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温度传感器校准实验

合集下载

温度传感器校准规范

温度传感器校准规范

温度传感器校准规范温度传感器校准规范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对于许多工业和实验应用至关重要。

因此,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是十分必要的。

校准标准的制定可以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下面是一份温度传感器校准的规范,以确保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1. 校准设备选择使用高质量的标准温度计作为校准设备,确保其精度达到国际标准。

同时,校准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校准环境要求校准应在恒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校准环境的温度范围应尽可能覆盖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并在校准过程中保持恒定。

3. 校准程序3.1. 在进行校准之前,将传感器置于稳定环境中,使其与环境温度达到热平衡。

3.2. 使用校准设备将标准温度引入传感器,并记录传感器的输出。

重复此过程多次,以获取稳定且一致的读数。

3.3. 计算传感器的平均输出,并将其与校准设备的读数进行比较,计算传感器的误差。

3.4. 如果误差超出预定的容差范围,则进行校准调整,直到传感器的误差满足要求为止。

4. 校准结果记录所有校准过程的细节,包括校准环境、校准设备和校准程序,应详细记录。

校准记录应包括传感器的序列号、校准日期和校准人员的签名,以及校准结果和误差。

5. 校准频率校准的频率应根据传感器的稳定性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对于要求准确性较高的应用,建议进行定期校准,通常为每年一次。

6. 校准标记在传感器上标记校准日期和有效期限。

传感器的有效期限应在校准记录中进行记录,并根据需要定期更换或重新校准。

7. 仪器维护定期清洁和保养温度传感器,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保持传感器的连接器干燥和清洁,防止接触氧化和腐蚀。

定期检查传感器的连接线和绝缘,确保其完好无损。

根据以上规范进行温度传感器的校准,可以确保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同时,定期校准也可帮助发现传感器的故障和衰减,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和不确定性。

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关于温度传感器特性的实验研究摘要:温度传感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

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具体研究了三种温度传感器关于温度的特性,发现N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P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两者的线性性都不好。

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关于温度有很好的线性性质。

PN节作为常用的测温元件,线性性质也较好。

本实验还利用PN节测出了波尔兹曼常量和禁带宽度,与标准值符合的较好。

关键词:定标转化拟合数学软件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NATURE OF TEMPERATURE SENSOR1.引言温度是一个历史很长的物理量,为了测量它,人们发明了许多方法。

温度传感器通过测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学量进行测量,具有反应时间快、可连续测量等优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

作者对三类测温元件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出了电阻率、电动势、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热电阻的特性2.1实验原理2.1.1Pt100铂电阻的测温原理和其他金属一样,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利用铂的此种物理特性制成的传感器称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通常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100Ω(即Pt100)。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200℃~650℃)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本实验即采用这种铂电阻作为标准测温器件来定标其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曲线,为此,首先要对铂电阻本身进行定标。

按IEC751国际标准,铂电阻温度系数TCR定义如下:TCR=(R100-R0)/(R0×100) (1.1)其中R100和R0分别是100℃和0℃时标准电阻值(R100=138.51Ω,R0=100.00Ω),代入上式可得到Pt100的TCR为0.003851。

Pt100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Rt=R0[1+At+B+C(t-100)] (-200℃<t<0℃) (1.2)式中Rt表示在t℃时的电阻值,系数A、B、C为:A=3.908×;B=-5.802×;C=-4.274×。

温度传感器实验

温度传感器实验

温度传感器实验一、实验原理:温度传感器在各个领域运用极为广泛,其中热电偶、热敏电阻(包括金属和半导体热敏电阻)和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尤为突出。

热电偶应用金属的热电效应将温度变化直接转换为电压,用的有K型、J型和B型等,表征热电偶的参数是分度号。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降而升降,选用一些电阻温度系数较大且比较稳定的金属如铂、铜、镍等可制成金属热敏电阻。

半导体PN结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PN结的电流与端电压随温度变化呈线性关系,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利用半导体PN结的温度特性制成,其温度检测的依据是PN结正向电压和温度的关系,即当集成电路中晶体管的集电极偏置电流Ic为常数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与温度近似为线性关系。

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又分为电压输出型和电流输出型,即输出电压(电流)随温度变化呈线性关系,电压输出型一般以0 ℃为零点,温度系数为10mV/℃;电流输出型一般以0°K为零点,温度系数1μA/K,更适合长距离测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热电偶、金属热敏电阻和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相关实验,认识、了解其特性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材料:K型热电偶、Pt100铂热电阻、AD590、OP77运放、LM35、TL431、LM324、温度计、小电炉、烧杯,三、实验内容:(一)热电偶实验将热电偶热端置于0—100℃的环境中,通过K 型热电偶的温度/电压转换电路,观察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平变化,学会热电偶及分度表的使用。

