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标准成本法

第十章 标准成本法
第十章 标准成本法

第十章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2.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B. 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D. 以上任何两种差异

3. 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B.重要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

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

D.市场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

4. 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A.采购数量

B.入库数量

C.领用数量

D.耗用数量

5.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6. 标准成本是一种()。

A.机会成本

B.历史成本

C.重置成本

D.预计成本

7. 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

A. 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

B. 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

C. 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

D. 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

8. 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该产品A 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

A.360000元

B.320000元

C.200000元

D.-160000元

9. 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A.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B.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C. 材料价格差异

D. 直接人工差异

10. 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质量控制部门

B.采购部门

C.工程设计部门

D.生产部门

11. 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处理成本差异的依据是()

A.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B.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

C.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

D.企业内部会计报告的要求

12.()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A.现行标准成本

B.基本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理想标准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形成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原因经常有()。

A.操作疏忽致使废品增加

B.机器或工具不适用

C.供应厂家材料价格增加,迫使降低材料用量

D.紧急订货形成的采购成本增加

E.操作技术改进而节省用料

2. 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是()。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E.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 标准成本按其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分类包括()。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E.重置成本

4. 在确定直接人工正常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包括()。

A.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

B.必要的工间休息

C.调整设备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

E.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5. 在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系统下,下列账户中只包含标准成本,不含有成本差异的是()。

A.在产品成本

B.半成品成本

C.产成品成本

D.产品销售成本

6. 各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登记()。

A.成本超支差异

B.成本节约差异

C.超支差异转出额

D.节约差异转出额

7. 原材料质量低劣,会造成()向不利方面扩大。

A.直接材料成本的用量差异

B.直接人工成本的效率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

E.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

8. 下列各项中,能够造成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有()。

A.直接材料质量次,废料过多

B.间接材料价格变化

C.间接人工工资调整

D.间接人工的人数过多

E.产品物理结构变化

9. 影响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原因的有()。

A.工人劳动情绪不佳

B.作业计划安排不当

C.加班或使用临时工

D.出勤率变化

E.设备故障较多

10. 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

A.差异的类型

B.差异的大小

C.差异的原因

D.差异的时间

三、判断题

1. 标准成本都是面向未来的成本,不应计入帐簿。()

2. 标准成本制度不仅可以用语制造类企业,也可以用于服务类企业。()

3. 利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时,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4. 管理用的成本数据通常不受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约束,也不能从财务报表直接取数,故与财务会计中使用的成本概念无关。()

5. 在标准成本系统中,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预计下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材料市价。()

6. 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决定的。()

7. 利用三因素法进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时,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与实际工时之差,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求得的。()

8. 在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系统中,原材料无论是借方和贷方都只能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

9. 作为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用量标准必须是直接人工生产工时。()

10. 无论哪种变动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上升,都会引起整个变动成本差异的不利变化。()

习题一

一、目的:熟悉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二、资料:某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工时消耗3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5元。本月生产产品500件,实际使用工时14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7700元。

三、要求:1. 分析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2. 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习题二

一、目的:熟悉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掌握固定制造费用的三因素法。

二、资料: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本企业该产品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小时,制造费用均按人工工时分配。

(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是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

三、要求: 1.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

2.将成本差异总额分解为9种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采用三因素法)。

习题三

一、目的:进一步熟悉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二、资料: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直接材料0.1千克* 150元/千克15元

直接人工5小时* 4元/小时20元

制造费用:

其中:变动费用6000元/1000件6元

固定费用5000元/1000件5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46元

本月生产A产品8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

直接材料0.11千克* 140元/千克15.4元

直接人工 5.5小时* 3.9元/小时21.45元

制造费用:

其中:变动费用4000元/800件5元

固定费用5000元/800件 6.25元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48.1元

三、要求: 1.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计算分析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采用二因素法,计算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5.采用三因素法,计算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D

4.D

5.B

6.D

7.A

8.A

9.C 10.B 11.C12.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E

2.AB

3. BC

4.ABCD

5.ABCE

6.BC

7.ABC

8.BCD

9. ABE 10.ABCD

三、判断题

1. X

2. √

3. X

4. X

5. X

6. X

7. √

8.√

9. X 10.√

四、业务题

习题一

(1)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00*(7700 / 1400 – 5)= 700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00 - 500*3)* 5 = -500

