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2016版)全解

合集下载

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实施时间
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长期有效。
THANKS
感谢观看
07
附则
预案管理与更新
预案定期评估
对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 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
更新。
预案修订
预案修订应遵循科学、规范、合 理、实用的原则,并根据实际情 况及时进行修订。
预案备案
预案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 ,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预案解释权与实施时间
解释权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属于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
联席会议
定期召开
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通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 方案和措施。
紧急召开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紧急召开联席会议,迅速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
工作组
成立
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需要,成立相关的工作组,如技术支持 组、调查处理组、新闻宣传组等。
职责
各工作组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
技术保障
开发应急处置系统
开发应急处置系统,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准确性。
提供技术支持
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对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和解 决。
舆情保障
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
加强对应急处置全过程的舆情监测和引导,避免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建立舆情应对机制
建立舆情应对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
06
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应急指挥部和联 络小组
在应急指挥部和联络小组中明确 各级人员和联系方式,确保信息 畅通。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向上级 主管部门报告食品药品安全突发 事件的发展情况。

食品突发应急事件预案

食品突发应急事件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食品中毒事件2. 食品污染事件3. 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等环节中的安全事故4. 食品标签、说明书等虚假宣传事件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3. 信息公开,及时报告4. 科学评估,依法处理五、应急组织与职责1. 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1)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信息公开和卫生监督。

(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监管,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3)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4)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应急物资运输。

(5)新闻宣传部门: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舆论引导和信息公开。

六、应急响应程序1. 事件报告:发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相关单位应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事件评估:应急指挥部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等级。

3. 事件处置:根据事件等级,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4. 事件恢复:事件得到控制后,组织开展恢复工作。

七、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队伍人员充足,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消毒剂、防护用品等。

3. 技术保障: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强食品安全监测预警。

4.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工作所需资金,保障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食品卫生突发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版

食品卫生突发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版

食品卫生突发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版食品卫生突发灾害是指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由于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突发灾害可能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风暴等)和人为灾害(如恶意投毒、疾病爆发等)。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必须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灾害,保障食品供应的安全性。

下面是一份食品卫生突发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的草稿。

一、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机制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灵活、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监控食品生产、流通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各级政府应建立较完善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明确应急响应的不同级别和措施。

4.媒体应密切关注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应急响应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保持公众的知情权。

二、食品卫生突发灾害应急处理措施1.灾害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相关企业、监管部门和上级政府,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对受灾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撤销受灾企业的生产批准证书,暂停销售受灾企业的产品。

3.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巡查力度,确保市场上的食品安全。

4.对受灾地区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对有问题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同时也给予存在问题企业整改的机会。

5.加大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对食品批发市场、超市、餐饮企业等进行抽检,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6.加强对食品供应链的管理,完善供应链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

7.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处理要公开透明,并及时向公众发布处理结果,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三、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1.通过各种渠道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2.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3.加强对食品消费者的教育引导,提醒他们在购买、食用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安全。

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1.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食品药品突发应急预案

食品药品突发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药品突发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食品药品突发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的突发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食品中毒事件;2.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4. 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5. 其他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食品药品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分析、报送和发布。

3. 设置应急专家组,负责事故调查、风险评估、技术指导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事发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协同配合,迅速开展应急处置。

3. 依法依规,科学处置。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要求,确保应急处置工作依法、有序、高效。

4. 信息公开,透明公开。

及时发布事故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开展自救。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响应。

3. 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以下工作:(1)调查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危害程度;(2)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故蔓延;(3)开展救治工作,确保伤者生命安全;(4)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

确保应急队伍的稳定,提高应急人员的专业素质。

2. 物资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3. 资金保障。

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技术保障。

加强应急技术支撑,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预防和减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 《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5.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包括食品污染事故、食物中毒、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等。

四、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事故调查组、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2. 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工作。

3. 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 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药品等供应。

5. 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舆论引导。

6.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指挥部及各组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后,事故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2. 先期处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采取必要的先期处置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3. 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情况,开展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工作。

4. 医疗救治医疗救治组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根据事故应急处置需求,及时调配、供应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药品等。

6. 信息发布信息宣传组根据事故情况和应急处置进展,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食品药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

食品药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

食品药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一、总则(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控制可能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措施;有序、高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特制订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工作全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机制,以预防、杜绝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为目标,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控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促进食品药品市场规范化运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下列情况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1.事故危害全乡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2.事故性质特别严重,超过职能部门应急处理能力的;3.事故处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的;4.事故原因有可能是新的不明生物所引发,或者隐含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需要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的。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一)决策机构由乡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牵头成立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全乡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并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和监督实施。