图1-1是K 型热电偶的温度/电压转换电路,图中由热电偶、放大电路等构成,热电偶的输出电压极小,每1℃约为40 μV ,因此运算放大器要采用高灵敏度器件,本电路中采用OP77运算放大器接成同相放大电路形式。

K 型热电偶的100 ℃的感应电动势为4.095mV ,为观察方便,运算放大器增益Av 设为Av =1000倍。

此外电路还有由温度传感器集成电路LM35D构成的冷端温度补偿电路。

该集成电路的输出为10mV /℃,通过电阻分压,在 端可以产生40.44μV*t(t为环境温度)热电偶热电动势的电压。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 掌握不同类型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变化,并学会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1. 数字万用表2. K型热电偶3. PT100温度传感器4. 恒温水槽5. 冰盐混合物6. 热水浴7. 标准温度计(作为参考)实验原理:温度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本实验主要使用了两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和PT100。

热电偶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工作的,即当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连接在一起形成回路,且两个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就会产生电动势,从而测量温度。

PT100是基于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其电阻值与温度之间有确定的关系,通过测量电阻值即可得到温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使用数字万用表配置K型热电偶,校准设备。

3. 将PT100温度传感器与数字万用表连接,进行校准。

4. 制备冰盐混合物,建立低温环境。

5. 将热电偶和PT100分别浸入冰盐混合物中,记录并比较两种传感器的读数与标准温度计的读数。

6. 准备热水浴,建立高温环境。

7. 重复步骤5,将传感器浸入热水浴中,记录并比较读数。

8. 分析不同温度下两种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9.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电阻/温度-电动势的图表。

实验数据与分析:(此处填写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表格和图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不同温度区间的线性关系,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精度对比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比较,我们发现K型热电偶在高温区域的测量效果较好,而PT100在低温区域更为精确。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温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需要注意的误差来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增强了对温度测量技术的理解,并为未来的物理实验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温度传感器校准操作

温度传感器校准操作

温度传感器校准操作
1. 引言
温度传感器在工业和科学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是必需的。

本文档将介绍温度传感器校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校准前准备
在开始校准之前,您需要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 确认校准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确定校准过程中所需的参考温度源;
- 检查温度传感器的外观并清洁传感器表面;
- 确认校准设备和传感器的连接正确。

3. 校准操作步骤
执行以下步骤进行温度传感器的校准:
1. 打开校准设备并确保设备已经预热到合适的工作温度;
2. 将参考温度源与传感器同时放置在稳定的环境中;
3. 等待数分钟,直到传感器和参考温度源的温度稳定;
4. 使用校准设备的控制面板或软件,记录传感器和参考温度源
的温度值;
5. 重复以上步骤,根据需要校准传感器的多个温度点;
6. 根据校准设备的指示,调整传感器的输出或修正系数。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温度传感器校准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校准设备和参考温度源的准确性,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可
靠性;
- 在校准过程中,保持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震荡或外部干扰;
- 检查并确保传感器和校准设备的连接稳定且正确;
- 根据需要进行校准点的选择,涵盖整个传感器的工作范围;
- 记录校准结果并进行相关的文件记录。

5. 结论
温度传感器校准是确保传感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遵循上述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您可以成功地进行温度传感器的校准,并确保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达到要求。

温度传感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种类。

2.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3. 分析不同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特点。

4. 通过实验验证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二、实验器材1. 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2. 热电偶(K型、E型)3. CSY2001B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台(以下简称主机)4. 温控电加热炉5. 连接电缆6. 万用表:VC9804A,附表笔及测温探头7. 万用表:VC9806,附表笔三、实验原理1. 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金属丝熔接而成的闭合回路。

当热电偶两端处于不同温度时,回路中会产生一定的电流,这表明电路中有电势产生,即热电势。

热电势与热端和冷端的温度有关,通过测量热电势,可以确定热端的温度。

2. 热电偶标定以K型热电偶作为标准热电偶来校准E型热电偶。

被校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标准热电偶热电势的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elta E = \frac{E_{\text{标}} - E_{\text{校}}}{E_{\text{标}}}\times 100\% \]其中,\( E_{\text{标}} \) 为标准热电偶的热电势,\( E_{\text{校}} \) 为被校热电偶的热电势。

