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光的反射和折射学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5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3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学情分析光的反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小学科学中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本节内容的难点是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反射定律,以及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光路图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
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是理解平面镜作用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2.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
3、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数据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
2.难点(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 J2501型光具盘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出示:士兵用潜望镜观察图师:士兵正在用潜镜的观测口,观察墙体外的情况,那么潜望镜的作用是什么?活动:请俩位学生上来演示使用潜望镜观察师: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要了解其中的奥秘,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光的反射来解释它演示:用激光笔照到平面镜上反射到墙上师:墙上有什么?(红点),这个红点是怎么产生的?(镜面的反射)师:我们知道,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么射到镜面后,被镜面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新课内容1.光的反射师:这是一条入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下面请问这们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师:请同学将其猜想在黑板上一一画出,为了便于说明标出1、2、3……如图所示。
下面我们先表决一下,支持1的请举手,支持2的请举手,支持3的请举手。
支持1的最多,支持2的最少,不过不要灰心,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现在三军对阵,如何决出胜负呢?生:做实验。
师:请各组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J2501型光具盘,找反射光线师:实验结果,得出反射光线将沿哪个方向射出?生:沿1方向射出。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3)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3)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与折射规律,理解虚象的物理意义。
2.能运用光的成像规律出虚像,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成像。
一、光的折射现象观看图片并回答以下的两问题1.将一根筷子斜放在装有水的杯子里,从上面往下看,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2.观察演示:让一束光线斜射到水面,光进入水中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1)请将光的传播路线画在框内。
(2) 图中,PQ 是 ,O 点是 ,AO 是 ,NN'是 ,是折射光线,∠AON 为 ,(3)把水换成玻璃砖,光的传播方向会这样变化吗?3.归纳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发生 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规律1.观看老师演示:(1)在实验中,改变入射角α的大小,比较每一次入射角α和折射角r 的大小以及折射角r 随入射角α的变化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如果让光线垂直射向水面,进入水中的光线又会怎样?2.归纳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 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传播方向 。
这就是光由 射向 时的折射规律。
3.讨论:光在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光从玻璃(水)中斜射向空气,折射光线将 法线,折射角 入射角。
三、生活中折射现象1、游泳时看看很浅的水,实则较。
2、渔民捉鱼时应对着(鱼,鱼的上方,鱼的左方或右方,鱼的下方)叉。
3、阅读:海市蜃楼和光污染。
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引起的。
光污染是由于引起的。
【例题1】根据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我们总结出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某同学利用水槽、光源、光屏作了几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该同学的探究结果,可总结出:(1)比较图A、B、C、D可得: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填“同侧”或“两侧”)。
物理课教案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

物理课教案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光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常看到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对其原理了解有限。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光的行为和光学器件的设计非常重要。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原理。
一、实验前的预热1. 学生预热活动:观看一段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老师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对学生完整、准确地表达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认识进行预期。
二、探究光的反射现象1. 首先,通过准备的光源和反射平面,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 学生自主观察并发表自己对于光的反射的看法和发现。
3. 老师收集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从光线的传播方向、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讨论。
4. 引导学生总结光的反射法则,并通过实验验证。
三、理解光的折射现象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2. 通过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之间的关系。
3. 让学生自主观察和实验,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4. 引导学生总结光的折射定律,并通过实验验证。
四、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如镜子、棱镜、光导纤维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光学通讯、眼睛功能等方面的应用。
五、知识回顾与拓展1. 通过小组讨论、思考题等形式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和理解。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实验等拓展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领域。
六、思考题与课后作业1. 准备针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小短文。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2 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叙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虚像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直接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虚像,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的应用2、虚像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的应用2、虚像的物理意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面镜四、教学预设(一、教学引入)展示一面镜子:请学生观察镜子,看看镜子中能看到什么?(二、新课教学)活动一1、请学生举起你的左手,看看镜中的你举起来的手有什么不同。
2、画半个圆,沿着平面镜边放号,你观察到了什么?结果:1、镜中人举起的手是右手2、镜中的半圆像与原来的半圆恰好组成一个整圆。
活动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桌面上平放一张方格纸,在方格纸中间竖直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两角用橡皮泥粘好,在方格纸上记下玻璃纸的位置。
用橡皮泥做两个大小相同的圆柱体,在玻璃板前的适当位置先放其中一块橡皮泥,这时从放橡皮泥这边向玻璃板看去,可以看到。
将另一块相同的橡皮泥放到玻璃板后面,慢慢移动它以改变它的位置,直到从玻璃板前面各个角度向玻璃板里面看去,这时橡皮泥和玻璃板前面那块橡皮泥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橡皮泥的像的位置。
记下橡皮泥的位置。
移开玻璃板后的那块橡皮泥,用一张白纸作屏幕放在玻璃板后已移去橡皮泥的位置,用眼睛从玻璃板后直接观察白纸,看移看白纸上能否出现玻璃板前的橡皮泥。
白纸上橡皮泥,改变它的位置,重复上面的步骤,分别记下此时的橡皮泥的位置。
实验结论: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3.像和物体对镜面的距离相等4.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师:平面镜成像规律可归纳为八字秘诀: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练习:根据要求,请完成下列作图。
(1)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成30°角的阳光竖直照射到井内,请你在图①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用角度表示)。
小学物理教案:光的反射与折射

小学物理教案: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享受着阳光的温暖,通过光线看到世界的美丽景色。
