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4秋开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矿石由山顶搬到山脚下,质量不变B.一块冰熔化成水,质量变小C.将一铁块压扁了,质量变大D.一张纸对折一下,质量变小2.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50g的是()A.一个大头针B.一个苹果C.一个大西瓜D.一支铅笔3.(云南红塔区)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4.如图1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
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图1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5.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标准大气压下ρ空气=1.29kg/m3)()A.300mg B.300g C.300kg D.300t6.由2kg密度为ρ1的金属甲和4kg密度为ρ2的金属乙做成质量为6kg的合金球,则合金球的密度为()A.12+23ρρB.12213+2ρρρρC.121232+2ρρρρD.122+23ρρ7.(内蒙古包头)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5∶2 B.2∶5 C.5∶4 D.4∶58.(多选)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体积变小,密度不变D.吹气球的过程中,气球内气体质量增加,密度不变9.(多选)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
(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10=40分)1.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块熔化成铁水B.一块铜压成铜片C.国旗被带到“神舟十号”宇宙飞船中,随飞船升高D.粗糙的铝锭被磨成光滑的圆柱体2.“神舟五号”绕地球载人飞行时,用某种金属做微重力实验。
在太空中,这种金属的哪个物理量一定不会改变()A.密度 B. 温度 C. 体积 D. 质量3.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
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30dm3B.60dm3C.100dm3D.120dm3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 kg/m35.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
“适量”的标准是(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6.小明拿了一瓶可乐,刚要喝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洒出了一些可乐,则瓶内的()A.可乐密度不变而质量减小了B.可乐密度和质量都减小了C.可乐密度增大而质量减小了D.不好判定7.在“中国好声音”比赛中,长春歌手权振东以一曲《亲爱的小孩》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在演唱过程中有人工“雪花”飘落,增加了歌曲的意境,“雪花”的材料应该是( )A.泡沫塑料B.石头C.铁D.铜8.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100g的盐水、酒精和水,比较它们的液面,液面最高的()A.无法确定B. 盐水C. 水D. 酒精9.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 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 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 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10.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过程中密度减小D.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二.填空题(4*5=20分)11.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在用调好了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向右移动游码C.减小右盘中的砝码D.向右盘中增加小砝码C解析:C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右,说明右侧的砝码质量过大,因此可选择在右盘中减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kg C解析:CA.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不是80dm,故A不符合实际;B.课桌的高度不到1m,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在1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1m/s,与1.2m/s接近,故C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3.用容器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与液体和容器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线段AB所示,请你观察图像,根据图像可知()①容器的质量是20g②液体的密度是3×103kg/m3③5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kg④这种液体可能是水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 .只有①④正确D .只有③④都正确D解析:D①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m 为40g ,则容器质量为40g ,故①错误;②由图像知,m =100g 时,V =60cm 3,由于100g 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所以液体的质量为m 液=m ﹣m 容器=100g ﹣40g =60g液体的密度为333360g 1g/cm 110kg/m 60cmm V ρ====⨯液 故②错误;③5L 这种液体的体积为V ′=5L =5dm 3=0.005m 3液体的质量为m 液′=ρV ′=1×103kg/m 3×0.005m 3=5kg故③正确;④这种液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可能是水,故④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2℃升到8℃的过程中,其密度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大D.保持不变2.一个封闭铝盒,恰能悬浮在7℃的水中,水温从7摄氏度降到1℃,铝盒运动将是A.下沉到底B.先上浮到水面,后下沉到底C.上浮到水面,后下沉至悬浮D.先下沉到底,后上浮到水面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两端分别挂两个物体G和P,在空气中杠杆水平平衡.已知G物块密度为5×103kg/m3℃ 当把G物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把P向左移动后,杠杆再次水平平衡.若b:c=5:3,求未知液体密度A.3×103kg/m3B.2×103kg/m3C.1×103kg/m3D.1.5×103kg/m34.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都为300g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浸没在这三杯水中(水均未溢出),则水面最高的是(ρ铝<ρ铁<ρ铜)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铁块的杯子C.放入铜块的杯子D.无法确定5.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由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的密度是()A .B .C .D .6.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 、B 、C 三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ρ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ρA >ρB >ρC B .ρA <ρB >ρC C .ρA <ρB <ρCD .ρA >ρB <ρC7.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三个空心球,分别由铝、铁、铜制成,已知ρρρ<<铜铝铁,由此可得三个球空心部分体积的关系是A .铜球的最大B .铁球的最大C .铝球的最大D .一样大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 .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4倍D .质量相等时,甲物质的体积小于乙物质的体积 二、填空题9.