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全词赏析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遗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题材相同的作品,要篇篇写出新意,是有一定难度的。
晏几道的词,叙相思之情的篇什占了大半,要说无一雷同,当然是过誉之辞;但他在类似的题材中变换表现技巧,发掘新的意境,取得不小的成就,这是值得称道和借鉴的。
读晏几道的词,好象欣赏精美的山水画册,疏密浓淡,奇兀平夷,皆成佳境。
这恐怕不仅仅是借助于艺术技巧,而是源于词人对人生真切细微的感受。
这首《鹧鸪天》所表达的情感,与同一词牌的另外几首就颇有不同。
在这首词中,词人表现出少有的洒脱,同时又表现出少有的执著,看似矛盾,实则是他被相思之情弄得难以安宁的内心写照。
开头二句,就揭示了这种矛盾。
疏狂之人,醉中之态,本该是无牵无挂、放浪形骸的,然而却被离恨所骚扰。
“旧香”指往昔欢会时残留下来的香气。
旧香本该被岁月所淘洗,只有醉中之人才能产生这种违反客观事实的幻觉,也可见词人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天不容疏狂,因此造成离恨,使疏狂的词人感到烦恼,再也潇洒不起来了。
这两句着重表现的,是离愁别恨带来的折磨,使词人欲狂不能,欲醉不得,陷于凄切悲凉的境地。
接着“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二句,再写相思之苦。
草生草灭,几度枯荣;楼中远眺,每到日落。
喻指岁月流逝,欢情难再,而秋草和夕阳两个意象,又象征着词人生命老暮,晚景凄凉,只有孤独和寂寞陪伴余生。
过片“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三句,承上而启下。
飘渺不定的云和茫然无边的水,组成一个广袤而动荡的世界,使人感觉空虚,无所依托,这正是词人内心失落感的形象刻划。
征人指远行之人,也就是词人相思的对象,她的踪迹一如行云流水,飘泊无定,不知在何方。
说“归路许多长”,其实是感到相见无望。
既然无缘相会,那么相思岂不是枉费精神吗?因此结句说:“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翻译及赏析《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文: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
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注释:(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3)玉钟:古时指珍贵的酒杯,是对酒杯的美称。
(4)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
却:语气助词。
(5)“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
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
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
“低”字为使动用法,使······低。
(6)同:聚在一起。
.(7)剩把:剩:通“尽(jǐn)”,只管。
把:持,握。
(8)银釭(gā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赏析: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
作品以时为序,上片回忆当年酒宴时的觥筹交错,两人初次相逢,一见钟情,尽欢尽兴的情景。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导读: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译文] 相思是一种感觉,本来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你就不要再对着信纸落泪了。
[出自]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注释:惜旧香:惜,怜惜。
旧香,指过去欢乐生活遗留在衣衫上的香泽。
恼疏狂:恼,困扰,折磨;疏指对世事的疏阔,狂即狂放不羁,这是作者对自己个性的自我品定。
无凭语:没有根据的话。
花笺:信纸的美称。
译文: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
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
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
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在哪方。
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赏析: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
起首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遣。
“旧香”是往日与伊人欢乐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其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乐情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
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香”情思的活动,因为“旧香”是存留在“春衫”上的。
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容易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
次句乃因“惜旧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
“疏”为阔略世事之意。
“狂”为作者生活情态的概括。
