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总体幸福感调查报告
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报告[推荐5篇]
![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报告[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5e00b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5.png)
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报告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报告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影响学生的教育的质量,在现代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摘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的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 21 世纪之患。
中学生作为 21 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中学生一、调查概况我于 2012 年 9 月份,对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第四中学进行,共发问卷 80 份,回收有效问卷 70 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
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总体幸福感调查报告

03
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采取相应的关怀措施,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不同教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01
调查结果显示,教龄较短的教师 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02
这可能与新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 投入有关。
但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可能会 面临职业发展瓶颈、工作压力等 问题,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03
学校应关注教龄较长的教师,为 其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支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更能够应对工作压力 ,享受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心理健康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01
心理健康对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的 正向影响。
03
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更容易感 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满足,对工作
和生活充满热情和积极性。
02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 总体幸福感。
201 4
04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更能够 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积
女教师。
女教师在压力应对、自 我认知和情绪调节等方 面相对较弱,需要更多
关注和支持。
男教师在工作负荷、职 业发展和家庭生活等方 面面临的压力也需关注
。
不同年龄段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01
年轻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高,这与他们接触新
事物、适应性强有关。
中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可能与其工作压
力、家庭负担等因素有关。
VS
男性教师
男性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相对较低,可能与 男性教师面临更多的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 有关。
不同年龄段教师总体幸福感
年轻教师
年轻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相对较低,可 能与初入职场、适应工作和生活压力 有关。
中年教师
中年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相对较高,可 能与家庭稳定、职业发展等因素有关 。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教师心理健康一、引言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教育工作的压力逐渐增大,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2份,有效回收率为76.4%。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显示,42.4%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良好,37.2%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一般,20.4%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关注和干预。
2.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1)工作环境:调查结果显示,82.9%的教师认为工作环境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54.5%的教师认为工作环境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2)工作压力:调查结果显示,90.8%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较大,其中48.7%的教师表示工作压力非常大。
(3)个人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个人因素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四、结论和建议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2.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是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3. 针对教师个体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帮助教师调适情绪,解决心理困扰。
4. 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以上为本次调研的简要结果和建议,希望能对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帮助。
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

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教师心理状况的篇1调查时间:20xx年xx月调查地点:朝阳区调查内容:关于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调查方式:教委调查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获悉,一份针对x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朝阳区教委日前对该区所中小学、幼儿园的.x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
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
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
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篇2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昌平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设计的“20xx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进行本次调查并分析撰写。
二、调查方式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分析法。
2、调查对象:我们对区60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收回42所学校的有效问卷共计2151份,对收回有效问卷按照城镇中小学、农村中小学的比例进行抽样分析,3、调查步骤:统一下发试卷,各学校组织卷调查工作;统计上交调研结果和调研报告。
统一对上交的调查结果进行合计并抽样进行分析。
三、当前昌平区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一)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有78.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职业压力较大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28.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9.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78.2%。
说明绝大部分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感觉没有什么压力的教师只占4%。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教师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调查旨在探究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某市辖区中小学教师,共有167名。
其中男性教师41人,女性教师126人。
二、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成因、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心理健康防护措施、心理健康维护需求等内容。
三、调查结果1.心理健康现状① 68.8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状态较好。
② 23.35%的教师认为自己有一些心理问题,但并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③ 7.78%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寻求心理辅导。
2.心理健康成因① 工作压力是最主要的心理健康成因,占比为58.08%。
② 同事关系和家庭问题是其次重要的心理健康成因,分别占比为14.97%和12.57%。
③ 其他因素包括卫生环境、收入待遇、心理素质等,占比为14.38%。
3.心理健康影响因素① 工作压力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占比为54.79%。
② 家庭因素也对教师心理健康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占比为28.14%。
③ 其他因素包括同事、学生、社会、自身等,占比为17.07%。
4.心理健康防护措施① 健康生活方式是最基本的心理健康防护措施,占比为60.48%。
② 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调整工作节奏等方法占比分别为21.56%和18.97%。
③ 倾听他人意见、寻求专业帮助也是重要的心理健康防护手段,占比分别为14.46%和9.94%。
5.心理健康维护需求① 85.03%的教师认为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② 72.46%的教师认为需要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③ 56.89%的教师表示需要职业发展指导和职业规划。
四、建议和措施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推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提升。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意识和认知水平。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职业群体,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是培养下一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教师的工作压力常常很大,长期的工作压力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所在,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帮助和支持。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学校的教师群体。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压力、情绪状态、心理健康支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
