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基础概念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它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从范围上划分,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区分。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都是广义文化。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从层次上划分,文化分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
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
任何文化都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
从内部上划分,文化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体系、传统习俗、知识技能、艺术创作等各种精神和物质的积淀和表达。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而不断变化和丰富。
文化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可见性:文化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无法直接观察或感知,只能通过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来间接表现出来。
例如,人们的礼节行为、言谈举止和信仰习惯等都反映了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
2.社会性: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和传承的,具有社会集体的性质。
文化是人们相互交流和沟通的一种媒介,有助于维系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3.民族性:文化与民族关系密切,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宗教、审美观念等,这些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可学习性:文化是可以学习和传承的,人们通过教育和社会交往等途径习得并传递文化,保留和发扬文化传统。
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视野,增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5.动态性:文化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随着社会变革、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互相渗透和借鉴,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文化的动态性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6.人类特有性: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它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只有具备了思维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人类才能创造、传递和理解文化。
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重大。
首先,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塑造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重要基础,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和道德支撑。
其次,文化有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凝聚力,通过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认同感,促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认知框架和团体身份。
此外,文化还为个体提供了丰富的认知世界和审美体验,培养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
最后,文化也是民族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文化概念的名词解释

文化概念的名词解释引言:文化是一个复杂而抽象的概念,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多元化的实践。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构。
本文旨在对文化概念进行解释,揭示它的内涵与作用。
一、文化的本质文化是指一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知识、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艺术形式、行为模式和习俗等的综合体。
它是人类思维、经验和创造性表达的结果,涉及语言、宗教、艺术、科技、风俗习惯等多个层面。
二、文化的功能1. 人类认同与凝聚力: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认同框架,使人们感到归属、共同体验和互相理解。
通过文化价值和传统,人们形成共同体意识,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凝聚。
2. 价值观传递与塑造: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承载体,通过传递和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决策和生活方式。
它规范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引导着人们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3. 文化创意和创新: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创意和创新的空间。
通过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人们可以产生新的思想和艺术表达,推动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4. 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它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和理解。
文化多样性可以鼓励人们学习和包容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差异,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
三、文化的分类1. 材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如建筑、艺术品、手工艺品等。
这些物质的存在形式可以持久地代表着一种文化表达和历史记忆。
2. 非物质文化:指人们创造的非触及的文化成果,如语言、宗教、礼仪、民俗、美食、音乐、戏剧等。
这些文化传统通常通过口头或行动的方式传承下来,充分展示了一种文化特质。
3. 高文化与大众文化:高文化主要指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所关注和推崇的艺术或学术活动。
而大众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与大众消费的结合,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接受。
四、文化的挑战与发展1. 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往往源于文化观念和权益的不同。
举例阐述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举例阐述文化的概念和特征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遗传的智力产品,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对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做出的反馈。
它包括了社会、历史、宗教、语言、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多样性、相互联系和共存、可变性和持久性。
1. 多样性文化是多样性的体现。
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和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可以表现在语言、宗教、风俗习惯、饮食习惯、服饰等方面。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孝道和礼仪,而美国的文化则注重个人价值、自由和竞争。
多样性使得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相互联系和共存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共存的关系。
不同的文化之间会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例如,摩洛哥的文化融合了阿拉伯文化、柏柏尔文化和法国殖民文化的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摩洛哥文化。
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可变性和持久性文化是可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文化的变化可以是渐进性的,也可以是革命性的。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惯也会发生改变。
然而,文化也具有持久的特征,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传统。
文化的持久性使得人类能够不断传承和维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可以通过以下案例进行阐述:1. 风俗习惯的差异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例如,中国人过年时会贴春联、放鞭炮、拜年送红包,而西方国家的人们过圣诞节时会互相交换礼物、搭圣诞树、唱圣诞歌。
这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反映了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历史传统。
2. 宗教的影响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有着深远影响。
例如,印度的印度教倡导达尔玛(负责任的生活)、卡尔玛(工作与付出)和摩克沙(解脱),这种价值观念影响着印度人的日常行为和社会秩序。
而伊斯兰教强调清真饮食和穆斯林的响应,鼓励守礼和遵循真正的教义。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课件

