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标准成本法

合集下载

07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 孟焰版

07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 孟焰版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泰勒(Frederick. Taylor)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 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标志着企业管理新时代的 诞生。泰勒等工程师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为目的, 进行了工作分析和动作、时间的研究,提出企业应 该把生产经营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尽可能 压缩到最低限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管理上要 求企业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科学管 理在会计上的实施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制定标准成本、 严格的执行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来体现,这是会计 为配合泰勒制的广泛实施,在计算和监督方面所取 得的重大进展。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是会计发展史上 的一个重要事件,为会计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开辟 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第四节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原材料”、“生产成 本”、“半成品”、“产成品”、“销售成本” 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以标准成本登记。 2、根据各种差异的名称,分别建立专门的成本差 异账户,以登记实际发生的成本差异,其中每 个账户的借方登记发生的超支差异,贷方登记 发生的节约差异。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1)纯差异 (2)混合差异 对混合差异的处理有三种方法: 1)将混合差异分离出来,单独列示,不由具体的责任成 本部门负责; 2)将混合差异按项平均或按比重在各种纯差异之间进行 分配; 3)为简化计算,不单独计算混合差异,而是将其直接归 于某项差异。标准成本法下,对混合差异的处理采用 了第三种做法,将其计入了价格差异。

第七章标准成本法

第七章标准成本法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新新机械厂生产A产品,其标准工资率为5元/ 工时,实际工资率为6元/工时,标准工时为500工 时,实际工时为450工时,试求该产品直接人工的工 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解:直接人工成本差异=6×450-5×500 =200(元)(U) 200元的逆差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6-5)×450 =45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50-500)×5 =-250(元)(F) 200=450-250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第四节
第五节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本章思考题
第一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 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 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 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生产运营管理第7章

生产运营管理第7章

第7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学习指导本章阐述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以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和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做到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这三种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明确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如何被实际应用的。

本章内容概要详见表7—1.续前表二、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分类法 2.系数法3.联产品 4.副产品5.定额法 6.定额成本7.脱离定额的差异 8.定额变动差异9.成本习性 10.固定成本11.约束性固定成本 l2.酌量性固定成本13.变动成本 14.混合成本15.变动成本法 l6.生产边际贡献17.边际贡献 18.标准成本法19.标准成本 20.理想标准成本21.正常标准成本 22.现实标准成本23.成本差异 24.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5.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6.直接材料用量差异27.直接.,kJ4成本差异 28.直接jk二E—r资率差异29.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30.变动制造费用差异31.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并说明理由)1.只要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就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2·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3·按照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4·在按系数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情况下,若系数是按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计算确定的,则按系数分配的结果与直接按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比例分配的结果相同.5.分类法的适用与否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6.联产品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7·产品内部结构、所用原材料、工艺技术过程完全相同,但由于工人操作而造成的质量等级不同的产品,可以应用分类法的原理,按照不同售价在它们之间分配费用。

名词解释标准成本法

名词解释标准成本法

名词解释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确定生产成本和库存评估。

它基于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这些成本是根据预期的生产能力、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因素计算得出的。

标准成本法的
核心思想是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生产效率和成
本控制情况。

在标准成本法中,每个生产环节都有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包
括标准直接材料成本、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

这些标
准成本是基于公司的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或管理层的预测进行设定的。

一旦标准成本确定,公司就可以用它们来预测生产成本,进行
预算和绩效评估。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促进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通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公司可以及时发现生产
过程中的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此外,标
准成本法还可以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帮助管理层制定合理的预算
和目标。

然而,标准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由于标准成本是
基于预测和估计得出的,所以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此外,如果标准成本的设定不合理或过于理想化,可能会导致生产计划的不准确和成本控制的困难。

总的来说,标准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成本、进行绩效评估和促进效率提升,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合理设定标准成本,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生产成本控制策略手册(也可叫指南)

生产成本控制策略手册(也可叫指南)

