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经典案例-上海金茂大厦

合集下载

《上海金茂大厦》课件

《上海金茂大厦》课件

由美国建筑师SOM设计。
采用玻璃幕墙,光洁的外 观反射着周围的景色。
结构
结构类型
采用钢结构,具有优异的抗震 性能。
建筑材料
主要使用了玻璃、钢铁和混凝 土。
抗震设计
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抗震技术, 确保建筑的稳固性。
功能
办公场所
提供优质的办公空间,吸引了 许多知名企业入驻。
酒店
金茂大酒店是一流的豪华酒店, 拥有豪华客房和各种设施。
《上海金茂大厦》PPT课 件
上海金茂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的高层建筑。它以其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中心。
建筑面积
享有14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
88层,高度420.5米。
设计
1 设计理念
2 设计师
3 建筑外观
融合现代与传统中国元素, 展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 的独特魅力。
欣赏金茂大厦内部的精美装饰和 高品质建筑。
视频
观看关于金茂大厦的精彩视频, 了解它的壮丽景观和设计。
线上展示
通过线上展示,您可以亲自体验 金茂大厦的魅力。
结束语
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贡献
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金茂大厦为城市带来了国际化的形象和繁荣。
未来发展方向
金茂大厦将继续展示上海的创新和发展,为城市的进一步繁荣做出贡献。
感谢参与者
感谢您参加本次《上海金茂大厦》PPT课件分享,希望您对金茂大厦有更深入的了解。
商业中心
设有高档购物中心和餐饮场所,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他特点
1
外立面灯光设计
夜晚,金茂大厦的外立面灯光设计璀璨
观光层
2
夺目,成为上海城市夜景的焦点。
顶楼的观光层提供了壮丽的全景视野,

建筑风水案例之——上海金茂大厦

建筑风水案例之——上海金茂大厦

建筑风水案例之——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被世人称作'东方明珠',她给予大众的印象是现代化的城市景观。

然而,当我们对上海的新建筑进行推敲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之中同样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

去过上海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金茂大厦这座世界上第三高的建筑。

这座庞然大物在其建造之初,它的建筑设计采取了国际招投标的形式,最终中标者为美国的设计公司。

据说美国人接手这个项目的投标任务后,所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去研究该项目的技术问题,而是力求寻找一种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建筑文脉相沿袭的结合模式。

他们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寻找了几乎所有古代高层建筑的图片,最终他们选定了西安的大雁塔作为构思上海金茂大厦的原型。

另一方面,美国人又研究了中国另一个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将金水玉带的吉祥格局巧妙的引申到金茂大厦的形体设计中。

现在这座大厦已经建成耸立在浦东,它修长稳健的体形确实让我们联想到古老的大雁塔的身影,它接近基座部分的最下几层的跌水处理,也确实体现出中国古代平面布局中曲水环绕的建筑规划方法。

然而,当我们走进了大厦内部的展览厅,看到金茂大厦与世界上其它著名超高层建筑物进行的建筑风格的比较展示时,我们发现金茂大厦的主人在他安排的对金茂大厦的解说词中,美国人的煞费苦心的安排都变得无影无踪了。

金茂大厦将自己高耸屹立的主体比作是一支笔,将周旁的裙房比作是一本书。

咋看起来让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大厦下部故作书卷翻开造型的裙房比作一本书还算妥当,而将大厦的主体比作一支笔总不如将它视作为大雁塔的现代版本更形象恰当。

因此,我们想要了解这种寓意的内在含义,还是要首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城市规划及建筑艺术中的表现。

'自古来,出圣出贤尽在朝阳俊秀之处,清雅之地。

……圣人于此推文,创作阴阳地理之书,……论天、地、人三才之正理……。

'(源自李怀远的《地理原真》)这反映出了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中自然(天)、社会(地)与人的生存、发展有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作用,即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两大哲学支柱。

