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启功书法
启功体钢笔书法的美学特征

启功体钢笔书法的美学特征简介钢笔书法是跟毛笔书法一脉相承的,只是书写的工具不一样。
所以,其美学特征也与毛笔书法大体相同。
自然,启功体钢笔书法也同样离不开启功毛笔书法的美学理论体系。
现在,为了让优秀的启功书法风格能 .钢笔书法是跟毛笔书法一脉相承的,只是书写的工具不一样。
所以,其美学特征也与毛笔书法大体相同。
自然,启功体钢笔书法也同样离不开启功毛笔书法的美学理论体系。
现在,为了让优秀的启功书法风格能够更好地惠泽大众,笔者着意将启功先生的书法风格用钢笔来表现,这就成为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笔者以为,用钢笔书写出来的启功体行书应是本着与启功先生的毛笔书法是一脉相承的的要旨;但尽管百般努力,笔者用钢笔书写的启功体与启功先生的书法风格相比起来,其神韵还是挂一漏万。
为使更多的人来了解启功书法,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用钢笔同样能够写出俊逸多姿的启功体书法作品来,从而引导更多的人重视中国书法的传统。
这就是笔者多年来努力研究用钢笔来表现启功书法风格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不引导人们去更多地了解王羲之或者其他古代书法家呢?除了古代书法家的技法已经随处可见以外,笔者以为,启功先生在当代可以说是一本见得着的大书,而启功书法也是见得着的让汉字达到了极至的一种大美的书法风格,自然会有一种现身说法而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好处。
启功先生其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韵,加之通过其长年的技法练习,其书法的表现技法已经十分纯熟,其美学理论也已自成体系,宜于学习和借鉴(参见图一)。
其书法技法的精熟,使得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具有持久的可欣赏性;其学问的精深,更使得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具有浓厚的书卷气,即耐读性。
还因为时代的关系,启功先生的书法又具有古人无法可比之处;实在是出于古人,而又在诸多方面已经超越古人。
我们先谈谈钢笔书法艺术。
自有钢笔以来,汉字的书写就便利多了,它工具简单,用笔的难度也没有毛笔那么大,所以钢笔书法是无所不在。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是一种纯线条的艺术,它除了汉字的实用性外,还具有造型性、抽象性和抒情性。
启功书法风格

启功书法风格启功书法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风格,以启功先生命名。
启功书法风格独特,充满了刚健有力的韵味,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启功书法风格的特点之一是结体严谨,构图合理。
启功先生擅长运用篆、隶、楷等不同字体,将其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的字体刚劲有力,笔画饱满,结构严谨,每一笔每一画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和斟酌。
启功书法作品中的每个字都有着恰到好处的比例和形状,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也非常合适,整体感觉非常和谐。
启功书法的另一个特点是气势磅礴,富有力量感。
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他的字体中蕴含着浓厚的气势和力量。
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字体都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使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其背后蕴含的力量。
启功书法的笔画运用也非常独特。
他的笔画不仅刚劲有力,而且线条流畅。
启功先生擅长运用笔画的粗细变化和轻重对比,使字体更加生动有趣。
他的笔画之间有着恰到好处的间隔和连接,使字体更加立体感和层次感。
同时,启功书法的笔画运用也非常注重节奏感,通过对笔画的有序安排,使整个字体呈现出一种韵律感。
启功书法作品中的用色也非常丰富多样。
他擅长运用黑、白、灰等不同色调,以及不同的水墨浓淡,使字体更加生动有趣。
启功先生通过运用不同的用色,使字体更加立体感和层次感,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启功书法风格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启功先生通过对字体、笔画和用色的精心运用,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启功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它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启功书法风格在当代书法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的书法作品被广泛收藏和赏析,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满足。
