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Linux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linux文件系统损坏导致原因

linux文件系统损坏导致原因

linux文件系统损坏导致原因Linux文件系统损坏导致原因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文件系统损坏的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访问文件和数据。

文件系统损坏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导致Linux文件系统损坏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1. 不正常关机不正常关机是导致文件系统损坏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当系统意外断电或强制关机时,文件系统没有机会正常地卸载和清理数据。

这会导致文件系统中的数据结构被破坏,文件丢失或无法访问。

解决方法是在关机前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关机,例如使用shutdown命令。

2. 硬件故障硬件故障也是导致文件系统损坏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硬盘故障可能导致无法正确读取或写入数据,从而引发文件系统损坏。

此外,内存故障、电源故障等也可能对文件系统的完整性产生影响。

解决方法是定期检查硬件设备的健康状况,并及时更换有问题的设备。

3. 磁盘空间不足当磁盘空间不足时,文件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文件系统损坏。

如果磁盘空间耗尽,系统将无法写入新的数据,也无法进行必要的文件系统操作。

这可能导致文件丢失和数据损坏。

解决方法是及时清理不必要的文件和目录,或者考虑扩大磁盘容量。

4. 软件错误软件错误也可能导致文件系统损坏。

例如,操作系统或文件系统软件的错误可能会导致文件系统数据结构损坏,进而影响文件访问。

此外,错误的配置或管理也可能导致文件系统损坏。

解决方法是确保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软件是最新的,并按照最佳实践进行配置和管理。

5. 病毒或恶意软件病毒或恶意软件的攻击也可能导致文件系统损坏。

恶意软件可能会破坏文件系统数据结构,删除或篡改文件,使文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使用可信赖的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定期扫描,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6. 数据写入错误当系统在进行数据写入时发生错误,文件系统可能会损坏。

例如,如果写入的数据与文件系统中的数据结构不一致,文件系统可能无法正确地处理这些数据,导致损坏。

linux故障案例

linux故障案例

Linux故障案例:从问题到解决在IT领域,Linux操作系统因其稳定性、安全性及开源性而受到广泛欢迎。

然而,即使是最好的系统也可能遇到问题。

以下是一个关于Linux故障的案例,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详细过程。

一、问题描述某公司服务器采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 7.5操作系统。

最近,管理员发现服务器性能下降,应用程序响应缓慢。

此外,系统日志中存在大量与磁盘I/O相关的警告和错误信息。

二、问题分析首先,管理员检查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发现CPU和内存使用率均在正常范围内。

因此,问题可能出在磁盘I/O方面。

进一步分析系统日志,发现磁盘I/O问题的根源在于文件系统挂载选项“noauto”。

三、问题解决解决方案是将挂载选项“noauto”从文件系统挂载选项中移除。

管理员编辑了/etc/fstab文件,将涉及“noauto”选项的行注释掉或修改为正确的挂载选项。

保存文件后,管理员执行了以下命令重新挂载文件系统:四、问题验证重新挂载文件系统后,管理员检查系统性能和应用程序响应速度,发现一切恢复正常。

同时,系统日志中不再出现与磁盘I/O相关的警告和错误信息。

至此,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五、结论这个案例表明,对于Linux系统故障,仔细分析系统日志和资源使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在解决磁盘I/O问题时,管理员需要关注文件系统的挂载选项,特别是“noauto”选项的使用。

在编辑/etc/fstab文件时,务必小心谨慎,以免造成系统无法启动等严重后果。

通过适当的配置和调整,管理员可以确保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解决 Linux 系统无响应的问题

解决 Linux 系统无响应的问题

解决 Linux 系统无响应的问题Linux 系统无响应的问题是常见的系统故障之一,特别是在复杂的应用程序和进程运行时。

这种问题不仅会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和应用程序崩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探讨几种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 CPU 负载过高一种常见的原因是 CPU 负载过高。

