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书法作品欣赏(珍藏版)

合集下载

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题画诗》

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题画诗》

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题画诗》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题画诗》启功肖像《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懋一先生正腕。

一九八五年夏,启功。

杜甫《浣花溪畔四首之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的古诗作品《赠汪伦》启 功(当代)竹石图题诗句启功 1991年作 双清图 镜心启功 1947年作 林亭秋霁 镜心启功题画诗·白荷图 神工碾玉为花冠,又散翠羽成浮钿。

沉泥肥护根如船,露珠不定汞走盘。

纤芦列作箜篌弦,清风持拨断续弹。

水中万象同此天,无边澄碧相新鲜。

贺监落井水底眠,清凉所喻言非玄。

松煤□处五色全,画不能工化有权。

江湖入手鱼脱渊,高吟早证虾蟆禅。

深冬灯下戏墨,启功并题,时年八十又五。

钤,印:启功之印、元白。

启功题画诗·白荷图启功题画诗·白石词意图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丁亥冬日用明贤淡雅之笔写白石词意 启功(一九四七年作)启功题画诗·苍松新箨(tuò唾)图 从来造化本无私,喜见松苍竹茂时。

抱雪凌阳嘉荫远,好培修萚长新枝 启功并题 落款文字:献给为培养新一代而辛勤劳动的教师职工和未来的从事教育工作的青年们。

北京师范大学敬赠 一九八六年 春节启功题画诗·长松鬰(yù郁的繁体字)鬰长松涧壁生,亦高亦下半天青。

偶然遥和风篁韵,如听琴台万古生。

启功画并题。

启功题画诗·翠竹 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是事同。

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中。

东风、杨江同志之属即正,启功八十又一。

钤印:珠申、启功、功在禹下 启功题画诗·烟雨停帆 启 功 启功题画诗·翠竹 舟行豁目矮推篷,雨里潇湘万绿浓。

水竹本无今古异,只令人忆所南翁。

壬申仲夏坚净翁启功 启功题画诗·丹崖翠竹图 索句深宵兴不孤,扬眉忽见晓曦初。

启功书法欣赏清晰版

启功书法欣赏清晰版

启功书法欣赏清晰版启功先生,原名爱新觉罗·启功,字元白,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美术家。

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见长,兼擅行书、草书、隶书等多种书体,被誉为“当代书法大师”。

1. 结构严谨: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在结构上非常严谨,笔画之间的搭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都处理得非常得当。

他的楷书作品尤其注重结构的稳定性,每个笔画都清晰可见,给人一种端庄稳重的感觉。

2. 笔力遒劲: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笔画有力而不失灵动。

他的行书作品尤其具有这种特点,行云流水的笔触让人感受到书法的韵律美。

3. 气韵生动: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气韵生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活泼的生命力。

他的草书作品尤其具有这种特点,狂放不羁的笔触让人感受到书法的激情与活力。

4. 意境深远: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意境深远,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内涵。

他的隶书作品尤其具有这种特点,笔画的粗细变化、字体的结构布局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他的作品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是当代书法艺术的瑰宝。

5. 独具匠心: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独具匠心,他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古典书法的精髓,还注入了现代审美的元素,使得书法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6. 文化底蕴:启功先生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他不仅精通书法,还对文学、历史、哲学等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体验,让人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内涵。

7. 人文精神: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充满了人文精神,他关注人的情感、人的命运、人的精神世界。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通过他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对世界的关爱和尊重。

8. 时代特征: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代书法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精神风貌。

历届中国书协主席作品赏析启功

历届中国书协主席作品赏析启功

历届中国书协主席作品赏析·启功历届中国书协主席作品赏析·启功原文地址:古风"href="/s/blog_7e347e4d0100qr9p.ht ml" target="_blank">历届中国书协主席作品赏析·启功(二) 古风作者:长林书法【文化桥·大家启功墨迹】附后:历届中国书协领导机构名单第二届书协主席:启功古风" alt="[转载]历届中国书协主席作品赏析路启功(二) 古风"src="/DownloadImg/2012/12/1 020/28822722_1.jpg"real_src="/DownloadImg/2012/ 12/1020/28822722_1.jpg">古风" alt="[转载]历届中国书协主席作品赏析路启功(二) 古风"src="/DownloadImg/2012/12/1 020/28822722_2.jpg" width="50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12/1020/28822722_2.jpg">启功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九三学社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逝世,享年93岁。

