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拆解
【汽车】特斯拉Model 3逆变器拆解及细节

DC-DC Power: Infineon TLF35584QVVS2
DC-DC Transformer: TDK VGT22EPC-222S6A12
特斯拉Model 3逆变器内部细节(RWD车型)
1. PCB全景
2. 控制器(MCU),TI C2000系列DSP
特斯拉Model 3逆变器拆解及细节
一览众车
微信号ylzcar
功能介绍“一览众车”是深圳一览众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一览众咨询)旗下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领域的数据及报告发布平台。
后驱版本特斯拉Model 3逆Fra bibliotek器能够输出300kW功率
GM engineer:
"So how is the project going to tear down and reverse engineer that Model 3 Tesla we bought?"
3. 开关电源(Switch-mode Power Supply)
4. 驱动芯片(Gate Driver),ST提供。
5.泄放电阻(Bleeder Resistors)
6. 三相交流输出(两相有霍尔传感器)
7. 侧视图(功率模块与PCB的布局关系)
8. 直流母线电容(550+0.68+0.68 μF)
MCU: TI TMS320F28377DPTPQ
Resolver Amp: ON Semi TCA0372BDW
Temp Amp: TI LMV844
EEPROM: Microchip 25LC256E
CAN Transceiver: TI SN65HVD1040A (2)
特斯拉Model3显示屏拆解分析

特斯拉Model3显示屏拆解分析Tesla Model 3自2017年发布以来,其简洁的内饰、强劲的动力及日趋成熟的AutoPilot,长期占据着各大汽车媒体的头条,2020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到14.万台,6月上海工厂的交付数量为14,954台,北上深三城的单一车型销量更是碾压所有汽车品牌。
Model 3的驾舱设计取消了仪表,改用一块15.4寸大屏完成所有行车信息显示及用户交互,屏幕的左上角区域承担了仪表的功能,因此,这块屏幕的呈现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车的人机交互体验。
我们从海外渠道拿到一块Model 3的显示屏总成(Model Y为同一零件),通过对它进行深度拆解,来了解这块屏幕背后的设计细节。
图1 正视图图2 背部细节图3 侧面细节Model 3显示屏的设计采用了极简方式,整个产品只有两个子零件:显示屏模组、镁铝合金后壳。
显示屏将用于视频传输的逻辑板与用于显示驱动的T-CON板集成在一起,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屏幕背面,另外,在显示屏边缘采用2.5~4.5mm的泡棉胶与镁铝合金后壳进行粘接固定(如图4)。
同时,我们从网上也获取到了另外一张图(如图5),显示屏与后壳不仅进行了边缘粘接,内部还通过热熔胶进行了点胶加固。
不知是Tesla发现仅用泡棉胶固定不牢靠,修改了设计,还是经过优化设计,去掉了热熔胶的工艺,留待后续求证。
图4 实物拆解图图5 显示屏点胶图接下来,我们将会从产品尺寸、光学参数、硬件方案、制造方案等方面进行一一分析,了解设计的细节。
1)产品尺寸图6 侧视图通过对显示屏进行拆解测量,其外形尺寸如下:边框尺寸及粘接数据如下:2)结构设计后壳采用镁铝合金材质,牌号AZ91D,通过浇铸工艺一体式成型,内部通过蜂窝状结构进行强度加强,外部采用表面喷涂工艺,呈现磨砂质感的银灰色表面效果。
图7 后壳内部细节后壳四边分别设计粘接区域,通过Tape胶带与显示屏进行粘接固定。
根据拆解的数据,其四边粘接宽度为2.5mm~4.5mm。
特斯拉拆解汇总

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 采集、电池状态计算、能量管理、 热管理、安全管理、均衡控制和 通信功能等。 从电路图上可看到,电池管理系 统为特斯拉自行研发,拥有高度 的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该系统 能自行处理充放电以及发热问题。 相信国内厂商较难山寨出来。
2020/10/1
● 总结
•18650的数量决定于电池板的总容量;铝管与“冷却液”配合使得电池发热 更加均衡;还有电池管理系统BMS复杂的处理使得电池完美充放电。 •总得来说,Model S电池保护的相当不错,内部结构设计得恰当好,电池管 理系统也相当细致。
特斯拉电池组拆解
——专注于精品
2020/10/1
● 电池外观
电池组安放前后轴之间 的底盘位置,其重量可 达900公斤。因此造成 底盘重心较低,非常利 于车辆的高速稳定性。 电池组几乎占据车辆底 盘的全部,但电池组并 没有作为承受力的主体, 电池组有加强筋和受力 框架保护,大大减低碰 撞时的爆炸危险。
2020/10/1
电池组整体有标明其身份的铭 牌,其中标明了其容量为 85kWh,400V直流电,简单 来说电池可以装85度电,可供 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一个月
2020/10/1
● 拆解电池板及连接细节
电池组表面不仅有塑料膜保护着,而 且塑料膜下面还有防火材料的护板。 护板下面才是电池组。
护板通过螺栓与电池组框架连接,并且 连接处充满了密封粘合剂。外观来看电 池组保护的不错。
● 电池管理系统
