增强安全意识。

4.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地演练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方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讨论、分享和实地演练等。

2. 学生安全意识:评估学生对踩踏事故原因、危害和自我保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行为改变: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如遵守公共秩序、文明走路等。

八、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收集踩踏事故的相关新闻报道、图片和视频。

安全教案防范人多踩踏

安全教案防范人多踩踏

一、教案名称:防范人多踩踏-安全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五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多踩踏事件的原因及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珍爱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防范人多踩踏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多踩踏事件的原因及危害,学会防范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防范人多踩踏事件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人多踩踏事件的现象和危害。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多踩踏事件的了解和感受。

二、(15分钟)1. 教师讲解人多踩踏事件的原因,如:人群过度拥挤、管理混乱等。

2. 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避免人多踩踏事件的发生。

3.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防范人多踩踏事件的方法和技巧,如:遵守公共秩序、不盲目跟风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真实的多人踩踏事件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3.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点评。

四、互动环节(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多踩踏事件的发生,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保护。

2. 学生分享模拟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防范人多踩踏事件的方法。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醒学生时刻关注生命安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多踩踏事件的原因及危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掌握防范人多踩踏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珍爱生命。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多踩踏事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索如何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预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6篇)

预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6篇)

预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预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预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预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师幼充分认识了解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

2.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了解踩踏的原因(1)出示图一,这张图上的人怎么了?(都挤在一起了)(2)想一想,挤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幼儿猜测后出示图二、图三)师小结:他们挤在一起使得有人受伤了甚至死亡了。

(3)那他们怎么会受伤的呢?(因为遇到突然情况比如说一个人摔跤了,他们仍旧继续往前走,脚都踩在了摔在地上的人的身上。

后面的人也继续往前走,这样就越来越多的人踩在摔在地上的那个人身上,那个人就会受伤。

)2.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幼儿讨论后师小结①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②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③若已经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④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⑤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幼儿讨论后师小结:①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

②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急救方法师:我们小朋友看到有很多人挤在一起可以马上打急救电话,急救电话是多少啊?(出示120)3.说说自己(1)排队时也经常看到有的小朋友故意摔倒在地上,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如果后面的小朋友没有看到就会压在你身上,这样会把摔跤的小朋友压伤的。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重要性。

3. 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秩序,文明走路。

2. 如何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自我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踩踏事故案例、图片、视频等。

2. 模拟演练道具:如安全标志、障碍物等。

3. 教学手册:包含相关知识点和练习题。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踩踏事故?你们认为踩踏事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新课导入】教师展示踩踏事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具体踩踏事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重要性,以及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方法。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看法和经验。

【实践演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遵守秩序,文明走路的重要性,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了解踩踏事故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2. 教学步骤:a. 展示不同类型的踩踏事故案例。

b. 分析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

c. 讨论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学习遵守公共秩序和文明走路的重要性。

《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危害。

2. 让学生掌握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预防踩踏事故的重要性。

2. 让学生熟练掌握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安全教育视频3. 课堂讨论问题4.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踩踏事故的定义和危害。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踩踏事故案例。

二、新课学习1. 教师播放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危害。

2. 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以下问题:(1)踩踏事故的危害有哪些?(2)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预防踩踏事故?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踩踏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踩踏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四、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和技巧1. 教师讲解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和技巧。

(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遇到拥挤的人群,要顺人流方向缓慢移动。

(3)遇到拥挤的人群,要尽量站在人群的外侧。

(4)遇到拥挤的人群,要避免弯腰低头,以免被踩踏。

(5)遇到拥挤的人群,要尽量避免拥挤的通道。

2. 学生练习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预防踩踏事故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六、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一次家庭防踩踏演练。

2. 学生写一篇关于预防踩踏事故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危害,掌握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意识。

3. 教授学生遇到踩踏事故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二、教学重点1. 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2. 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3. 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2. 如何在实践中教授学生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危害及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维护公共场所秩序,遇到踩踏事故时如何互相帮助。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新闻报道或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严重后果,引发学生对防踩踏安全教育的关注。

2. 讲解踩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预防踩踏事故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4. 教授学生遇到踩踏事故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如紧急避险、互相扶持等。

