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重庆发展概况最全版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最全版)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顺应发展大势、 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 域发展战略,加快转换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 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
5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6.8
9
预期性
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12
11(旧口径) 18.5(新口径)
―
(%)
预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13
(人/亿元)
0.23
0.08
五年下降 65% 约束性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 14
值比重(%)
1.27
1.53
五年提高 0.26 个百 预期性
分点
谋划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关键是把握好经济 发展新常态这个大势。要坚持科学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辩证看待经济运行的波动, 更加注重看整体、看主流;辩证看待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档,更加注重看质量、看内涵;辩证 看待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取舍,更加注重看潜力、看可持续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 更加注重看后劲、看协同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更加注重看苗头、看规律性; 辩证看待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利弊,更加注重看大局、看长远;辩证看待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 更加注重看统筹性、协调性;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注重看关联性、互动性。
山城重庆的城市介绍模板(完整内容版)

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 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 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
城重庆
认识与介绍城市重庆PPT模板
目录
壹
重庆的历史发展与行 政划分
贰
重庆的地理环境与自 然资源
叁
重庆的历史文化与美 食风俗
肆
重庆的风景名胜与荣 誉称号
第壹部分
重庆的历史发展与行政划分
重庆的历史发展
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 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 山人。
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 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 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 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 日本打败,根据当年4 月签订的《马关条约》 中规定,重庆成为第一 批向日本开放的内陆通 商口岸。
重庆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期间,日本对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轰炸218次
出动9000多架次 的飞机
投弹11500枚以 上
死难者达10000 人以上
超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600幢房 屋被毁
为悼念在重庆大轰炸中遇难的同胞,重庆市政府将每年6月5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6月5日10时30分至42分,重庆 拉响12分钟防空警报,以此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大轰炸”中不幸遇难的同胞,激励全市人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战备
意识。
重庆的行政划分
1929年2月,重庆正式建市,水陆总面积93.5平方千米。历经多次调整后,1997年扩大为82402.95平方千米。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其次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必备学问基础练学问点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读我国四大地区划分图(下图),完成1~4题。
1.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西部工业化水平较高B.中部地区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C.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而东部的其次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D.东北地区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2.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实力较强B.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吸纳外资的实力较强C.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D.区域开放程度高,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阅历,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3.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缘由是( )A.人才、技术、资金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峻D.自然资源不足4.我国政府为推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应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①赐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爱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优势,主动引进人才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学问点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是(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B.地跨我国三大地区C.改革开放起步早D.交通便利6.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优先考虑( )A.生态爱护 B.经济建设C.灾难防卫 D.城市建设7.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市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B.武汉比南昌供应的服务种类多C.成都和拉萨的城市规模相同D.上海和杭州的城市等级相同学问点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
读图,完成8~9题。
8.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A.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B.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D.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9.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A.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B.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C.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

备考技巧
2.循环经济 (1)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措施 影响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 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 收入;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 境
备考技巧
(2)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措施 影响
优化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工业三废”的 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延长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 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拉动基础设施建设
内对外开发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图4-2-9 长江经济带交通干线与城市群示意
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
长江经济带
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存在问题
