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地形图注记大小一览表
1:2000地形图注记大小一览表

ZJ
7.0
3.5
交
通
等级公路路名
辛河路
黑体
HZHT
ZJ
8.0
4.0
等级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及编码
3(G302)
黑体
HZHT
ZJ
6.0
3.0
等外公路编码
9
黑体
HZHT
ZJ
5.0
2.5
河
流
山
脉
主要山名
太行山
方正中等
FZZD
ZJ
9.0
4.5
比例0.8
一般山名
太白山
方正中等
FZZD
ZJ
8.0
4.0
比例0.8
一般河流
涌江
1:2000地形图注记大小一览表
类别
注记名称
注记示例
字体
字体
图层
机注
出图
备注
村名
张家
细等
HZ
ZJ
9.0
4.5
村委会驻地
张家村委会
细等
HZ
ZJ
7.0
3.5
单
位
名
称
行政村下属企业
细等
HZ
ZJ
7.0
3.5
机关
公安局
细等
HZ
ZJ
7.0
3.5
企事业单位
机械厂
细等
HZ
ZJ
7.0
3.5
高层建筑及住宅新村
建筑新村
细等
黑体
HZHT
TK
10.0
5.0
比例0.8
图角坐标
黑体
HZHT
TK
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把时间交给测量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总则........................................................................................................................... ............ ( 3)4 平面控制测量...................................................................................................................... ( 4)5 高程控制测量........................................................................................................................ ( 6)6 基础数字地形图的基本要求................................................................................................ ( 9) 7 图根控制测量 (11)8 数字测图........................................................................................................................... (14)9 基础数字地形图要素的表示 (15)10 基础字地形图基础要素的分类与代码 (19)11 基础数字地形图元数据 (21)12 图幅拼接、整饰、检查和资料整理 (22)13 基数字地形图测绘成果的提交 (23)附录A (资料性附录半测回高差互差及测回间高差互差限差△H 允速查表 (24)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房屋建筑结构分类表 (25)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基础要素数据分类(大类、中类) (26)附录D (规范性附录)基础数字地形图基础要素分类与代码 (27)附录 E (规范性附录)辅助要素类型编码 (41)附录F (规范性附录)基础数字地形图元数据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42)附录G (资料性附录)1:500 基础数字地形图例样 (44)附录H (资料性附录)1:1 000 基础数字地形图例样 (45)附录I (资料性附录)1:2 000 基础数字地形图例样 (46)考文献........................................................................................................................... ............ (47) DB33/T 552-2005 II前言本标准是在我国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有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近期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的需求,并根据我省现阶段和今后一定时期国内外所采用的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而制定的。
GB/T 20257.1-2007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图式

各种数卞说明,除特别说明外,凡为“大于”者含数字本身〈如大于3爪,含3⑴小于”者不含数宇本身。芥种符号等级说明中的“以丨:”和“以下”,其含意与匕述相同。
4.3.55丨8符号表示与配合的示例见附珙8。
3地形图分幅和颜色
3.1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注:配置是指所使用的符号为说明性符号,不具有定位意义。在地物分布范II内敝列或整列式布列符号,用于表示面状地物的类別。
2.5符号使用方法与要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1图式中除特殊标注外,一般实线表示建筑物、构筑物的外轮廊与地面的交线〔除桥梁、坝、水闸、架空筲线外八虛线表示地下部分或架空部分在地而上的投影.点线表示地类范围线、地物分界线,
相同地物毗连成群分布,其范围用地类界表示,在其范围内适中位8配肾不依比例尺符号,如露天设济等。
2.5.3两地物相重叠或立体交叉时,按投影原则下层被上足遮盖的部分断开,上层保持完整。
1.5^ 4各种符号尺寸是按地形图内容为屮等密度的图幅规定的。为了使地形阁淸晰易读,除允许符号交叉和结合表示者外,各符号之间的间隔(包括轮廊线与所配置的不依比例尺符号之间的间隔〉一般不成小于0.3出…。如果某些地区地物的密度过大.图上不能容纳时,允许将符弓的尺寸略为缩小(缩小率不大于…或移动次要地物符号。双线及示的线状地物其符号相距很近时,可采用共线衣尕。
2.5.5实地I:有些建筑物、构筑物,图式屮未规定符号,又不便0:!类表禾者,可表示该物体的轮廓图形或范田,并加注说明。地物轮廓图形线用15111^实线表示,地物分布范闱线、地类界线用地类界符号表不。
1.5^ 6本图式中土质和植被符号栏中,以点线框者,指示应以地类界符5衣示实地范围线:以实线框者,指示小'表示范围线,只在范田内配货符号。
1:1000地形图文字注记大小一览表

