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三氮唑
苯并三氮唑

苯骈三氮唑(钠)BTA(Na)【CAS】95-14-7 (BTA), 15217-42-2 (BTA.Na)分子式:C6H4N3H(Na )相对分子质量:119.0(141.0)一、技术指标:项目指标名称BTA.Na BTA外观浅黄色透明液体浅黄色针状固体固体含量% ≥30.099.0比重(20℃) g/cm3 1.12±0.1——二、作用与用途:BTA(Na)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BTA(Na)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在循环水中用量为2-4mg/L。
BTA(Na)也可以作为铜银的防变色剂、汽车冷却液、润滑油添加剂。
三、包装与贮存:BTANa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BTA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
贮存于阴凉干燥处,贮存期为六个月。
苯并三氮唑的测定本方法适合测定磷系循环冷却水中的苯并三氮唑,测定范围为0.4-10mg/L。
一、方法提要苯并三氮唑,在波长295nm处有最大吸收,用紫外分子吸收光谱法,测量其吸光度。
二、试剂和材料1.氢氧化钾溶液:c(KOH)=1mol/L2.苯并三氮唑标准溶液:每毫升含0.1mg苯并三氮唑。
城区0.1g苯并三氮唑,加入1mL1mol/L氢氧化钾溶液,使之溶解,转移到1升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三、仪器和设备分光度计,使用波长259nm,附1cm石英吸收池。
四、分析步骤1.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0.0mL,0.5mL,1.0mL,2.0mL,3.0mL,4.0mL苯并三氮唑标准液与6只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它们分别含0.0mg/L,0.5mg/L,1.0mg/L,2.0mg/L,3.0mg/L,4.0mg/L苯并三氮唑。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波长259nm,狭缝0.1mm氢弧灯,1cm石英池测定吸光度。
绘制工作曲线。
苯 骈 三 氮 唑 (BTA)

苯骈三氮唑(BTA)
名称:苯丙三氮唑、苯并三氮唑英文名称:1,2,3-B enzotrialole (BTA)
分子量: 119.12 CAS No:95-14-7一、产品特性:BTA纯品系白色至微黄色针状晶体,熔点98.5℃,沸点204℃(15毫米汞柱),微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二、产品用途:
BTA主要用作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广泛用于防锈油(脂)类产品中,多用于铜或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循环水处理剂、汽车防冻液、照相防灰雾剂、高分子稳定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润滑油添加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BTA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封闭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苯骈三氮唑的缓蚀效果甚佳。
三、性能指标:
四、包装储存:
BTA采用20公斤塑编袋或纸板桶,内衬黑色塑料袋,或根据客户要求。
本品应存放在通风、干
燥处,不得和食物与种子混放。
苯骈三氮唑污染的研究

5-Chlorobenzotriazole
毒性与标准
荷兰专家委员会职业标准将1-H-BTR列为疑似 人类致癌物 1-H-BTR在细菌和水生生物中可能导致突变和 潜在的雌激素效应 1-H-BTR和甲苯基三唑(TTR)具有植物毒性 美国环境保护署已连续多年将苯骈三氮唑列为 新兴污染物 澳大利亚政府规定饮用水中苯骈三氮唑的质量 浓度不能超过 7 ng/L
结论与展望
检测物质
BTR TTR 没写完…
苯骈三氮唑的研究现状
简介
熔点:97.09℃; 沸点:201-204℃ PH值:5.8 极性:溶于热水,醇,苯及其他多数 有机溶剂。 稳定性:对酸碱,氧化/还原剂稳定
Benzotriazole
1-Hydroxybenzotriazole
TTR a mixture of isomers of 4-methyl-1-H-BTR and 5-methyl-1-HBTR
Children>>adults
Janna, H.; Scrimshaw, M. D.; Williams, R. J.; Churchley, J.; Sumpter, J. P., From Dishwasher to Tap? Xenobiotic Substances Benzotriazole and Tolyltriazole in the Environment. Environ. Sci. Technol. 2011, 45 (9), 3858-3864
Ruan, T.; Liu, R. Z.; Fu, Q.; Wang, T.; Wang, Y. W.; Song, S. J.; Wang, P.; Teng, M.; Jiang, G. B., Concentrations and Composition Profiles of Benzotriazole UV Stabilizers in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in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4), 2071-2079.
苯三氮唑95-14-7

12.1 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半致死浓度(LC50)-蓝鳃太阳鱼-25mg/l-96.0h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 椎动物的毒性。 半致死有效浓度(EC50)-Daphniamagna(大型蚤)-91mg/l-48h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生物降解性 结果: - 不容易生物降解。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致死剂量(LD50) 经口 - 大鼠 - 560 mg/kg 半致死浓度(LC50) 吸入 - 大鼠 - 4 h - 1400 ppm 半致死剂量(LD50) 经皮 - 大鼠 - > 1,000 mg/kg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 - 兔子 - 无皮肤刺激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离体的基因毒性 - 大鼠 - 胚胎 形态变形 致癌性 致癌性 - 大鼠 - 经口 肿瘤发生:符合RTECS标准的可疑致癌试剂。 大脑和覆盖物:肿瘤。致癌性 - 老鼠 - 经口 肿瘤发生:符合RTECS标准的可疑致癌试剂。 肺,胸,或者呼吸系统:肿瘤 肺,胸,或者呼吸系 统:支气管原癌 该产品不是或不包含被IARC, ACGIH, EPA, 和 NTP 列为致癌物的组分 IARC: 此产品中没 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https:// 2/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固体
颜色 : 米黄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机理