--------------------------------------------------------------------------------------------------【文化桥·启功墨宝欣赏】古风" alt="[转载]历届中国书协主席作品赏析路启功(二) 古风"src="/DownloadImg/2012/12/1 020/28822722_3.jpg"real_src="/DownloadImg/2012/12/1020/28822722_3.jpg">1.启功先生的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

专业赏析启功先生的几幅作品:一代书法大师就是不一样

专业赏析启功先生的几幅作品:一代书法大师就是不一样

专业赏析启功先生的几幅作品:一代书法大师就是不一样中国的书法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它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也因为如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书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欣赏书法。

所以如何去欣赏书法,也就日益成为书法爱好者和书法欣赏者谈论的话题。

启功先生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有话说,中国书法,继启功之后,再无大家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你看看中书协乃至民间很多书法家,目前为止,超过启功的还没有。

今天,笔者专门罗列出启功先生的几幅作品,做重要赏析,还望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一)释文:若道春风不解意,如何吹送落花来。

一九八五年春,启功书。

赏析:这是一幅启功先生于一九八五年春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用笔恪守中锋,力贯毫端,沉稳挥运,大起大落。

其起落转折,处处着实写来,轻松自如。

单个的字形修长,上紧下松,圆转秀劲,结体优美,比起启功先生一九九〇年以后的作品来,虽然风格上还未能“独标孤瘦”,但也显得笔力沉雄,圆中有方,丰润迷人。

首字“若”开笔写得大而重,以引领全篇,并定出了此幅作品的基调。

第一行的三个字写得较为规整沉稳。

“春”字的撇和捺开合有度,使整个字显得秀逸多姿。

写到“风”字时,行笔开始较为放纵,以圆转的笔调疾速劲健而出,有飞动之势。

接着将“不”和“意”字写得小而稳。

而第二行的字,也大小参差错落,有开有合,无不如意。

第三行的“如何吹送”四个字,点画更加跳跃,圆转欹侧,笔势连贯,有如一股劲风扑面而来,这正好切合了字义。

末行“落花来”,复归稳重,如朵朵落花,掷地有声。

落款两行写得轻松飘逸,似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上下款各钤印一方,首尾呼应,落落大方。

