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基层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
51-基层胸痛健康管理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

51-基层胸痛健康管理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51-基层胸痛健康管理中心数据库的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正确性。
数据库管理制度是为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和保护而建立的。
2.责任和权限2.1 所有数据库管理员应负责执行数据库管理制度,并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可用性。
2.2 数据库管理员应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和能力,熟悉数据库管理工具和技术。
2.3 数据库管理员应及时处理和解决数据库的异常情况,并报告相关概况。
3.数据库访问控制3.1 数据库管理员应制定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数据库。
3.2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审核用户权限,删除不必要的账户,并监控系统登录日志。
3.3 数据库管理员应加强对数据库的物理安全控制,限制非授权人员的物理访问。
4.数据备份和恢复4.1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4.2 数据库管理员应制定数据恢复计划,并定期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数据可以有效恢复。
4.3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验证数据备份和恢复过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数据维护和优化5.1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维护数据库,包括索引重建、数据清理和统计信息更新等。
5.2 数据库管理员应根据业务需求和性能监控结果,进行数据库优化。
5.3 数据库管理员应对数据库进行容量规划和性能调优,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6.数据安全管理6.1 数据库管理员应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和隐私保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未授权访问。
6.2 数据库管理员应建立数据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审计和监控等。
6.3 数据库管理员应建立数据备份和紧急恢复计划,以应对数据安全事件的发生。
7.数据共享和合规性7.1 数据库管理员应确保在数据共享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7.2 数据库管理员应制定数据共享管理规范,明确数据共享的权限和责任。
7.3 数据库管理员应监控数据共享过程,防止非法使用和滥用数据。
8.数据库审计和监控8.1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进行数据库审计,发现和处理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
51-基层胸痛防治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

51-基层胸痛防治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规定51-基层胸痛防治中心数据库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数据库安全1. 所有数据都应妥善保存并备份。
2. 数据库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以防止信息泄露和数据丢失。
3. 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数据库,并且需要使用个人账号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4. 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应根据工作职责进行分级,并进行记录和审计。
数据库管理1. 数据库管理员应负责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2. 管理员应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和及时处理任何故障。
3. 数据库中的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录入和更新,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 所有数据变更都应在变更日志中记录,包括修改、删除和新增。
5.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数据使用和共享1. 数据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要求。
2. 数据应仅用于相关研究和医疗保健目的,并遵守保密协议。
3. 未经授权,禁止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共享给第三方。
4. 数据共享应经过授权并记录下来,包括共享方、共享目的和共享时间等信息。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1. 数据库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2. 数据备份应包括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内容。
3. 灾难恢复计划应制定和测试,以确保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总结51-基层胸痛防治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对数据库的安全和有效管理提出了要求,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可恢复性。
只有合法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数据库,并且数据的使用和共享需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基层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

基层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为规范我院在中国胸痛中心网云平台的数据库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一、数据库的管理规范:1.我院在胸痛中心云平台的账户和密码实行保密制度,仅对数据填写、数据质量控制以及参与胸痛中心认证的相关人员开放。
2.填写数据人员需提高认识,认真填写患者各项信息和数据。
3.数据填写分工明确,实行首诊负责制。
谁接诊谁填写。
4.数据填写人员应及时收集和保存原始资料。
5.杜绝造假、防止漏填项目,这是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减少填写错误则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关键。
6.医院设心内科一名高年资医师为我院云平台数据库管理总监,各科室设专人担任本科室数据库管理员,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7.医院每年对一线医务人员及网络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胸痛患者诊治水平及数据规范填写技巧。
8.定期统计分析数据库数据,举办质量分析会议,对比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要求,分析寻找胸痛诊治流程及数据管理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制定合理流程改进计划,不断完善诊治流程。
二、数据库的使用细则(一)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的功能包括四部分:胸痛患者列表、概要信息、数据统计、系统管理。
患者列表是数据库的核心,填写人员必须客观、准确、真实、及时、完整地填写各项数据,包括急救信息、胸痛诊断、患者转归及实时监测、影像信息5 个模块。
内容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或入院的患者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下EMI)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实施关键诊疗措施的时间节点、来院方式、转归;主动脉夹层以及肺动脉栓塞从发病到实施关键诊疗措施的时间节点。
上述时间节点既是反映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客观指标,也是胸痛中心日常质量管理和监控的标准,同时还是认证审核和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云平台数据填报的要求:1.数据的完整性:首先确保所有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均要进入数据库即电子急救病历;其次,每个电子病历关键信息必须填写完整。
1.51-基层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

