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的性能与纱线选择
纺织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针织面料分析报告及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针织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章容提要 --------------------------------------------------------2第二章针织织物的组织--------------------------------61.1 原组织--------------------------------------------61.2 纬平针组织---------------------------------------------------61.3 罗纹组织-----------------------------------------------------61.4 双反面组织---------------------------------------------------71.5 经平组织-----------------------------------------------------71.6 经缎组织-----------------------------------------------------71.7 衬垫组织-----------------------------------------------------81.8 衬纬组织-----------------------------------------------------81.9 提花组织-----------------------------------------------------82.1 移圈组织-----------------------------------------------------9第三章针织面料介绍--------------------------------91.1 平机织物----------------------------------------------------10 1.3醋酸纤维针织面料----------------------------------------------10 1.4莫黛尔纤维针织面料--------------------------------------------10 1.5经编针织面料---------------------------------------------------11 1.6 纬编针织面料--------------------------------------------------11 1.7经编和纬编区别-------------------------------------------------12 第四章针织物的性能----------------------------------12 1.1脱散性---------------------------------------------------------12 1.2卷边性---------------------------------------------------------12 1.3延伸性---------------------------------------------------------13 1.4弹性-----------------------------------------------------------13 1.5 物理性--------------------------------------------------------13 1.6 缩水性--------------------------------------------------------15 第五章总结-----------------------------------------16参考文献---------------------------------------------18第二章针织织物的组织1.1 原组织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针织用纱与机织纱的六大不同质量要求

针织用纱与机织纱的六大不同质量要求导读: 针织纱要求条干更高,柔软性好,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捻度,在针织机上形成针织物的过程中,纱线要受到复杂的机械作用,如拉伸、弯曲、扭转、摩擦等。
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及产品的质量,针织用纱应满足以下要求:一、纱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纱线的强度是针织用纱的重要品质指标。
由于纱线在准备和织造过程中经受一定的张力和反复的载荷作用,因此,针织用纱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
此外,纱线在编织成圈过程中,还要受到弯曲和扭转变形,因此还要求针织用纱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以便于编织过程中弯曲成圈,并减少纱线断头。
二、纱线应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针织用纱的柔软性比机织用纱要求高。
因为柔软的纱线易于弯曲和扭转,并使针织物中的线圈结构均匀、外观清晰美观,同时还可减少织造过程中纱线的断头以及对成圈机件的损伤。
三、纱线应具有一定的捻度一般来说,针织用纱的捻度比机织用纱要低。
若捻度过大,纱线的柔软性就差,织造时不易被弯曲、扭转,还容易产生扭结,造成织疵,使织针受到损伤;此外,捻度过大的纱线会影响针织物的弹性,并使线圈产生歪斜。