对电动车而言,通过该系统对电池组充 放电的有效控制,可达到增加续航里程、 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并保证电池组应用的安全和可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 BMS)是对电池组进行安全监 控及有效管理、提高蓄电池使 用效率的装置。
Model 3 逆变器拆解报告

Tesla model 3 inverter
Benchmark
20181127
1.输入电压: 400V
2.输出功率: 300kW
Tesla model 3 inverter
逆变器尺寸
长320mm宽250mm高(厚)度80mm
1.逆变器体积:6.4L(不包含顶盖)
2.逆变器功率密度:46.875kW/L
3.表面直接与其他部件对接,没有单独盖板。
1.布置概念较为简单,即电容器、功率模块、三相输出平铺式设计;
2.所有内部功率链接采用激光焊工艺。
功率模块与水冷板焊接点长240mm宽85mm
1.单管数量为24个,根据信息为SiC功率模块;
2.4个单管并联,提升电流能力;
3.单管与水冷板采用焊接工艺完成;
4.并联平铺面积约:20400mm2。
长度270mm宽度100mm厚度30mm
1.电容器采用薄膜方案,容量为550uF;
2.靠近DC输入端分别放置2个对地Y电容,容量为0.68uF;
3.电容器的正负铜排采用塑料材料隔离绝缘;
4.耐压为430Vdc。
Tesla model 3 inverter
pin fin
1.采用双排pinfin布置;
2.水流分为2个流道设计,分别散热上下桥功率器件。
相电流霍尔检测×2
Tesla model 3 inverter
END。
从拆解model3看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从拆解model3看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环保、节能、智能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特斯拉(Tesla)公司的Model 3被誉为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代表之一,该车型在设计、性能、智能化等方面都颇有不俗之处。
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拆解特斯拉Model 3车型可以洞悉一些端倪。
一、车身结构对于一辆智能电动汽车来说,车身结构的设计非常关键。
Model 3采用的是铝合金车身,整车重量控制在1.5吨以内。
这种轻量化的车身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提高车辆性能。
未来,车身结构的轻量化、高强度将成为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动力系统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对于车辆的续航能力、驾驶品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Model 3采用的是后驱与双驱两种驱动形式,电机则由Panasonic或特斯拉自主研发。
此外,Model 3搭载的动力系统模块非常紧凑,可在车辆内部实现高效率的排列。
未来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将持续优化,更为高效、可靠。
三、智能化智能化是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之一。
Model 3采用的是TESLA AUTOPILOT自动驾驶技术,该技术能够自动感知周边环境并作出相应的驾驶决策。
此外,Model 3配备了15寸触摸屏显示器,支持语音控制、手机APP远程控制等功能。
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四、安全性智能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是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
Model 3采用了一系列安全性设计,例如:碰撞时能够自适应减速,避免二次碰撞;电动系统支持平衡性控制,避免车辆翻车;定制的液压制动系统等。
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将更为普及化,各类安全系统也将更加完善。
总体而言,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中,不断优化的车身结构、高效卓越的动力系统、超前智能化技术、全方位安全性保障等方面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同时,绿色出行理念也将加速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
解读特斯拉Model 3电池技术及电池包拆解

解读特斯拉Model 3电池技术及电池包拆解早在去年马斯克公布Model 3所采用的电池组时我们就知道,特斯拉使用了其公司最新的电池配比技术,淘汰了松下18650电池,而改用21700新型电池,由在内达华州的“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生产。
同为圆柱形锂电池,21700新型电池的规格为直径21毫米、长度70毫米,就理论上限方面要比18650型(直径18毫米、长度65毫米)更有利。
为此,21700锂电池率先被使用到Model 3中。
1.21700电池的优势从优势上来说,21700相对于18650主要在能量密度、成本、轻量化三方面进行了改善提升,这三点提升让Model 3听起来更加“骚气”,我们一点一点来分析一下:1)能量密度提升20%以上21700电池的能量密度要优于18650电池。