这可能是由于应用程序或进程的错误、死循环或死锁等导致的。

当 CPU 无法满足请求时,系统就会无响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 top 或 htop 等进程监视器来查看实际的 CPU 使用情况。

如果出现问题,可以使用 kill 或 pkill 等命令来停止应用程序或进程。

2. 内存泄漏另一种常见的原因是内存泄漏。

这种情况下,系统会尽量分配更多的内存,占用大量资源。

这种情况下,如果当前内存不够,系统就会无响应或崩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 top 或htop 等进程监视器来检查内存使用情况。

如果发现内存泄漏,可以使用 ps 或 kill 等命令停止应用程序或进程。

3. 硬盘故障硬盘故障往往会导致系统无响应。

例如,当硬盘发生故障时,可能无法读取或写入数据,从而导致文件系统崩溃。

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替换硬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定期备份数据,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进行恢复。

4. 网络问题网络问题也可能导致系统无响应。

例如,当系统无法连接到Internet 或局域网时,用户可能无法访问网络资源。

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查找网络配置文件并进行必要的更改。

如果发现网络连接存在问题,可以使用 ifconfig 等命令进行故障排除。

5. 应用程序或进程的错误应用程序或进程的错误也可能导致系统无响应。

例如,当应用程序或进程未正确关闭或崩溃时,可能会导致系统无响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 kill 或 pkill 等命令停止应用程序或进程。

如果问题仍存在,则可能需要重新安装应用程序。

总之,解决 Linux 系统无响应的问题需要耐心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如何轻松应对Linux系统的黑屏问题让你再也不用担心无法启动

如何轻松应对Linux系统的黑屏问题让你再也不用担心无法启动

如何轻松应对Linux系统的黑屏问题让你再也不用担心无法启动Linux系统在计算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

其中,黑屏问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当我们遇到Linux系统黑屏时,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你轻松应对Linux系统的黑屏问题,让你再也不用担心无法启动。

一、检查硬件连接黑屏问题可能是由于硬件连接不良或损坏导致的。

因此,首先要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常。

可以检查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显示器连接:确保显示器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线插紧,并且显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检查电源连接:确保计算机的电源线连接稳固,并且供电正常。

3. 检查显卡连接:如果你使用独立显卡,可以检查显卡是否完全插入槽位,并且连接线没有松动。

二、排除软件问题如果硬件连接没有问题,那么黑屏问题可能是由于软件问题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解决软件问题的方法:1. 检查操作系统更新:有时,Linux系统出现黑屏问题是由于操作系统未更新导致的。

可以使用命令`sudo apt update`和`sudo apt upgrade`来更新系统。

2. 恢复默认设置:有时候,某些设置的改动可能导致了黑屏问题。

可以尝试恢复默认设置,使用命令`sudo dpkg-reconfigure xserver-xorg`来重新配置X服务器。

3. 修复损坏的文件系统:黑屏问题有时可能是由于文件系统损坏引起的。

可以使用恢复模式或者Live CD来修复文件系统。

三、处理驱动问题驱动问题是导致Linux系统黑屏的常见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些处理驱动问题的方法:1. 检查显卡驱动:确保你的显卡驱动是最新的,并且与你的硬件兼容。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者软件源更新驱动。

2. 禁用开源驱动:有时,开源驱动可能与某些硬件不兼容,导致黑屏问题。

可以尝试禁用开源驱动,并安装适用于你的硬件的闭源驱动。

3. 回滚驱动版本:如果你最近更新了驱动,而出现了黑屏问题,可以考虑回滚到之前的驱动版本。

初学者必读Linux开发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初学者必读Linux开发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初学者必读Linux开发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在Linux开发的过程中,初学者经常会遇到各种错误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初学者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一、命令不存在或找不到的错误在使用Linux命令时,有时会出现“Command not found”或“No command found”的错误提示。