总指挥:XX副总指挥:XX成员:各村(居)委会主任、各单位负责人(二)管理机构应急指挥部下设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指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食安办,XX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应急指挥办公室职责:1.贯彻应急指挥部的指示,统一指挥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检查督促各部门、各管理区做好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的蔓延扩大。

3.研究协调解决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4.根据处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需要,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食品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食品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包括食物中毒、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

二、组织体系1. 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设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事发单位或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2. 现场处置(1)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2)对疑似污染的食品、原料、包装材料等采取封存、检测等措施。

(3)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3. 人员救治(1)对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2)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 调查取证(1)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

(2)收集相关证据,固定违法事实。

5. 信息发布(1)指挥部负责发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公开。

(2)对可能引起社会恐慌的信息,应提前进行风险评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6. 后期处置(1)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对责任人进行追责,依法处罚。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处置队伍的稳定,加强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金保障:设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食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食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各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包括食物中毒、食品污染事故、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 专家小组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小组,负责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分析,提出应急处理建议。

3. 应急处理队伍组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队伍,负责现场调查、监测、救治、消毒、隔离等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警与报告1. 预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

2. 报告发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响应1. 初步响应发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立即组织应急处理队伍进行初步调查、监测、救治等工作。

2. 全面响应根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根据应急响应级别,采取以下措施:(1)现场处置:对事发地点进行封锁,控制人员、车辆进出,确保现场安全。

(2)救治与隔离:对受害者进行救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3)消毒与清理:对事发地点进行消毒、清理,防止疫情扩散。

(4)信息发布: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五、善后处理1. 调查与评估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评估损失。

2. 责任追究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负有责任的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 整改与恢复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整改,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处理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般 ︶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预案
主要吸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预案内容,制
定了《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 地相继制定本地区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分级
︵ 特 别 重 大 ︶
(一)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或)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 药品引起临床表现相似的,且罕见的或非预期的不良事件的人数 超过50人(含);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可能对人体造成 永久性伤残、对器官功能造成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命)的人数超 过10人(含)。 (二)同一批号药品短期内引起3例(含)以上患者死亡。 (三)短期内2个以上省(区、市)因同一药品发生Ⅱ级药品安 全突发事件。 (四)其他危害特别严重的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一)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或)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 药品引起临床表现相似的,且罕见的或非预期的不良事件的人数 超过30人(含),少于50人;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可能 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残、对器官功能造成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 命),涉及人数超过5人(含)。 (二)同一批号药品短期内引起1至2例患者死亡,且在同一区 域内同时出现其他类似病例。 (三)短期内1个省(区、市)内2个以上市(地)因同一药品发 生Ⅲ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四)其他危害严重的重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分级
︵ 特 别 重 大 ︶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 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发生跨地区(香港、澳门、台湾)、跨国的食品安全事 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 置的。
危中求机
学校食物中毒处置实例/1
• 发现情况,及时报告 学生出现多例恶心、呕吐、腹痛、发热 等症状→校医诊查,怀疑食物中毒→报告 校长→120救治、报告食药局、教育局、事 发所在地街道办食安办 • 核实情况,报告食安委 食药局向医院核实、统计发病人数→报 告食安委、同时派人赶赴事发现场和医院
学校食物中毒处置实例/2
• 成立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 总指挥召集食药、卫生、疾控、公安、应急 办、宣传等成立指挥部,据食安办建议和事故发 生、发展情况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 成立工作组,各司其职 现场处置组:公安牵头,现场警戒、维护治安 和交通秩序、协助FDA、CDC调查;教育局、学校 关注其他学生身体状况,发现相同症状学生及时 送治,安抚学生、家长;消毒中毒现场


︵ 重 大 ︶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设区市行政区 域的; (2)1起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超过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 病例的; (3 )1起食物中毒事故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分级
︵ 较 大 ︶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设区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 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1起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或者出 现死亡病例的; (3)市(州)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学校食物中毒处置实例/4
新闻报道组:宣传部牵头,与广电局共 同制定新闻报道方案,经应急办审核后报 道 • 查明原因、终止响应 汇总调查、检测结果,查明事故原因, 无新增病例→总指挥宣布终止响应,部署 下一步工作
学校食物中毒处置实例/5
• 新闻发布:广电局主持、FDA通报事故全部
内容 • 善后处置、总结评估:保障后续治疗,查 处责任人,启动赔偿机制,总结报告