同时,启功书法也对后来的书法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发了更多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启功书法风格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独到的创作理念,成为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荐读】启功书法访谈问答

【荐读】启功书法访谈问答【荐读】启功书法访谈问答记者:启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是我们书法界的老前辈,学问、书法享誉海内外。
能不能先清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书、治学这样一条道路的?启功:感谢《书法》杂志和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
老前辈,学问、书法如何如何,我不敢当。
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书法家,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
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我祖父能画些写意花卉?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受了祖父的熏陶。
因为常看到他老人家拿着笔,花鸟虫鱼,草草几笔而成,那时我想当个画家挺有意思的;后来就贾拜贾义民先生力师。
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
常带我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书画;后来又介绍我认识吴镜汀先生,跟吴先生学。
学了一段,挺有长进。
慢慢就有人求画来了。
有一次,一位长亲命我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来,我感到很光荣。
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你不要落款,清你的老师题写。
”那意思是说,我的字太差,这对我刺激很大。
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写好字,给自己争口气。
这样一辈子就跟书法结下的不解之缘。
后来承恩师陈垣先生的提携,在辅仁大学教国文,研究诗词、韵律、文法。
抗战胜利后当过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古文书和文物,也在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兼过教授。
解放后又参加过《红楼梦》程乙本注释,《清史稿》标点,这些都是对我一生很有意义的经历。
因为学海无涯,每一个工作都促使我去学习、研究,这样我也就在文史、文物、书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不敢说有多少成就,一辈子都在学倒是真的、学问方面是这样,书法方面也是这样。
记者:您学习书法是从哪里入手的?能不能请您在这方面具体谈一谈?启功: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一首诗,收在了前几年出的《论书绝句》里,第四首、诗是这样写的:“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竞体芳。
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
”诗后边我作了说明:我六岁入家塾,最早学的是先祖自临的欧阳询《九成官醴泉铭》,蒙着帖照着写。
小议启功书法品评实践的“阶段性”意识

2023/12 No.262传统书法品评,今称“书法批评”或“书法评论”,是新时代促进文艺发展的重要方面。
自东汉赵壹《非草书》肇始,以唐代孙过庭《书谱》为典范,学理层面的书法品评实践贯穿了整个书法发展史。
因而,当代开展书法评论工作,至少要面临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对浩瀚的古代书法品评文本、观点加以客观梳理和提炼;二是基于传统,开展面向当代的书法评论实践。
然而,面对如此璀璨而悠久传统的书法艺术,其历史的厚重感、古今悬隔的实际、阐释者自身对祖先的敬畏,最易在品评实践过程中背负思想上的某种包袱,或谓“崇古”情怀。
轻者容易迷信古人、囿于成见,有甚者则走向了“厚古薄今”的偏狭。
如何客观应对历史,司马迁所谓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道出了史家克服古今“阻隔”的决心。
一尊重史实,敢于“非圣”、大胆疑古,是当代文艺家启功先生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古代人也是人,我也是人,难道说这个人一作古,故去了,他的书法就跟后世人所写的必然不同吗?当然不是……他们所写的书也未必都是普遍真理。
[1]司马迁说的并不一定就绝对真实。
[2]68在文学、书法品评诸多方面,启功先生都敢于“破除迷信”、不囿成见:那宝玉就爱林妹妹?他为什么爱?爱她的什么地方?你别人就说不清楚,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所谓的书法美学,评骘书家作品的高下都是很可笑的。