这通常是由于命令不存在或命令所在的目录不在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中引起的。

解决方法:1. 检查命令是否存在于系统中,可以使用命令“which 命令名”或“whereis 命令名”来查找命令的路径。

2. 如果命令存在但不在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中,可以通过编辑~/.bashrc文件或/etc/profile文件,在其中添加命令的路径即可。

3. 更新环境变量配置后,可以使用“source ~/.bashrc”或“source /etc/profile”命令来使配置生效。

二、文件权限错误当在Linux中执行某个程序或访问某个文件时,有时会出现“Permission denied”或“Access denied”的错误提示。

这通常是由于当前用户对该文件或目录没有足够的权限引起的。

解决方法:1. 使用“ls -l”命令查看文件或目录的权限设置,确保当前用户具有读、写、执行权限。

2. 如果当前用户没有足够的权限,可以使用“chmod”命令来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例如,使用“chmod +x 文件名”为文件添加执行权限,使用“chmod 777 目录名”给目录赋予所有权限。

3. 如果需要访问的文件或目录所属于其他用户,可以使用“sudo”命令以超级用户的身份执行相关操作。

三、编译错误在进行Linux下的编程开发时,有时会遇到编译错误,如“undefined reference”、“syntax error”等。

这通常是由于代码中存在语法错误或库文件引用不正确引起的。

解决方法:1. 仔细检查代码中的语法错误,特别是标点符号、括号匹配等方面。

linux系统奔溃无法登录进入界面的解决方法

linux系统奔溃无法登录进入界面的解决方法

linux系统奔溃无法登录进入界面的解决方法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Linux系统奔溃无法登录进入界面的可能原因。

Linux 系统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在遭遇奔溃问题时,通常是由于软件或硬件故障引起的。

这可能包括系统文件损坏、驱动程序冲突、内核错误等。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用户将无法正常登录进入系统界面,从而导致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面对Linux系统奔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1. 使用救援模式当Linux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时,可以尝试进入救援模式来修复问题。

在引导过程中选择“高级选项”或“救援模式”,然后按照提示修复文件系统、安装恢复工具或重新安装引导程序。

2. 检查硬件问题硬件故障是导致系统奔溃的常见原因之一。

用户可以通过检查内存条、硬盘、电源供应等设备来排除硬件故障。

如果发现硬件故障,及时更换或修复设备将有助于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3. 恢复系统文件系统文件损坏可能导致无法登录进入系统界面。

用户可以使用Live CD或USB 启动系统,并通过检查文件系统完整性、修复磁盘错误等操作来恢复系统文件的完整性。

4. 卸载冲突驱动程序或软件部分驱动程序或软件的安装可能导致系统奔溃问题,用户可以尝试卸载最近安装的驱动程序或软件,并检查系统是否可以正常登录。

5. 更新系统及时更新系统可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错误,提高系统稳定性。

用户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或图形界面工具来更新系统软件和驱动程序。

6. 备份重要数据在处理系统奔溃问题时,备份重要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用户应当定期备份个人文件、配置、数据库等数据,以免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在总结了以上解决方法后,我们可以发现,在面对Linux系统奔溃无法登录进入界面的问题时,用户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而在操作系统正常运行之前,及时备份数据和定期维护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用户有效解决Linux系统奔溃问题,并重新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故障排除 Linux操作系统死机处理方法总结

故障排除 Linux操作系统死机处理方法总结

故障排除Linux操作系统死机处理方法总结通常在出现系统崩溃后,大家会担心再次出现故障,但是发现系统各日志中并没有记录到任何死机前后的信息,无法分析故障原因,认为已经无药可救。

但是,实际上,Linux 有多种机制来保证发生系统崩溃后,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用以分析问题。