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5份。
四、调查结果1.教师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教师以女性为主,占比65%;男性占35%。
教师的年龄集中在30-45岁之间,工作年限为5-10年的教师最多。
2.工作压力:3.情绪状态: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情绪状态普遍较差,其中68%的教师表示经常感到焦虑,55%的教师表示常常感到疲劳。
此外,约有32%的教师表示经常感到无助,28%的教师表示经常感到孤独。
4.心理健康支持: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支持的需求较高,68%的教师表示希望学校能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服务。
同时,教师也认可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5.自我调节: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自我调节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约有52%的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缓解压力,仅有18%的教师表示能够有效地自我调节。
大多数教师表示希望学校能提供相应的自我调节培训。
五、讨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减轻工作压力的措施。
其次,教师的情绪状态普遍不佳,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此外,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需要提高,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有效地管理和缓解工作压力。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讨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2.学校可以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意识。
教师幸福感来源调查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核心力量,其工作状态和幸福感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幸福感的来源,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教师的幸福感来源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为提升教师幸福感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地区10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家庭生活、社会支持、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2. 数据来源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980份,其中男性教师480人,女性教师500人,年龄分布在20-60岁之间,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学段。
三、数据分析1. 教师基本信息(1)性别比例: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比例相当,分别为48.98%和51.02%。
(2)年龄分布:20-30岁教师占比最高,为32.04%,其次是31-40岁教师,占比为29.18%,40岁以上教师占比为38.78%。
2. 工作环境(1)工作场所满意度:96.34%的教师对工作场所的满意度较高,认为工作环境舒适、安全。
(2)同事关系满意度:91.22%的教师对同事关系满意度较高,认为同事之间相互支持、合作。
3. 工作压力(1)工作压力来源:64.58%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学生管理,其次是教学任务(59.18%)和家庭压力(52.54%)。
(2)应对压力方式:77.56%的教师选择与同事、朋友或家人倾诉来缓解压力,22.44%的教师选择自我调节。
4. 家庭生活(1)家庭支持满意度:92.15%的教师对家庭支持满意度较高,认为家庭理解自己的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
(2)工作与生活平衡度:77.56%的教师认为工作与生活平衡度较好,能够兼顾家庭和事业。
5. 社会支持(1)社会支持满意度:88.56%的教师对学校和社会的支持满意度较高,认为学校和社会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工作。
(2)社会支持方式:75.51%的教师认为学校和社会通过提供培训、表彰等方式给予支持。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他们心理健康的了解,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设计了一份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收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市5所幼儿园的教师,共计100名。
四、调查结果分析1.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幼儿园教师中,女性占比为80%,男性占比为20%。
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0岁,在职年限大多数集中在5年以下。
受访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65%,专科学历占比为35%。
2.工作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85%)表示幼儿园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压力大、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长等。
同时,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工作环境相对较好,能够提供给他们很好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3.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及程度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职业倦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较大、焦虑、抑郁等。
调查结果显示,44%的教师表示在工作中常常感到疲劳和压力,34%的教师表示常常感到情绪低落或烦躁。
同时,有18%的教师表示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4.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针对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教师表示他们会通过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来缓解,也会与同事、家人或朋友倾诉。
但仍有少部分教师表示他们不清楚如何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应对策略。
五、调查结论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以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过大为主要表现。
同时,教师们也通过积极调整情绪和与他人倾诉来缓解自身心理压力。
然而,仍有部分教师缺乏应对心理压力的策略。
六、建议和对策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和情绪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总体幸福感调查报告
1.研究目的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整体健康水平,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最终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1。
因此,如何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
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外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别调查石景山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幸福感指数,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3年上半年抽取石景山区5所学校,共计教师250 人进行调查,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
2.2.1个人信息问卷(见附录)本问卷共设7 个变量:性别、所教学段、所教学科、是否为班主任、教龄、婚姻状况以及主要工作,具体内容见附录。
2.2.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 90 )
2.2.3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 一Being Schedule (Fazio ,1977)]
2.3研究程序
以上调查采用团体测量的方式,应用石景山区教委德育心理研究中心开放的心海软件在电脑上施测。
数据运用SPSS11.5软
件进行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S CL-90 的调查结果
3.1.12013 年石景山区抽测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2004年全国正常成人常模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它因子的得
分均高于全国常模。
为进一步了解2013年石景山区抽测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程
度,按因子分在2W X.05 )。
3.1.2.2班主任和非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从表4 可见,班主任与非班主任教师SCL-90 量表的总均分和各因子的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均无显著差异。
具体而言,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班主任教师得分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p.05 )。
3.2.2.2不同性别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状况的比较
从表9 可以看出,除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两个因素外,男女教师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均分和其他因子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
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因子上,男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得分(p 3.2.2.3 不同教龄教
师总体幸福感状况的比较
从表10 可以看出,除紧张和松弛因子外,不同教龄的教师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均分和其他因子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
具体而言,在紧张和松弛因子上,5年以下教龄教师显著低于5 年以上教龄教师(p0.05 )。
可见,5 年以下教龄教师的紧张和松弛感最低。
3.2.2.4 不同婚姻状况教师总体幸福感状况的比较
从表11 可以看出,除紧张和松弛因子外,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均分和其他因子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
具体而言,在紧张和松弛因子上,未婚教师显著低于已婚和离婚教师
(p0.05 )。
可见,未婚教师的紧张和松弛感最低。
3.32013 年石景山区抽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比较
从表12可以看到,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与总体幸福感之间都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