5.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和救援技巧。

6. 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确保自身安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踩踏事故原因和危害的认识。

2. 通过讨论和演练,评估学生对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和自我保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本次班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

七、教学资源1. 案例资料:收集有关踩踏事故的新闻报道或真实案例。

2. 教学图片:准备一些反映踩踏事故的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3. 安全标识:制作或收集公共场所的安全标识,如紧急出口、避难所等。

4.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模拟公共场所的道具,如楼梯、通道等,用于模拟演练。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教学案例资料和图片,以便在课堂上使用。

防踩踏安全教育的教案(5篇)

防踩踏安全教育的教案(5篇)

防踩踏安全教育的教案(5篇)防踩踏平安教育教案(精选5篇)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你拥来时,应当立刻避到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下面是整理的防踩踏平安教育教案(5篇),以供参考,欢迎大家保藏并共享哟!防踩踏平安教育教案篇1一、目的通过应急演练,使全体同学把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识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应急避险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爱护全体同学的生命平安。

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育同学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学会逃命的本事和力量,提高同学应急反应力量和自救互救力量。

二、应急演练机构设置1、学校成立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平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__X、副组长:__X组员:__X、__X、__X、__X、__X、______、______、各班主任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办公室设在学校平安办公室,由__X副校长详细负责。

办公室主任:__X组员:__X、__X、__X、__X3、监督检查组:由学校德育团队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办公室及领导小组成员随时督察。

负责人:__X、组员:__X、__X、__X、4、医疗抢救组:当发生平安事故应马上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

要准时坚决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

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受伤状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负责任人:__X、组员:__X各班级校长各班级负责人各班主任三、演练时间和地点20__年9月3日上午9:15学校教学楼内四、演练前宣扬教育1、演练程序及留意要点:——广播(原稿)同学们,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防踩踏应急演练的平安要点:1)演练开头,校内广播会发送疏散警报或疏散通知,大家在听到疏散警报后保持冷静,根据老师支配开头疏散,过程中必需听从指挥。

2)疏散时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相互礼让、平安疏散避开踩踏大事的发生。

3)按严格规定线路疏散,不要串线。

校园踩踏安全教育教案3篇

校园踩踏安全教育教案3篇

校园踩踏安全教育教案优秀3篇校园踩踏安全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课间活动安全的重要性,知道课间活动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守规则。

3.使学生明白在学校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学重点:使学生生知道课间活动守秩序应该怎样做。

教学难点:为什么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课间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校纪校规。

教学过程:一、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

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可请学生举手,让学生在思考中意识哪些事在楼梯上是不能做的。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小结:集*我*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小结: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下,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换换脑筋,以便下一节课能精神饱满地学习。

大课间设置的目的是让同学能一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3.同桌互相说说:你知道课间应注意些什么吗?板书:活动守秩序4.小结:课间活动的时间短,全校同学同时活动,人很多,因此,大家都要守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踩踏事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关踩踏事故知识,掌握在踩踏事故发生过程中怎样预防,怎样逃生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性格和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预防踩踏事故要点及方法;教学难点:预防踩踏事故要点及正确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案例]四川发生学生踩踏事件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明明看见楼上走廊里一群群学生在往楼下走,却在楼梯口等不到孩子出来,吃惊的家长跑近楼梯一看,上百个拥抢着下楼的学生正踩踏滚翻成一团,一层一层压在一起堆成了一座“人山”!前日中午,营山县云凤实验学校小学部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件,9名学生受伤住进了医院,2人重伤。

本报记者接到热线报料后,于昨日凌晨1时许赶到了南充市营山县。

当时也参与了救人的该校唐副校长告诉记者:事发原因是因为下雨,楼梯间打滑造成前边学生摔倒,后面学生拥挤发生踩踏,对于此事校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事情发生后,他和很多老师尽快赶到现场救人,以最快速度将受伤孩子们送到了医院抢救。

共有9名学生受伤住进了医院,其中两个分别为8岁、9岁的女孩为重伤。

据抢救医生透露,幸好事故发生后,家长老师们保持冷静、有序地进行抢救,才挽回了孩子们的小生命。

假如当时稍显混乱,再耽搁一些时间,压在最下面的几个孩子恐怕很难生还。

[事件回放]: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在踩踏事故中最早滑倒、并被压在最底层的两个小女孩9岁的黄佳和8岁的邓洋洋,她俩分别住在营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和胸外科病房。