看它有何益处?[3]米元章谓柳公权书为“丑怪恶札之祖”,然而《唐书》柳氏本传则谓其“体势劲媚”,可知姿媚、丑怪,与夫雅俗,亦各随仁智之见耳。
[4]30启功先生认为,艺术单凭“感受”是很难说清楚的,尤其部分古人品评书法的观点,其实很难立得住。
这不仅限于书法评论,文学评论领域亦如此。
如在《谈诗书画的关系》一文中,先生就将那些试图诠释八大山人题画诗的行为戏谑为“猜谜”:具体说,八大题画的诗,几乎没有一首可以讲得清楚的,想他原来也没希望让观者懂得。
奇怪的是,那些“天晓得”的诗,居然曾见有人为它诠释。
雅言之,可说是在猜谜,俗言之,好像巫师传达神语,永远无法证实的。
启功先生的书法感言

启功先生的书法感言之欧侯瑞魂创作启功先生在谈如何学习书法时,曾说到以下几条,这些对我们每个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城市有一些启迪的,会让我们在书法的路途上少走一些弯路.一:曾向书家请教,问从执笔到选帖的问题,获得的谜底,却互不相同,是我茫然无所适从.二:所学只是在石头上用刀刻出的字迹,根本找不出下笔、收笔的具体情况.三:后来得见些影印的唐宋以来的墨迹,才算初步见到古代书家笔再纸上书写的真象.好比见者某人的照片,而不单是见到他的黑纸剪影了.四:稍微觉得如些门时,又听到很多好心的朋友规劝我说:“你的字缺少金石气.”可惜那时我已六十多岁了,“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再者,所谓“金石气”,实际就是到刻的那些现行和趣味.虽然“恒言不称老”,但六十多岁,至少从脑得手,也僵化了许多,即使想再那毛锥追利刃,也已力不从心了.五:练写字总是在冷一阵热一阵中过日字,怎么讲呢?临帖有些相似了,另些文词或帖上没有的字,就非常难看.慢慢地能自寻法子写出另外的文词,章法也算过的去了,但只能看整片,禁不起挑出任何一个字来看.六:某段时间写了张字,觉得熟练些、美观些了,过时再看,便发现“丑态百出”,于是加以纠正,克服已发现的缺点.这样又呈现两种情况:一是写的更坏了,真使我“欲焚笔砚”;一是觉得可算比前有所长进了,但旁人看时,又长有人说还是最前那段写得较好.七:有一次临了两本帖,一是《集王书圣教序》,一是智永的《千字文》墨迹本.有一位朋友向我要,我送给他时说:“这只是纪念品,你要临学,我另送你这另种原帖.”没想他却说:“这比原帖好.”我只认为他是专门夸奖我的字,谁知他却郑重地只给我说,哪些字,“帖上的不如你写的”.我这才明白,“下里巴人”为什么“和者”那么多.谁都明白,这是误会,但误会何在?有人说,“你翻成口语的古文,比原作易懂”,这非常恰当.在此,我的感想,还有一端,即使“夸奖”这一关,也是极严的考验!应正确看待,谨慎而过.离奇的夸奖,还容易清醒,只怕略近情理而又偏高的夸奖,是最难冷静的.八:字不要拿给许多人看,一个人一个主意,你听谁的呢?首先要自己满意.关于练习书法从什么体开始,启功先生也有独到的见解.现在研究书法的同志都有一种快乐喜爱,即喜欢写行书.启功认为还是宜多写楷书.楷书有一定的点画部位,它们的距离比例都合规律,在这种特定位置上加快写、练笔写,即使行书.如果这种基本位置不尽合适,再加连笔快写,必不能精彩.他提出以下五点理由:一、楷字有一定的规格,也就是符合“优选法”,每一个字的重心其实不在正中,而在偏左或偏上,它的右部或下部宽绰有余.二、写楷书每笔与每笔之间,在写时心存连续的想法,虽然这两笔是断开的,中间没有牵丝,但意思要连带贯注.也就是像作行书似的去写楷书.三、写行书要每笔经过楷书的相应“据点”,不是迈过据点斜插着走路,只不外是加快一些而已.也就是写行书似作楷书.这样楷书便不板,行书便不滑.四、临楷书不单要注意它的点画姿态,更要注意它的结构.结构对了,姿态自然呈现.我曾把一个年夜些的字用铅笔画出每笔的中心一道,然后在这铅笔道上用墨笔写,有时比用蜡纸照着格写还自然,还相似.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我认为他恰恰说倒了.字是图案,结构最重要,用笔好了,自然更能助其效果,但假如把古代碑帖的字每笔剪下,重新排列,试看要成个什么样子?临行书也不外此理.五、多看多临,日久心手相望,帖子自然融化到自己手中.。
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你怎么评价他的书法作品呢

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你怎么评价他的书法作品呢?头条定义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这是头条艺术评论家对启先生书法最洽如其份的评价,启先生为人:满襟和气春如海,启先生为文:笔端风雨驾云涛!《一》启先生对中国书法有四大贡献(l)汉字黄金分割率:是启先生经过发明六十年的坚辛探索,发明了写字的黄金分割率,提出了普通人怎样写好字的方法论,写出了:用笔何用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2)书法结字为上论:启先生打破了千年以来,古人认为的写书法柔毫书汉字以‘’用笔为上‘’的定论,提出了‘’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的结字为上的理论,这比苏轼的书法‘’撑上水船‘’蔡邕的‘’书法九势说‘’,子昂的‘用笔为上。
千古不易’论,还有包世臣的‘石工镌字论’都显然进了一大步。