他的《阮郎归》曾说“殷勤理旧狂”,可见“狂”在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现。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俱是其生活狂态的具体写照。
这句意谓以自己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却被离恨所烦恼而无法排遣,而在句首着一“天”字,使人觉得他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无由开解的。
“年年”两句选取最常见的秋草、夕阳,烘托思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
路上秋草年年生,实写征人久久不归;日日楼中朝暮独坐,实写为离恨折磨之苦。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1。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2。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3。
【注释】1.彩袖:代指歌舞之女。
玉钟:酒杯的美称。
拚(音 pan):不顾惜。
拚却:甘愿。
2.舞低:“低”:使动用法。
桃花扇:歌女手中的小扇。
3.剩把:更把。
银釭(音 ga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今宵” 二句语本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译文】当年你那殷勤的彩袖,频频捧来满盛美酒的玉钟。
人生能有几回良辰美景,我也拼得醉面彤红。
舞了一回又一回,舞到杨柳当楼,月照楼中,舞了一回又一回,舞到杨柳低斜,月影无踪。
歌儿唱了一曲又一曲,直唱到手中那桃花扇呵,香汗无力风儿停。
从分别之后,时时忆念相逢,几次魂梦相见,你我应相同。
今日良宵美景,仍把银灯照明,只恐怕,此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赏析】此词写久别重逢。
上片回忆当年初相识之情景,下片写别后的思念与重逢惊喜如梦的感受。
词人以重笔写初相识之美好回忆,当年之景况,正为今日感受之原因。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实为神来之笔,歌舞沉醉,乃不知世上有魏晋矣!沉醉之美,正是爱恋之深的表现。
月本自低,非由舞落;风本自尽,非由歌停,乃说“舞低月”,“歌尽风”,更兼之以“杨柳楼心”、“桃花扇底”之美妙意象,给人以爱意朦胧、陶然深醉之感。
结句出自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但也见出词与诗之不同。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的简析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的简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拼却醉颜红②。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照③,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解】
①彩袖:指歌女。
②拼却:甘愿之辞。
③剩把:尽把。
银:银质灯台。
【赏析】
这首词写晏几道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
在结构上依时间的顺序写了情事的发展过程:初欢、久别、重逢;从而描写他们的情感变化,当年的对歌尽舞,分别后的愁苦与相思,重逢的惊喜和甜蜜,全词层次分明,语言浅近,含蓄深沉,又富于形象性。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古人写男女情思题材的诗词并不少见,但是最能打动我的却要说小山的这首《鹧鸪天》。
全词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上片追忆往事,“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作者回忆往事,脑海里浮现出恋人玉手执杯,温柔劝酒的动人模样,作者溺于这样的柔情中,为了钟情的女子不惜一醉,甘愿就此沉沦不复醒。
一个“彩”字一个“红”字,将往事渲染得明媚鲜妍,既写出了当时绮美的画面,又可见这段记忆在作者心里永远鲜活,不曾褪色。
“舞低”和“歌尽”这两句素来为人多称道,一为它难得一见的工整,二为它难得一见的别致风情。
两句都巧妙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舞低”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入手,表现其舞姿的曼妙,动作的柔媚,而“歌尽”则从听觉的角度入手,表现其歌喉的美妙动人。
从另一方面,作者将恋人的动态和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表现这场盛宴的时间之长,宾主的兴致之高,场面之欢。
同时,在上片的叙写中作者也暗中点名了女主角的身份,她并非小家碧玉或者大家闺秀,而是一名舞女,作者在宴会上与她初遇,对其一见钟情,两人暗通情愫。
然后,好景不长,相恋却不能长相厮守,这是许多恋人不忍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在下片中作者叙写了两人的别后以及重逢。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行文至此,作者却笔锋一转,从对方着笔,以写对方的思念来表现自己的思念。
最是伤人为相思,恋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以至于常在梦中与自己相会,思之如狂,却是相见又不能见的愁苦,可谓一寸相思一寸灰。
一般来说,诗人借梦说相思并不少见,然而此处作者却不落俗套,别出心裁地借恋人之思抒自己之思,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表现两人的心灵相依。
然而梦中的温存毕竟虚幻而短暂,午夜梦回的独处悲怆漫长,以至于长期饱受相思之苦的两人久别重逢后竟不敢相信眼前的真实,持灯反复照看,即使恋人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纤毫毕现,却依然害怕自己只是身处梦中。