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机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旨在引导读者了解本文的主题以及展示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机理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化学结构和缓蚀机理,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缓蚀剂作为一种关键材料,在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和氧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在环境中的暴露和使用增加,因此探索高效的缓蚀剂机理显得尤为重要。
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作为一类新型缓蚀剂,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优异的缓蚀性能使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因此,深入探讨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机理对于揭示其缓蚀性能的来源以及进一步改进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确定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化学结构,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为后续对其缓蚀机理的探讨提供基础。
随后,我们将重点探讨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过程以及该膜对金属腐蚀的抑制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与金属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它如何影响缓蚀性能的提高。
最后,我们将总结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机理,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通过对其机理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进而推动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总之,本文旨在通过对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机理的探讨,加深对其缓蚀性能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性能。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推动缓蚀剂研究的发展。
1.2文章结构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探讨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机理,以便深入了解该缓蚀剂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
具体而言,本文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化学结构: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对该缓蚀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确定,以便了解其在腐蚀抑制中的作用机制。
苯并三氮唑 氧化 产物

苯并三氮唑氧化产物1. 介绍苯并三氮唑(BTA)是一种具有五元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5N3。
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特殊的电子结构,因此在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苯并三氮唑的氧化反应及其产物。
2. 苯并三氮唑的氧化反应苯并三氮唑的氧化反应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苯并三氮唑分子中的某些原子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氧化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例如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等。
2.1 化学氧化反应化学氧化反应是指利用化学试剂对苯并三氮唑进行氧化的过程。
常用的氧化试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以过氧化氢为例,其氧化反应方程式如下:C7H5N3 + H2O2 → C7H4N3O + H2O在该反应中,过氧化氢与苯并三氮唑发生反应,生成苯并三氮唑的氧化产物和水。
2.2 电化学氧化反应电化学氧化反应是指利用电流在电解质溶液中对苯并三氮唑进行氧化的过程。
在电化学氧化反应中,苯并三氮唑作为电极材料,通过施加电压或电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
3. 苯并三氮唑的氧化产物苯并三氮唑的氧化产物根据氧化反应的类型和条件不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生成。
3.1 化学氧化产物在化学氧化反应中,苯并三氮唑的氧化产物主要是苯并三氮唑的氧化衍生物。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试剂为例,苯并三氮唑的氧化反应产物为苯并三氮唑的氧化衍生物和水。
苯并三氮唑的氧化衍生物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或功能材料。
3.2 电化学氧化产物在电化学氧化反应中,苯并三氮唑的氧化产物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组成。
常见的电化学氧化产物包括氧化苯并三氮唑、氧化衍生物和游离离子等。
这些产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可以用于催化反应、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
4. 应用领域苯并三氮唑的氧化反应及其产物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1 有机合成苯并三氮唑的氧化反应产物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参与到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
2023年苯并三氮唑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苯并三氮唑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行业概述苯并三氮唑是指三唑并苯环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1H6N4,用于农药、染料、医药等领域。
作为一种主要的三唑类农药,苯并三氮唑已成为全球农药市场的重要品种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推动了苯并三氮唑的发展。
二、市场环境分析1.需求增加苯并三氮唑由于其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全球市场上最大的除草剂和杀虫剂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苯并三氮唑产业的发展。
2. 国家政策支持中国的农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利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以提高国内农药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在加强环保和食品安全监管,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推动了苯并三氮唑产业的升级。
3.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绿色、环保、健康等生活方式的追求,农药市场对新型、高效、低毒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大。
苯并三氮唑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努力,研发出更为环保、高效、低毒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这些新产品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苯并三氮唑产业的发展。
4.市场竞争加剧苯并三氮唑产业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中品牌多、产品质量不同,市场份额逐渐被几大品牌所占据,同质化严重。
同时,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价格波动较大,厂家之间竞争激烈,企业生存面临较大压力。
三、发展趋势1.市场集中度提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并购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市场集中度提高,企业在研发、制造、销售方面都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协同效应,增加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 环保要求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政策的推行,化学品生产要求逐渐提高,苯并三氮唑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将环保要求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中。
高效、低毒、环保的产品将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苯并三氮唑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苯并三氮唑化学品英文名称:1,2,3-benzotriazole 技术说明书编码:jh08B0000000203分子式:C6H5N3 分子量:119.13二、主要组成及性状有害物成分:苯并三氮唑三、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吸进本品粉尘,可引起鼻炎、支气管炎、发热、喘息以及由于气管炎症而引起的迷走神经紧张等症状。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及消防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一、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苯并三氮唑化学品英文名称:1,2,3-benzotriazole 技术说明书编码:jh08B0000000203
分子式:C6H5N3 分子量:119.13
二、主要组成及性状
有害物成分:苯并三氮唑
三、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吸进本品粉尘,可引起鼻炎、支气管炎、发热、喘息以及由于气管炎症而引起的迷走神经紧张等症状。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及消防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露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定期体检。
九、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亮棕褐色晶状粉末。
沸点(℃):201-204(2.0kPa)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及照像防雾剂, 也用于有机合成。
十、稳定性及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十一、毒理学资料
十二、环境资料
十三、废弃处理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