上海金茂大厦 阿德里安 史密斯

上海金茂大厦 阿德里安 史密斯

阿德里安 史密斯作品欣赏:
• 上海金茂大厦:
广州珠江城大厦:
迪拜塔:
美国朗普国际大厦: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
结束
• 谢谢!
国内人士对外国建筑师在中国 作品日渐增多的态度:
• 1:技术是不分国界的,招投标要越来越国际 化国际招标吸引了众多国际上知名的设计单位 及设计师,带来许多新技术和新理念,更带来 了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与其说他们进入中 国市场,不如说带来了文化的冲突与交流(张 在元博士); “国内外设计技术不在一个平台 和语境上”,清华大学《装饰》杂志主编方晓 风一语道破天机。
上海金茂大厦:
• • • • • • • 作者介绍:美国最大的建筑师工 程师事务所之一的美国芝加 哥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设计 规划。由前任设计合伙人, Adrian Smith主创设计。 曾是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 SOM的设计合伙人,2006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Adrian Smith+Gordon Gill”建筑事务所。Smith先生十 分注重设计与项目的自然环境的关系,并把新的建筑设计与地 域特点相融合。在他40年的建筑生涯中,他的非凡工作成就包 括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建筑,作为世界上超高大厦设计者的先 驱之一,他早已成为高层建筑的的重要奠基人,并把能源节省 系统与科技融合到他的设计当中。

金茂大厦的主体结 构层高变化多,还 存在墙体收分和体 型变化。在巨型柱 施工中,我们创新 设计制造了“跳提式 爬模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巨型 柱施工时。上部钢梁已安装就位, 传统的模板脚手体系均无法圆满 完成混凝土施工后的爬升问题。
• 个人评价:上海金茂大厦起手了中国传 统的塔式建筑外形,这点充分的继承和 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 外形如同一柄青铜剑直冲云霄,象征了 中国向上的发展趋势; • 建筑中引入了先讲的建筑技术,同时很 注意科技在建筑中的应用; • 新的建筑理念,优秀的建筑对中国建筑 界带来了新气息,同时引起了中国建筑 界的思考。 • 迎合了中国人喜欢塔德思想。

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

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

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越来越成为了建筑行业的趋势。

建筑智能化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通过全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使建筑物获得更优质的功能和更加卓越的性能,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

下面是一些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

案例一:上海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超高层建筑,高度为420.5米,共有88层,是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高楼之一。

这座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

首先,上海金茂大厦的立面系统是一种由LCD屏幕组成的幕墙系统,可以根据天气、时间、季节等条件以及大楼的设计概念进行变换,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形式。

其次,大厦在自动化控制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设有多个自动控制系统,如电梯和空调系统,实现了自动调节和控制。

最后,在建筑安全方面,金茂大厦拥有先进的消防设备、智能烟雾控制系统和大楼液压偏转监测系统等。

这些高科技设备的运用,使得大楼的综合性能得以全面提升。

案例二: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是北京市政府及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导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现代机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该航站楼建筑智能化水平处于全球领先。

首先,T3航站楼拥有全自动行李输送系统,能够在繁忙的旅客高峰期快速、准确地把行李分配到指定的位置,避免了行李混乱和丢失的情况。

其次,航站楼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贯穿整个建筑,实现了自动控制和监测,包括空调、照明、电力、通风、洁净等领域。

最后,在安保方面,T3航站楼采用了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如综合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识别系统等,高效地保障了人员和机场资源的安全。

案例三: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是上海世博园区的核心建筑之一,是世界博览会上集国际先进技术、博物馆、科技设施等元素于一体的最大展馆。

该馆建筑智能化为建筑物注入了现代科技元素,成为“未来”感十足的一处名景。

首先,主题馆内部配备了大量的高科技设备,如“智能沙盘”、全息幻彩剧场、虚拟现实大厅等。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是一座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

其设计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立面设计、空间布局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

首先,上海金茂大厦的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结构体系。

在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同时,钢结构还具有较轻的自重,能够减小建筑的负荷,降低地基要求。

此外,钢结构还能够快速拼装,加快施工进度。

其次,上海金茂大厦的立面设计采用了环形玻璃幕墙。

这种设计既能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又能提供广阔的视野。

此外,幕墙材料还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减少建筑的能耗。

同时,幕墙的设计还考虑了风载荷和地震力的影响,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再次,上海金茂大厦的空间布局以高效利用空间为原则。