3. 热电偶冷端补偿热电偶冷端温度不为0,因此需要通过冷端补偿来减小误差。

冷端补偿可以通过测量冷端温度,然后通过计算得到补偿后的热电势。

4. 铂热电阻铂热电阻是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温度传感器。

其电阻值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常用于精密温度测量。

四、实验内容1. 热电偶测温实验将K型热电偶和E型热电偶分别连接到实验台上,通过调节加热炉的温度,观察并记录热电偶的热电势值。

同时,使用万用表测量加热炉的实际温度,分析热电偶的测量精度。

2. 热电偶标定实验以K型热电偶为标准热电偶,对E型热电偶进行标定。

记录标定数据,计算误差。

3. 铂热电阻测温实验将铂热电阻连接到实验台上,通过调节加热炉的温度,观察并记录铂热电阻的电阻值。

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传感器的应用及其在各类工程领域的实际意义。

3. 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并分析其优缺点。

4. 学习传感器测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

2. 测试仪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器等。

3. 实验台:传感器实验台、电路连接线、固定装置等。

三、实验内容1. 温度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温度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不同温度的信号,观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c. 记录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电压,绘制输出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d. 分析温度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 压力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压力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非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压力泵对压力传感器施加不同压力,观察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c. 记录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输出电压,绘制输出电压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d. 分析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3. 光电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光电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灵敏度、响应时间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光电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光强控制器调节光电传感器的光照强度,观察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c. 记录光电传感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输出电压,绘制输出电压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d. 分析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等参数。

4. 霍尔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霍尔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霍尔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磁场发生器产生不同磁感应强度的磁场,观察霍尔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温度传感器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器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器特性研究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研究温度传感器的特性,使用不同温度下的校准器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得到不同温度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进而建立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性拟合方程进行温度的测量。

1.引言2.实验目的-研究温度传感器的特性,了解其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校准温度传感器,获得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方程。

3.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装置:温度传感器、温度校准器、数字万用表、温控槽等。

-实验步骤:1.将温度传感器和校准器连接起来,校准器设置为不同的温度。

2.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3.记录不同温度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4.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传感器的特性。

4.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温度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如下表所示:温度(℃)输出电压(V)-100.200.5100.8201.0301.3401.6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绘制散点图,并进行线性拟合,我们得到下面的结果:传感器输出电压(V)=0.05*温度(℃)+0.5可以发现,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呈线性关系,且经过简单的线性拟合,我们可以得到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方程。

这为后续的温度测量提供了便利。

5.总结与展望本实验通过研究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得到了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传感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与温度相关的输出电压方程。

这为后续的温度测量提供了便利。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并进行更加精确的测量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传感器校准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热电偶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校准方法
二、实验装置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主要由恒温水浴、电位差计、热电偶、热电阻、冰点仪、数据采集装置、低电势转换开关和标准玻璃温度计等组成。

三、实验内容
1).了解热电阻测温原理,练习热电阻二三线制接法;
2).做出被校热电阻与标准温度计之间的曲线关系,通过查标准热电阻温度与阻值关系进行
分析;
3).了解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温度补偿方法,练习热电偶连线与测温;
4).做出被校热电偶温度与电势曲线,通过查标准热电偶与电势关系进行分析;
5).练习电位差计测量电势方法,了解校验实验台自动采集原理。

四、操作步骤
采用手动数据采集,操作步骤如下:
1).恒温水浴内加好水,冰瓶内放入冰水混合物。

2).将热电阻与热电偶按上图4所示连好,其中热电偶冷端放入冰瓶,并保证热电偶连线在
冰瓶内10分钟以上。

检查热电阻、热电偶的高温探头是否都浸在恒温水浴里。

热电偶和热电阻高温探头头部要在同一水平面,以使两者温度尽可能一致。

(注意:待需要测量恒温水浴精准温度时,才将温度计插入恒温水浴,以免误操作造成标准温度计损坏。

且标准温度计也要和热电偶、热电阻高温探头在同一水平面)。

3).打开恒温水浴电源,按下“加热”,“水泵”按钮,设定恒温水浴温度,待温度比较稳定
的时候,选择量程适当的标准温度计温度测量出水浴温度,采用电位差计测量各热电偶通道电势,采用万用表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并做好记录。

4).实验者根据需要重复步骤3。

5).完成实验时,关闭恒温水浴电源。

6).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最终得到不同温度情况下电势与电阻值。

7).应用误差分析理论进行测温结果分析。

六、注意事项
1.实验之前应将加热主体加入适量的水或油。

2.工作环境应无强磁场,温度0~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3.注意:采用高精度玻璃温度计测量温度,注意温度测量范围,以免导致温度计损毁。

当恒温水槽温度低于25℃时,采用0-25℃范围的标准玻璃温度计;当恒温水槽温度在25~50℃之间时,采用25-50℃范围的标准玻璃温度计;当恒温水槽温度在50~75℃之间时,采用50-75℃范围的标准玻璃温度计;当恒温水槽温度在75~100℃之间时,采用75-100℃范围的标准玻璃温度计。

4.当水槽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注意防止烫伤。

5.防止水槽的水溅出影响其他电气设备。

七、数据整理
表2 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验数据
序号温度
/℃
J型热
电偶
/mV
T型热
电偶
/mV
K型热
电偶
/mV
二线制
热电阻/
Ω
四线制热电
阻/Ω
三线制热电
阻/Ω
三线制热电
阻/Ω
1 31.0 0.426 0.340 0.330 112.33
111.95 112.20 112.49
2 35.4 0.650 0.510 0.510 114.09
8
113.74 113.98 114.28 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验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5 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验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