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27 人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复习课件(29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复习课件(29张PPT)

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1)周恩来提出“_求__同__存__异__”的方针 中国智慧 (2)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_会__外__交__往__,
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
深远影响
促进了会议的_圆__满__成__功__,加强了同亚 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核心素养】 【因果探源—历史解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的三个核心内容 第一,尊重不同国家的属性;第二,弘扬平等的理念;第 三,倡导国家之间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易错易混—精要点拨】 易混点:“求同存异”方针:“同”指亚非各国面临着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 问题。 “异”指亚非各国的处境不同,发展的道路、 政治制 度、意识形态不同。
【归纳总结·知识构建】
【读史明智·拓展迁移】 中国共产党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为新中国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形象,既需 要正确的外交政策,也需要综合国力不 断提高。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国 家利益。
提示:背景: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存在矛盾和分 歧。 同:①遭遇相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不同。
【国际盛会,万隆精神流芳】 材料五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发表 了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 “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万隆会议, 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亚非拉民 族解放运动,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进程 ……”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项内容 的关系及其历史意义。 提示: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是政治保证,平等互利是实施的条件,和平共处是 目标。

人教部编版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17张PPT)
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
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的外部环境
美苏两大阵营对立 美国派军进入台湾海峡
“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建国第一年就与17个 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有利于打破孤立封锁 中国的政策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签署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 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 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知识链接
提出背景:中印边界问题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 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 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 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 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 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意义
1949-- 和苏联等17国建 1950 立外交关系
有利于打破孤立封锁中 国的政策
1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参加日内瓦会议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 则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55
万隆会议
求同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 存异
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加强了 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南京中条国约》的签反订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马关神条经约》衰弱怕帝国主义 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 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近代外交=屈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 土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 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党共已产经党创国帝造家国了认主一真种对义待“国共新产形家主式挑义的危殖拨险民一的主些严义重”国性,家我。们代要号召非 巴基表斯当坦着发中言国人代:表我认的为面:亚攻非击人共民当产前主的任务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2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2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以下历史事件符合/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哪一项内容?
×
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美军空袭叙利亚
互不侵犯
×
美国对台军售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国内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82页
1.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第83页
共同的历史经历
同 共同的发展诉求
共同的和平愿望
追求和平 共同发展
不同的意识形态

不同的社会制度
团结合作
尊重差异
万隆会议:
第83页
会后:打开外交新局面 —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菲律宾代表: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锡兰代表:台湾应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思考: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
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 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 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 异的。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讲话
第83页
万隆会议: 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建国初的外交成就(有利局势):
外交成就②:与17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第81页
作用: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建国初的外交成就(不利局势):
第81页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 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 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 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 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 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课件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课件

立国际新秩序”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巴黎和会
D. 雅尔塔会议
B
7.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
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之所以说周恩来改变
了会议的航向,是因为他提出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亚非国家虽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但各国间也有错综 复杂的矛盾分歧,再加上帝国主义不愿看到亚非会议 的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破坏活动,使会议初期 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周恩来用“求同存异”的方针来 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他用平等的态度来平 息争论,用谋求团结的诚意来化解矛盾,赢得了各方 的尊敬和赞同,不仅有利于改变外界对中国的偏见, 也促进了会议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推动会议获得圆 满成功。
1. “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 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 立自主上不能放松。”从中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初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共赢共享的理念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C
2. 1954年6月,周恩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了会谈。尼
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⑤⑥
A
6.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有约30个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8页ppt)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8页ppt)PPT


5. 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从而 形成施 教导民 、上下 和合的 良好局 面,是 使精神 文明建 设适应 于现代 化建设 的需要 的前提 。

6. 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 ,它所 蕴含的 基本精 神,将 成为与 时俱进 和创新 发展的 社会主 义核心 价值观 的力量 源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8页ppt) 【公开 课课件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8页ppt) 【公开 课课件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2.基本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1.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 育理念 认为, 家庭是 子女的 第一所 学校。 这与古 人在教 育方面 讲求以 身示范 、身体 力行来 达到教 育晚辈 的目的 是较为 一致的 。他们 都是通 过言传 身教, 营造正 面而健 康的家 庭氛围 ,以期 对晚辈 的人格 塑造产 生潜移 默化的 影响。
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C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8页ppt) 【公开 课课件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8页ppt) 【公开 课课件 】
它就像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他就像一位耀眼的 明星,受到世人的追捧与尊敬,它就像一首经典的老 歌,超越国界和时空被人们传唱。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
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课件(26张PPT)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课件(26张PPT)


