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中小学教师婚姻家庭状况及幸福感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教师幸福感调查分析报告

教师幸福感调查分析报告

教师幸福感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了解不同教师对职业幸福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不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体验程度,我们特设计了一份有关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问卷,对我校教师进行了小样本抽样调查。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对象选择我校在职在岗教师为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填写问卷方法,共发放教师问卷25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

教师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职业幸福感的精神幸福感、经济幸福感、交往幸福感、健康幸福感以及价值幸福感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进行了影响教师幸福感强度因素的调查。

三、我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有47.6%的教师认为压力比较大,34.6%的教师认为压力非常大,29%的认为比较严重,30%工作严重倦怠,38.5%心理状况不太好,34%的教师认为“工作让我厌烦”42.55%的教师感到“工作让我困惑”有59.57%的教师认为“工作让我疲惫”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仅为2.24。

四、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很多。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依次为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公正的外部评价,较高的收入,正确的自我定位, 学生考出好成绩,自我能力得到提升等五个因素。

由于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教师个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很多教师不再信守无私奉献,而更加倾向于按劳取酬,按质取酬。

所以当教师认为自己的劳动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时,教师的职业期待自然减弱,职业幸福感随之降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提升的兴趣减弱,更加难以主动积极的进行自我充电。

五、提升教师职业幸福的几点建议追求师生共同幸福是学校教育生活的目标,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让教师幸福应当是教育的重要议题。

我们可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来探讨提升教师的幸福感的方法与对策:1、教师层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1)提升人格魅力。

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职业最高的境界,要想成为一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首先要具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使命感,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始终保持一个平和、愉快的工作心境。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提高小学教师职业幸 福感的措施
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善工 作环境和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的工作 满意度;二是提高待遇福利,保障教 师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职业发展,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 四是优化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 氛围。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 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小学教育的质量和 水平。未来可以深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提高小学教 育质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素,为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02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
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03
对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
考,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02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探究小学教师职业 幸福感现状及影响 因素
应对策略
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师工作任务,加强学生管理和 家长沟通,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工作满意度来源
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待遇 、职业发展等方面。
工作满意度影响
高工作满意度能够增强教师的工 作动力和职业认同感,从而提高 职业幸福感。
应对策略
学校应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工 作待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以增 加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提高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增强教师的参与感
学校应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 决策中,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

婚姻生活幸福感调查报告

婚姻生活幸福感调查报告

婚姻生活幸福感调查报告婚姻是个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选择,而婚姻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状态。

为了了解人们对婚姻生活幸福感的看法和体验,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调查方法:我们以网上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这项调查,共有500名已婚人士参与。

问卷中包含了关于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夫妻之间的沟通、家庭责任的分配、共同的兴趣爱好、性生活等等。

我们采用了多项选择题和主观评价题,以尽可能获取全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1. 婚姻生活的幸福感整体居高不下在参与调查的500名已婚人士中,有80%表示他们对婚姻生活感到幸福满意。

这表明大多数已婚人士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比较满意。

2. 沟通是婚姻幸福感的关键从调查结果来看,夫妻之间的沟通对婚姻生活的幸福感具有决定性影响。

74%的受访者认为,夫妻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够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提升婚姻的幸福感。

3. 家庭责任的平衡对婚姻幸福感至关重要在家庭责任的分配方面,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责任的平衡是维持婚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对公平的分配可以避免夫妻一方过于疲劳和压力过大,从而提升婚姻生活的幸福感。

4. 共同的兴趣爱好是夫妻关系的补充有59%的受访者认为,夫妻之间的共同兴趣爱好可以带来更多的共享时光和情感交流,进而增进夫妻关系。

无论是一起运动、旅行或是追剧,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促进夫妻之间的互动,增加婚姻生活的幸福感。

5. 性生活的重要性不能忽视有51%的受访者表示,性生活质量对婚姻的幸福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性生活的和谐与满意程度能够增强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对维持婚姻的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婚姻生活的幸福感整体较高,多数夫妻表示满意。

- 沟通能力是维持婚姻生活幸福感的关键。

- 家庭责任的平衡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对婚姻关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性生活的和谐与满意度对婚姻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城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粤西地区某城市为例

城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粤西地区某城市为例

城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粤西地区某城市为例张丹萍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社会对教师职业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传统观念里,大多数人认为“教师是一个轻松的职业,有两个假期,工作稳定,待遇好,生存压力低。