生产成本控制策略手册(也可叫指南)第1章引言 (4)1.1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4)1.2 生产成本控制策略手册的目的与意义 (4)第2章生产成本概述 (4)2.1 生产成本的构成 (4)2.1.1 直接成本 (5)2.1.2 间接成本 (5)2.2 生产成本分类与特点 (5)2.2.1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5)2.2.2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5)2.2.3 单位成本与总成本 (5)2.3 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 (6)第3章成本控制基本原理 (6)3.1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原则 (6)3.1.1 成本控制的概念 (6)3.1.2 成本控制的原则 (6)3.2 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手段 (7)3.2.1 成本控制方法 (7)3.2.2 成本控制手段 (7)3.3 成本控制的基本环节 (7)3.3.1 成本预测 (7)3.3.2 成本计划 (7)3.3.3 成本核算 (7)3.3.4 成本分析 (8)3.3.5 成本改进 (8)3.3.6 成本考核 (8)第4章成本预算与目标设定 (8)4.1 成本预算的编制 (8)4.1.1 预算编制的原则 (8)4.1.2 预算编制的程序 (8)4.1.3 预算编制的方法 (8)4.2 成本预算的执行与监控 (9)4.2.1 预算执行的原则 (9)4.2.2 预算执行的措施 (9)4.2.3 预算监控的方法 (9)4.3 成本控制目标的设定 (9)4.3.1 成本控制目标的原则 (9)4.3.2 成本控制目标的设定方法 (9)4.3.3 成本控制目标的实施与评估 (10)第五章生产过程成本控制 (10)5.1 材料成本控制 (10)5.1.1 物料采购策略 (10)5.1.2 物料库存管理 (10)5.1.3 物料使用控制 (10)5.2 人工成本控制 (10)5.2.1 人力资源规划 (10)5.2.2 生产组织优化 (10)5.2.3 劳动成本核算 (10)5.3 制造费用控制 (11)5.3.1 能源管理 (11)5.3.2 设备维护与管理 (11)5.3.3 环保与安全 (11)5.4 质量成本控制 (11)5.4.1 质量管理策略 (11)5.4.2 质量成本分析 (11)5.4.3 质量改进措施 (11)第6章供应链成本控制 (12)6.1 采购成本控制 (12)6.1.1 优化采购流程 (12)6.1.2 价格谈判与合同管理 (12)6.1.3 风险管理 (12)6.2 库存成本控制 (12)6.2.1 库存优化 (12)6.2.2 仓储管理 (12)6.2.3 库存融资 (12)6.3 物流成本控制 (12)6.3.1 运输成本控制 (12)6.3.2 仓储配送成本控制 (13)6.3.3 物流信息化 (13)第7章生产效率优化 (13)7.1 提高生产效率的意义 (13)7.1.1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原材料、能源、人力等成本。

会计实务第七章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

会计实务第七章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考点1:管理会计概念和目标1.概念: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标: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考点2:管理会计体系根据《指导意见》,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由理论(基础)、指引(保障)、人才(关键)、信息化(支撑)加服务市场(外部支持)构成“4+1”的会计管理有机系统。

【提示】“4+1”系统之间的关系:“理论体系”是基础,“指引体系”是保障,“人才队伍”是关键,“信息系统”是支撑,“咨询服务”是确保四大任务顺利实施推进的外部支持,为单位提供更为科学、规范的管理会计实务解决方案。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是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的系列标准。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一)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提示】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只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和基本认识的总结升华,并不对应用指引中未做出描述的新问题提供处理依据。

(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应用指引居于主体地位,是对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指导。

(三)管理会计案例库案例库是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经验的总结提炼,是对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实例示范。

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区别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一大特色。

考点3:管理会计要素及具体内容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四项管理会计要素。

这四项要素构成了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机体系,单位应在分析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全面开展管理会计活动,并提供有用信息,生成管理会计报告,支持单位决策,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成本会计概述: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成本会计概述: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4、标准成本的种类
影响标准成本分类的两个主要因素; 其一是标准成本的可达到性,即达到既定
标准的难易程度; 其二是,修订标准成本的频率。 根据这两项因素,可以将标准成本本标准成本。 几年中只制订一次并保持不变的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可使企业不同时期的成本与相同
的标准成本基础进行比较。 但因科技的日益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32845-(6.4×4800) =2125(元)(超支)
2、分别计算材料的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 (1)计算各种材料的价格差异。 A材料价格差异=3 300x(3.8-4)= -660(元)(节约) B材料价格差异=4 850x(3.5 -3.2)=+1455(元)(超支) C材料价格差异=1 850x(1.8 -2)= -370(元)(节约) 材料价格差异合计= -660+1455 -370=425(元)(超支)
A材料
4
B材料
3.2
C材料
2
合计