(2)借:生产成本7500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700

贷: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500

变动制造费用7700

习题二

1. 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17550 – 855*20 = 450元

2. 材料价差= (9000/900 - 9)* 900 = 900

材料量差= (900 – 50*20)* 9 = - 900

工资率差异= (3325/950 - 4)*950 = - 475

人工效率差异= (950 – 45*20)*4 = 200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375/950 - 3)*950 =- 475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950 – 45*20)*3 = 150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850 – 2*1000 = 85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950 – 20*45)*2 = 100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1000 – 950)*2 = 100

习题三

1、材料价格差异= (800*0.11)*(140 - 150)= - 880

材料数量差异= (800*0.11 – 800*0.1)*150 = 1200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880 +1200 = 320

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材料成本下降880元,由于材料实际数量高于标准数量,使材料成本上升12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上升320元,为不利差异

2、工资率差异= (800*5.5)*(3.9 - 4)= - 440

人工效率差异= (800*5.5 – 800*5)*4 = 1600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440 + 1600 = 1160

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知己饿人工成本下降44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1160元,为不利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800*5.5)* [ 400/(800*5.5)- 6000/(1000*5)] = - 1280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800*5.5 – 800*5)*1.2 = 480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 1280 + 480 = - 800

由于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低于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下降12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两者相抵,变动制造费用净下降800元,为有利差异。

4、生产能量= 100*5 = 5000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 5000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800*5 = 4000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5000/5000 = 1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5000 - (1*5000)= 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5000 – 800*5)*1 = 1000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0 + 1000 = 1000

由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数相同,未发生该项费用的耗费差异,但因未能达到应有的能量,使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闲置,损失额为10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0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5000 – 800*5.5)*1 = 60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800*5.5 – 800*5)*1 = 400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0 + 600 + 400 = 1000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中,当材料节约时应() A借记有关差异账户B贷记有关原材料账户C贷记有关成本账户D贷记有关差异账户2、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计算公式() A材料用量差×实际价格B材料用量差×标准价格 C材料价格差×实际用量D材料价格差×标准用量 3.由于实耗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引起的工资成本差异,称为() A.人工效率差异B.工资率差异 C.生产成本差异D.生产能力差异 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分析类似于()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直接材料成本差异D.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5.在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时,其中的数量标准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用的直接人工工时,而价格标准则是指() A.销售量标准 B.制造费用预算标准C.生产状况标准 D.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6.人工效率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表明() A. 标准工时超过实耗工时 B. 实耗工时超过标准工时 C.标准工资率和标准工时超过实际工资率和实耗工时 D.实际工资率和实耗工时超过标准工资率和标准工时 7、下列不影响人工效率差异的因素是() A、实际工资率 B、标准工资率 C、实际工时 D、标准工时 8、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称为() A、开支差异 B、效率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D、能量差异 9、一经选定作为标准成本,多年保持不变,称为() A、理想的标准成本 B、基本的标准成本 C、正常的标准成本 D、不属于标准成本 10、如果标准工时为80小时,实耗100小时,标准工资率每小时5元,实际工资率每小时3元,则人工效率差异应为() A、100元(有利差异) B、200元(有利差异) C、100元(不利差异) D、60元(不利差异) 11、一般说来,应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生产部门 B.采购部门 C.劳动人事部门 D.计划部门 12、如果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超过了标准工资率,但实际耗用工时低于标准工时,则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的性质是()。 A.效率差异为有利;工资率差异为不利B.效率差异为有利;工资率差异为有利 C.效率差异为不利;工资率差异为不利D.效率差异为不利;工资率差异为有利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标准成本的构成包括()。 A.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C.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D.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E.标准工时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 第十四章 标准成本法试题