然而,你是否曾想过光是如何传播,如何反射和折射的呢?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和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光的反射1.1 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时,一部分光线从物体表面弹回,沿着原来的入射方向返回的现象。
1.2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材料:镜子、直尺、光源步骤:1. 将镜子竖直放置在桌面上。
2. 将直尺竖直靠在镜子前方。
3. 打开光源,将光线从直尺的一端照射到镜子上。
4. 观察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度,并记录。
结果:我们发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度是一样的。
1.3 光的反射的应用光的反射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反光镜、镜子等。
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并用于实际的工程设计中。
二、光的折射2.1 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改变方向的现象。
2.2 光的折射规律:斯涅尔定律光在折射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由斯涅尔定律给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2.3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
光在光疏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在光密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2.4 实验:光的折射材料:透明容器、水、笔、纸、光源步骤:1. 将透明容器中注满水。
2. 在纸上绘制一条直线,作为入射光线的路径。
3. 将光源放在纸上的一侧,使得光线射入透明容器中。
4. 观察光线在透明容器中的路径,并记录。
结果:我们观察到,光线在射入透明容器时发生了折射,改变了传播方向。
2.5 光的折射的应用光的折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眼镜、棱镜、光纤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5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

课题:2、5 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一. 光的反射【学习目标】一、【自主悟学】1、我们常用一条带____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_________和______,这样的线叫做光线。
2、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3、平行光线入射到_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反射而上,形成的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____反射。
平行光线入射到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反射面上,形成的反射光线向着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____反射。
二、【同伴助学】任务一:完成P68的活动一 解释光反射中的几个名词:入射点:入射光线与_____的接触点。
法 线:过入射点与_____垂直的直线。
____光线:入射到交界面的光线。
____光线:被反射回原介质的光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_____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_____的夹角。
任务二:观察右边光的反射图,判断入射点是 ,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法线是 。
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任务三: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学生分组完成课本P68的活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根据活动步骤2、3和步骤4,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根据活动步骤5,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的两侧,_____角和_____角相等。
任务四:什么是光路的可逆性,请用实验加以验证任务五:将下面的光路图补充完整二、【当堂促学】基础题1.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内有一只直径8米的“青瓷巨碗”,内装6吨“水”。
在灯光下,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画江南。
游客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是因为“水”面对灯光的 ;2.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光具盘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一束白光从左边斜射到平面镜上,多次改变光的入射方向,测得如下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5光的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①光的折射定律: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
②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约为3×10^8m/s
③透镜的原理和应用:
-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的透明物体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在光学仪器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4)教具模型:使用教具模型如透镜、水槽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光的光的反射和折射》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奥秘。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系统地阐述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体系。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光的折射现象、透镜应用等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问题探讨:针对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观点,进行思考和探讨。
(3)实践操作:利用家中常见的物品,如水杯、镜子和透镜等,进行简单的光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创意设计:结合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一个光学小实验或制作一个光学模型,展示自己的创意和理解。
(5)分享交流:将阅读体会、实验结果和创意设计等,通过班级群、朋友圈等方式与同学和朋友们进行分享和交流。
2.5光的反射和折射(二)导学案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二)导学案编写:金永华 日期:2014.3.26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探究的过程,认识虚像的含义。
2、能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规范作图,作出虚像。
3、会分析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
二、学习难点: 1、规范作图;2、平面镜反射实例的分析 三、我会预习: 1、你知道平面镜里呈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吗? 2、通过怎样的操作,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蜡烛的像与蜡烛大小相同? 3、通过比较什么,得出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4、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平面镜成像图 6、凸面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应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应用? 四、我会归纳: 1、 通过探究, 我们可以得到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的关系: ; ; 。
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用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来研究成像规律,而不是用平 面镜, 这样做的好处是 。
3、凸面镜对光线起 作用,生活中应用: 4、凹面镜对光线起 作用,生活中应用: 五、我会应用: 1、以下关于平面镜成像图,正确的是( )A.B. )C.D.2、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A.B.C.D.3、如图所示,MN 为平面镜,镜前有一发光点 S,从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 A 点, 试作出这一光路图. 4、如图,在平面镜的上方有一发光点 S,OB、O′B′分别是 S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 后的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三角形物块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保留作图痕迹)5、如图所示,由点光源 S 发出的一束光 AB 射到镜面 MN 上,CD 是由 S 发出的另一束入 射光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 S 的位置.6、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 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 2.8m,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 5m,则该 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科学2.5导学案
主备人:吴剑鹏审核:备课组学生姓名:班级:
2.5.1光的反射和折射
【学习目标】
1.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等的含义. 2.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能够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有关作图。
【重点难点】:光路的可逆性与光的反射作图中的细节。
一、情境导入:
【温故知新】:光在沿传播;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的
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叫做;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二、导学流程:认真阅读课本P67—P68,在书上划出关键字句。
完成下列内容.