从特斯拉披露的信息看,在现有条件下,其生产的21700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在300Wh/kg左右,比其原来18650电池系统的250Wh/kg 约提高20%。
从松下的动力锂电池单体的测试数据来看,其21700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远高于18650型电池单体。
单体电芯能量密度的提升要远高于成组后提升的20%幅度。
2)电池系统成本下降9%左右锂电大数据根据Tesla披露的电池价格信息,预计21700的动力锂电池系统售价为170美元/KWh,相比18650的售价185美元/KWh,价格下降幅度可达8.1%左右。
18650的系统的成本约为171美元/KWh,改用21700后,系统成本约能实现9%左右的降幅,达到155美元/KWh。
单体容量提升后,PACK所需配件数同比例减少带动PACK成本下降。
从18650型号切换至21700型号后,电池单体电池容量可以达到3~4.8Ah,大幅提升35%,同等能量下所需电池的数量可减少约1/3,Tesla Models电动汽车使用7104节18650电池串并联成电池组,在新款Models 3上,采用21700后,电池节数必将大幅减少。
机械设备:人形机器人深度二:TESLA BOT硬件拆解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2022年07月04日机械设备人形机器人深度二:TESLA BOT 硬件拆解新纪元开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望引领万亿级蓝海市场。
人形机器人更被誉为机器人皇冠上的明珠。
在所有机器人的研发中,人形机器人的挑战难度是业界公认最高的。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推特上称,特斯拉可能在几个月内推出能够运转的人形机器人原型,他为此将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第二个人工智能日推迟到9月30日。
Tesla Bot 可能是2022年最重要的产品开发项目,第一版有望在2023年投入生产,其将用来填补劳动力缺口。
从公布的参数看,Optimus 身高1.72m ,重量57kg ,负载20kg (手臂附加5kg ),行走速度2m/s ,其运用了特斯拉最先进的AI 技术,并基于视觉神经网络神经系统预测能力的自动驾驶技术驱动,其大脑是算力极强的DOJO D1超级计算芯片,Optimus 机器人的推出,代表着特斯拉在人工智能上迈出了一大步,具备极强的标杆带头作用,将为机器人产业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考虑到特斯拉汽车在中国售价最低为30万元左右,预计Optimus机器人的单体价格大体将位于17-30万元之间。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2021年全球劳动人口总数约34.5亿人,假设其中约11.6%的劳动者被机器人取代,按价格25万元计算,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100万亿级别。
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超70%,机器代人浪潮下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零部件供应商,核心零部件为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系统等;产业链的中游为机器人本体提供商与集成供应商,主要负责机器人本体的生产,并根据不同的应有场景和用途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
下游包括工业应用与服务应用,工业应用主要为汽车、电子、金属加工等产业,服务应用范围较广,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洁、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
其中上游核心零部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按成本拆分,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本体制造分别占机器人成本的35%/25%/10%/15%,其中核心零部件成本合计约70%,从目前特斯拉公布的应用范围来看,人形机器人为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升级,涉及到自动驾驶、视觉导航、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机械产业链方面主要涉及到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驱动器与机器视觉等方面,我们认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推出有望加速机器代人浪潮来袭,上游核心零部件、机器视觉等相关产业链有望直接受益。
汽车拆解手册