下层胸痛中间数据库治理轨制为规范我院在中国胸痛中间网云平台的数据库治理,包管信息体系稳固安然地运行,特制订本方法.一.数据库的治理规范:1.我院在胸痛中间云平台的账户和暗码实施保密轨制,仅对数据填写.数据质量掌握以及介入胸痛中间认证的相干人员凋谢.2.填写数据人员需进步熟悉,卖力填写患者各项信息和数据.3.数据填写分工明白,实施首诊负责制.谁接诊谁填写.4.数据填写人员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原始材料.5.杜绝造假.防止漏填项目,这是进步质量的重要工作,削减填写错误则是进步数据质量的症结.6.病院设心内科一名高年资医师为我院云平台数据库治理总监,各科室设专人担任本科室数据库治理员,实施分级治理轨制.7.病院每年对一线医务人员及收集病院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常识培训,进步胸痛患者诊治程度及数据规范填写技能.8.按期统计剖析数据库数据,举行质量剖析会议,比较中国胸痛中间认证请求,剖析查找胸痛诊治流程及数据治理是否消失不合理之处,制订合理流程改良筹划,不竭完美诊治流程.二.数据库的应用细则(一)胸痛中间认证云平台数据库的功效包含四部分:胸痛患者列表.概要信息.数据统计.体系治理.患者列表是数据库的焦点,填写人员必须客不雅.精确.真实.及时.完全地填写各项数据,包含急救信息.胸痛诊断.患者转归及及时监测.影像信息5个模块.内容包含: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或入院的患者根本信息和最后诊断;ST段举高型急性心肌梗逝世(STEMI).非ST段举高型急性心肌梗逝世(NS下EMI)及不稳固性心绞痛(UA)患者从发病开端到实施症结诊疗措施的时光节点.来院方法.转归;自动脉夹层以及肺动脉栓塞从发病到实施症结诊疗措施的时光节点.上述时光节点既是反应医疗机构诊疗程度的客不雅指标,也是胸痛中间日常质量治理和监控的尺度,同时照样认证审核和评估的重要根据.(二)云平台数据填报的请求:1.数据的完全性:起首确保所有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均要进入数据库即电子急救病历;其次,每个电子病历症结信息必须填写完全.2.数据的精确性:所稀有据要与原始材料一致,包管真实.有用,及时更新.3.数据的精确性:本数据库的重点为时光流程治理,故时光需精确到分钟.4.数据的可溯源性:可溯源性是指在数据处理.检讨和验证进程中,所稀有据都可追踪到原始材料,各诊疗环节必须具体记载并保管,如发明任何数据不知足质量请求,都必须可以或许明白错误根源并进行更正.三.数据的监视治理及审核轨制:胸痛中间的数据实施三级质量掌握轨制,一级质量掌握由各科室专职数据治理员负责,重要职责是天天准时检讨并督促义务人及时填写数据.收集和录入随访材料,进行数据的查对,在完成所稀有据录入后提交给二级质量治理员审核;二级质量掌握由病院数据库治理总监负责,重要职责是从专业角度对数据库进行审核,对不相符逻辑或错误的数据病例返回给一级质量掌握员进行校订:三级质量掌握由胸痛中间医疗总监担任,不按期抽查数据库并进行阶段性评估.同时,信息科负责数据库的机能及安然的运行治理.数据库的治理既是质量剖析会和典范病例评论辩论会的数据起源,也是制订或修订诊疗流程的根据.是以,做好数据库的治理和质量掌握工作也胸痛中间扶植的焦点内容.。
2022《医院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