(3)执笔方法:千百年来大小书家谈拿笔方法众说纷纭,1978年启先生给了沙孟海先生一页唐画残片,这是日夲朋友中村不折旧蔵的吐鲁蕃唐画,画中人执笔斜握,还有《五代校书图》《李公麟莲社图》梁楷的《黄庭换鹅图》都是斜拿笔,就象今天拿铅笔一样,更可笑的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何子贞‘’鸡爪执笔法‘’等,总让后学者如入五里云雾云中,启先生拨云见日,(唐朝人的执笔方式)八八年有一次在师大红六楼,启先生拿着学生大楷写字,我问启老怎样用笔好,先生说:用笔没有死规定,你想怎么拿,自已定,别迷信,先生看着我两银发直惊讶不解,就说一个朝代一种方法,宋朝以前你看闫立本校书图是怎么执笔的,宋以后写字高案髙椅,写字姿式和用笔应适应当时的生活用具,启先生用笔观让我们今人茅塞顿开。
(4):《论书绝句百首》是启先生用诗写的中国书法史,先生对流芳百代的各朝书家都有涉猎评价,对流传至今的各种碑帖简椟写经诗书石刻等都有描述,对争论纪年的历代书讼世说都有精论,对贬赵卑唐热捧汉魏师笔师刀等高见频出,如先生写赵子昂:绝代天骄学力深,吴兴字欲擬精金。
纤毫渗漏无容觅,但觉微馀爱好心。
启功观后感600

启功观后感600启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
他的书法作品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启发。
阅读了他的《启功书法论》一书后,我深深被他的见解所折服。
在此,我将分享我对启功书法的观后感,并对他的艺术思想进行探讨。
首先,启功书法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独特的风格。
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生气,每一个字都散发着浓郁的个人韵味。
在他的书法中,我可以感受到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将书法与自然、人生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表现方式。
他的字体简洁而有力,线条流畅,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启功书法不拘泥于传统,而是融合了现代的艺术元素,使作品更加时代感十足。
其次,启功书法给我的启示是需要追求内外兼修。
启功在《启功书法论》中强调了修养与技法的结合。
他认为只有内心修养崇高,才能表达出优雅的艺术风格。
他以道德修养为基础,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将这种修养融入到书法的创作中。
因此,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字形的表达,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传递。
启功的书法艺术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本身,更是对人性和人生的反思。
再者,启功书法中的意象和意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强调了画面与情感的融合,通过一笔一画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内心的情感。
启功在书法中注入了丰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性。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通过这些意象的表达,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启功的作品中也常常出现一些象征性的图案,这些图案通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寓意,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启功书法中的精神内涵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他在《启功书法论》中强调了书法与人生的关系,认为书法艺术应该体现出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他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德的追求。
启功认为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修炼。
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超越个人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深度。
总结起来,启功书法给人的观感是独特而深刻的。
他通过独特的风格、内外兼修、意象和意境、精神内涵等方面的表达,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哲理。
启功等名家谈书法

启功先生字元白,(1912---2005)满族。
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
稍长,从贾尔鲁先生(羲民)、吴熙曾先生(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学。
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沅叔(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援庵先生(垣),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