”这只是人们看到的教师的一个片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被赋予的更高要求、教师需要“身兼数职”,在不同的方面扮演不同的角色,除了要保障上课的质量,参加多种教研活动及技能比赛。

以及做大量的资料应付多种检查,准备多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老师的工作也不再是朝九晚五准点下班,下班后处理学生问题,进行家校沟通已是常态。

随着学生问题的增多,教师职业已然成为高压力职业。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其在教学、生活上的幸福是迫在眉睫的。

《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情绪体验的维度所要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

个体身心各方面越平衡,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正面指标。

Joan E. Horn(2004)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个体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来自于其职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文对城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城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对人口变量学上差异,提高城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也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调整中小学教师管理政策,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被试为粤西地区的一个城镇的中小学教师,有市级学校的中小学教师,也有乡镇学校的中小学教师,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520份,问卷回收率为86.7%,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剔除无效问卷49分,主要为错填、漏填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471,有效率为90.6%。

(二)研究工具采用王梅(2008)[1]编制的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该量表采用4点自评方式,1分“完全不同意”到4分“完全同意”。

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教师幸福感个人心得体会篇一最近学习了吴安春老师的《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专题讲座,还是感触颇多的。

正如吴老师讲座中指出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

但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教师专业发展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很多教师缺乏幸福感,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

一般而言,教师职业倦怠有心理、生理和认知三个方面的症候群。

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抑郁、厌倦、焦虑和烦恼,丧失工作热情、兴趣、创造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精神疲惫,心理焦灼,萎靡不振,情感疏离和冷漠等状态。

生理方面表现为体力明星透支,出现亚健康,失眠、内分泌功能紊乱,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经常产生疲劳感,工作效率降低。

在认知方面,感到生活乏味,事业失望,工作满意度降低,无成就感,前途暗淡,缺乏进取心。

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就会出现以下危害:一是出现心理障碍,工作效率降低。

教师身心疲劳,精力不济,教育管理能力降低,工作变得机械、低效,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二是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敏感、疏离、退缩,摩擦增多。

情绪忧郁并具有攻击性,出现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失控。

将负性情绪发泄给学生,有时给学生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三是出现自我伤害。

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态度消极和情绪低落,还会因不良心理状态而引起神经衰弱,或因不堪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对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人虽然理解不同,但简而言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一定成就后获得的满足心理和愉悦的心情。

教师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生命发展,把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特征,探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前提。

教师婚姻家庭满意度、观念及其与幸福感关系之调查

教师婚姻家庭满意度、观念及其与幸福感关系之调查
及 幸 福 感 调 查 研 究 ,几 十 年 来 都 没 有 较 为 系 统 而 完 整 的 相
直 接 影 响教 师 工 作 的 开 展 . 因 此 对 已婚 教 师 群 体 婚 姻 家 庭 及 幸 福 感 与 婚 姻 家 庭 的关 系进 行 调 查 ,探 讨 婚 姻 家 庭 幸 福 与 职 业 压 力 之 间 的关 系 ,可 以 为 学 校 管 理 和 政 府 决 策 提 供
( ) 1- 4 8 : 0 1.
[ ] [ 4 L wesK A,K l o l 1 1] a l 1 s ul wc JM.D ma nweg k h o i ko l e n d
J u n l f d c t n l s c ooy 0 ( ) 3 — 4 . o r a o u ai a y h l ,9 3 ,4 5 4 7 E o P 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lxn e . ’ ee p n o xet e h ore 2 ]A ea drP A 1 ed vl met feprs:T ejun y h o i
D hn u o ,K E ,& P re ,D. ( 9 7 .. akr 1 9 ) C l g n t cina d C n ol eI s u t n o . e r o
c m i n ha g s i t d n sKn wl d e, I t r s , a d S r t g e: o t tC n e n S u e t o e g a neet n tae y Us
几十年来都没有较为系统而完整的相关研究但教师婚娴家庭构成及其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却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开展因此对已婚教师群体婚姻家庭及幸福感与婚姻家庭的关系进行调查
0 0 0 0

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压力也逐渐凸显。

为了了解教师的幸福感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本次调查旨在探究教师的幸福指数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二、调查样本本次调查以某市100名小学和中学教师为样本,涵盖不同年龄、教龄和职称的教师,力求代表性。