汽车拆解手册目录1.1 背景介绍 (3)1.1.1 法规介绍 (3)1.1.1.1 欧盟2000/53/EC报废汽车指令 (3)1.1.1.2 欧盟2013/28/EU指令要求 (3)1.1.1.3 欧盟2005/64/EC指令要求 (4)1.1.1.4 中国汽车可回收利用性技术要求 (4)1.1.1.5 中国汽车禁限用物质要求 (4)1.1.1.6 回收 (4)1.1.1.7 有毒有害物质 (5)1.1.1.8 标识 (5)1.1.1.9 拆解要求 (5)1.1.2 汽车基本数据 (7)1.2 拆解装备说明 (8)1.2.1 拆解场地、装备和工具 (8)1.2.2 拆解建议 (8)1.2.3 图标说明 (9)汽车拆解 (13)2.1 拆解流程 (13)2.2 预处理 (14)2.2.1 车轮 (15)2.2.2 蓄电池 (16)2.2.3 燃油 (17)2.2.4 发动机油 (18)2.2.5 变速器油 (19)2.2.6 防冻液 (20)2.2.7 制动液 (21)2.2.8 空调制冷剂 (22)2.2.9 减震液 (24)2.2.10 风窗玻璃洗涤剂 (25)2.2.11 催化转化器 (26)2.2.12 安全气囊/安全带 (27)2.2.13 燃油滤清器 (30)2.3拆解 (31)2.3.1 前/后保险杠、轮罩板等外饰 (32)2.3.2 车门 (34)2.3.3 玻璃 (36)2.3.4 仪表板及中控台 (37)2.3.5 密封条 (39)2.3.6 挡泥板 (40)2.3.7 座椅 (41)2.3.8 底板及其他内饰件 (42)前言1.1 背景介绍《汽车拆解手册》为回收拆解企业提供拆解、回收利用本车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提高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率并降低拆解过程中对环境及人员身体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报废车辆拆解是汽车全生命周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保证报废车辆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12/12
2015/12/12
2015/12/12
2015/12/12
特斯拉采用美国Champlain的专门为电动车生产的线缆,其 最高可承受600V电压,并且可在-70°-150°之间工作。2/0主
线保护的相当不错,不仅有护板保护,而且还有防火材料包裹。
这一点可猜测其工作时有可能产生高温。
2015/12/12
特斯拉电池组拆解
——专注于精品
2015/12/12
● 电池外观
电池组安放前后轴之间 的底盘位置,其重量可 达900公斤。因此造成 底盘重心较低,非常利 于车辆的高速稳定性。 电池组几乎占据车辆底 盘的全部,但电池组并 没有作为承受力的主体, 电池组有加强筋和受力
框架保护,大大减低碰
撞时的爆炸危险。
并保证电池组应用的安全和可靠性。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 BMS)是对电池组进行安全监 控及有效管理、提高蓄电池使 用效率的装置。 2015/12/12
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
采集、电池状态计算、能量管理、
热管理、安全管理、均衡控制和 通信功能等。 从电路图上可看到,电池管理系
使用主要是为了保持电池温
度的均衡,防止电池局部温 度过高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特斯拉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可
将电池组之间的温度控制在
±2℃。控制好电池板的温度 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2015/12/12
● 电池管理系统
对电动车而言,通过该系统对电池组充 放电的有效控制,可达到增加续航里程、
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凑,平铺有利于散热。
每一组电池组由六组单体电池包 串联而成,但单体电池包的布置 并没有采用均衡布置,而是采用 不规则的结果,猜测是为了方便 电池组内的散热管路布置。
2015/12/12
2015/12/12
电池组中央有线连接到电池控制模块,这些线用来检测电池
组的电压,从而保证电池组正常工作。
2015/12/12
连接处充满了密封粘合剂。外观来看电
池组保护的不错。
2015/12/12
高大上 特斯拉Model S电池组板
2015/12/12
总保险丝位于电池版的前端,并且有外壳保护以防受到撞击。
在全球化趋势下该保险丝在印度制造。市场价格在600元左右。
2015/12/12
•电池板中的16块电池组均衡
平铺在壳体上,整体结构紧
2015/1பைடு நூலகம்/12
电池组整体有标明其身份的铭 牌,其中标明了其容量为 85kWh,400V直流电,简单
来说电池可以装85度电,可供
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一个月
2015/12/12
● 拆解电池板及连接细节
电池组表面不仅有塑料膜保护着,而 且塑料膜下面还有防火材料的护板。 护板下面才是电池组。
护板通过螺栓与电池组框架连接,并且
统为特斯拉自行研发,拥有高度
的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该系统 能自行处理充放电以及发热问题。 相信国内厂商较难山寨出来。
2015/12/12
● 总结
•18650的数量决定于电池板的总容量;铝管与“冷却液”配合使得电池发热
更加均衡;还有电池管理系统BMS复杂的处理使得电池完美充放电。
•总得来说,Model S电池保护的相当不错,内部结构设计得恰当好,电池管 理系统也相当细致。
2015/12/12
2015/12/12
2015/12/12
2015/12/12
2015/12/12
● 电池热管理系统拆解
“冷却液”并没有泵驱动主动流动,但整个电池板所有管路都是 相通的,“冷却液”可热胀冷缩进行一定范围流动。
2015/12/12
2015/12/12
“冷却液”呈绿色,由50% 的水和50%的乙二醇混合而 成。“冷却液”配合着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