但针织用纱的捻度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其强度,增加织造时的断头,且纱线膨松,使织物容易起毛起球,降低针织物的服用性能。
因此,正确地选择捻度是合理选用纱线的一项重要途径。
针织物的用途不同,捻度要求也有所区别。
(1)汗布要求滑爽、紧密、表面光洁、纹路清晰,纱的捻度要大些,可接近同线密度机织用经纱标准。
(2)外衣用纱线捻度应取大些,以增强挺括性、改善起毛起球现象。
(3)棉毛布、弹力布要求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纱的捻度应稍低些,一般采用同线密度机织用纬纱捻度的下偏差。
起绒针织物用纱,为便于拉绒,且使绒头厚薄均匀,捻度要求更小一些。
另外捻度的大小还随纱线线密度而异。
四、纱线的线密度要均匀、纱疵要少纱线线密度均匀性即纱线条干的均匀性,是针织用纱的一个重要品质指标。
条干均匀的纱线有利于针织加工和保证织物质量,使线圈结构均匀,布面清晰。
针织面料的分类

针织分为纬编(weft knitte d fabric)和经编(warp knitte d fabric)(一)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它的品种较多,一般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织物柔软,坚牢耐皱,毛型感较强,且易洗快干。
不过它的吸湿性差,织物不够挺括,且易于脱散、卷边,化纤面料易于起毛、起球、钩丝。
主要有以下品种:1、涤纶色织针织面料:织物色泽鲜艳、美观、配色调和,质地紧密厚实,织纹清晰,毛型感强,有类似毛织物花呢风格。
主要用作男女上装、套装、风衣、背心、裙子、棉袄面料、童装等;2、涤纶针织劳动面料:这种织物紧密厚实,坚牢耐磨,挺括而弹性,若原料用含有氨纶的包芯纱,则可以织成弹力针织牛仔,弹性更好。
主要用于男女上装的长裤;3、涤纶针织灯芯条面料:织物凹凸分明,手感厚实丰满,弹性和保暖性良好。
主要用于男女上装、套装、风衣、童装等面料;4、涤盖棉针织面料:该织物染色后作衬衫、茄克衫、运动服面料。
面料挺括抗皱,坚牢耐磨,贴身一面吸湿透气,柔软舒适;5、人造毛皮针面料:织物手感厚,柔软、保暖性好。
根据品种不同,主要用于大衣面料、服装衬里、衣领、帽子等。
人造皮毛也有用经编方法织制的。
6、天鹅绒针织面料:织物手感柔软、厚实、坚牢耐磨,绒毛浓密耸立,色光柔和。
主要用作外衣面料、衣领或帽子用料等。
它也可以用经编织造,例:经编毛圈剪绒织物;7、港型针织呢绒:它既有羊绒织物的滑糯、柔软、膨松的手感,又有丝织物的光泽柔和、悬垂性好、不缩水、透气性旨的特点。
主要用作春、秋、冬的时装面料。
(二)经编针织面料常以涤纶、锦纶、维纶、丙纶等合纤长丝为原料,也有用棉、毛、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纱作原料织制的。
纱线的种类

纱线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
它可以是由天然纤维或各种化学短纤维制成的纯纺纱,也可以是由几种纤维混合而成的混纺纱,还可以是由化学纤维直接喷丝处理而成的长丝纱。
通常,可根据纱线所用原料、纱线粗细、纺纱方法、纺纱系统、纱线结构及纱线用途等进行分类。
按纱线原料分1.纯纺纱纯纺纱是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
此类纱适宜制作纯纺织物。
2.混纺纱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
此类纱用于突出两种纤维优点的织物。
按纱线粗细分1.粗特纱: 粗特纱指32特及其以上(英制18英支及以下)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粗厚织物,如粗花呢、粗平布等。
2.中特纱: 中特纱指21~32特(英制19~28英支)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中厚织物,如中平布、华达呢、卡其等。
3.细特纱: 细特纱指11~20特(英制29~54英支)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细薄织物,如细布、府绸等。
4.特细特纱: 特细特纱指10特及其以下(英制58英支及以上)的纱线。
此类纱适于高档精细面料,如高支衬衫、精纺贴身羊毛衫等。
按纺纱系统分1.精纺纱精纺纱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
纱中纤维平行伸直度高,条干均匀、光洁,但成本较高,纱支较高。
精梳纱主要用于高级织物及针织品的原料,如细纺、华达呢、花呢、羊毛衫等。
2.粗纺纱粗纺纱也称粗梳毛纱或普梳棉纱,是指按一般的纺纱系统进行梳理,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
粗纺纱中短纤维含量较多,纤维平行伸直度差,结构松散,毛茸多,纱支较低,品质较差。
此类纱多用于一般织物和针织品的原料,如粗纺毛织物、中特以上棉织物等。
3.废纺纱废纺纱是指用纺织下脚料(废棉)或混入低级原料纺成的纱。
纱线品质差、松软、条干不匀、含杂多、色泽差,一般只用来织粗棉毯、厚绒布和包装布等低级的织品。
按纺纱方法分1.环锭纱环锭纱是指在环锭细纱机上,用传统的纺纱方法加捻制成的纱线。
针织物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针织物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测试方法近年来,测试工作已成为许多针织物生产厂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织物生产厂家已逐渐知道,即使测试的项目不多,也能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次品、改善品质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测试的对象,从原料到染整成品;测试的项目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在针织用纱方面测试的基本项目一般有:(1)含水量和回潮率,(2)含油量,(3)纱线粗细(支数),(4)纱线的均匀度。