按社会阶层划分
同一社会中不同社会阶层 的人也可能拥有不同的文 化,如农民文化、工人文 化、知识分子文化等。
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 要因素,它能够凝聚社会成员的
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 力量,它能够推动人类科技、艺
术、哲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认知 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影响人们的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05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融合
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 借鉴。
文化同质化
全球化可能导致文化的同质化,使得原本独特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
文化创新
全球化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机会,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能够产生 新的文化元素。
保护文化多样性
尊重文化差异
尊重不同文化的特点和 差异,避免以一种文化 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 文化。
持续学习与创新
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以应对未来文化发 展的挑战。
建立包容开放的心态
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观念,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未来的 文化变化。
感谢观看
THANKS
绿色文化的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文化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人们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 展和环境保护。
跨文化交流的加强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人们将更加注重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
如何适应未来的文化变化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流的 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文化变化。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课 件
• 文化的基本概念 • 文化的元素 • 文化的影响 •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 对文化概念的反思与展望
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一个相对而言较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基本上,文化可以被视为一个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信仰、传统、习俗、语言、艺术、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体。
具体来说,文化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 价值观和信仰:文化决定了一个社会群体所认同和重视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包括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道德法则等。
2. 社会组织和制度:文化塑造了社会组织的形式和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家庭结构、社会等级等。
3. 语言和沟通方式:文化决定了人们沟通交流的语言形式、语法、词汇以及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如手势、肢体语言等。
4. 艺术和文化表达:文化是人们表达自身情感、思想和创造力的媒介,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
5. 传统和习俗:文化包含着一系列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节日庆典,这些传统和习俗反映了一个社会群体的历史、身份和认同感。
6. 技术和生活方式:文化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技术发展,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于生活的解决方案、技术应用以及食物、居住、服装等方面的偏好有所不同。
总之,文化是社会各个方面在长期发展和互动中共同形成的,它是人类社会的根基,对于个人和群体的认同、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第一章文化的基本概念与特征.doc

第一章文化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或掌握如下内容:1.什么是文化;2.文化有哪些特点;3.文化的类型与形态;4.文化与创意策划之间的关系。
导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创造和留存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万象的总概。
它既包括有形的文字、书法、雕刻、建筑、城市等物质层面的符号性内容,更包括习俗、宗教、艺术、制度等精神层面的观念性内容。
文化具有地理性、主观性、创造性、时空性、框架性等特点。
文化的类型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予以区别。
在不同社会阶段的认知水平下,文化存在于不同的形态之中。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传承推广需要一定的创意策划予以协助,同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也有助于创意策划的展开。
第一节文化的含义与特点一、文化的含义关于文化的阐述一直以来存在仁智之见。
古今中外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一直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清晰地界定出文化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有关“文化”的各种定义至少有三百种的表述。
从原始的意义上看,中西古代的“文化”观是截然不同的。
(一)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周易·贲卦·彖传》中有所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其意是说,天生男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
天文与人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的规律,人文是指人际之间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等。
意指治国者必察于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明耕作渔猎之时序;且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以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规范,由此推及,以化成天下。
宋代程颐对此的解释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
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
文化的相关概念

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 面。
“文化〞既是一个最普通、最常见的概念,又是一个最复杂、最难以说明的概念。 文化本质含义表现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定人群的生活方式;
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就由其中的 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
文化的演进性。 但是,各种解释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
方面,是人的活动成果与人的活动方式 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强调了文化的继承性。
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
的辨证统一。耕耘〞, 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譬如伟大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
但是,各种解释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
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 1952年,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发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对西方自 1871 年至 1951 年期间关于文化的 160 多
种定义作了清理与评析,并在此根底上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
态成果,“化〞是动态活动。“文化〞 〔3〕文化是由一定的风俗、习惯、观念和标准形成的某一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4〕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对文化作了一种新的解释,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分类
• 根据时间 • 古代文化 (在古代被广 泛复制拷贝执 行,如制作汉 服),现代文 化(在被广泛 复制拷贝执行, 鱼香肉丝制 作,过去是四川 地方文化,现在 被全国人民广泛 复制拷贝执行, 就成为了中国文 化);同样有非 洲文化,亚洲文 化。
基本特点
• • • • •
基本简介 基本概述 基本定义 基本分类 基本特点
基本简介
• 文化是(拉丁语:cultura;英语: culture;德语:Kultur)指人类活 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 的符号化结构。
基本概述
• 中文语境下之“文化”概念
•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 的简称。
• 西文语境下之“文化”概念 • 英语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 cultura,意指栽培、脱离原始的状 态,与中文人文化成、统治教化的 意思全然不同。
基本定义
• 文化实际上主要 包含器物、制度 和观念三个方面, 具体包括语言、 文字、习俗、思 想、国力等,客 观地说文化就是 社会价值系统的 总和。
• 文化和文明有时候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于是有学者提出区别,文明偏在外, 凡是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生活 上的表现,以及工艺与科学的成果, 可以认为是文明的表现。至于文化偏 在内,偏重于精神方面,包含了宗教、 哲学、艺术等思想与习俗。
• 首先文化是共 有的。 • 文化是学习得 来的,而不是 通过遗传而天 生具有的。 • 文化的基础是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