三、幸福感现状通过调查数据发现,超过60%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感到满意,但仅有30%的教师认为自己幸福指数较高。

这一结果表明,教师们对于自己的工作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幸福感仍有待提高。

四、工作压力分析调查显示,教师普遍感受到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近60%的受访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较大,教学目标与班级管理存在较大冲突。

这一现象表明,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社会认可度教师职业一直备受社会尊重与认可,而社会认可度也是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显示,近70%的教师表示得到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和认可,但仅有不到40%的教师认为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足够高。

这一现象表明,尽管教师在家庭中得到了认可,但对于整个社会的认可尚有提升空间。

六、职业成就感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职业成就感在幸福指数中的重要性。

调查显示,超过80%的教师认为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是自己的职业成就。

这表明,教师们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获得了自身的成就感。

七、工作环境和待遇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直接影响其幸福感。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工作环境良好,但仅有30%的教师对工资待遇感到满意。

这一结果表明,教师们对待遇不够满意,而薪资水平提升是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关键。

八、专业发展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也与其幸福感息息相关。

调查显示,超过60%的教师认为自身专业发展有提升空间,但超过40%的教师表示缺乏进修和培训机会。

这表明,教师们对于自身专业发展需求强烈,但现有机会不足。

九、家庭支持与关爱家庭对于教师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调查发现,近70%的教师拥有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这对于教师的工作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引导语:调查报告中的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入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报告范本,欢迎阅读与参考!**月份,我们对我镇中小学的在职教师进行了关于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40份,收回40份,收回问卷全部有效。

现将问卷情况分析如下:一、教师基本情况1、所收回的40份问卷中有男教师20名,女教师20名,男女教师比例相当。

2、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有28人,占总人数的70%;36-45岁之间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12.5%;46-55岁之间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12.5%;55岁以上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5%。

3、教龄在1-5年以上的有7人,6到XX年以上的有9人,11-30年以上的有19人,30年以上的有5人。

4、教师的有36人,学校中层干部4人。

5、幼儿园的有1人,小学的有24人,中学的15人。

6、副高级以上的有6人,中级的有9人,初级的23人。

暂无2人。

二、选择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分析有22人选择a热爱教师职业,有13人选择b工作较稳定,有0人c选择有较多假期,有5人d选择了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通过分析,选择教师的职业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热爱教师职业,占55%;二是因为工作稳定,占32.5%。

由此可见,选择教师职业因为热爱和工作稳定的居多。

这说明,在所调查的教师群体中,有半数以上因为热爱而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这是可喜的。

三、压力状况调查1、压力状况:有0人选择了没有压力,有17人选择了压力一般,有23人选择了压力较大,有0人选择了压力极大。

2、对一天工作之后的心理反应:有9人选择了疲惫不堪;有26人选择了虽然感到累,但是心理满足;有2人选择了心里很轻松;有3人选择了不管如何,总是为了能维持生活而高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压力大,是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四、对假期的盼望程度1、有12人认为假期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占总人数的30%,有22人认为一般情况,占总人数的55%,有6人认为从来没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地区中小学教师婚姻家庭状况及幸福感调查报告卢光戴育红郑春晖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探讨已婚教师群体的婚姻家庭、子女教育、职业压力及幸福感状况。

1002 名广州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婚姻是满意的,夫妻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婚姻家厦观念比较正面向上,重视子女在婚姻呆厦生活中的作用,但工作压力大,职业幸福感不高。

建议学校、社会重视提高教师的幸福感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职业压力管理机制,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引导教师学会经营婚姻和享受婚姻家庭幸福。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婚姻家庭;子女教育;职业压力管理;幸福感一、调查目的教师婚姻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影响着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也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资料显示,关于教师婚姻家庭及幸福感调查研究,广州地区几十年来都没有较为系统而完整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开拓意义。

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婚姻家庭状况及幸福感,小仅有利于教师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基础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

为全面了解广州地区中小学校教师的婚姻家庭状况及幸福感,探讨婚姻家庭因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找出影响教师成长的清感心理因素和困惑及其归因,以期为学校领导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职业压力管理机制,切实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有利于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我们特开展本研究。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成果,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进行研究,调查内容涉及教师的婚姻家庭、子女教育、职业压力和幸福感等我们于2009 年5 、6 月抽取广州9 个区(含县级市)24 所中小学校(包括小学12 所、普通中学日所、中等职业学校l所,其中公办学校22 所、民办学校2 所)进行问卷调查,每所学校随机抽取约50 名已婚教师填写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14 份,获得有效问卷1002 份。