总之,整幅字的用笔妙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

或体方而笔圆,或笔方而体圆。

既十分得体地注意到了点画的方圆变化,又充分地把握住了置陈布势时的擒纵关系。

整体上充满了朴拙平实的气氛,从而使这幅作品凸现出淳厚优雅的美感。

(二)释文:上方部分为“鹅群。

坚净翁书”。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03
字形美:启功的书法作品字形优美,线条流畅,既有骨力,又有韵味,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启功书法作品的技法分析
01
笔法:启功的书法作品笔法丰富,既有传统的笔法,又有自己的创新,使他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结构:启功的书法作品结构严谨,笔画之间的间距适中,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03 韵律:启功的书法作品韵律优美,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启功书法艺术的魅力
启功书法艺术风格特点
• 楷书:启功的楷书以严谨、端庄、秀美为主要特点,结构严谨,笔画清晰,既有古代楷书的传统韵味,又有自己 的独特风格。
• 严谨的结构:启功的楷书结构紧凑,笔画之间的间距适中,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 端庄的笔画:启功的楷书笔画挺拔有力,起笔收笔都非常讲究,给人一种端庄大气的感觉。 • 秀美的字形:启功的楷书字形优美,线条流畅,既有骨力,又有韵味,给人一种秀美的感觉。 • 行书:启功的行书以流畅、潇洒、奔放为主要特点,笔画舒展,结构灵活,既有行书的飘逸,又有楷书的严谨。 • 流畅的笔画:启功的行书笔画流畅,起笔收笔都非常自然,给人一种潇洒自如的感觉。 • 潇洒的结构:启功的行书结构灵活,笔画之间的间距较大,给人一种奔放的感觉。 • 奔放的字形:启功的行书字形奔放,线条有力,既有行书的飘逸,又有楷书的严谨,给人一种豪放的感觉。 • 草书:启功的草书以豪放、奔放、磅礴为主要特点,笔画狂放,结构自由,既有草书的气势,又有楷书的骨力。 • 豪放的笔画:启功的草书笔画狂放,起笔收笔都非常大胆,给人一种奔放的感觉。 • 磅礴的结构:启功的草书结构自由,笔画之间的间距较大,给人一种磅礴的感觉。 • 草书的韵味:启功的草书既有草书的气势,又有楷书的骨力,给人一种独特的韵味。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转)楷书-流光可惜楷书-绿水行书-枯木竹石行书-题九江瑟琶亭行草-苏轼词句行书-题墨梅行草-自作诗楷书-启功七言联楷书-启功七言联26月30日凌晨,我国著名国学大师、书画大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当天下午,记者赶到北京师范大学。

启功先生的灵堂里,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从校门到灵堂,每个人都会看到先生书写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名,会看到先生书写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会看到百年校庆时先生书写的纪念碑座上的文字:“木铎金声一百年”,字迹遒劲从容,如石之坚,似水之净。

记者与先生有过几面之缘,听他说话和发言,那轻松的语句、自如的神态、幽默的表述,让听者如坐春风,不由使人想起“大象无形,大音稀声”。

他与人见面时笑容温和、憨态可掬,还有双手抱拳施礼的可爱形象,真应了他生前欣然认可的雅号“大熊猫”。

“杂货铺”与“百科书” 先生称主业是教书育人世人多以书画家论先生,其实,他有着许多光辉的头衔: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还担任着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可谓一代著名“杂家”。

尽管涉猎广泛,但是先生常说他的主业还是教书育人。

先生复姓爱新觉罗,满族人,1912年生于北京。

幼时即备尝父祖早逝的生活艰辛,高中未毕业便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1933年,启功得以结识著名史学家、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

陈校长对他的评价是“写、作俱佳”,而启功则称陈垣先生对他有再造之恩,并用“信有师生同父子”来形容两人的关系。

在陈校长安排下,他先后在辅仁附中、辅仁大学美术系和国文系任教,从此再没有离开教育岗位。

1945年,他在辅仁大学先后教授国文、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历代韵文选等课程。

1952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启功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

上世纪80年代,他先后创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2000年又与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等创办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基地。

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古诗词百首》1

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古诗词百首》1

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古诗词百首》1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古诗词百首》《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杜甫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一九八六年春鲁丁同志属书,启功。

《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唐-严维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送乡中故人》唐-方干如今若到乡中去,道我垂竿不钓鱼。

庚春先生正腕,乙丑春日,启功。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题合溪乾洞(又见刘商集,题作题潘师房)》唐-于鹄渡水傍山寻绝壁,白云飞处洞天开。

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一九八一年元月书唐句,启功时在北京师范大学。

《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六言绝句其一)【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辋川绝句书奉。

一九八三年夏日,启功。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五言夜集联句》寒花护月色,坠叶占风音—皎然兹夕无尘虑,高云共片心。

—颜真卿《西江晚泊》赵嘏茫茫霭霭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咸阳值雨》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喜张沨及第》赵嘏飞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唐人咏梅诗,书奉元坤同志正之,一九八六年春,启功。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李白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醉中作》是唐代文学家张说所作醉后方知乐,弥胜未醉时。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是诗。

唐人张说醉中作一首,绝唱也!《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启功书法(王维《山居秋暝》)

启功书法(王维《山居秋暝》)

启功书法(王维《山居秋暝》)款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启功书。

钤印:启功(白文)赏析: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

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

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