大厦内部采用了高速电梯系统,确保了垂直交通的效率。

同时,大厦的平面布置采用了环形结构,中央开放空间为核心,既方便行人流动,又提供了一个集中休息的场所。

此外,大厦内还设置了多个垂直交通中庭,方便人员进出各个办公楼层。

此外,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还注重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大厦采用了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如LED照明、高效空调系统等,以降低能耗。

同时,大厦设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大厦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灌溉和厕所冲洗,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些措施使得金茂大厦成为一座具有环保特色的建筑。

最后,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还考虑了建筑的艺术性和人文关怀。

大厦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设置了艺术装置、绿植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

同时,大厦还设置了观光层和展览空间,供市民和游客参观,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涉及到建筑结构、立面设计、空间布局等多个方面。

其钢结构体系、环形玻璃幕墙、高效的空间布局、可持续性发展措施以及人文关怀等特点,使得该建筑成为上海的地标性超高层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也融合了艺术、人文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揭秘上海最高楼风水大战,环球金融中心“军刀楼”事件真相

揭秘上海最高楼风水大战,环球金融中心“军刀楼”事件真相

揭秘上海最⾼楼风⽔⼤战,环球⾦融中⼼“军⼑楼”事件真相图⽚发⾃简书App2013年,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上海中⼼⼤厦主体结构封顶,形成了⾦茂⼤厦、环球⾦融中⼼、上海中⼼三座摩天⼤楼环⽴的局⾯,⾄此,上海的世纪风⽔⼤战也告⼀段落。

⾦茂⼤厦先发制⼈图⽚发⾃简书App1994年5⽉⾦茂⼤厦率先开⼯。

此时,⾦茂⼤厦⾯临⼀个风⽔困境:后建的两座⼤厦如果⾼度超过⾃⼰,⾃⼰在⽓势上会被压倒。

后建的两座⼤厦外观设计同样⽆法预料,如果是具有攻击性和破坏⼒的形煞,则⾃⼰不仅难以应对⽽且也⽆法补救。

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唯⼀的办法就是:主动防御,事先做好应对最坏局⾯的准备,于是就有了这个银光闪闪、头长尖⾓、浑⾝是刺的镔铁狼⽛棒,⼀副⼑枪不⼊,软硬不吃,⾦刚不坏,谁奈我何的霸道模样。

图⽚发⾃简书App从实际来看,⾦茂⼤厦的战略取得了令⼈意想不到的效果:主动防御演变成为先发制⼈。

环球⾦融中⼼狠辣⽆⽐图⽚发⾃简书App上海环球⾦融中⼼是以⽇本的森⼤厦株式会社投资建设。

该项⽬1997年初⾸次开⼯时,⾦茂⼤厦已经接近封顶,⽽上海中⼼仍杳⽆消息。

此时⽇本⼈⾯对的情况较为复杂:已经建成的⾦茂⼤厦不仅形成了⼀个凶相毕露的的恶煞,必须全⼒应对,⽽且挡住了⾃⼰从黄浦江龙转⾝处吸收旺⽓的通路。

未来上海中⼼的建筑⾼度和外观设计难以预料,更是要⼩⼼提防。

同时,东⽅明珠⼴播电视塔正处在⽓场的中⼼,⾼耸如龙珠起到点睛聚⽓的作⽤。

⽇本⼈于是剑⾛偏锋搞出了这个武⼠⼑与太阳旗组合,被称为“军⼑楼” 的设计⽅案。

其中蕴含的风⽔设计理念是:以武⼠⼑的杀⽓加上玻璃幕墙的强烈反光来化解⾦茂⼤厦这枝镔铁狼⽛棒的煞⽓,并重点防范未来的上海中⼼。

⼑锋直指黄浦江龙转⾝处和东⽅明珠塔,斩龙破塔。

同时楼顶的圆洞正与东⽅明珠塔⼀下⼀上、⼀⼤⼀⼩的两个球体相互辉映,⼀虚⼀实,⼀阴⼀阳,⽤以吸纳龙珠汇聚的旺⽓,从⽽形成惊⼈的“斩龙夺珠”风⽔格局,⽃煞夺⽓⼀举数得。