1、如右图: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光线与光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即图中的;
光线与光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即图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中,、和都在同
一个平面内;、分居两侧;角等于角。
3、使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_________的方向反射出去,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如:。
4、先根据例题的提示,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另外两个图:(用铅笔与三角板)
例题:已知平面镜与入射光线,作出它的反射光线。
步骤:1)先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ON,并表明垂直号。
2)过点O作出反射光线OB,使<BON 等于<AON,并表明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
5、光的反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 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黑板主要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现象.
6、什么叫镜面反射?什么叫漫反射?两者有何区别,又有什么相同点?并举例说明
三、当堂训练:
1、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___;入射光线与镜面成15°角,则反射角是______。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70°时,则反射角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请画图分析:
2.光射到下列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的是( )。
A.光滑金属表面 B.平面镜 C.粗糙的木板 D.以上三项均可能
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教室中的桌椅,是因为( )。
A.我们眼睛发出的光射到桌椅上 B.射到桌椅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C.桌椅本身发出的光射人我们的眼睛 D.射到桌椅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4.教室里的玻璃黑板是用磨砂玻璃做成的。
这是因为玻璃经磨砂以后( )。
A.成虚像的性能好,黑板上的字可以看得更清楚
B.漫反射性能好,每个座位上的学生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C.镜面反射性能好,反射光线较强,看得更清楚
D.视野较大,可以增大每个学生的视觉范围
5、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6、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 )
A.入射角为45° B.入射角为90°
C.反射角为45° 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
7、请根据如右图的入射光线经过两个镜面,作出反射光线。
2.5.2光的反射和折射
【学习目标】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了解虚像的概念及形成。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导学流程:认真阅读课本P69的探究与P69-70第二行的内容。
【设计实验】: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试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3.刻度尺的作用是:
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
【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和课本P70页的记录表格。
【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规律
(1)像和物的大小 ________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_ (3)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__ (4)像和物的左右______ ________ (5)平面镜成的是____ ___像。
(选填实或虚)
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相对于具有对称性,所以我们可以用作出平面镜中的像。
归纳:八个字:、、、
【尝试作图】:根据对称法作出物体SP在平面镜中的像S'P'
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平面镜的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影音部分)
(2)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要画成______线,
并用______表示光行进的方向
(3)虚像、法线和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______线表示
【拓展材料】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请画出下列四个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2、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3、从光源S2出发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后反射光线经过点S1,请作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4、某人从远处走近一个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C.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D.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5.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在墙上,当你以2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的时候,那么你在镜中的像将()
A.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2.5.3光的反射和折射
【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与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理解光的折射定律与学会有关作图。
3、能够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难点】: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一、情境导入:
【温故知新】:光的反射规律归纳:(1)三线同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 。
二、导学流程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AO 是 光线,OB 是 光线,ON 是 。
入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折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3、光的折射规律
(1)在光的折射..
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2)在光的折射..
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 (3,1)光从空气 斜 射入玻璃或水中,折射光线将 法线(选填 靠近、
远离), 也就是折射角_ 入射角(选填 ﹥、﹦、﹤)。
(3,2)光从水或玻璃 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 法线(选填 靠近、
远离), 也就是折射角_ 入射角(选填 ﹥、﹦、﹤)。
5、特殊折射:当光垂直..
射向玻璃时,传播方向 ,此时入射角、折射角都等于 度。
(5)如果让光逆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入玻璃中,光会不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而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 。
4
、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里,从正面看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它与右上角的图有何区别?
三、达标检测:
1、1)下列现象哪些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哪些属于光的反射? 哪些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A 、立竿见“影”
B 、平面镜成像
C 、湖光倒“影”
D 、用冰透镜取火
E 、小孔成像
F 、海市蜃楼
G 、同学从不同方向看到教室中的讲台。
2)小明在小河边看到“鱼在白云中游来游去”,她看到的鱼、白云分别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它们又属于实像还是虚像?为什么?
2、画出图中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i 和折射角∠
r
3、 从上面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这是为什么?你能够画图分析吗?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是深还是浅?
4、 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
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 向左移动后静止
B. 向右移动后静止
C. 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D. 仍在原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