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_冰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就可以估测出积雪密度表达式为______(已知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10.如图所示装置为某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时发明的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选择一根长lm的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中点10cm的A位置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50g、容积为80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测量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l)该“密度天平”的“零刻度”应标在离支点O右端 cm处.(2)该“密度天平”的量程是 g/cm3.11.图所示的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观察图象可知:甲的体积为4 cm3时,其质量是________ g;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 ℃12.刘明做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在测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的位置,则接下去的操作应是________________.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杯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g/cm3℃13.某汽车研究所研制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为减轻车体自身的重,外壳拟采用新近发现的一种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其外壳的总质量仅为22 kg.已知: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103kg/m3,则该观光车外壳的总体积是m3,若该观光车外壳用钢铁制成,则它的质量是kg.(ρ钢铁=7.9×103kg/m3)1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6g;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370cm3;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400cm3;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________ g(如图所示).请算出干燥软木塞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并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___.三、作图题15.请在图中坐标画出铁块的密度随它的体积变化的示意图(温度不变化);(______)16.现有体积相同,密度之比为3℃2的黑球与白球若干,如图将黑球放在已调平的天平的左托盘上,为了使天平平衡,请用“O”表示白球,将需要的数量画在天平的右托盘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同步训练一、填空题1.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2.某合金块的体积是20cm3,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时,砝码质量和游码的如图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密度是________kg/m3.3.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平和一个小塑料杯测量酸奶的密度。
实验过程如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塑料杯的质量为5g,将塑料杯中装满水,测出塑料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7g;再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净擦干后装满酸奶,测出塑料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95g,则塑料杯中酸奶的质量为_____g,酸奶的密度为_____g/cm34.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然后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则苹果质量为_____g。
5.有一辆汽车,油箱的容积为250L,每千米消耗汽油0.4kg。
如果一箱油加满后在相距15km 的甲、乙两地往返运输,汽车开始从甲地出发,往返______次后需在甲地重新加油。
(汽油密度是0.71×103kg/m3)6.现在树脂镜片广泛取代了玻璃镜片,已知某种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g/cm3,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每一只眼镜片的体积约为4×10-6m3,则用树脂镜片代替玻璃镜片后,一副眼镜质量约可以减少__________g。
7.某小组测量酱油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824g,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甲图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那么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_g,由此可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8.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33.4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大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不考虑分子间空隙,水分子的体积约为10-29m3)。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铸造零件时,先要用木料制成一实心的与零件形状完全相同的模型叫木模。
现要判断一个铁铸件内部是否有气泡,技术人员查找和测量的相关数据如表通过计算可知()木模铁铸件质量(kg)637.44密度(kg/m3) 1.2×1037.8×103B.铁铸件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10﹣4m3C.铁铸件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10﹣4m3D.铁铸件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4×10﹣4m32.嫦娥五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
嫦娥五号将采集的月球表面样品从月球带回到地球的过程中,月球表面样品的质量()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确定3.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铁块温度由20℃升高到7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B.把一铅块压成铜片,形状变了,质量也变了C.一块冰溶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D.一根铝棒从赤道带到北极,由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4.一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3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ρ水=1.0×103kg/ m3,ρ酒精=0.8×103kg/ m3),则该瓶的质量是()A.50g B.100g C.150g D.200g5.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g。
她记录下的木块质量是38.4g,整理器材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A.33.2g B.31.6g C.43.2g D.35.8g6.小融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的小石块(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干燥的小石块的质量60g;②将干燥的小石块用细线吊着,慢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稳定后,溢水杯中的水面仍与杯口齐平,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21cm3;③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64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练习题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练习题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选择题。