除了这些测试内容外,有的厂有时还要求试验纱线的其他性质如拈度、断裂强度、疏松性、残余收缩性和弹性。
针织布的测试项目多于纱线的项目。
一个中等规模针织物生产厂家,经过周密考虑的测试内容大致不会超出以下范围:(1)破裂、撕裂、断裂强度,(2)耐磨强度,(3)纬向条花,(4)起球程度(对有聚丙烯腈和聚酯成分的针织物特别重要),(5)抽丝程度(对变形聚酯的单面和双面针织物特别重要),(6)织幅和单位面积重量,(7)每平方寸织物内的线圈横列和线圈纵行数。
除了以上的基本测试内容外,有的针织厂还可能测试针织布的静电性能、延伸度和回弹性、透气性、折皱性、悬垂性、拒水性、防火性。
至于纱线和织物的化学测试,所牵涉到的设备和装置,其要求比物理测试复杂得多。
有些针织厂在设备上兼具物理和化学测试的能力。
但在大多数场合, 许多针织厂认为将这些测试工作委托给专门的试验室进行为好。
针织物最常进行的化学测试项目有:染色的日晒牢度、汗渍牢度、洗涤和干洗牢度、摩擦牢度、升华牢度,有时也测试各种化学整理剂(如填充剂和加重剂、防缩树脂、手感改善剂、抗静电剂、防霉剂、丝鸣增效剂、消光剂等)对于穿着者所能引起的过敏作用。
针织物勾丝性能测定仪由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供应的Gellowen ICI钉锤式勾丝性测试仪适用于变形长丝、非变形长丝、短纤纱以及上述纱线混纺制成的针织物和机织物;另外,此设备是专为针织物和机织物而设计的,簇绒织物和非织造布不能使用该方法。
钉锤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试样套在包有毛毡的转筒上,既不能绷紧,也不能松动起皱,把一个用链条悬挂的钉锤绕过导杆放到试样表面上,当转筒以恒速转动时,钉锤在试样表面随机翻转、跳动,使试样勾丝。
简述纱线的分类

纱线是一种用于编织、钩织等手工艺品的材料,它由纤维或纱线组成。
纱线的分类主要基于纤维的类型、粗细度、纺纱方式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纱线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和制作方式。
本文将对纱线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纤维类型分类1.1 棉线棉线是由棉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柔软、透气且吸湿性好,非常适合夏季穿着的衣物和亲肤产品的制作。
棉线多用于编织T恤、内衣、袜子、婴儿服装等。
1.2 羊毛线羊毛线是由羊毛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具有保暖性、弹性和柔软度,非常适合制作冬季服饰、围巾、帽子等。
羊毛线还可以通过水洗和卷曲,使编织品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
1.3 丝线丝线是由蚕丝或人造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具有光泽、柔软和舒适的特性,适用于制作面料优雅的衣物、丝带、领带等。
丝线的质地独特,手感顺滑,非常适合做优雅款式的编织品。
1.4 化纤线化纤线是由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或其他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具有吸湿性低、弹性好、不易变形、抗皱等特点。
化纤线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饰品等领域。
二、按粗细度分类2.1 粗纱线粗纱线是指粗细度较大的纱线。
它适用于制作针织品,可以快速编织出有质感的效果。
粗纱线的特点是编织出来的面料松散、厚实,适合制作冬季服装和毛衣。
2.2 细纱线细纱线是指粗细度较小的纱线。
它适用于细致的编织工艺,可以制作出细腻、轻盈的面料。
细纱线常用于制作夏季服装、薄纱围巾等轻薄物品。
三、按纺纱方式分类3.1 单纱线单纱线是由单根纱线组成的,纱线之间没有捻合。
它常用于制作针织面料,编织出的布料柔软度较高。
3.2 捻合纱线捻合纱线是由两根或多根纱线相互捻合而成的。
捻合纱线在编织过程中更牢固,适用于制作针织面料、服装等。
3.3 弹性纱线弹性纱线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纱线,常用于制作紧身衣物、袜子等。
它能够使编织品具有更好的伸缩性和贴身性。
四、纱线的用途4.1 针织衣物纱线常常用于编织针织衣物,如毛衣、针织衫、围巾等。
不同类型的纱线可用于制作不同风格的针织品,以满足不同季节和场合的需求。
纱线结构对纯棉针织物性能的影响

法》 使用 Y 2 . 52型织物耐磨仪进行
测 试 试 样 经过 磨 损 后 . 现两 个 出 或 两 个 以 上 线 圈 被 磨 断 即 为 试 样 被 破 坏 . 止 测 试 . 录 此 时 的 摩 停 记
擦 次 数
1 试 样 准 备 . 1 选 用 1 x 统 环 锭 纺 、 杯 8t 传 e 转
纺 、紧 密 纺 和 赛 络 纺 纯 棉 纱 线 , 以
表 1 纱 线 、 物 参数 织
织 物
纱 线类 型
同 样 工 艺 分 别 编 织 相 同 规 格 的 纬
平 针 针 织 物 . 物 经 过 适 当 的整 理 织
纱 线 断裂 物横 密/纵 物 纵密 /横 物 厚 质 量/ 线 圈 长度/ 织 f 织 f 织 克 强 力,N c 行 ・5e ] -5c ] / (・ )[ ( m) 列 ( m) 度 mm gm mm・5 (0针 ) ] 环 锭 纺纱 转 杯 纺纱
速 度 为 2 0mm/ n 直 至试 样 被 顶 0 mi .