“军⼑楼”的设计曝光后,舆论哗然,各路风⽔⼈⼠抗⽇愤青纷纷上阵,深⼊揭批⽇本⼈亡我中华之⼼不死,认定⽇本⼈包藏祸⼼暗下毒⼿的⽍意。

建筑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以上海金茂大厦为例

建筑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以上海金茂大厦为例

【城市建筑研究】20世纪初,西方的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对建筑进行了革命,由此,现代主义建筑在欧洲国家开始盛行,开创了一个时代巅峰。

随后,后现代主义到来并全球流行,有力地冲击了建筑的民族性。

这使得人们开始思考中国城市与人们生活的环境领域,而现代化的发展使城市中盛行国际风的建筑,中国的民族特色与民族精神的缺失成为了中国建筑面临的危机。

一、中国建筑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传统建筑可分为两个部分,鸦片战争之前,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史,鸦片战争后,称之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早在商朝时,中国就开始形成属于自己的建筑体系,直到西周与秦,才奠定了中国的建筑体系的根基。

之后的2000年即使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基本的建筑框架与建筑模式并未发生改变。

建筑的主要特点体现为5点: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统一;群体建筑强于单体造型;木结构的单体规范性、标准性;强调曲线造型的屋顶特色;色彩明艳,对比突出。

由于外来国家的侵占加之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诞生和运用,中国建筑的新与旧的过渡缺少一个寻常的融会贯通的过程,传统的建筑样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危机。

但是,坚定的民族审美观念依然时不时地在人们的心中流淌。

中华上下5000年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孕育了“民族形式”这一理念。

国旗象征着中华儿女坚定的心,天安门的庄重与大气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灵魂。

在对民族性的探寻与摸索中,人们前进的道路虽然艰辛,虽然失败过,却并没有阻止建筑功能与建筑工艺的前进,在建筑与社会形象的成效之间,获得了许多辉煌。

由此,中国建筑开始攀登一个又一个带有民族性特色的高峰,中国建筑的特色与形式在曲折的道路上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对美的追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开始了新探索,新发展,开始借鉴苏联的建筑模式,同样十分注重带有政治色彩的“民族特色”。

相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古典式建筑规模,新建筑形式开始多了起来,并且群体建筑逐渐增多,十分强调民族特点。

上海金茂大厦背后的故事

上海金茂大厦背后的故事

上海金茂大厦背后的故事上海金茂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的摩天大楼,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外观而闻名于世。

然而,除了其惊人的外观和建筑工艺外,金茂大厦背后还有一段令人惊叹的故事。

金茂大厦的建筑高度达到420.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综合用途建筑之一。

建筑物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塔楼,以及现代建筑和艺术的元素。

这座大厦于1995年开始建设,历时四年完成。

其设计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和材料,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金茂大厦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建筑的壮丽和创新。

它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展现了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改革和城市化的浪潮。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迎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金茂大厦成为了上海市中心地区的核心项目之一,展示了中国对国际视野和现代化的追求。

在建设过程中,金茂集团作为该项目的发起者和投资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茂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座世界级的建筑,提升上海的国际形象。