1.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A.弹簧测力计B.台秤C.电子秤D.天平2.小明利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杯75%医用酒精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杯和酒精的总质量()A.80g B.77.6g C.83g D.82.4g3.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加减小砝码无法使用天平平衡时,需要向右移动游码,其作用是()A.相当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4.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3:2,质量之比是3: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A.2:1B.1:2C.9:2D.2:95.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的密度约为1.3kg/m3,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2kgB.同种材料密度一定相同,不同材料密度一定不同C.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瓶内氧气密度不变D.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6.小明先用烧杯盛适量的酒精,再用天平称其总质量为80g,然后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操作缺少了“测量空烧杯的质量”这一步骤B.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72gC.该酒精的密度为0.8×10³kg/m³D.如果在把酒精倒入量筒的操作中,溅出了少许酒精,则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小7.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球升空后随着海拔升高,球内的氢气密度将会变小B.建造机床设备的底座时应该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轻便且容易移动C.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也一定能装的下1kg的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比水小)D.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水,因此铁制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会下沉8.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如表所示,体积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华在实验室里测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B.石块的质量是50.2gC.石块的体积是20m3D.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2.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物体3.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kg4.如图所示是李洋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 .5.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如下表所示: 物质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密度/(kg /m 3)1.251.431.980.09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 A .20kgB .200kgC .2000kgD .2.0×104kg 6.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以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 .在0~4℃范围内,水具有温度升高收缩温度降低膨胀的性质B .温度等于4℃时,同体积水的质量最大C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 、B 、C 、E 处的温度分别为0℃、1℃、2℃、3℃、4℃D .湖水的温度只要达到0℃,就会凝固成冰7.“今日翼城”的公众号中设置了“安全365”栏目,进行安全科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2℃升到8℃的过程中,其密度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大D.保持不变2.一个封闭铝盒,恰能悬浮在7℃的水中,水温从7摄氏度降到1℃,铝盒运动将是A.下沉到底B.先上浮到水面,后下沉到底C.上浮到水面,后下沉至悬浮D.先下沉到底,后上浮到水面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两端分别挂两个物体G和P,在空气中杠杆水平平衡.已知G物块密度为5×103kg/m3,当把G物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把P向左移动后,杠杆再次水平平衡.若b:c=5:3,求未知液体密度A.3×103kg/m3B.2×103kg/m3C.1×103kg/m3D.1.5×103kg/m34.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都为300g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浸没在这三杯水中(水均未溢出),则水面最高的是(ρ铝<ρ铁<ρ铜)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铁块的杯子C.放入铜块的杯子D.无法确定5.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由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的密度是()A .B .C .D .6.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 、B 、C 三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ρ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ρA >ρB >ρC B .ρA <ρB >ρC C .ρA <ρB <ρCD .ρA >ρB <ρC7.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三个空心球,分别由铝、铁、铜制成,已知ρρρ<<铜铝铁,由此可得三个球空心部分体积的关系是A .铜球的最大B .铁球的最大C .铝球的最大D .一样大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4倍D.质量相等时,甲物质的体积小于乙物质的体积二、填空题9.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_冰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就可以估测出积雪密度表达式为______(已知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10.如图所示装置为某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时发明的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选择一根长lm的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中点10cm的A位置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50g、容积为80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测量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l)该“密度天平”的“零刻度”应标在离支点O右端 cm处.(2)该“密度天平”的量程是 g/cm3.11.图所示的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观察图象可知:甲的体积为4 cm3时,其质量是________ g;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12.刘明做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在测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的位置,则接下去的操作应是________________.