纯棉 针织 面料 以其优 良的穿
着 性 能 和 特 有 的 外 观 风 格 倍 受 广 大 消 费者 的青 睐 . 是 目前 国 内市 但 场 中 的 纯 棉 针 织 面 料 多 采 用 环 锭
一
1 Nc 2 条 件 下 保 持 3 . 0c / 的 m 0S 同
紧 密 纺纱 赛 络纺 纱
编 号 A B
C D
后 备 用 纱 线 、织 物参 数 如 表 1 所 示 使 用 Y 1 1 物 厚 度 仪 . 考 G4 织 参
G / 8 0 19 《 BT 3 2 — 9 7 纺织 品 和纺 织
273 8. 22 3. 4
针织间隔织物的性能与应用浅析

针织间隔织物的性能与应用浅析作者:江南韵来源:《中国纤检》2010年第08期摘要;通过对针织间隔织物的一些物理机械性能,包括顶破强力、起毛起球性能、耐磨性能、保温性能、透气透湿性能进行测试,结合针织间隔织物的平方米干燥重量、厚度,分析该类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与平方米干燥重量及厚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针织间隔织物的物理性能的分析,探讨了针织间隔织物的应用领域。
结果表明,针织间隔织物具有十分优秀的顶破强力、抗起毛起球性能、耐磨性能,可用于耐久性、高磨损产品,织物的顶破强力和织物的厚度与织物的平方米干燥重量成正关系,相较于同样厚度的产品,针织间隔织物的平方米干燥重量较低,可用于生产同类的替代产品。
而针织间隔织物良好的保温性、透气性、透湿性也都使得针织间隔织物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关键词:间隔织物;针织;性能;应用1间隔织物介绍间隔织物是三维复合材料的一种,通过纱线或织物层,将2片独立的织物结构连接在一起。
三维间隔织物的结构就像三明治一样,由上下两个单独层和中间连接层组成,中间层是具有不同刚性的分隔纱线,与表层(第一层)和里层(最外层)相互垂直,并将它们连接起来(见图1)。
三维间隔织物可以用针织和机织两种方法生产,其中针织方法使用比较多,采用的设备包括经编机(拉舍尔)、纬编机和横机(包括两个系统的织针,且织针是带有可变化的针踵针)。
在设计和编织时易于变换门幅、疏密、间隔高度,加上树脂浸渍、涂层,层合等工艺的应用,可以获得透气性、吸湿性、导湿性、抗震性、过滤性、抗压弹性和可成型性等服用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
由于间隔织物具有多种非常独特的物理机械性能,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因此,近年来已经成为特别关注的焦点。
间隔织物已成为当代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包括:服装用、汽车用、农用,建筑结构用、纺织结构复合材料、过滤用,土工织物,医疗用、家用、安全防护用,运动以及娱乐用及其他诸如洗涤用,包裹用等一般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织物的性能与纱线选择
扬州九联纺织有限公司陈忠郭建红
摘要:分析了针织物的性能及其对纱线的要求,指出不同的纺纱方法和工艺产生不同的成纱结构和特性,并提出通过合理选择纱线种类,可以改善针织物的卷边性、线圈歪斜、抗起毛起球性以及布面手感等性能。
关键词:针织物、纱线结构、纺纱方法
0 引言
针织物的性能、风格是由其组织结构、染整加工和纤维种类所决定,也是由纱线的种类(结构)决定的。
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设计针织产品的特性和风格时,除了可以对纤维种类、织物组织、染整后加工进行必要的选择以外,使用何种纱线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因之一。
伴随着不同纺纱方法和工艺的快速发展,如今这种纱线结构的可选择性愈来愈强。
本文在分析针织物的性能和对纱线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选择纱线结构,改善针织物的卷边性、线圈歪斜、抗起毛起球性以及布面手感等性能的观点。
1 针织物的性能和对纱线的要求
1.1针织物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线圈相互穿套而形成的。