在1002 名受访教师中,男教师264 人(26.3 % ) ,女教师738 人(73.7 % ) ; 35 岁以下的教梦l 卜509 人(50 . 8 % ) , 36 一45 岁的教少IJ386 人( 38.5 % ) , 46 岁以上的教师107 人(10.7 % ) ;行政干部84 人(87 % ) ,班主任408 人(42.1 % ) ,科任教师478 人(49.3 % ) ,未填答职务者32 人;小学教师488 人( 48.7 % ) ,中学教师439 人(43.8 %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75 人(7.5 % ) ;省一级学校教师532 人(53 . 1 % ) , 市一级学校教师321 人(32.0%) ,区一级或未评级学校教师149 人(14.9 % ) ;城镇学校教师717 人(71.6 % ) , 农村学校教师285 人(28.4 % ) ;无孩子的教师170 人( 17.0 % ) ,有孩子的教师832 人(83.0 % )。

三、结果分析(一)关于婚姻家庭1 教师的婚姻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见表l ) ,从总体来看,广州地区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婚姻的满意度比较高。

在1002 名受访教师中,有337名教师刘自己的婚姻很满意,占34 . 6 % , 有461名教师对白己的婚姻较满意,占47.4 % ,两项合计为820 % ;有143 名教师对自己的婚姻满意度一般,占147 % ,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有15 人和17 人,占15 %和17 %。

平均婚姻满意度为412(满分为5 )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婚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教师婚姻满意度的比较( n = 973 ) ( % )调查结果显不(见表2 ) ,在对婚姻满意的原因方面,46.2 %的教师认为是“和配偶感晴深”, 36.6 %的教师认为是“配偶体贴帮助自己”。

可见,配偶的清况至关重要,与“配偶之间的感晴关系评价决定着对婚姻的满意度的高或低。

经片方检验,不同性别教师在对婚姻满意的原因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X ' = 11 . 633 ' , p < 005 ) ,表明男女教师对婚姻满意的原因有所不同,男教师归因倾向于“和配偶感情深”,女教师归因倾向于“配偶体贴帮助自己”。

表2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教师对婚姻满意的原因的比较(n = 781 ) ( % )调查结果还显示,就结婚的原因来看,12.6 %的教师认为“结婚是为了爱情”, 77 . 5 %的教师认为“结婚是人生幸福的必然纤历,应理智地找个合适的对象结婚”.而听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只有1 . 1 % ,另有2 . 9 % 的教师认为“不结婚旧别人说闲话”, 6 . 0 %的教师认为“有其它原因”。

这说明现代社会人们的婚姻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之命、媒约之台”的传统已经彻底成为过去,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已经成为现代婚姻的主旋律。

在考查夫妻关系得以维系的原因这个问题l ,我们选取了9 种因素供教师们做多项选择(限选3 项)调查结果显示,感情、责任、子女已经成」’教师队伍夫妻关系得以维系的“一个支点”,分别占317 %、275 %和25 . 0 % ,尸项合计为84 . 2 %此外,选择“经济”、“事业”、“安个感”、“舆论”、“其它原因”的分别占63 %、20 %、38 %、03 %、l - l %性生活本应是夫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选择的人小多(只有22 % ) ,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2 .教师的婚姻家庭关系夫妻之间能否和谐相处,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体现在夫妻双方在家庭决策中的权力和地位,配偶之间脾气秉性习惯的相互适应程度,夫妻间是否有个人适度的、独立的自由空间等。

( 1 )平等关系夫妻间的平等关系主要体现在是否尊重对方以及家庭事务的决策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丈夫说了算的占10.8 % ,妻子说了算的占4.9 % ,有82.2 %的家庭是“双方协商”, “其它”的占2.0 %。

对夫妻双方相互协商解决为主的家庭决策方式非常适应和较适应的教师分别占35 .1 %和39 . 6 % ,两项合计为74 . 7 % ,这就为教师的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固奠定了基础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教师的家庭决策方式有显著的差异(X ² = 9.43﹡ , P < 005 ) , 表明男女教师的家庭决策方式不相同,男教师采取“双方协商”的比例(76.7 % )明显少于女教师(84.2 % )。