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 第一部分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重点内容回顾】 分类标准类别制定思路说明 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理想标准成本 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 想价格、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 能力利用水平 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 不宜作为考核依据 正常标准成本 考虑了生产经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损耗和低效率 实际工作中广泛使用 按适用期现行标准成本 是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 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 等预计的标准成本 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 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 基本标准成本 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 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 标准成本 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 化 【典型题目演练】 【2016考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需要修订产品基本标准成本的情况有()。 A.产品生产能量利用程度显著提升 B.生产工人技术操作水平明显改进 C.产品主要材料价格发生重要变化 D.产品物理结构设计出现重大改变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以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因此选项CD是答案;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因此选项AB不是答案。 【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况中,不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有()。 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 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 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 D.工资调整导致人工成本上升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所以选项A是重要原材料价格的重要变化,选项D是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是需要修订的。选项BC不需要修订。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有()。 A.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工时 B.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管理会计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 B.稳定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2.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差异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称为() A.效率差异 B.耗费差异 C.闲置差异 D.能量差异 3.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 A.全面控制原则 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C.讲求效益原则 D.例外管理原则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 C.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5.根据一般应该发生的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能力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 A.理想标准成本 B.稳定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6.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 A.总额的概念B.单位成本的概念 C.历史成本D.实际成本 7.无论是哪个成本项目,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两个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这两个标准是()。 A.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 B.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 C.历史标准和用量标准 D.历史标准和质量标准 8.成本差异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 A.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 C.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D.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

9.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称为()。 A.价格差异 B.价格差 C.数量差异 D.用量差 10.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 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 11.标准成本法下,采用直接处理法进行成本差异的期末结转时,本月发生的各成本差异,应转入()。 A.生产成本科目 B.产成品科目 C.产品销售成本科目 D.管理费用科目 12.某企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其中A材料价格标准为3元/千克,数量标准为5元/件,B 材料价格标准为4元/千克,数量标准为10元/件,则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 A.15元 B.40元 C.55元 D.65元 13.下列变动成本差异,无法从生产过程中找到原因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D.直接人工耗费差异 14.固定制造费用的的能量差异应()。 A.质量控制部门 B.相关管理部门 C.生产部门 D.销售部门 15.材料价格差异一般由()负责。 A.生产部门 B.采购部门 C.财务部门 D.工程技术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原材料质量低劣,会造成()向不利方向转化。 A.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E.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2.下列各项中,能够造成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是()。

财务管理章节练习_第14章标准成本法

章节练习_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其中的“标准成本”的含义是()。 A、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 B、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C、预算产量的标准成本 D、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2、 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称为()。 A、理想标准成本 B、现行标准成本 C、基本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3、 依据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4、 甲公司制定成本标准时采用基本标准成本。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 B、操作技术改进,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大幅度减少 C、市场需求增加,机器设备的利用程度大幅度提高 D、技术研发改善了产品性能,产品售价大幅度提高 5、 甲公司是一家日用品生产企业,生产单一产品,按正常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公司预计下一年度的原材料采购价格为10元/公斤,运输费为2元/公斤,运输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为3%,原材料入库后的储存成本为1元/公斤,该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标准为()元。 A、 B、 C、 D、13 6、 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 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 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 7、 二因素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在三因素分析法中被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D、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一、标准成本及其种类 (一)标准成本的定义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特点] 1.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用科学方法制定的。 2.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上,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在最佳工作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排除了一切失误、浪费、机器闲置等因素,根据理论上的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的生产能力制定的标准成本。 2.正常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 它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反映该行业价格的平均水平、平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当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变动不大时,它可以在较长一段时期采用。 3.现实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最切实可行。它与正常标准成本不同的是,它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

(三)标准成本的作用 ◆便于企业编制预算 ◆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可以为企业实施例外管理提供依据 ◆有利于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 ◆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及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产品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组成,因而应按照这些成本项目的特点分别制定其标准成本。其基本形式是数量标准乘以价格标准,从而得到各有关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可以分别根据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率以及制造费用的标准工时和标准分配率来具体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最好满足这样的要求:标准成本的实现既非轻而易举的,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果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标准成本也应做相应的修订。 制定标准成本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标准先进 标准成本应制定在较为先进的水平上,以激励职工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2.考虑未来 制定标准成本不仅要依据历史成本资料,还应预测未来经济情况及其他各有关因素的变动。 3.多方参与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不仅需要管理者参与,还应让标准成本的执行者参与,以充分发挥标准成本的激励作用。 (1)直接材料标准的制定 材料数量标准:应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生产中必要的损耗、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废品所需用的材料等,应根据设计的要求正确地确定,按产品耗用的各种材料分别计算。