因而针织物弹性好,能向各个方向延伸。
要
求纱线柔软而有弹性,并具有良好的伸长,使纱线在编织过程中易于弯曲,顺利成圈,因而纱线的捻度要低,一般捻系数要在340以下。
1.2针织物由于多路进线,每根纱线单独成圈相互交织,其组织松散,纱与纱之间空隙大,透光度好,所
以纱线上的粗细节和条干不匀比机织用纱更容易显露。
同时针织机运动复杂敏捷,织针空隙小,较大的纱疵和棉结都有可能造成机器停顿或者是出现针洞、针头断裂。
因此,针织用纱对条干均匀度、中长片段的支数不匀、棉结杂质和长短粗细节的要求更严格。
1.3针织物在编织过程中不需经过象整经工序的高张力加工过程,因而强力要求较低,一般在13CN/tex
以上即可,但对强不匀特别是最低强力要求较高。
表1是对纯棉针织纱的Uster质量要求
表2为欧洲针织品加工商提出的纯棉精梳针织纱的质量要求
2 纱线结构对针织物性能的改进
针织物的加工方法和组织结构决定了针织物特有的性能和风格,而其中一些特性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选择合适的纱线种类(结构)有助于按照人们的愿望改进针织物的性能。
2.1 针织物的卷边性
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布边发生包卷的现象称为卷边性。
针织物卷边性是由于构成线圈的纱线力图伸直而造成的。
卷边性是针织物的不足之处,它可以造成衣片的接缝处不平整或服装边缘的尺寸变化,最终影响到服装的整体造型效果和服装的规格尺寸。
影响卷边性的因素主要有织物组织结构和纱线特性等两方面。
织物组织中,单面针织物卷边性较严重;双面针织物由于正反面线圈弹性力的相互抵消,卷边性很小;罗纹织物则无卷边性。
纱线特性方面,因须条加捻成纱时,必然产生相应的反转扭矩(抗扭刚度),这种回扭力愈大,织物卷边也愈显著;具有热塑性的纱线,其织物或纱线经过湿热定型后,卷边性可大大减小甚至消除。
消除针织物卷边现象的一种更有效、更简便的方法是选用回扭捻势低的纱线,如喷气纱、涡流纱或转杯纱。
因为这三种纱线的结构特性与环锭纱不同,属于双重结构的纱,分纱芯和外包纤维两部分。
转杯纱纱芯结构与环锭纱相似,比较紧密,外包纤维结构松散,无规则缠绕在纱芯外面,且Z 捻和S 捻缠绕同时存在,因而捻回力最低;喷气纱和涡流纱中由于有高比例的平行无捻的芯纤维,同样具有较低的捻回力(如图1)。
12345678910t w i s t t e n d e n c y (T /m )
环锭纺紧密纺喷气纺涡流纺转杯纺
图1 不同纺纱方法成纱的捻势对比
2.2 针织物的歪斜性
园纬机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线圈发生纵行歪斜的现象称为歪斜性。
针织物的歪斜性,直接影响到针织物的外观与服用。
这种歪斜是由于纬编的生产方式(多路进线)和纱线的捻度造成的。
线圈圈柱产生的退捻力使线圈的针编弧与沉降弧分别向不同方向扭转,致使整个线圈纵行发生歪斜。
单面平针织物一般均存在纵行扭斜的问题,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强捻纱线制成的针织物歪斜性更加明显。
针织物的歪斜性与纱线的捻度直接有关。
在纺纱过程中,纤维靠加捻抱合成为纱线,加捻使纱线变形,产生一个与加捻方向相反的内应力,当纱线在单面圆纬机的织针上弯曲形成线圈后,这种内应力的释放,使线圈变形,无数个变形线圈相互穿套叠加,造成织物线圈纵行的歪斜,从而使圆筒坯布发生扭转。
纱线捻度越大,则扭斜越明显。
纵行扭斜方向由捻向决定,Z 捻纱向右上方斜,S 捻纱向左上方斜。
以往在控制歪斜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在后整理过程中通过外力强行纠正。
但这是暂时的,当织物在裁剪、缝纫过程中不断拉动,仍要向原来歪斜方向转移,尤其在经穿着水洗后扭歪变形更为严重。
采用较低的捻度或采用并线或使捻度稳定(经汽蒸定捻),可减小纱线的回扭力矩,线圈的歪斜较小。
根据园纬机的旋转方向合理选用纱线的捻向。
逆时针旋转的园纬机选用Z 捻纱,顺时针旋转的选用S 捻纱,可以达到控制歪斜的目的。
采用Z 捻纱与S 捻纱同时喂入或交替喂入进行编织,可使纱线回扭力矩相互抵消。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回扭捻势低的纱线,如转杯纱、涡流纱和喷气纱,可以达到基本消除针织物歪斜的目的。