援庵先生慧眼识才,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至今。
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启功先生谈书法学习记者:启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是我们书法界的老前辈,学问、书法享誉海内外。
能不能先清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书、治学这样一条道路的?启功:感谢《书法》杂志和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
老前辈,学问、书法如何如何,我不敢当。
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书法家,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
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我祖父能画些写意花卉?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受了祖父的熏陶。
因为常看到他老人家拿着笔,花鸟虫鱼,草草几笔而成,那时我想当个画家挺有意思的;后来就贾拜贾义民先生力师。
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
常带我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书画;后来又介绍我认识吴镜汀先生,跟吴先生学。
学了一段,挺有长进。
慢慢就有人求画来了。
有一次,一位长亲命我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来,我感到很光荣。
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你不要落款,清你的老师题写。
”那意思是说,我的字太差,这对我刺激很大。
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写好字,给自己争口气。
这样一辈子就跟书法结下的不解之缘。
后来承恩师陈垣先生的提携,在辅仁大学教国文,研究诗词、韵律、文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从三个方面来简单地谈谈启功书法(亦即启功体钢笔书法)的美学特征和学习要领,并有心与见到本书的读者一起探讨。
1.启功书法用笔纯正,点画如铁画银钩、寓刚于柔、圆润遒劲、洒脱有姿(参见图二)。
说它用笔纯正,是因为其用笔率意果断,不故弄玄虚和扭捏作态,运笔的脉络交待得十分清楚,容易理解,宜于初学;而且学习启功书法,容易把握传统的根基,所以对以后的学习不会有任何不好的影响。
我们在学习启功体钢笔书法的同时,除了要多赏读启功先生的毛笔书法作品外,还要多浏览古代名家的名碑名帖,慢慢消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为古训。
2.启功书法结构瘦劲优美,骨力内蕴,
呼应紧密,外观柔润而内实坚净;作品充满学者的气度,大家的风范,书卷气十分浓厚(参见图三)。
所以,初学启功书法的爱好者不能单纯学习其外形,而应注重学习其内在的神韵,多加强文化方面的修养。
建议多多欣赏启功先生的毛笔书法作品。
这对写好启功体钢笔书法是很有好处的,我们不能忽视。
3.启功书法笔圆架长,秀逸传神。
笔圆架长是指启功书法的笔画圆润秀雅,而结构偏长。
初学启功书法的爱好者,宜多注意其点画的横竖相安,圆润精到;结构的瘦长严紧,重心安稳;神采的抑扬适度,俊逸典雅(参见图四)。
点画在平正中求变化,结构在严紧中现生动,情韵在自然中得流露,
最是我们学习启功书法要注意的地方。
启功体钢笔书法同样要把握好这个特征。
启功书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因为启功先生的楷书、行书、草书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启功体。
当然,启功体书法只是异彩纷呈的书法风格中的
一种风格。
不过,因为启功体书法风格,既有深厚的传统书法根基,又有很强的时代意识,更因为它表现出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法艺术的大美,很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所以它比其它书法风格更加适合广大的书法爱好者,乃至大众学习。
总之,在学习启功体钢笔书法之前,我们要对启功先生的毛笔书法有一个必要
的了解,把握好启功书法的整体的美学特
征,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学会启功体的钢笔书法。
(图一)古德机锋语有蚊子上铁牛无渠下嘴处之句见于灯录此语实出古乐府作蚊子啮铁杵
杵处为韵午讹作牛形声俱失矣一九八九年夏日启功语浮光掠影楼
(图二)窃谓有清四家允称不移惟贤者未免各有一眚盖成板刘蹇翁赧铁软蹇者骄恣色厉内
荏赧者迟疑欲进反退也己巳三月漫书醉言亦罪言矣启功
(图三)行人到武昌已作半途喜那识武昌南烟水五千里两岸层层障孤城面面山
横襟凭一叶
睥睨洞庭间未入横州郭先见横州城城门垂薜荔往往似巴陵达丰先生正腕启功
(图四)教学相长礼记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丙子冬日
启功读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