邓洋洋告诉记者,她和黄佳手拉手下楼时,感觉被后面的人推了一把,地面又很滑,两人当即就滑倒了。

黄佳被压在最下面,她倒在黄佳身上,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同学压在自己身上。

当时她拼命想把黄佳推开,但推不动;她想喊,喊不出;想哭,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她感到胸口越来越堵,憋得难受,没办法呼吸……等她醒来时,已经被家长们抱到了一辆警车上。

[事故回放]:20XX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的晚自习像往常一样按时结束了。

铃响过后,孩子们蜂拥而出,顺着楼梯下楼。

楼梯上都是人。

突然听到一个男同学大声喊“见到鬼了!”向下走的人群突然间乱了,有学生被挤倒了,可后面的人还在不断地往前拥,后面的人踩在摔倒人的身上也被绊倒了,顺着楼梯往下滚,一楼二楼间转角的地方很快堆成了人堆,灾难发生了。

在这次拥挤踩踏事故中,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

[事故回放]:20XX年10月31日下午4点半左右,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估衣小学正值放学时间,上、下楼梯的学生发生拥挤踩踏事件,12名学生受伤。

[事故回放]:20XX年1月17日上午,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近百名学生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12名学生被踩伤。

[事故回放]:20XX年9月23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丰镇市第二中学发生学生拥挤造成楼梯护栏坍塌事故,事故中21名学生死亡,47名学生受伤。

二、新课: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3、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4、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1)、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

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多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

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三、布置作业:、要求同学们平时注意楼道安全。

踩踏事故人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人类的本能。

大多数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

踩踏事件的危害纵观历史上发生的踩踏事件大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轻者造成交通混乱。

遇到拥挤踩踏事故怎么办专家提醒,在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在拥挤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前行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

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

如果你此时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

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专家特别提醒: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如果此时你正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因为儿童身体矮小,力气小,面对拥挤混乱的人群,极易出现危险。

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开车时遇到拥挤人群怎么办1.切忌驾车穿越人群,尤其是群众情绪愤怒、激动或满怀敌意时。

因为如果人群发动袭击,打破窗门,翻转汽车,自己可能受重伤。

2.倘若自己的汽车正与人群同一方向前进,不要停车观看,应马上转入小路、倒车或掉头,迅速驶离现场。

3.倘若根本无法冲出重围,应将车停好,锁好车门,然后离开,躲入小巷、商店或民居。

如果来不及找停车处,也要立刻停车,锁好车门,静静地留在车内,直至人群拥过。

历史上重大踩踏事故一览1954年在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举行的印度教宗教集会上。

约800人在混乱和踩踏中丧生。

1986年和1984年,印度北部城市哈里德瓦尔先后发生的两起踩踏事件分别导致50人和200人丧生。

1989年在纳什克发生的踩踏悲剧中有350人罹难。

1990年7月2日,麦加附近米纳的一处地下通道发生严重踩踏事件,1426名朝觐者被踩死或窒息而死。

1994年5月24日,麦加圣地米纳举行的投石驱邪活动中有270名朝觐者被踩死。

1997年4月15日,麦加附近米纳山谷内一座帐篷营地的煤气炉着火,造成343人死亡,1500人受伤。

1998年4月9日,至少118名朝觐者在米纳举行的驱邪活动中被踩死,180人受伤。

20XX年2月1日,朝觐者在麦加参加一个宗教活动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至少造成244人被踩死,另有200多人被踩伤。

20XX年1月22日,麦加附近的姆尼耶圣地在投石避邪桥一带发生朝觐者严重拥挤事故,致使约500名朝觐者受伤。

20XX年1月25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一个宗教集会场所25日发生踩踏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300人。

20XX年11月7日晚9点30分,在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

下晚自习的初中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22日是柬埔寨传统送水节的最后一天,大批民众涌向金边钻石岛参加庆祝活动。

由于游人太多,金边市区连接钻石岛的一座桥产生晃动,引起恐慌导致拥挤踩踏造成数456人死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