︵ 重 大 ︶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织体系
应急 指挥 机构
应急处 置工作 小组
学校食物中毒处置实例/3
医疗救治组:卫生局牵头,医院制定救 治方案,实时转院、分流病人;CDC提取病 人呕吐物等标本 事故调查组:FDA查证照、票据、台账 ,调查可疑食品来源、数量,查封可疑食 品;CDC现场提取可疑食品和留样食品;公 安排查可疑外来人员和具有极端情绪、心 理问题工作人员,搜集现场可疑物
• 目标要求:事件发生后可操作 • 出发点:解决实际问题 • 编制方法 收集历史事件资料,总结发生规律 调研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风险分布图 借鉴突发事件频发地区经验 多层次动态咨询、论证 演练、修正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体系
• 第一层次:《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条例》 • 第二层次:《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药品召回 管理办法》等部分条款 • 第三层次: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制定的应急预 案 • 第四层次:应急处理方法的规范性文件和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础知识
危机意识
青蛙试验: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鸵鸟逃生: 要敢于直面危机
毛驴枯井脱困 :化危机为转机
古训蕴涵启示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居安思危。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突发事件定义
突发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
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 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 件。
食品药品突发事件特点
• 健康危害性 • 不确定性
• 群体性
• 危害严重性
突发事件分级及响应程序
事件级别 颜色标示 事件类型 组织实施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特别重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国家 省 市 县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基本框架
一案( 预案 ) 一案三制
三制 法制 机制 体制


︵ 一 般 ︶
(1)食品污染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 (2) 1起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在99人以下,且未发现死 亡病例的;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法制
效力级别
法 律
法律法规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制定机构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国务院
加强节假日食品安全监管 预警—远离“不明野菜”
• 7月初达州宣汉马某一家四人中毒,其中1人救治无效死亡。
• 9月8日中秋节,四川3名孩子食用野生蘑菇后中毒死亡。 • 2014年强化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严禁餐 饮服务单位加工制作来源不明的野蘑菇、野菜、野果等,严 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在每一个国家节假日即将来临之际,为切实保障节日期间食 品消费安全,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食药监总局都会 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 风险防控机制 • 科学决策机制 • 快速反应机制 • 善后恢复与责任追究机制
• 信息发布机制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制
• • • • 应急指挥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置 成立时间:临时或常设 职责:应急准备、启动预案、应急处置 工作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专项工 作小组( 医疗救护组、事件调查组、现场检 测与评估组、新闻宣传组、专家咨询组、 善后处理组、安全保卫组) 、专家委员会
恢复系统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
食品安全风险 要素监视
食品安全突发 事件识别
食品安全突发 事件预估
情报系统
食品安全突发 事件检查表
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流程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警
事故评估、 发布预警
预防预警 机制 风险监测、 风险评估 信息通报 机制
预警与解除/调整
• 发布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发布条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 • 发布内容: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 的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发布机 关等 • 发布方式:广播、电视、报刊、通信、网络 等 • 预警解除/调整:据实际情况解除/调整级别
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涵义:针对可能的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 置、降低损失而制定的有关有关计划和行 动方案。 • 目的:解决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 来做(WHO)、做什么(WHAT)、何时做 (WHEN)、怎样做(HOW)的问题
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
• “把脉探因”的职能。 • 对食品安全事故可能产生的影响、危害,以及引起事故 的病理性原因进行分析和调查。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 职责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 • 对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指挥协调。
监测系统
食品安全 突发事件
预警系统
全面应急 管理体系
架构
处置系统
配合四大系统 的构建,还需 要完善食品安 全突发事件应 急管理的组织 机构、技术标 准、信息系统、 物资保障、宣 传教育、监督 评价等系统平 台。
就餐人员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症状的→送往就近医院就诊→报告指
导人员和村委会(社区)→报告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上报县食药局(调查处
理)和卫生局(组织CDC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相关单位配合处置
第三部分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分级
︵ 较 大 ︶
(一)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或)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 药品引起临床表现相似的,且罕见的或非预期的不良事件的人数 超过20人(含),少于30人;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可能 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残、对器官功能造成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 命),涉及人数超过3人(含)。 (二)短期内1个市(地)内2个以上县(市)因同一药品发生Ⅳ 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三)其他危害较大的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一)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或)区域内,批号相对集中的同一 药品引起临床表现相似的,且罕见的或非预期的不良事件的人数 超过10人(含),少于20人;或者引起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可能 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残、对器官功能造成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 命),涉及人数超过2人(含)。 (二)其他一般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