XX医院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XX医院基层胸痛中心(以下简称“胸痛中心”)的数据库管理,保障数据库正常、有效运作,确保数据安全,使数据库能更好地服务与本中心的质控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正常录入和管理。
第三条胸痛中心医疗总监负责对数据库使用者进行权限审批并全面负责监督数据库的录入和汇总工作。
第二章数据的录入及三级审核制度第四条数据管理员是科室数据信息录入工作的责任人, 在接受新的《XX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后3天内,应将相关数据输入胸痛中心的云平台数据库。
当入院患者数据有更新的,应在患者出院后3天将更新数据录入数据库。
在病案资料上交归档前,数据管理员应对录入数据资料进行格式和内容核查。
第五条录入的数据源主要包括急性胸痛患者就诊过程的时间质控点,相关服药情况等,其中时间质控点数据是必须录入的数据。
第六条《XX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是数据库录入的基础,实行首诊负责制,急救医师、急诊医学科医师及心血管内科医师应严格按基层胸痛中心下发的时间节点管理说明严格填写,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或完整性, 以便数据管理员录入。
第七条数据管理员应对本季度《XX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的填写情况进行核查、分析及汇总,并在质控会议上向基层胸痛中心委员会汇报,以监督和改进该表单的填写质量。
第八条基层胸痛中心协调员及医疗总监应对数据库数据录入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及审核,保证数据录入质量。
第九条胸痛中心的数据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制度,一级质量控制由专职数据管理员负责,主要职责是每天定时检查并催促责任人及时填写数据、采集和录入随访资料,进行数据的核对,在完成所有数据录入后提交给二级质量管理员审核;二级质量控制由医院数据库管理总监负责,主要职责是从专业角度对数据库进行审核,对不符合逻辑或错误的数据病例返回给一级质量控制员进行校对;三级质量控制由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担任,不定期抽查数据库并进行阶段性评估。
51-基层心绞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

51-基层心绞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一、背景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基层心绞痛中心扮演着患者救治的重要角色。
为了有效管理基层心绞痛中心的相关数据,建立一套科学的数据库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规范基层心绞痛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数据可靠、安全、便捷的存储、传输和应用,提高基层心绞痛中心的救治效率。
三、数据库建设1. 数据库结构设计:- 建立和维护含有患者基本信息、就诊记录、医学影像等数据的数据库。
- 分为逻辑层和物理层,确保数据结构合理,满足各类查询和分析需求。
2. 数据采集:- 完整、准确、及时的采集患者相关数据,并标注数据来源和时间。
- 数据采集过程中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数据录入和整理:- 由专人负责数据录入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设置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对数据进行校验和清洗。
四、数据库管理1. 数据备份和恢复:-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储存到安全可靠的位置。
- 建立恢复机制,确保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
2. 数据安全保护:- 建立权限管理体系,对敏感数据进行访问控制。
- 对数据库进行加密保护,防止非授权人员获取和篡改数据。
3. 数据共享和交流:- 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鼓励合法合规的数据共享和交流。
- 设立数据共享和交流的规则和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法使用。
4. 数据分析和应用:- 制定数据分析和应用规范,促进基层心绞痛中心研究和救治的进步。
- 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数据分析的能力。
五、数据管理评估1. 定期进行数据管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借助专业机构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力量,对数据库管理进行外部审查。
3. 根据评估结果,对数据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风险与控制1. 风险识别和评估:- 针对数据泄露、数据损坏、数据不一致等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胸痛救治单元数据库管理制度

XX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数据库管理制度一、胸痛中心救治单元数据库数据录入的基本要求:1、填写人员必须客观、准确、真实、及时、完整地填写各项数据。
2、记录数据及日期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记录时间采用24小时制,并准确到分钟。
3、接触患者的一线医疗人员负责填写纸质版《xx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时间管理表》,从首次医疗接触开始记录急性胸痛患者诊疗的全过程,进行时间节点的前瞻性记录,尽可能避免回顾性记录,以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填写完善后及时交数据库专职管理人员,由数据库专职管理人员按时录人中国胸痛中心云平台。
4、强调数据资料的溯源性:确保STEMI患者的关键时间节点可以溯源,其中起病时间、呼叫120、到达医院等时间应能从急诊病历(电子病历或复印件)、入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心电图纸、检验报告、病情告知或知情同意书等原始记录中溯源,并要求精确到分钟。
二、胸痛中心救治单元数据库录入范围和时限要求:1、数据库录入范围:(1)所有来院就诊的急性胸痛(明确的创伤性胸痛除外)患者的登记、上报比例应≥75%,内容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于我院门、急诊或入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2)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 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3)STEMI(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且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关键时间节点、项目的缺失率不能高于10%,其中院内时间节点记录的有效率应达到100%。
2、数据库管理的时限要求:(1)胸痛患者首次医疗接触之后7天之内必须在数据库建档上报;(2)患者出院后1周内完成二级审核;(3)患者出院后30天之内完成三级审核并归档。
三、胸痛救治单元三级审核制度和职责:1、胸痛救治单元三级审核制度:(1)一级审核:各科室派专人负责胸痛单元数据库数据管理员,负责本科室病区和门诊胸痛患者数据的填报和初审。
(2)二级审核:指定xx为数据库二级审核员,负责数据库的二级审核工作。
胸痛救治单元数据库管理制度