第十三章价格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价格法律制度 第一节价格与价格法概述 一、价格概述 (一)价格的概念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它反映的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 (二)价格的范围和形式 1、价格的范围。价格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价格是指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广义的价格除此之外还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劳动力价格——工资,资金的价格——利率,外汇的价格——汇率,以及保险费率,证券、期货价格。《价格法》第2条明确规定,该法所称的价格包括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因此,《价格法》所指的价格是指狭义的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 2、价格的形式。《价格法》根据不同的定价主体和价格形成的途径,将价格划分为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三种形式。 (1)市场调节价。是指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2)政府指导价。政府指导价,是指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和政府定价有关的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础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政府指导价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浮动价格;另一种是最高限价;再一种是最低保护价。 (3)政府定价。是指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定价的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这种价格形式是从法律上确定了政府直接干预价格的权力,《价格法》规定只有极少数商品和服务采用这种价格形式。 二、价格法概述 (一)价格法的概念 价格法是调整价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价格法的调整对象概括地讲就是指与价格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有关的各种价格关系。 1997年12月29日由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标志着我国新的价格制度的确立。 (二)价格法的任务 1.规范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维护价格秩序。 2.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优化价格形成机制。 3.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协调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4.规范、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 第二节价格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价格管理体制是指价格管理机构的设置、权限的划分和职能的规定。我国的价格管理机构是政府各级物价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价格法》对其分工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的价格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价格工作。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价格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价格工作。 二、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一)经营者定价的范围 《价格法》第6条明确规定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范围。按照这一条规定,市场调节价的范围是指未列入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范围内并适应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具体是指: 1、商品和服务比较丰富,不属于资源稀缺的范围; 2、商品和服务不具有自然垄断性,是可以由多个经营者同时经营的商品和服务品种; 3、商品和服务不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别重要的品种。 《价格法》第7条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2020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章节练习试题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含答案解析)

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2.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 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 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 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 3.在确定直接人工正常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不包括()。 A.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时间 B.必要的工间休息 C.每日例行设备调整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时 4.甲公司是制造业企业,生产A产品,基本生产工人人数为20人,生产工人每月工作2 5.5天,每天工作8小时,出勤率为98%,生产工人平均总月薪36000元,该产品的理想的作业时间为1.5小时,设备调整时间为0.3小时,工间休息0.1小时,其他必要间歇0.1小时。单位产品直接人

工标准成本是()元。 A.20 B.18 C.36 D.9 5.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是()。 A.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B.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C.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6.以下关于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 B.(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7.某公司只生产销售A产品,A产品本月实际生产800件,实际使用工时1600小时,支付工资8000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2元/件,每件产品标准工时3小时。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元。 A.3200 B.-1600 C.1600 D.-3200 8.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件,企业生产能量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5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该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A.100 B.150 C.200 D.300

第十章 标准成本法

第十章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2.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B. 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D. 以上任何两种差异 3. 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B.重要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 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 D.市场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 4. 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A.采购数量 B.入库数量 C.领用数量 D.耗用数量 5.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6. 标准成本是一种()。 A.机会成本 B.历史成本 C.重置成本 D.预计成本 7. 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 A. 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 B. 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 C. 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 D. 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 8. 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该产品A 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 A.360000元 B.320000元 C.200000元 D.-160000元 9. 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A.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B.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管理会计——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 1.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是指单位()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 A 实际人工工时 B 定额人工工时 C 预算人工工时 D 正常人工工时 2.计算数量差异要以()为基础。 A 标准价格 B 实际价格 C 标准成本 D 实际成本 3.材料价格差异通常由()负责。 A 财务部门 B 人事部门 C 生产部门 D 采购部门 4.递延法下,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都是()。 A 标准成本 B 定额成本 C 实际成本 D 计划成本 5.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叫做固定制造费用()。 A 开支差异 B 效率差异 C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D 数量差异 二、多项选择 1.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根据所要求达到的效率不同,所采取的标准有()。 A 理想标准成本 B 正常标准成本 C 现实标准成本 D 定额成本 E 历史成本 2.构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基本因素有()。 A 效率差异 B 耗用差异 C 用量差异 D 价格差异 E 时间差异 3.影响人工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 A 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 B 生产工艺过程 C 原材的质量 D 设备的状况 E 资金状况 4.成本差异按成本的构成可以分为()。 A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B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C 价格差异 D 数量差异 E 制造费用差异 5.为了分别核算不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应设置()账户。 A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B固定制造费用数量差异C固定制造费用价格差异 D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E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三、计算分析题 1.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1000件,耗用A材料90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2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千克210元,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10千克A材料。 要求:计算A材料的成本差异 2.中盛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5000元,预算工时为2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14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5600元,标准工时为2100小时。 要求: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3.利用前两题的计算结果,采用直接处理法进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成本管理会计第十二章案例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第十二章案例参考答案 案例题 1、实际成本法下利润表 2009年4 月单位:元主营业务收入 1 020 000 主营业务成本 期初存货82350 加:本月生产费用1136000 减:期末存货366350 852 000 毛利168000 实际成本法下的资产负债表 2009 年4 月30日单位:元原材料56000 应付账款593600 产成品366350 实收资本100000 其他资产1039250 留存收益768000 合计1461600 合计1461600 标准成本法下的利润表 2009 年6 月单位:元主营业务收入 1 020 000 主营业务成本 期初存货81740 加:本月生产1072000 减:期末349740 804000 毛利216 000 加: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400(F)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25000(F)27 400 减:材料数量差异30000(U) 材料价格差异35000 (U) 人工效率差异15000(U) 工资率差异8250 (U)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900(U)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2250(U) (91400) 152000