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杯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g/cm3.13.某汽车研究所研制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为减轻车体自身的重,外壳拟采用新近发现的一种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其外壳的总质量仅为22 kg.已知: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103kg/m3,则该观光车外壳的总体积是m3,若该观光车外壳用钢铁制成,则它的质量是kg.(ρ钢铁=7.9×103kg/m3)1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6g;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370cm3;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400cm3;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________ g(如图所示).请算出干燥软木塞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并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___.三、作图题15.请在图中坐标画出铁块的密度随它的体积变化的示意图(温度不变化);(______)16.现有体积相同,密度之比为3:2的黑球与白球若干,如图将黑球放在已调平的天平的左托盘上,为了使天平平衡,请用“O”表示白球,将需要的数量画在天平的右托盘上。
(注意是画出白球,不是填写数字)(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1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cm³、20cm³、30cm³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后,小明用天平称量铝块1(体积为10cm³)的质量,如图甲。
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
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
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
他接下来继续测量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下表的记录;(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
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请你在上面的方格纸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象______;(3)请你对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_____。
18.有一块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中,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这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天平的示数如图所示;②向量筒中倒入V 1=60ml 的水;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用细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V 2=65ml 处; ④取出石块,水面降到了V 3=58ml 处;⑤小明认为石块体积的测量不够准确,石块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60ml 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吸附的水清除后,再次没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 4=66ml 处,请解答下面问题: ⑴该实验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物理符号表示)。
⑵在步骤④中,水面未回到60ml 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以下表格的空白处。
⑷观察表格的设计,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两处不足(相同类型的不足点只写一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很多同学都喜欢玩橡皮泥,是因为橡皮泥容易捏成各种形状,小萍和小琴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她们决定去实验室测一下.实验室老师给她们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量杯、水等. (1)小萍的方案: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橡皮泥的密度实验原理:主要实验步骤: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一块大小合适的橡皮泥的质量m(如图甲所示);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0=18cm3;③将橡皮泥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如图乙所示)④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V;⑤算出橡皮泥的密度ρ.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2)小琴认为:不用天平,只用量杯(如图丙)和水也可以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取适量水倒入量杯.读出水的体积为v2;②将橡皮泥捏成船形,放入量杯,使其漂浮在水面,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为V3,计算橡皮泥的质量m= ;(水的密度用表示)③取出橡皮泥.将它捏成实心体.放入量杯.使它沉人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为v4.算出橡皮泥的体积V;④计算橡皮泥的密度.(3)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量筒和量杯,发现了什么?.由此判断,谁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大些?.五、综合题20.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一祖传金属块的密度.但苦于家中没有天平和量筒,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称测出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25 g;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690 g.将水倒出,烘干玻璃瓶,将金属块缓慢放入玻璃瓶中,测得玻璃瓶和金属块总质量为2325g,然后再向玻璃瓶中加水至满,测出三者总质量为2590 g.(1)金属块的质量;(2)玻璃瓶的容积;(3)查表,金属块最有可能是何种材质?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1)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混合液的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混合液的沸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2)请在题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______(要求先描点,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__℃.(3)用纯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冻液的危害:在低温环境中,一方面纯水更容易凝固;另一方面水凝固时体积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能会导致水箱破裂.【参考答案】1.A 2.A 3.B 4.A 5.A 6.A 7.A 8.C9.小于()1h hhρρ-=冰雪10.30 0~1.2511.21∶212.取出最小砝码后,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3.17 13.0.02;15814.16;0.15×103;将潮湿的软木塞直接放在托盘中称质量15.16.17.17.用手拿砝码27做法不对略18.ρ=mV火山石吸收2mL的水 4.860.8实验次数太少V1V2V3V4无单位19.(1)50 12 1.8;(2)ρ水(V3﹣V2);(3)量筒的上下口径相同,因此刻度均匀,量杯上下口径不同,因此刻度不均匀;量杯.20.(1)玻璃瓶的容积为465cm3;(2)金属块的质量是2100g;(3)查表知,金属块最有可能是银.21.先降低后升高逐渐升高120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