确定是硬件故障,还是应用程序bug 导致的。

Linux 中,有如下几种方法来获取各种崩溃时产生的信息。

1.Core dumpCore dump 通常用来调试应用程序错误,当某些应用程序运行出现异常崩溃时,可以开启系统的core dump 功能,来得到一个程序崩溃时的内存信息,用来分析崩溃原因:在/etc/profile里加上(或者修改)一条:ulimit -c 0运行命令:sysctl -w "kernel.core_name_format=/coredump/%n.core"该命令意思是指core文件放在/coredump目录下,文件名是进程名+.core2.Diskdumpdiskdump工具提供了在单机上创建和采集vmcore(kernel dump)的能力,而无须使用网络。

当内核本身出现崩溃的时候,当前的内存和CPU状态以及相关的信息都会被保存到一个支持diskdump的磁盘上的保留分区上。

在下一次重新启动的时候,当系统重新启动,diskdump的初始化脚本会从保留分区中读取保存的信息并创建一个vcore文件,然后这个文件被再次存放到/var/crash/目录下,文件名为127.0.0.1-如下是一个配置HP SCSI 设备上启用diskdump 的过程,如果不是HP SCSI 设备(即设备名为/dev/sdX的形式),则无须执行第三、四两个步骤。

但需要在第一步前先执行命令:modprobediskdump第一步:编辑/etc/sysconfig/diskdump文件,将一个空白分区的设备名填入后保存退出,例如:DEVICE=/dev/cciss/c0d0p2第二步:初使化dump 设备#service diskdump initialformat警告:该分区的所以数据会丢失。

linux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

linux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

linux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
Linux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

这些故障有些是因为用户的误操作,有些则是由于系统本身的问题所导致。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Linux系统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1. 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指的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申请的内存一直得不到释放,最终会导致系统崩溃。

通常情况下,内存泄漏是由于程序中存在漏洞或者编程不良造成的。

解决方法是通过工具检测内存泄漏,找出问题代码并进行修复。

2. 网络连接问题
Linux系统中,网络连接问题可能是由于网络协议配置不正确或者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所导致。

解决方法是通过检查网络协议的配置以及检测网络设备的连接状态,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修复。

3. 硬盘故障
硬盘故障是指硬盘出现物理损坏或者软件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通过硬件检测工具对硬盘进行检测,找出问题并进行修复,或者更换故障硬盘。

4. 系统崩溃
系统崩溃是指系统出现严重的错误,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通过系统日志找出错误信息,然后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

5. 软件安装问题
在Linux系统中,软件安装可能会出现依赖关系、版本不兼容等
问题。

解决方法是通过包管理工具进行软件安装或者手动安装所需的依赖库,确保软件正常运行。

总之,Linux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有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有时候则需要手动修复。

但是,无论出现什么故障,及时处理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linux系统下常见的故障与处理方法与windows系统一样,linux操作系统也会存在很多问题和故障,很多linux新手都害怕故障,面对出现的问题显得无可奈何,更有甚者,由此放弃了linux,其实,我们不应该惧怕问题,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一切故障都会迎刃而解,当然前提是我们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扎实的知识功底。

一、处理linux系统故障的思路作为一名合格的linux系统管理员,一定要有一套清晰、明确的解决故障思路,当问题出现时,才能迅速定位、解决问题,这里给出一个处理问题的一般思路:重视报错提示信息:每个错误的出现,都是给出错误提示信息,一般情况下这个提示基本定位了问题的所在,因此一定要重视这个报错信息,如果对这些错误信息视而不见,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查阅日志文件:有时候报错信息只是给出了问题的表面现象,要想更深入的了解问题,必须查看相应的日志文件,而日志文件又分为系统日志文件(/var/log)和应用的日志文件,结合这两个日志文件,一般就能定位问题所在。

分析、定位问题: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根据报错信息,结合日志文件,同时还要考虑其它相关情况,最终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

解决问题:找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问题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从这个流程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分析、查找问题的过程,一旦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故障也就随之解决了。