标准成本法下的资产负债表 2009 年4 月30日单位:元原材料56000* 应付账款593600 产成品349740 实收资本100000 其他资产1039250 留存收益750390** 合计1444990 合计1444990 * 该金额包括1000元未摊销到产品成本中去的材料价格差异。 ** 注意因为期初产成品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期初留存收益也需要调整。 材料成本差异: 数量差异=(80000×4-350000)×1=30000元(U) 价格差异=(1-1.1)×360000=36000 元(U) 人工成本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80000×2-165000)×3=15000(U) 工资率差异:(3-3.05)×165000=8250( U)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效率差异=(80000×1.5-116000)×0.6=2400(F) 耗费差异=(0.6-0.60775862)×116000=900(U)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产量差异=(80000-70000)×2.5=25000 (F) 预算差异= 175000-177250=2250(U) 2、在实际成本法下,该公司的利润为168000元,而在标准成本计算法下,该公司的利润为152000 元,相差16000元,其原因是因为本期产生的差异全部在本期利润表中扣除,如果将本期发生的总差异64000 元在销售产品与未销售产品之间分配,即本期销售60000单位产品,应负担的差异为48000元( (64000÷80000)×60000)。而16000元的差异正是48000 元与64000 元之间的差异。 3 标准成本法比较好,有利于揭示和分析各项差异。

《财务管理学》练习 第十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第十三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2001年 A、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B、分类别计算产品成本 C、简化各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D、简化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解析]:分类法的目的在于简化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所以,应选择D。 2、采用分类法,是()。2002年 A、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B、适应生产组织的特点 C、适用生产工艺的要求 D、满足企业管理需要 [解析]:应选择A 二、多项选择题 1、分类法的适用范围是()。2001年 A、副产品 B、联产品 C、等级产品 D、品种规格繁多,但可按规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E、品种、规格多、数量少、费用比重小的一些零星产品 [解析]:等级产品的单位成本相同,不能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其余的都可以用。所以,应选择A B D E。 2、采用分类法,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可以按照()分配确定。2002年 A、定额耗用量 B、定额费用 C、标准产品产量 D、总系数 E、售价 [解析]:应选择A B C D E 3、分类法的优点是()2003年 A、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B、可以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 C、可以使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D、便于成本的日常控制 F、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 [解析]:应选择A B 4、下列各项可以或者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有()。2004年 A、联产品

B、副产品 C、品种规格繁多又可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 D、由于内部结构、所用原材料的质量或工艺技术上的要求不同而产生的质量等级不同的产品 E、由于工人操作而造成的等级产品 [解析]:应选择A B C D 三、填空题 1、采用系数法时,原材料费用总系数等于()和()的乘积。2001年 【解析】:产量直接材料费用系数 2、如果副产品加工处理所需时间不长,费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副产品成本可以按()计价,从主、副产品的()中扣除。2001年 [解析]:计划成本生产费用总额 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2004年 【解析】:产品类别 四、名词解释题 联产品2002年 五、业务计算题 某工业企业的主产品-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生产出可以加工成为副产品-A产品的原材料。A产品的原材料,按计划单价每公斤4元计价,从甲产品的原材料费用中扣除。本月甲产品产量为7200公斤,A产品850公斤。生产甲产品本月领用原材料181200元,在甲产品的生产过程中A产品的原料820公斤全部被当月A产品耗用。 该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为12175元,制造费用为24350元,这些费用在甲、A产品之间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其中甲产品生产工时为4560小时,A产品生产工时为310小时。 由于原材料在生产费用中比重较大,因而甲、A产品的在产品均按所耗原材料定额费用计价。甲在产品的定额材料费用月初为63400元,月末为54600元;A产品在产品定额材料费用月初为430元、月末为301元。2001年 要求:⑴编制工资和制造费用分配表。分配主副产品应负担的加工费,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工资及制造费用分配表 ⑵计算主副产品实际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标准成本法