建筑师在设计金茂大厦时,注重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风格。

大厦的外观采用了金黄色的玻璃幕墙,象征着繁荣与财富。

每层楼的形状都有所变化,为整个建筑增添了动感和流动感。

今天,金茂大厦已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和商务人士的热门目的地。

大厦内设有豪华酒店、高端办公空间和观光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体验和服务。

总之,上海金茂大厦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象征。

它的背后有着丰富的故事,展示出中国人民对未来的追求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无论是在建筑的壮丽,还是在背后的历史故事中,金茂大厦都值得我们的赞赏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美可持续建筑项目
中美可持续建筑项目(SBP)致力于提高中国建筑领 域需求侧能效,通过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提供工具 和方法,从而推动大范围的节能行动。
实施机构
中美可持续建筑项目(SBP)由全球领先的气候变 化咨询机构 ICF 国际咨询公司(纳斯达克:ICFI) 实施。ICF 总部设在美国维吉尼亚州 Fairfax,拥有 3500 多名员工,在世界各地均设有办公室。ICF 北京办公室尤其专长在气候变化、能效、企业可持 续发展、碳金融、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可持续建筑 等方面为各类客户提供咨询。ICF 的实施伙伴包括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和美国解决方案工 程设计公司。
♦ 可变式厨房排气系统:在屋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光传
感器,以此对房间内的热度和烟雾浓度进行探测,从 而减少空闲时段和非烹饪时段的空气流动及风扇的 能源使用率。
♦ 平衡建筑物内的气压:不断对建筑屋内部的气压平衡
系统进行优化,以避免已经过调节的空气流走或散 失。
成果
通过采取上述低成本、无成本和推陈出新的改进 措施,从 2001 年到 2003 年,金茂大厦成功实 现节能 20%,其评测得分提高了 10 分。另外, 在 2003 年进行的一次由 “Servidyne Systems, LLC”(美国环保局国内节能型商用建筑物项目 “能源之星”的长期合作伙伴)进行的调查活动 中,金茂大厦证明了其所用的能源,比相同气候 带内其它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要少将近 30% 个百 分点。此外,金茂大厦饭店运营中的能源消耗, 在全球同类可比饭店中也处于较低水平。
本文的撰写得到了美方人民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提供的大力支持。美国国际 开发署对本文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亦不代表美国国际开发署或美国政 府的观点。
Sustainable Buildings 可持续建筑
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陈梅真: mchen@ 或访问: 或 /greenbusiness.
注:本建筑案例是 ICF 国际咨询公司于 2003 年美 国环保署 eeBuildings(节能建筑)项目下开发的。 2001 年至 2009 年,eeBuildings 项目通过共享美 国“能源之星”的最佳实践经验,帮助商业建筑业主、 管理人员及租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更换大门:将滑动门更换为旋转门。这样既可以在冬
天防止冷空气流入建筑物,又能够在夏天有效防止建 筑物内冷气的流失。
♦ 配置可变泵:在所有的承租人冷却系统中安装频率可
变式驱动装置。
♦ 优化冷却水和冷凝水:根据建筑物外部空气状况和内
部利用的分布情况,对冷却水的出水温度和冷凝水的 进水温度进行优化调节。
下一步计划
2003 年 10 月至 2004 年 2 月期间,Servidyne Systems, LLC 对金茂大厦进行了一次独立的能源 状况调查,旨在寻求是否还有可利用的节能空间, 以进一步改善金茂大厦的能源利用状况。金茂大厦 目前正在根据此次调查结果评估这些新的低成本、 无成本的运营措施,以及更加新颖的节能方法,为 进一步改善自身的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努力探索。
Sustainable Buildings 可持续建筑
案例研究:上海金茂大厦 通过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无成本节能运行及改造成功节能 20%
项目概述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占地面积 290,000 平方米,为综合型 建筑(写字楼、饭店和商店),由上海金茂英泰设施管理有限公 司负责物业管理()。金茂大厦是中国最高的 建筑物,其高度在世界上位居第四。金茂大厦是中国第一个采用 美国环保局评测工具* 的建筑物。从 2001 年起,通过采用低成 本和无成本的运行措施以及改造措施,成功节约了 20% 的能源 消耗。
应用措施 2001 年,上海金茂英泰设施管理有限公司参加了建筑节能运行 培训项目,随后开始使用美国环保局的评测工具对金茂大厦的能 源利用状况进行评测。不久,金茂物业公司对建筑物实行了节能 政策,通过将改进后的建筑物能源利用情况的评测得分与 2001 年的首次评测得 分进行比较,因此金茂英泰设施管理有限公司 能够掌握其管理之下的建筑物能源利用情况的改善程度。金茂物 业公司所采用的改进措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