类别
注记名称
注记示例
字体
字体
图层
机注
出图
备注
村名
张家
细等
HZ
ZJ
4.5
4.5
村委会驻地
张家村委会
细等
HZ
ZJ
3.5
3.5
单
位
名
称
行政村下属企业
细等
HZ
ZJ
3.5
3.5
机关
公安局
细等
HZ
ZJ
3.5
3.5
企事业单位
机械厂
细等
HZ
ZJ
3.5
3.5
高层建筑及住宅新村
建筑新村
细等
4.0
图外其他注记
细等
HZ
TK
3.0
3.0
HZ
ZJ
3.5
3.5
交
通
等级公路
3 (G302)
黑体
HZHT
ZJ
4.0
4.0
等级公路编码
3
黑体
HZHT
ZJ
3.0
3.0
等外公路编码
9
黑体
HZHT
ZJ
2.5
2.5
河
流
山
脉
主要山名
太行山
方正中等
FZZD
ZJ
4.5
4.5
比例0.9
一般山名
太白山
方正中等
FZZD
ZJ
4.0
4.0
比例0.9
一般河流
涌江
黑体
HZHT
TK
5.0
5.0
比例0.8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据结构规程(最新整理)

A1.4杭州市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据数据结构规程杭州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2002年9月目录第1章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第2章引用标准 (1)第3章总则 (1)第4章类型说明与缩写 (2)第5章各层属性表结构 (3)5.1 测量控制点 (3)5.2 控制点注记 (3)5.3 控制点辅助线 (3)5.4 居民地 (3)5.5 线状房屋附属设施 (4)5.6 点状房屋附属设施 (4)5.7 垣栅 (4)5.8 单位名称标记点 (4)5.9 居民地注记 (4)5.10 居民地辅助层 (5)5.11 居民地边线 (5)5.12 线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 (5)5.13 点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 (5)5.14 场馆设施 (5)5.15 工矿设施注记 (5)5.16 工矿类辅助层 (6)5.17 工矿类边线 (6)5.18 铁路 (6)5.19 线状铁路附属设施 (6)5.20 点状铁路附属设施 (6)5.21 道路中心线 (7)5.23 线状道路附属设施 (7)5.24 点状道路附属设施 (7)5.25 道路注记 (7)5.26 道路辅助线 (8)5.27 各类管线 (8)5.28 线状管线附属设施 (8)5.29 点状管线附属设施 (8)5.30 管线注记 (8)5.31 管线辅助线 (9)5.32 面状水体 (9)5.33 岛屿 (9)5.34 单线河流及沟渠 (9)5.35 线状水系附属设施 (9)5.36 点状水系附属设施 (9)5.37 水体注记 (10)5.38 水系辅助层 (10)5.39 水系及附属设施边线 (10)5.40 境界面 (10)5.41 境界线 (10)5.42 地名标记点 (11)5.43 境界边线 (11)5.44 地名注记 (11)5.45 等高线 (11)5.46 坡、坎 (11)5.47 高程点 (12)5.48 地貌(线状) (12)5.49 地貌(点状) (12)5.50 土质 (12)5.51 地貌与土质注记 (12)5.52 地貌辅助层 (13)5.53 地质地貌边线 (13)5.54 植被(面) (13)5.55 植被(线) (13)5.57 植被注记 (13)5.58 植被边线 (14)5.59 内图廓 (14)5.60 地图图廓整饰线状要素 (14)5.61 地图图廓整饰注记 (14)第1章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据各层的属性表结构、属性项的中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及宽度。
1:2000填图细则

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满足其要求,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细则。
1:2000(或1:1000)地质草测的目的在于扩大矿床储量,圈定矿化带及矿体,查明岩相、构造与矿化体的关系,发现新的矿产地等问题。
一.地质剖面(一)剖面的测制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5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地质填图服务。
2.在注意收集以往的地质资料,并对工区进行了踏勘,了解了地层分布层序,矿体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上选择剖面位置。
即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剖面总方向与地层主要走向应大致垂直,其间夹角应大于60°,长度视工作范围而定。
4.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5.剖面端点用木桩留作标记。
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分层位置从皮尺上直接读取并标于剖面上和记录于记录表中。
6.在测制剖面过程中,必须按比例尺要求详细分层,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0.5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0.5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如矿化层、标志层)应放大表示。
7.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8.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
在作文字记录时,首先注明时间、地点、剖面编号、参加人员及分工,然后逐项填写表格内容:导线号、方位、导线长、坡角、产状等,逐层对岩石或地质体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格式如下:(导线号)0-1导(方位)160°(导线长)100米(坡角)+5°(分层位置)5米(层号)②(岩性名称)砂岩(岩性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特征、含量、矿化、蚀变特征岩层宏观特征、产状等。
地形图各类注记字体字号