第二节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账务处理 一、成本差异的含义和类型 (一)成本差异的含义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也称标准差异。 公式: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二)成本差异类型: 1.按成本差异构成内容不同进行分类 总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制造费用差异 2. 按制造费用差异形成原因和分析方法进行分类 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 3.按成本差异形成过程进行分类 变动成本分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分为支出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和效益差异 二、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及分析 1.定义 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其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2.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用量=直接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 标准用量=直接材料耗用标准×实际产量 直接材料成本是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是实际价格脱离标准价格所产生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数量差异是单位实际材料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材料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其 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数量差异=(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材料单位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 + 数量差异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及分析 在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其标准成本总额的差额。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等于直接人工工资率乘以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也称直接人工价格差异,类似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类似材料价格差异。所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类似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其中: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三)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及分析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其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制造费用费用 =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实际分配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是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与直接人工工时相乘之积,因此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类似于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类似于材料用量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四)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幻灯片1 成本管理学课程快速导读图 1. 导论 2. 成本会计的发展和环境 第一篇总论 3. 生产成本核算原理 4. 生产费用汇集与分配的程序和方法 5.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第二篇 成本核算 第三篇 成本计划与控制 7. 成本计划和控制原理 8. 标准成本法 9. 责任成本制度 第四篇 成本报表与分析 10. 成本报表 11.成本分析

12. 其他行业成本计算 13. 作业成本法 14. 物流成本 15. 质量成本会计 第五篇 成本会计专题 幻灯片2 第三篇成本计划与控制 第七章成本计划和控制原理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九章责任成本制度 幻灯片3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标准成本法的概念、标准成本的种类和制定,掌握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标准成本法的核算程序及账务处理方法。 幻灯片4 第一节标准成本的种类与制定 第二节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第三节标准成本法的核算程序及账务处理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幻灯片5 第一节标准成本的种类与制定 一、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在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成本。 它是成本控制的依据、评价成本升降的尺度和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 幻灯片6 (二)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标准成本法,亦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系统和标准成本会计。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依据,把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通过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揭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成本差异进行账务处理,并通过成本差异的报告,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控制措施,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幻灯片7 标准成本法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配合泰罗制的实施而引入成本管理中,形成成本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产生后,很快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得到采用。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前苏联在标准成本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额(成本)法。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练习题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准成本与预算成本的不同点在于()。 A、是一种总额的概念 B、是一种单位的概念 C、是预算总成本 D、是一种计划成本 2、在标准成本控制下的成本差异是指()。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D、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 3、某公司全年需甲材料50000千克,每次订货的变动性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材料年均变动性储存成本10元,则经济批量为()。 A、400千克 B、500千克 C、600千克 D、700千克 4、企业某部件的年需要量为72000个,其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4元,平均每次订货成本为40元,则该部件的经济采购批量为()。 A、1200 B、120 C、849 D、85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分析 C、成本差异的计算 D、成本差异帐务处理 6、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预算差异 B、能量差异 C、效率差异 D、闲置能量差异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立简单条件下的采购经济批量控制模型必备条件的是()。 A、不允许出现缺货现象 B、不存在商业折扣 C、一批内不存在分次到货 D、不生产多品种 8、标准成本控制的重点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C、成本控制 D、成本差异帐务处理

9、实际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标准成本是()。 A、理想标准成本 B、宽松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10、下列属于用量标准的是()。 A、材料消耗量 B、小时工资率 C、原材料价格 D、小时制造费用 11、与生产数量没有直接联系,而与批次成正比的成本是()。 A、调整准备成本 B、单位储存成本 C、缺货成本 D、储存成本 12、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分析计算各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 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B、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C、标准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D、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二、多项选择题: 1、采购经济批量控制必须考虑的相关成本有()。 A、变动性订货成本 B、变动性储存成本 C、准备成本 D、订货成本 E、储存成本 2、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C、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D、成本差异的分配 E、成本预算的编制 3、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分解为()。 A、开支差异 B、生产能力差异 C、效率差异 D、预算差异 E、能量差异 4、在实务中,贯彻成本控制的例外管理原则时,确定“例外”的标志有()。 A、重要性 B、一贯性 C、可控性