保护措施
上 游
①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 等自然害频繁,生态破坏; ②水能开发程度低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 ③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一轮专题复习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第三十二讲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 专题地图等资料,说明其地理背景。 2.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2、海洋发展战略 3、可持续发展战略
01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经典真题·江苏卷)下图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①处海域属 于________。该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 ____________。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 建设均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____________。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4.战略定位 (1)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内河经济带 。 (2)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
带。 (4)长江经济带是我国 生态文明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 华北 要地,战略地位十 分突出。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 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 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京津冀地缘相 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2.战略重点:重点是疏解 北京非首都功能 ,控制北京人口规模, 着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构 建以首都为核心的 世界级城市群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 的道路。
较高
较大
中部 西部 相对滞后 较低
较低 较低
较低
较小
小
东北 较快 较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较小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地区
东部
中、西部
对外开放时间
较早
较晚
对外开放程度
较高
较低
外资吸引能力
较强
较弱
设立特区,确定14个沿 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
主要开放措施 海开放城市,建立沿海 市和内陆省会城市的开
经济开放区,开发浦东 放开发,西部大开发
东、中、西 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
互动合作的 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协调发展带 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
展的示范带
沿海、沿江、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课内知识
一 建设主体功能区
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含义: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 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 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综合考虑的因素(划分依据):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 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 理背景。
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 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 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 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 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 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 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 代化新型首都圈。
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还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
业地带。工业基地沿江分
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
的“工业走廊”。同时也是
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之一。
江汉平原的农田
苏州开发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2)优势条件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区域内城市分布密集,数 量超过全国城市数量的 1/3。人口众多,人才荟 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 与管理先进。居民收入水 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 求较大,市场广阔。
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4.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 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 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 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水平、巩固国防。”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PPT完美版课件

均衡
非均衡
1
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再到非均衡的演变。
要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PANDUAN
判断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提出: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范围:包括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贵州、云南等省市, 占全国的21%,人口和 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3.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1)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经济带。(2)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是我国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内部环境
自身实力
以黄金水道长江为轴,覆盖11个省市,人口众多、经济总量高
综合实力强大;战略支撑全国的发展
内部环境
空间组成
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依托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道
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土地面积
上海
四川
经济
内河
生态文明
1
2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没有限制性因素。
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为上海、南京、杭州。
PANDUAN
判断
3
长江经济带应发挥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扬长补短,协调发展。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发展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 、文化 ,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 机制、生态环保 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 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重大发展战略及其地理背景(课件)高一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必修第二册)

11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是在长江流域开发的基础上提出的。长江流域开发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依托岸线资源开发滨江产业的阶段——形成滨江产业带;20世纪 90年代,进入依托沿江资源开发产业阶段——形成沿江产业带;2013年,将沿江产业 带拓展至长江经济带,并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11
11