水系名称
左斜中等线体
4.50
1.75
1.00
水渠名称
左斜中等线体
3.50
1.38
1.00小巷道方来自细等线体2.751.08
1.00
其它数字注记
方正细等线体
2.00
1.00
1.00
图名
方正中等线体
6.00
2.26
1.00
图号
方正长中等线体
5.00
2.53
0.71
秘密
方正扁中等线体
3.00
1.14
2.40
1.20
0.85
计曲线住记
方正细等线体
2.40
1.20
0.85
沟名
左斜中等线体
4.00
1.61
0.85
山名
方正长中等线体
4.00
1.61
0.85
性质说明注记
方正细等线体
2.50
0.99
1.00
谷
方正细等线体
2.50
0.99
1.00
单位名称
方正细等线体
3.50
1.38
1.00
镇政府驻地
方正中等线体
1.30
结合表
方正细等线体
2.50
1.25
1.00
图角坐标
方正中等线体
3.00
1.50
1.00
测绘机关
方正中等线体
4.00
1.50
1.00
附注
方正细等线体
3.00
1.17
1.00
比例尺
宋体
4.00
2.00
1.00
乡、镇界
基础地形图数据库规范(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形图数据库规范(1:500、1:1000、1:2000)1综述1.1 目的为建设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空间数据库制定数据库建设规范,并通过该规范指导数据库建设。
1.2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1:500、1:1000、1:2000大比例尺基础地形数据。
本规程规定了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数据的分层,每层的名称与该层内数据的实体类型;各层的属性结构,包括各层的属性表结构、属性项的中英文名称及属性类型宽度;基础地形图数据分类与编码,用以标识该比例尺范围地形图要素数字信息,保证其存储交换的一致性。
本规程适用于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的数据建库与更新。
各部门可根据本专业、行业的需要和地区特点,在对此规程定义的数据结构上进行扩展和补充。
本规程适用于大比例尺基础数字地形图为基础的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中地形图要素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
各部门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测图时,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依据本规程所规定的分类体系和编码方法进行增补和扩延,或采用便于向本规程转换的分类编码。
1.3 制定原则✓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与国标2007年的地形图示保持一致;✓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可以实现标准图的输出;1.4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
本规范制订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007);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4)《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5)《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2004,J 298-20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J
7.0
3.5
交
通
等级公路路名
辛河路
黑体
HZHT
ZJ
8.0
4.0
等级公路及编码
3(G302)
黑体
HZHT
ZJ
6.0
3.0
等外公路编码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黑体
HZHT
ZJ
5.0
2.5
河
流
山
脉
主要山名
太行山
方正中等
FZZD
ZJ
9.0
4.5
比例0.8
一般山名
太白山
方正中等
FZZD
ZJ
8.0
4.0
比例0.8
一般河流
涌江
ST
TK
8.0
4.0
图外其他注记
细等
HZ
TK
6.0
3.0
楼层
2
细等
HZ
ZJ
4.0
2.0
等外公路路名
友谊路
黑体
HZHT
ZJ
7.0
3.5
测绘工程一处
黑体
HZHT
TK
10.0
5.0
比例0.8
图角坐标
黑体
HZHT
TK
6.0
3.0
比例0.8
作业单位
黑体
HZHT
TK
7.0
3.5
秘密
黑体
HZHT
TK
6.0
3.0
比例1.33
带号及坐标大数
细等
HZ
TK
4.0
2.0
比例0.8
结合表汉字
细等
HZ
TK
5.0
2.5
结合表数字
细等
HZ
TK
4.0
2.0
比例0.8
比例尺
宋体
黑体
HZHT
ZJ
9.0
4.5
倾斜角-15
次要河流
后塘河
黑体
HZHT
ZJ
8.0
4.0
倾斜角-15
性质注记
砖,沥
细等
HZ
ZJ
5.0
2.5
外图廓内地名
汪家村
细等
HZ
10
6.0
3.0
外图廓内行政区划名
五里乡
细等
HZ
10
6.0
3.0
高程注记
25.1
细等
HZ
GCD
4.0
2.0
图名
黑体
HZHT
TK
12.0
6.0
图号
1:2000地形图注记大小一览表
类别
注记名称
注记示例
字体
字体
图层
机注
出图
备注
村名
张家
细等
HZ
ZJ
9.0
4.5
村委会驻地
张家村委会
细等
HZ
ZJ
7.0
3.5
单
位
名
称
行政村下属企业
细等
HZ
ZJ
7.0
3.5
机关
公安局
细等
HZ
ZJ
7.0
3.5
企事业单位
机械厂
细等
HZ
ZJ
7.0
3.5
高层建筑及住宅新村
建筑新村
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