下片的前后两句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一种把梦当真,把真当梦的奇妙错位,看似违背常规其实却在情理之中,因为对对方的太过重视所以在惊喜的同时又害怕失去,可见情之深,思之苦。
晏几道《鹧鸪天 小令尊前风玉箫》原文及赏析

鹧鸪天小令尊前风玉箫[宋] 晏几道小令尊前风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记述的是词人在一次春夜宴会上惊艳的情事。
起笔“小令”二句,写两人初逢的情境。
“尊前”,点酒筵;“银灯”,点夜晚;“玉箫”,指在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摅《云溪友议》,韦皋与姜辅家侍婢玉箫有情,韦归,一别七年,玉箫遂绝食死,后再世,为韦侍妾。
词中以玉箫指称,当意味着两人在筵前目成心许。
在华灯下清歌一曲,醉颊微酡,“娇娆”前着一“太”字,表露了词人倾慕之情。
接下来“歌中”二句,从“一曲”生出。
在她优美的歌声中痛饮至醉,谁又能感到遗恨啊!在她唱完之后,余音在耳,筵散归来,酒意依然未消。
“歌中醉倒”四字统摄全篇:表面看来,这是说一边听歌,一边举杯酣饮,不觉便酩酊大醉了;实际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声陶醉,被美艳的歌者迷醉了。
一“醉”字,点明命意,情韵悠长,并提引下片写的春夜梦寻。
“醉倒”,是心甘情愿的。
“谁能恨”即无人能恨,与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终不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人醉得实在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会归来,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仅是酒意,更有见玉箫而产生的绵绵情意。
两句实中有虚,沉着深婉。
过片后,紧接写“归来”的情事。
小晏尚有《鹧鸪天》词云:“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可作本词下片的概括。
“春悄悄,夜迢迢”意谓,春意悄悄地潜进了心中,春夜又是漫无际涯。
“悄悄”二字,写春夜的寂静,也暗示词人独处时的心境。
久不成寐,更觉春夜迢迢,与上片短暂的欢娱恰成强烈对照。
“碧云”句,以天设喻,慨叹由于人为的间阻,使两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门如海,要想重见就更是困难了。
一“遥”字,与《诗·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的“远”字用意略同,并不是说两人在空间上相隔很远,而是说在时间上的长别的深意了。
《鹧鸪天》诗词翻译赏析

《鹧鸪天》诗词翻译赏析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译文]今夜里,我的梦魂,在迷梦的夜*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了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
[出自]北宋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注释:小令:宋词中短调称小令。
清厉鹗《论词绝句》评此词云:“鬼语分明爱赏多,小山小令擅清歌。
”可*。
玉箫:人名。
据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引《玉箫传》云:韦皋少时游夏,与姜氏侍婢玉箫有情。
因韦皋爽约,玉箫绝食而死。
后转世,再为韦皋妾。
这里用来借指作者钟情的一位歌女。
《银灯》一曲:《银灯》即《剔银灯》,词牌名。
妖娆: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迢迢:久长。
楚宫:楚襄王的宫殿。
因楚襄王曾与巫山神女幽会,故这里用来借指那位歌女的住处。
惯:纵容,放任。
拘检:约束。
谢桥:谢娘桥,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
谢娘,未详何人,或谓名谢秋娘者。
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
张泌《寄人》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廓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晏词暗用诗意。
译文:一次春夜的宴会上又见到了心爱的人,在夜晚的灯光下,她的歌声令人陶醉,即使在她的歌声中痛饮至醉又有何不可呢?筵散归来,酒意依然未消,余音还在耳旁。
春夜如此的寂静而又漫长,由于人为的间阻,使两人不能互通心声,要想重见就更困难了。
今夜里,我的梦魂,在迷梦的夜*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了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
赏析:这首词记述的是词人在一次春夜宴会上惊艳的情事。
起笔“小令”二句,写两人初逢的情境。
“尊前”,点酒筵;“银灯”,点夜晚;“玉箫”,指在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摅《云溪友议》,韦皋与姜辅家侍婢玉箫有情,韦归,一别七年,玉箫遂绝食死,后再世,为韦侍妾。
词中以玉箫指称,当意味着两人在筵前目成心许。
在华灯下清歌一曲,醉颊微酡,“娇娆”前着一“太”字,表露了词人倾慕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
风”全词赏析
鹧鸪天①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
①鹧鸪天:词牌名。
又名《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锦鹧鸪》、《鹧鸪引》等。
②彩袖:借代手法,指歌女。
③拚(pàn)却:甘愿尽最大力。
④桃花扇底风:桃花扇背面的歌曲目录。
风:歌曲。
⑤剩:尽量,力求达到最大限度。
银釭:银制烛台,指蜡烛。
【译文】
当年你卷起彩袖把玉杯捧,殷勤相劝我自痛饮双颊红。
两情相悦翩翩起舞月西斜,柳条摇曳月映明眸情意浓。
轻歌曼舞不知是醒还是梦?犹记裙裾旋舞桃花扇底风。
别后相思绵绵朝夕盼相逢,天涯海角相盼人在残梦中。
眼穿肠断时至今日终圆梦,持灯相认虚实难辨紧相拥,
两心缱绻唯恐又是一场空!