第3章 标准成本法

第3章标准成本法 计算题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直接材料: 0.1(公斤)×150(元/公斤)=15元 直接人工: 5(小时)×4(元/小时)= 20元 制造费用: 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6,000元/1,000件= 6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5,000元/1,000件= 5元/件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46元 本月生产A产品8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 直接材料:0.11(公斤)×140(元/公斤)=15.4元 直接人工:5.5(小时)×3.9(元/小时)=21.45元 制造费用: 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4,000元/800件=5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5,000元/800件=6.25元/件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48.1元 根据上述资料,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 (4)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 案例分析 奥运公司是台湾商人在广东省东莞市投资生产吉他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陈斌是台湾人。在他接任这家公司总经理之前,该公司的总经理由大陆本土的一位职业经理人担任。之前,奥运公司的产品都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因为原来的总经理认为实际成本法能帮助他及时了解每把吉他的成本,能够及时地控制成本。然而,经历两年的运营过程之后,该公司台湾总部发现,该公司成本状况不能令总部满意,成本水平一直不能降低下来。于是,台湾总部就派了多年从事成本管理工作的陈斌接替原来的总经理。 陈斌提出在奥运公司实施标准成本法。于是,他要求下属准确地描述该公司的生产流程。随后,下属向陈斌报告如下情况: 奥运公司设有两个部门,一个是吉他身构造部门,另一个是吉他成品部门。在吉他身构造部门,高度熟练的技术人员制成木质吉他,并贴上几层木版。然后,这些构造部门的完工产品送到了成品部门,并在那里包上边、装上琴弦。成品部门的工人还把这些吉他调好声音,并进行检测。 听了上述报告之后,陈斌聘请了几位信息专业人士调查了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一个多月之后,这几位信息专业人士分别提交了报告。在几份报告中,成本状况最好的公司是这样的: (1)直接人工 构造部门:3小时,单位工资率20元/小时 成品部门:1.5个小时,单位工资率25元/小时 (2)直接材料 每把吉他耗费的镶面板为4公斤,其价格是10元/公斤

2020注会cpa财务成本管理章节考点试题:标准成本法含答案

2020注会cpa财务成本管理章节考点试题:标准成本法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若人工效率差异为1500元,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1.5元/小时,则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元。 A、300 B、200 C、150 D、450 2、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标准成本系统中,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预计下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材料市价

B、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C、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计算,则不需要制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D、利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时,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3、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各成本差异的计算式子,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B、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实际产量×单位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4、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B、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C、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D、材料价格差异 5、本月生产甲产品1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2000公斤,A材料实际价格为每公斤20元。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2.5公斤,标准价格为每公斤18元,其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元。 A、-9000 B、-4000

注册会计师_财务管理(2020)_第十四章 标准成本法

历年考试情况 本章是考试中较为重要的章节,内容独立性较强。主要考核标准成本的种类、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等内容。考试形式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也有涉及。考试分值预计5分左右。 知识点考核年份 标准成本种类2012、2014、2016、2018 标准成本制定2013、2014、2015 变动成本差异分析2012、2014、2016、2019 变动成本差异责任归属2013、2014、2015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2012、2013、2015、2016、2017、2018、2019 本章知识体系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概念和种类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项目相关说明 标准成本概念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目标成本,是一种应该发生的成本 标准成本用途衡量产品制造过程的工作效率和控制成本,以及存货和销货成本的计价 【提示】标准成本与估计成本都是预计成本,但是估计成本主要体现可能性,确定产品销售价格时使用。 标准成本具体有两种含义: 1.成本标准=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2.标准成本(总额)=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2.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提示】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 【例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各项中,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有()。 A.生产工艺变化 B.产品物理结构变化 C.需求导致价格变化 D.重要原材料价格变化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基本标准成本是指生产的基本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予以修订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例题·多选题】(2014年)甲公司制定产品标准成本时采用现行标准成本。下列情况中,需要修订现行标准成本的有()。 A.季节原因导致材料价格上升 B.订单增加导致设备利用率提高 C.采用新工艺导致生产效率提高 D.工资调整导致人工成本上升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现行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在这些决定因素变化时,需要按照改变了的情况加以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