胸痛救治单元数据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胸痛救治单元数据库的管理,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胸痛救治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内胸痛救治单元数据库的建立、使用、维护和管理。
二、组织机构1. 成立胸痛救治单元数据库管理小组,负责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2. 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医疗、护理、信息、行政等部门相关人员。
3. 管理小组的职责包括:制定数据库管理制度,监督实施情况,处理数据库使用中的问题,组织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等。
三、数据库建立与维护1. 数据库应包含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资料、检查结果、治疗方案、随访情况等与胸痛救治相关的数据。
2. 数据库应采用专业软件进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数据库的建立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4. 数据库应定期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5. 数据库应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库使用1. 数据库的使用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2. 数据库的使用应经过管理小组的批准,并签署保密协议。
3. 数据库的使用应仅限于胸痛救治工作的需要,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4. 数据库的使用应遵循数据访问权限的规定,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五、数据库安全管理1. 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2. 数据库应采用密码保护、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3. 数据库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4. 发现数据安全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向管理小组报告。
六、数据库更新与维护1. 数据库应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库更新和维护应由管理小组负责,并记录相关情况。
3. 数据库更新和维护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七、数据库评估与改进1. 数据库应定期进行评估,以评估其对胸痛救治工作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基层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
为规范我院在中国胸痛中心网云平台的数据库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一、数据库的管理规范:
1.我院在胸痛中心云平台的账户和密码实行保密制度,仅对数据填写、数据质量控制以及参与胸痛中心认证的相关人员开放。
2.填写数据人员需提高认识,认真填写患者各项信息和数据。
3.数据填写分工明确,实行首诊负责制。
谁接诊谁填写。
4.数据填写人员应及时收集和保存原始资料。
5.杜绝造假、防止漏填项目,这是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减少填写错误则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关键。
6.医院设心内科一名高年资医师为我院云平台数据库管理总监,各科室设专人担任本科室数据库管理员,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7.医院每年对一线医务人员及网络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专业
知识培训,提高胸痛患者诊治水平及数据规范填写技巧。
8.定期统计分析数据库数据,举办质量分析会议,对比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要求,分析寻找胸痛诊治流程及数据管理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制定合理流程改进计划,不断完善诊治流程。
二、数据库的使用细则
(一)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的功能包括四部分:胸痛患者列表、概要信息、数据统计、系统管理。
患者列表是数据库的核心,填写人员必须客观、准确、真实、及时、完整地填写各项数据,包括急救信息、胸痛诊断、患者转归及实时监测、影像信息5个模块。
内容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或入院的患者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下EMI)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实施关键诊疗措施的时间节点、来院方式、转归;主动脉夹层以及肺动脉栓塞从发病到实施关键诊疗措施的时间节点。
上述时间节点既是反映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客观指标,也是胸痛中心日常质量管理和监控的标准,同时还是认证审核和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云平台数据填报的要求:
1.数据的完整性:首先确保所有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均要进入数据库即电子急救病历;其次,每个电子病历关键信息必须填写完整。
2.数据的准确性:所有数据要与原始资料一致,保证真实、
有效,及时更新。
3.数据的精确性:本数据库的重点为时间流程管理,故时间需精确到分钟。
4.数据的可溯源性:可溯源性是指在数据处理、检查和验证过程中,所有数据都可追踪到原始资料,各诊疗环节必须详细记录并保存,如发现任何数据不满足质量要求,都必须能够明确错误根源并进行更正。
三、数据的监督管理及审核制度:
胸痛中心的数据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制度,一级质量控制由各科室专职数据管理员负责,主要职责是每天定时检查并督促责任人及时填写数据、采集和录入随访资料,进行数据的核对,在完成所有数据录入后提交给二级质量管理员审核;二级质量控制由医院数据库管理总监负责,主要职责是从专业角度对数据库进行审核,对不符合逻辑或错误的数据病例返回给一级质量控制员进行校对:三级质量控制由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担任,不定期抽查数据库并进行阶段性评估。
同时,信息科负责数据库的性能及安全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管理既是质量分析会和典型病例讨论会的数据来源,也是制订或修订诊疗流程的依据。
因此,做好数据库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也胸痛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