( 2 )和谐关系婚姻家庭中出现矛盾,不足为奇,不必避讳配偶之间的相互适应,是避免和化解家庭冲突,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对配偶的脾气秉性习惯非常适应和较适应的教师分别占20.2 %和61.3 % ,两项合计为81.5 % ;无所谓的占9 . 3 % ,不太适应、很不适应的分别占7.4 %、1.7 %有7.1 %的教师夫妻问从不吵架,86.1 %的教师夫妻间偶有口角,5.9 %的教师夫妻间经常吵架,0.9 % 的教师夫妻间偶尔有暴力行为。

这说明有家庭危机的教师占6.8 %经相关分析,教师夫妻间的适应程度与家庭冲突有非常显著的关系(r = 0 . 33 5﹡﹡ , P< 0.01 )。

为了进一步探究家庭冲突的主要原因,我们选取了8 类问题供教师们做多项选择(限选3 项)。

调查结果显示,某一方的不良生活习惯、孩子问题、家庭经济问题是导致教师产生家庭冲突的前一位原因,分别占23.3 %、21 . 3 %、18 . 8 %此外,选择“情感不合或有外遇”、“工作问题”、“胜生活问题”、“家务”、“其它问题”的分别占9.5 %、6.1 %、1.3%、12.0 %、7.7 %( 3 )独立关系个性独立是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本调杏主要从个人隐私空间及是否适应配偶与其他异性交往来衡量夫妻间独介关系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72.9 %的教师有自己的隐私(其中69.0 %的男教师、74.4 %的女教师有隐私;78.1 %的35 岁以下教师、69.8 %的36 一45 岁教师、59.2 %的46 岁以上教师有隐私);这此隐私有巧8 %是经济上的(男教师21.2 %、女教师13.9 % ) , 26.9 %是情感卜的(男教师28.5 %、女教帅26.3 % ) , 57.2 %是其它方面的(男教师50.3%、女教师59.7 % )经卡方检验,不同年龄段教师在有否自己的隐私方血有极其显著的差异(X² = 18.573﹡﹡﹡, p < 0.001 ) ,不同性别教师在隐私类型方面有显著的差异(X² = 7.293﹡, P < 0.05 ) , 表明不同年龄段教师有否隐私的情况不相同,35 岁以下教师有隐私的较36 岁以上教师多;男女教师的隐私类型不相同,男教师有经济上的隐私较女教师多.调查结果还显示,13.2%的教师表示非常适应配偶有自己的隐私,较适户:的占39.2 % ,无听谓的占28.5 % , 不太适应、很不适应的分别占14 . 9 %、4 . 2 % ,可见大多数教师尊重和认可配偶的隐私权经卡方检验,不同年龄段教师在适应配偶有隐私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X² = 17.658﹡, p <0.05 ) ,表明不同年龄段教师对配偶有隐私的适应程度不一样,35 岁以下教师比36 岁以上教师史适应配偶有隐私。

与异险交往也是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调查结果显示,11.6 %的教师表示非常适应配偶与其他异性交往,较适应的占37.7 % ,无所谓的占282 % , 不太适J 叔、很不适应的分别占17.8 %、4.6% ,可见大多数教师尊重和认可配偶的异性交往权。

经卜方检验,在适应配偶与异性交往力面,不同胜别教师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X² = 15.27﹡﹡, p<001 ) ,不同年龄段教师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X²= 21.190﹡﹡ , p<001 ) ,表明男女教师、不同年龄段教师对配偶与异性交往的适应程度.不一样,男教师、35 岁以下教师相对更适应配偶与异性交往。

经相关分析,教师有否隐私与对配偶有隐私的适应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关系(f = 032﹡﹡,p<001 ) ,教师有否隐私与对配偶与异性交往的适应程度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关系(r = 0.14﹡﹡,p < 0.01 ) ,表明自己有隐私的人,认同配偶有隐私的比例高于自身无隐私的人,能接受配偶与异性交往的人往往是有自己的隐私,可见夫妻之间的独立性是相互关联的:自己有隐私空间的人,更倾向于尊重和认可对方的隐私权及与异性交往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