0.3
1.2
0.5
1.6
0.2
0.4
1
3.2
若根据标准,每10 kg混合材料应产出甲产品5 kg。 因此,甲产品每kg的混合材料标准成本为:
(3.2×10)÷5=6.4(元)
设该企业本期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4 800 kg, 所耗用混合材料的实际成本资料(假设本期材 料实际购入量全部投入生产)如下表:
a材料价格差异3300x384660元节约b材料价格差异4850x35321455元超支c材料价格差异1850x182370元节约材料价格差异合计6601455370425元超支22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差异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差异标准产出率标准产出率5kg10kg505kg10kg50480050实际产量应耗混合材料的标准数量9600kg433009600031680元a材料用量差异b材料用量差异324850059600160元c材料用量差异21850029600140元材料用量差异合计16801601401700元33把材料差异进一步分解把材料差异进一步分解材料结构差异按标准价格计算的实际混合成本按实际用量计算的标准混合成本材料产出差异单位产品中混合材料的标准成本标准产量实际产量433003248502185032100003242032000420元超支64100000548001280元超支总差异直接人工的实际工时耗用量实际小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耗用量标准小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实际工时耗用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实际耗用量直接材料的标准工时耗用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标准耗用量1价格差异

7 标准成本法

7 标准成本法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 (一)标准成本法的特点 1.预先制定产品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 2.按标准成本进行产品成本核算 3.计算各成本项目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各种差异,设立 各种成本差异科目进行归集,并借以对产品成本进行 控制和考核
2012-12-27
1
(二) 标准成本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 企业在最有效的生产经营条件下所达到的成本 2、正常标准成本 在合理工作效率、正常生产能力和有效经营条件下所 能达到的成本 3、现实标准成本 根据企业当前生产基本条件下确定的标准成本,并且 随着企业生产条件的变化,现行成本标准将随之变动, 通常每年制定一次
4、生产能量= 100*5 = 5000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 = 5000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 800*5 = 4000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 5000/5000 = 1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5000 - (1*5000)= 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 (5000 – 800*5)*1 = 1000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0 + 1000 = 1000 由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数相同,未发生该项费用的耗 费差异,但因未能达到应有的能量,使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闲 置,损失额为10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0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 (5000 – 800*5.5)*1 = 60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800*5.5 – 800*5)*1 = 400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0 + 600 + 400 = 1000
四、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一)标准成本法账务处理的特点 1 “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账户可以只登记标准成本, 设置各种成本差异账户,分别核算各种差异 2 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 按比例分配 计入当期损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要树立成本意识
• “根据标准成本计算进行成本管理,归根 到底是靠人们在经营中的积极性。”“管 理者树立成本意识是实行标准成本计算不 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为使部门管理者 树立成本意识,还必须采取公正合理的成 绩评价制度或使管理者积极参加制定作为 测定成绩标准的成本标准等……也要进行 各种教育和培训。”
27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 计算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中标准工时, 一般是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按产品的加工 工序来制定。这个标准工时,除了包括产品的直 接加工工时外,还要考虑工人必要的间歇和停工 时间。“标准价格”是确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 另一因素,它一般是采用计划工资率,即每一标 准工时应分配的标准工资,应以职工工资标准为 基础来确定。单位产品消耗的各工序标准工时由 工程技术和生产部门来提供,计划工资率一般由 人力资源部门来提供。
能量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固定制造费
差异=(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用标准分配率
上式能量差异反映了计划产量的标准工时(预算工时) 和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它把前面效率差异和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两因素综合为一个因素。
6
有利于成本控制
• 标准成本制度通过事前制定的成本标准, 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 界限,可以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 生;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 支出,随时揭示节约还是浪费,及时发现 超过成本标准的消耗,迅速制定改进措施, 纠正偏差,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产品 成本形成之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相比较,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及时总 结经验,为未来降低成本指出途径。
29
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 =
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 =
30
表7-2 产品:甲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 标准制定日期×年×月×日
31
• 2.2 标准成本差异的核算和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32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定义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
33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定义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的标 准直接材料成本与实际直接材料成本 的差额。
34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数量×实 际单价)-(标准数量×标准单价)
35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
• 材料数量差异的计算 • 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
36
材料数量差异的计算
14
现实标准成本
• 它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进行有效经 营基础上,根据下一期最可能发生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耗用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的生 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15
• 1.2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和条件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条件