二、忘记linux root密码这个问题出现的几率是很高的,不过,在linux下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只需重启linux系统,然后引导进入linux的单用户模式(init 1),由于单用户模式是不需要输入登录密码的,因此,可以直接登录系统,修改root密码即可解决问题。

下面是详细的处理方法,这里我们以Redhat linux为基准,操作步骤如下:(1)重启系统,待linux系统启动到grub引导菜单时,找到当前系统引导选项(可以按方向键展开隐藏的菜单,单处理器只有一个引导项,多处理器有3个或3个以上引导项,一般默认选项就是系统当前引导选项)。

(2)通过方向键将光标放到当前系统引导项上,然后按键盘字母“e”,进入编辑状态。

(3)然后通过上下键,选中带有kernel指令的一行,继续按键盘字母“e”,编辑该行,在行末尾加个空格,然后添加single,类似与这样:kernel /vmlinuz-2.6.18-8.el5 ro root=LABEL=/ rhgb quiet single(4)修改完成,按回车键,返回到刚才的界面。

(5)最后按键盘“b”,系统开始引导。

这样系统就启动到了单用户模式下,这里的单用户根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类似,在单用户模式下,只是启动最基本的系统,网络以及应用服务均不启动。

单用户模式启动完毕,系统会自动进入到命令行状态下,类似与“sh-3.1#”,然后直接执行passwd,回车,系统会提示输入新的root密码两次,最后会看到修改密码成功的提示,这样就完成了root密码的修改。

如果需要正常启动系统,现在只需输入“init 3”,就进入了多用户模式。

用root用户重新登录系统,看看设置的新密码是否生效。

三linux系统无法启动的解决办法导致linux无法启动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文件系统配置不当,比如/etc/inittab文件、/etc/fstab文件等配置错误或丢失,导致系统错误,无法启动。

非法关机,导致root文件系统破坏,也就是linux根分区破坏,系统无法正常启动Linux内核崩溃,从而无法启动系统引导程序出现问题,比如grub丢失或者损坏,导致系统无法引导启动。

硬件故障,比如主板、电源、硬盘等出现问题,导致linux无法启动。

从这些常见的故障可知,导致系统无法启动的主要有两个问题,硬件原因和操作系统原因,对于硬件出现的问题,只需通过更换硬件设备,即可解决,而对于操作系统出现的问题,虽然出现的问题可能千差万别,不过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用相对简单统一的一些方法来恢复系统,下面我们就针对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结合Redhat Linux系统环境,给出一些常用的、普遍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etc/fstab文件丢失,导致系统无法启动/etc/fstab文件存放了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相关信息,如果正确的配置了该文件,那么在linux启动时,系统会读取此文件,自动挂载linux的各个分区,如果此文件配置错误,或者丢失,就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具体的故障现象是在检测mount partition时出现:starting system logger此后系统启动就停止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第一思路就是想办法恢复/etc/fstab这个文件的信息,只要恢复了此文件,系统就能自动挂载每个分区,正常启动。

可能很多读者首先想到的是将系统切换到单用户模式下,然后手动挂载分区,最后结合系统信息,重建/etc/fstab文件。

但是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fatab文件丢失导致linux无法挂载任何一个分区,即使linux还能切换到单用户下,那么此时的系统也只是一个read-only的文件系统,无法向磁盘写入任何信息。

我们介绍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利用linux rescue修复模式登录系统,进而获取分区和挂载点信息,重构/etc/fstab文件。

这里以rhel5为例,首先将系统第一章光盘放入光驱,设置BOIS从光驱启动,这样系统就从光驱引导,然后在boot后输入:linux rescue,如图1所示:图1设置linux进入修复模式接着系统自动开始引导,进入图2所示画面:图2 选择语言这里是选择模式使用的语言,可以按照自己需要设定,我们这里选择“English“,然后按tab键,选中“ok”,回车进入下一步。