一、科技名著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学生总结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通过图片我们发现最先与中国建立外 交关系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建 国 初 期 美 国 对 华 军 事 包 围 示 意 图
中国领导人怎样才能摆脱这种不利的 局面?为此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原则?
问题设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7页第一 段回答: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谁在什么时 候提出的?
1953年,中国与印度进行西藏问题谈判 时,周恩来最先提出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产生了什
么影响?
在中国、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的倡导 下,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当代新型国际 关系最本质的特征。 几个世纪以来,国际 社会一直存在着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以富 压贫的不平等现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 与这种现象相对立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它 不仅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也适 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之间.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课件(33张PPT)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课件(33张PPT)
我国对恐怖主义的态度主要体现了我国外交 政策的哪些基本点?
注意点:
1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因此一国外交政策只能是 为了国家利益。
A国A亲定国国家疏的际家的冷。关利外热系益交的是包政复括国策杂国家和关与生外系国存交,之与活主间发动要。展应是。的该由国必也各与要必国国条须的之件反国间。映家之维和利所护维 益以。护、出。本国现。国家分因利力离而益量聚一。决合个、 BB一外个交国政家策除是了国自家己为的实特现殊对利外益职外能,在还对有外与活其动他中国所家采乃用至的全方人式类和 的手共段同。利国益家。性因质而和国国家家的利外益交决政定策外除交了政维策护,本国国家利性益质外不,同还,应对承外 担政必策要也的不国同际。义务,自觉遵守国际关系准则,促进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不能只顾本国利益,更不能为了本国利益而损害其他国家 以C国至家全的人外类交的政利策益体。现国家性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国家利益、 国家力量变化,会导致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引起国际关 系变化。
ABD
C肯定各国的历史和现行政策
D尊重各国选择的社会制度
2、与前述尊重多样文明的立场相反,国际上有人认为文
明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国际冲突的焦点。这种观点的错
误之处在于
D
A不能正确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B不能正确认识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 D不能分清事物发展的主流和支流
3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 是中国团结与合作的对象,因为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 “和发展中国家永远站在一起”?
第一,我国与发展中国家都属
于第三世界,有着共同的历史境遇 和斗争经历;第二面临着共同的任 务,都面临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本 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共同任务;第三,有着共同 的需要,都需要长期的国际和平环 境,都需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这样做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 利益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教学课件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教学课件
不独立、不自主
新中国以怎样的形象面对世界?
方针一:另起炉灶
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 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 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方针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 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 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周恩来
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任务;维护和平的愿望等。
万隆会议 会后:打开外交新局面 —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我一生搞外交工作,还没有遇 到一个像周恩来这样杰出的外交家。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万隆会议
1、背景:
会前:危机四伏——“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
周恩来总理险遭台湾特务暗杀
会三议.中万隆会议立这国些威国家把攻击的矛盾指向哪里?
伊拉克代表: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颠覆性宗教,是新式的 殖民主义,当前我们都应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代表:中国所建立的傣族自治区,意味着共产主义对邻国 的“渗入和颠覆活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菲律宾代表: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去向殖民主义斗 争以取得独立,而是要同像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问题探究】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可能导致 会有什么后果?
小组活动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 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 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 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26届联合国大会 D.万隆会议
6.由中国首先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D )
D
A .一国两制原则 C.共同发展原则
B平等互惠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击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学习难点: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
自学内容: (阅读P76——P79时间8分钟)
1.新中国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
样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时间、内容和意义? 4.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 5.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万隆会议
问题:
参加会议的是来自哪些地区的国家?
这些国家是为了什么目的来参加万隆 会议的?
一些参加会议的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 对中国的态度怎样?
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方针促进了会议 的圆满成功?
万隆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 1955年 )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 万隆 ) 3.会议主题:讨论 保卫和平 、 争取民族独立和
独 立 自 主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的 基本准则
为我国 赢得良
的 和 平 外
万隆会议
开创了我国
好的外 部环境慧眼识真: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C )
A 印度
B 缅甸
C 苏联
D 美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 B )
A 1949年 B 1953年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 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 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 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 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 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 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共同探究
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 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
1950.2.14《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 订的第一个条约
有人形容中苏关系是 “同志+堂兄”的关 系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 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 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同 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 交活动
1954年4月参加 1954年访问
日内瓦会议。
印度
1954年访问 缅甸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
11.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2.印度共和国
13.瑞典王国
14.丹麦王国
15.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6.瑞士联盟
17.芬兰共和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确立下来的。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
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南京条约的签订现场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巴黎和会
学习目标:
1、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简要过程、主要内 容和作用。 2、了解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作 用。认识到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主要作用。 3、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认识弱 国无外交的道理 ,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
发展民族经济 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性质:第一次没有 殖民主义国家 国家参 加的 亚非国际 会议。 5.贡献: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 非各国的 团结与合作 。
亚非万隆会议1955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 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C 1954年
D 1955年
3.建国后的第一年里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C )
A 15个
B16个
C 17个
D18个
4.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 B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慧眼识真:
5.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 D )
A
A.上海合作组织 C.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成立初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
1.苏联
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咦,怎么我们家
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的朋友只有一两
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个是大国?
7.波兰人民共和国
8.蒙古人民共和国
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