11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1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 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 的空间格局(图5.22),建立区域 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 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 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 输通道;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 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 城市的支撑作用。
11
11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 社会经济基础
11
交通
长江经济带具有通江达海和多式联运的优势,已 经基本形成由水运、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 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截至2017年, 长江经济带公路总里程达208万千米。近年来, 重庆、武汉、南京三大内河航运中心及沿江港口 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沿江高速公路网、沿江高铁 网和民航机场网加快建成,一些综合交通枢纽已 实现功能升级。
11
主题11 重大发展战略及其地理背景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4单元 区域发展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重庆发展概况
重庆发展概况
地理交通
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壹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
2008年11月19日,“畅通重庆”启动,加快重庆的交通运输。
重庆拥有成渝铁路、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和达万铁路。
另仍有铁路支线三万铁路(綦江三江至万盛)和万南铁路(万盛至南川)。
在建宜万铁路、襄渝铁路复线、兰渝铁路、渝利铁路、遂渝二线、南涪铁路。
成渝城际铁路、渝万铁路(城际铁路)、渝黔新线也即将动工。
另外仍有规划中的渝郑、渝昆、渝鲁,重庆-西安客运专线、重庆-长沙客运专线。
经过重庆的国道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和326国道。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从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至2009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1500公里。
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机场高速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南渝高速、渝武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江合高速公路、渝万高速公路、邻垫高速(邻水至垫江)忠垫高速(垫江到忠县)及重庆内环快速路。
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万南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
国家最新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有
五条经过重庆,分别是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成都、包头至茂名、重庆至昆明、兰州至海口。
重庆高速公路规划为"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
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轮船能够直达重庆港。
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
同时万州港和涪陵港在重庆水运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重庆的水运,顺长江东行,万吨级的轮船可顺江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及沿海城市。
逆长江西行,1000吨左右的轮船可到四川省的宜宾。
较小轮船沿嘉陵江北上,轮船可至合川,潼南,南充等城市。
经长江到涪陵入乌江,向南能通航到贵州境内。
重庆主城区内曾经先后有五座机场投入使用。
重庆全市现有俩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五桥机场,第三座机场重庆黔江舟白机场正在建设。
自然环境
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炎热,七月八月日最高气温。
均在35度之上。
极端气温最高43℃,最低-2℃,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
经济
2009年重庆财政收入完成11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达到21%。
全年民生支出682亿元,占全市壹般预算支出的51.7%。
重庆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经融结算中心,金融业占GDP比重提高到8%,居全国各城市第四位,不良资产率仅1%左右,位居全国前三。
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等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数量为西部各地之首。
目前已经有美国利宝、中美大都会人寿和中新大东方人寿三家大型外资保险机构在重庆设置地区总部,其中美国利宝更是将中国总部设于此。
重庆的保险机构以27家的数量在中国大陆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位居第四。
2010年1-7月,重庆市保费收入达到207.9亿元,位居西部第壹。
截止2009年底,重庆已经有四十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10家外资银行机构,外资银行分别是加拿大丰业银行重庆分行、新联商业银行重庆分行、汇丰银行重庆分行、东亚银行重庆分行、荷兰银行有限X公司重庆分行、渣打银行重庆分行、德意志银行重庆分行、2009年9月28日,梁平澳新村镇银行开业,11月9日,新加坡华侨银行开业,花旗银行重庆分行。
同时,汇丰银行全资子X公司——重庆大足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X公司于2008年8月14日获批开业,
成为中国西部唯壹的壹家外资村镇银行。
工业
重庆是中国汽车长安集团摩托车主要生产基地之壹,中国最大的常规兵器生产基地。
在2002年后,重庆东部发现了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田,重庆的壹些贫困区县在很短时间内靠暴富的能源生意成为了全国财政最富有的区县之壹。
市内建有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且且形成了冶金、机电设备、电子信息、仪器仪表、食品加工、建筑建材、日用玻陶等壹批优势行业。
2005年该市开始在位于城区西部的重庆大学城紧邻建造省级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目前这壹园区作为西部唯壹的微电子产业园区,已经有日本NTT、印度CELLENT、NIIT、惠普、甲骨文、IBM等企业将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设置在此,台湾的茂德等厂家也将芯片生产线设置在该园区。
中国科学院在这里设立了其全国第二家、中西部第壹家软件基地。
这壹总投资将达800亿人民币的园区使得重庆在全国软件行业异军突起。
产业布局
据预计,到2010年,将形成20个左右的产业集群,工业销售值可达8500亿元的新格局。
工业格局,确立“壹心四带”
“壹小时经济圈”是去年11月的全市经济工作会提出的,在经历了最初的战略确定、产业规划、到区域联合特色化发展这三个阶段后,“壹心四带”的产业布局正式确立。
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称,早在今年5月27日,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正式确定了《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壹圈俩翼”的发展战略,且明确了“壹圈”的范围。
总共23个区县被划进“壹圈”当中,要容纳400万城市新增人口。
7月2日,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重庆市“壹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在“壹圈”内部,根据区位、产业分工,划分了若干小经济区。
按产业布局划分,重庆将形成“壹心四带”的工业格局。
包括都市核心区、渝涪高速沿线产业密集带、成渝高速沿线产业密集带、渝遂高速沿线产业密集带、渝黔高速沿线产业密集带。
上周五,市政府“壹小时经济圈”区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加快“壹小时经济圈”区域工业特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出炉。
进壹步明确了“壹圈”的特色产业定位和区域联合发展的方向,同时为“壹圈”定下了比较明确的发展目标。
20产业群,可创收8500亿
“到2010年,‘壹圈’将形成20个左右的产业集群,工业销售值将达8500亿元。
”杨庆育称,各区域间要优势互补、联合发展。
九龙坡、沙坪坝、大渡口、璧山联手打造“三都
壹谷”,成为汽车摩托车之都、铝加工之都、中国西部鞋都和西部硅谷。
会议透露,渝北、北碚、江北、北部新区这四个区将进行产业整合,以“四北六方”的形式共建北部增长极,整合汽车整车、零部件及汽车服务等资料,打造百里汽车城和长江上游物流中心。
南岸和巴南区,则共同培育长江南岸经济带。
而作为内核的渝中区,将发展主城的高端服务业,同时仍建设壹批专业化服务业集聚区。
此外,仍将培育4+1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城市产业发展格局,也就是说做大涪陵、江津、永川、合川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把长寿发展成大城市。
把其他区县县城及重要中心镇发展成所在区域的增长极,形成壹圈的重大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