16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
• 1.正确制定成本标准; • 2.揭示实际消耗与成本标准的差异; • 3.积累实际成本资料并计算实际成本; • 4.计算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 5.通过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算出标准
• 材料数 (实际 标准 材料标 量差异= 消耗量-消耗量)×准价格
• 上式中,材料标准消耗量,是在生产任务完成后, 根据实际产量(零件数量或毛坯数量)和单位标 准消耗量(定额)相乘求得;实际消耗量是根据 领、退料凭证以及原材料盘存资料计算出来的。
37
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
• 材料购入 (实际 标准 实际 价格差异= 价格-价格)×购入量
接下页
20
要健全成本管理组织
接上页
• 另一方面,必须健全有关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组 织,配备既懂技术又精通成本会计的人员。如日 本一些企业设置成本计算科、标准科以及由这些 科室和生产现场负责人组成的成本管理委员会。 在美国还设立标准委员会来制定标准。标准委员 会成员由企业中受标准影响的各个部门代表组成, 会计部门成员通常是标准委员会关键成员。另外, 美国还专门设置成本工程师,以便对成本问题进 行深入探索。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计划固定制造 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计划产量标准工时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 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 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46
接上页
两种因素差异分析法:提出这种方法的人认为,固定制 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不一样,它同效率因素没有直接联 系,只要从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这 时,耗费差异的计算方法同前面相同;产量差异可按下列 公式计算:
19
要健全成本管理组织
• 为了有效地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必须适应责任会 计的要求,相应地确定成本责任中心,各成本中 心在成本上的责任、权限范围必须一致,把标准 成本作为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目标并对实际成本进 行控制,同时要分析成本差异原因和责任者,定 期向上级报告。另一方面,必须健全有关实施标 准成本制度的组织,配备既懂技术又精通成本会 计的人员。
接下页
10
有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接上页
• 因此,以本期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 就能正确评价企业的工作质量。此外,在 实行责任会计制度下,各成本中心之间的 半成品内部转移价的确定,也以标准成本 或在标准成本基础上加一定比例的内部利 润为依据。这样可以避免各成本中心的责 任成本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正 确评价它们的业绩。
• 2.在生产过程中将成本的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 进行比较,及时地揭示和分析脱离成本标准的差 异,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加强成本的事 中控制。
接下页
3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接上页
• 3.每月终了按实际产量乘各项目的成本标准, 将求得的标准成本同计算出来的实际成本相比较, 揭示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查明责任归属, 评估业绩,从而制定有效措施,以避免不合理支 出和损失的重新发生,为未来的成本管理工作和 降低成本的途径指出努力方向,实现成本的事后 控制。
4
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
• 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 有利于成本控制 • 有利于价格决策 • 利于简化会计工作 • 有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5
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 标准成本制度要求在基层管理者参加之下, 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成本标准,作为员工工 作努力的目标和业绩评估的尺度,这对于 促使广大员工关心成本计算,增强成本意 识,努力完成预定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 用。
44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
用标准成本
上式中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是按下式计算 的: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 用的标准成本×实际产量
45
•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一般分为耗费 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和效率差异三部 分,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42
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指实际产量变动制
造费用标准数与实际数之间的差额。
43
•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是由变动制造费 用率差异和效率差异两部分组成的,其计算 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变动制 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8
利于简化会计工作
•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在制品、产成品和销 售成本均以标准成本计价时,可以减少成 本计算工作量,简化日常账务处理,及时 提供利润等数据,加速了会计报表的编制。
9
有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 在实际成本会计制度下,通过本期的实际 成本与上期的同一产品的实际成本相比较, 以评估成本超降情况。然而,比较的成本 和被比较的成本都是偶然性成本。所以, 这样的比较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标准 成本制度下,以标准成本作为评估业绩的 尺度,由于标准成本通常是指在正常生产 条件下制造产品应有的成本额。
第七章(2)标准成本法
1
第一节
标准成本制度概述
• 1.1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 成本标准的类型
2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 1.预先制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应该发生的各项 目成本,亦称标准成本,作为员工工作努力的目 标,以及用作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 从而起着成本的事前控制作用。
接下页
22
要树立成本意识
接上页
• “对最高经营管理层也要树立强烈的成本 意识,最高经营管理层对作为经营管理制 度的标准成本计算的作用,必须要有正确 的认识。”“从现实问题看,如果得不到 最高层经营管理者的大力支持,标准成本 计算的效果就难以发挥。”
23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 2.1 标准成本的制定 • 2.2 标准成本差异的核算和分析
24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标准 成本差异分析
• 2.1 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各成本项目的制定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表7-2)
25
标准成本各成本项目的制定
•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26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 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一方面 应从工程技术部门取得产品的技术文件提 供的制造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消 耗量(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消耗和 正常的损耗);另一方面,应从供应部门 取得每项材料的标准单位价格,主要包括 运杂费和购价等。把各种原材料的标准消 耗量乘其标准单价,就可以求得产品材料 标准成本。
7
有利于价格决策
• 标准成本是价格决策和投标议价的一项重 要依据,这是因为标准成本提供了及时性、 一致性的成本信息,它消除了经营管理过 程中由于低效率或浪费以及偶然性因素对 成本的影响,从而避免了由于实际成本波 动而造成价格波动的后果。所以,标准成 本较会计期间结束后才求得的实际成本作 核价基础更为符合客观真实情况,并能满 足竞争时市场对定价及时性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