下面进入的是键盘选择界面,如图3所示,这里选择默认的“us”即可。

图3 选择键盘类型下面进入网络配置界面,如图4所示:图4 是否启用网络这里是选择是否启用网络,由于系统已经无法启动,我们已经在linux系统上进行操作了,启用网络与否都无所谓。

这里选择不启用。

下面到了最关键的步骤了,如图5所示,修复模式会自动将系统的所有分区挂载到/mnt/sysimage目录下,选择“Continue”,则修复环境进入到read-write状态下,可以对分区进行读写操作,选择“Read-Only”,修复环境进入到只读模式,由于我们要重建fstab文件到/etc目录下,因此选择“Continue”进入可读写模式下。

图5 选择修复模式的启动方式下面是一个友情提示界面,如图6所示,由于fstab文件丢失,修复模式找不到任何可挂载的分区,从这里可知,修复模式在这里也读取/etc/fstab文件,回车,进入下一步。

图6 无法挂载系统任何分区下面就进入了修复环境下,可以进行操作了。

如图7所示图7 修复模式命令行上面详细演示了如何进入linux的修复模式,其实很多情况下,linux无法启动时,都可以通过这个方式登录系统进行修复和更改操作。

下面是恢复/etc/fstab文件的详细过程:首先查看一下系统分区情况,如下所示:sh-3.1# fdisk -lDisk /dev/s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5221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 1 25 200781 83 Linux/dev/sda2 26 1300 10241437+ 83 Linux/dev/sda3 1301 1682 3068415 83 Linux/dev/sda4 1683 5221 28427017+ 5 Extended/dev/sda5 1683 1873 1534176 83 Linux/dev/sda6 1874 2064 1534176 83 Linux/dev/sda7 2065 2255 1534176 83 Linux/dev/sda8 2256 2382 1020096 83 Linux/dev/sda9 2383 2484 819283+ 82 Linux swap / Solaris/dev/sda10 2485 5221 21984921 83 Linux因为分区并没有损坏,通过fdisk命令可以查看到系统分区的完整信息,但是每个分区对应的label name 信息我们还**,下面通过e2label命令查看每个分区对应的label name:sh-3.1# e2label /dev/sda1/bootsh-3.1# e2label /dev/sda2/usrsh-3.1# e2label /dev/sda3/sh-3.1# e2label /dev/sda5/varsh-3.1# e2label /dev/sda6/tmpsh-3.1# e2label /dev/sda7/homesh-3.1# e2label /dev/sda8/optsh-3.1# e2label /dev/sda10/webdata这样,就得到了所有分区的挂载点信息,接下来就可以构造一个fstab文件了。

小技巧:可以参考其它系统中fstab文件的格式,结合本系统的分区和挂载点信息,构造出自己的fstab文件来。

由于fstab文件是存放在系统根目录下的,因此需要挂载原来系统的根分区,从上面可知根分区对应的设备名为/dev/sda3,接着在修复模式创建的临时根分区下创建一个挂载点,然后挂载原来系统的根分区。

操作过程如下所示:sh-3.1# pwd/sh-3.1# mkdir tempsh-3.1# mount /dev/sda3 /tempsh-3.1# df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dev 515644 0 515644 0% /dev/tmp/loop0 79872 79872 0 100% /mnt/runtime/dev/sda3 2972268 259916 2558932 10% /temp这样以来,原有根分区的文件全部挂载到了/temp目录下,接着就可以创建我们需要的fatab文件了。

sh-3.1# vi /temp/etc/fstabLABEL=/ / ext3 defaults 1 1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LABEL=/cicro /cicro ext3 defaults 1 2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LABEL=/home /home ext3 defaults 1 2LABEL=/opt /opt ext3 defaults 1 2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LABEL=/tmp /tmp ext3 defaults 1 2LABEL=/usr /usr ext3 defaults 1 2LABEL=/var /var ext3 defaults 1 2LABEL=SWAP-sda9 swap swap defaults 0 0配置完毕,保存退出,然后重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