【译文二】
当年你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红。
翩翩起舞直到月坠楼外树梢,尽欢歌累得无力把桃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以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魂中与你相拥。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评点】
本篇写词人与一位歌女的别后重逢,以相逢抒别恨,语言清新婉丽,感情细腻有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晏几道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浓彩重笔描绘当年和女子一起狂醉歌舞的情景。
歌女“彩袖殷勤捧玉钟”殷勤劝酒,而自己则是“拼却醉颜红”,拼命痛饮,喝得酒醉脸红。
歌女翩翩起舞直到月坠楼外树梢,尽情欢歌累得无力把桃扇摇动。
词中多绚烂之词,如“彩袖”、“玉钟”、“醉颜红”、“杨柳楼”、“桃花扇”等,极尽艳丽之能事,然都是“当年”往事,似实却虚,更增加了如梦如幻的美感。
下片以疏淡的白描表现久别重逢的悲喜交集之情。
“几回魂梦与君同”
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不知何处再相逢,终想成结成梦,足见离别后情深。
“今宵剩把银,犹恐相逢是梦中”化用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句意,变五字句为七字句,意境更为轻灵婉折。
“剩把”、“犹恐”四字,把今宵相遇本真却疑梦的微妙情感表现得生动而缠绵,极富感染力。
在表现手法上,词人上片以彩色的文字描述当年相逢欢聚的盛况,似实而却虚;下片以白描的手法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相逢,似梦却真,语句清新浅白,创造出的梦境却迷幻而唯美,将委婉缠绵的情思描写得细腻感人,达到了情文相生之境界。
全词不过几十字,却营造出两种境界,虚虚实实,交错有致,既有彩色渲染,又有梦境笼罩,再配合以声音的谐美,显得空灵雅致,文心曲妙,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与一相恋歌女别后相忆及久别重逢而重逢时怀疑是梦的惊喜的感情经历。
“彩袖”本身不能“殷勤”,这是突出对舞女服装的感官印象的写法。
并对“捧”的动作进行强调。
“拚却”,用坚定的语气表示为知己者饮,舍命一醉的真诚。
“几回魂梦与君同”进一步强调互为知己的友情。
得以相逢而疑在梦中,也是写极度兴奋的心理。
全词由昔日之真实到梦幻,又由梦幻变成现实,至真反又疑梦,凸现恋情之深和其中的况味。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
“彩袖殷勤”二句,着笔于对方,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
“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
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
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
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
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
“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
“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对它历久难忘,却不仅仅是出于对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更因为那是他与伊人相识相恋的契机。
这两句造语精丽,发想新奇,于织浓绮华中别见韶秀之美,因而深为后代词论家所推赏。
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
“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
“几回魂梦”句直诉魂牵梦莹的相思情怀。
“与君同”暗示不独自已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想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
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梦,又怕入
梦,乃至将梦作真、将真作梦。
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过持灯反覆照看而犹难以释然这一对眷恋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
唯其眷恋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将梦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