2.3 针织物的起球性
一些合成纤维的纯纺或混纺针织物(如涤棉针织物)表面容易起毛起球,主要是因为合成纤维纤维间抱合力小,纤维的强伸度高,弹性也好,特别是耐疲劳与耐磨性好,故纤维端容易滑出织物表面,一旦在表面形成小球后,又不易很快脱落。
全棉和人造纤维织物由于纤维强度低,耐磨性差,因而织物表面起毛的纤维被较快磨耗。
织物是否抗起球,是评价织物服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欧美等地区对进口纺织品都提出了抗起球3~4级的标准要求,一般混纺类环锭纱织物是难以达到的。
据资料介绍,减少混纺针织物起球的方法主要有:
对合成纤维采用变性的方法,使纤维的疲劳耐久度降低,使之产生的毛茸容易从织物表面脱落,不致于形成毛球。
现在许多化纤厂开发的抗起球涤纶、腈纶等就是这种机理。
采取三角形或多边形等异形截面的纤维来减少起球,还可以调节合成纤维的卷曲数或成纱捻度来降低起球数。
采用特殊的后整理处理,经过助剂的作用改善织物的起球性。
上述几种方法或方法繁琐、成本高或效果不显著,实际运作中并不多见。
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比较多的是选用喷气纱或涡流纱,再配之以合适的工艺,达到抗起球的效果。
如下表中所示,由喷气纱或涡流纱织成的针织物,其抗起球性明显优于环锭纱和转杯纱织成的针织物。
这一方面是由于喷气纱、涡流纱纤维定向明显,不易相互滑移,紧密的包缠结构抑制了纤维自由端的形成,从而使起球速率降低;另一方面喷气纱、涡流纱的成纱毛羽较少,织物布面比较光洁,也是不易起球的重要因素。
表3不同纺纱方法织物抗起球测试情况
图2 不同纺纱方法成纱的毛羽数对比
2.4 针织物的手感
织物的手感是消费者选购织物时用来评价面料的主要方法。
通过手感可以权衡产品的用途,评价产品的挡次。
不同用途的织物,有不同的手感要求。
例如,外衣类织物,要求挺括、有毛型感;内衣类织物则要求柔软、有棉型感;夏装最好具有轻薄凉爽的丝绸感,同时也要有身骨;冬装则要有厚实温暖的丰满感。
影响织物手感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主要有组成织物的纤维与纱线的性质、织物组织与紧度、染整工艺等三方面。
就纱线的特性而言,其几何形态、结构决定着织物手感的刚柔程度。
与环锭纱相比,喷气纱硬挺度高,其织物制品具有手感硬挺脆爽、导湿透气、麻感强、坠感好等特点,
1mm毛羽数
2mm毛羽数
3mm毛羽数
更宜做夏季服饰及装饰用织物。
实践证明,通过配置合适的喷嘴压力等工艺参数还可以使织物手感产生较明显的变化,从而满足预期的手感效果。
气流纱外松内紧的结构特性和稍多的短毛羽可为针织物提供高的覆盖率和柔软的手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气流纱针织物经多次水洗后手感是愈来愈软,这一点与环锭纱正好相反。
3 结语
3.1 不同的纺纱方法和工艺产生不同的成纱结构与特性,而纱线的结构和特性是影响针织物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针织物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纱线的特性,选择合适种类的纱线是改善针织物性能的有效、简便、经济方法。
3.3 利用各种纱线的结构特点,辅之以纤维的选用、织物组织的设计及后整理,为针织物的品种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4 选用合适的新型纺纱线,可在改善针织物的卷边性、纬斜性、起球性以及手感等方面起到明显的效果,更多的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姚穆,周锦芳,黄淑珍等.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0.
[2]吴鸿烈.改善单面纬平针织物伸直向扭歪的方法[J].纺织导报,2004(2).
[3] 张冶.棉针织用纱与机织用纱的品质对比及生产实践[J].上海纺织科技,2003(5).
[4] 陈忠等.不同纺纱方法的成纱结构与特性[J].纺织导报,2003(6).
[5] 邢声远.针织坯布纬斜的理论分析与实践[J].北京纺织,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