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知识点归纳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知识点归纳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知识点归纳一、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如空气、水、玻璃等)射到另一个界面时,部分或全部光线发生改变方向并返回原始介质的现象。

1.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指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相等,且都位于法线上的同一侧。

2.平面镜的特性平面镜是一种能够产生明确反射的光学设备。

当平行光线射向一个平面镜时,可以看到光线被反射,并且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位于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对称位置上,并且与物体的位置相等。

二、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改变方向并发生弯曲的现象。

1.折射定律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入射角、折射角和法线之间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折射率折射率是一个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可以通过测量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来确定折射率。

3.光蕴含定律光蕴含定律描述了光线在通过两个媒介界面时的行为。

根据光蕴含定律,当光线从一个光密介质射向一个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之,当光线从一个光疏介质射向一个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是指光线被完全反射回原始介质,不进行折射。

临界角是一个特定的角度,使得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光线刚好沿界面传播。

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基础知识点。

反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界面上反射的关系,平面镜是一个能够产生明确反射的光学设备。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的关系,折射率是一个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光蕴含定律描述了光线在通过两个媒介界面时的行为,全反射是光线被完全反射回原始介质的现象。

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光学中的其他概念和现象非常重要。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现象,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改变方向并返回原来的介质。

其基本规律可以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法则描述。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1. 入射角和反射角光线入射到平面界面上时,入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这两个角度是相等的。

这一规律被称为反射定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sin θi= sin θr来表示,其中θi是入射角,θr是反射角。

2. 法线和平面镜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时,镜面的法线垂直于镜面面板。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反射过程中都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使得我们能够利用平面镜来制造反射图像。

3. 镜像的生成利用光的反射,我们可以生成镜像。

平面镜是通过光的反射产生镜像的典型例子。

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在反射后可以观察到与实物大小、形状相似的虚拟图像。

这种生成的图像被称为镜像。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改变而改变方向。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具有不同光密度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以下几个知识点是关于光的折射的重要内容。

1. 折射定律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所在平面上的入射角、折射光线所在平面上的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光密度成正比。

可以用数学表达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来表示,其中n₁和n₂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2. 折射率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慢。

空气的折射率约等于1,而水的折射率约等于1.33。

通过改变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的折射率,可以实现光的聚焦和分散。

3. 光的色散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不同波长的光受到的折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光的分离。

高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高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高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1、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仍回到原来的介质里继续传播的现象2、光的折射:一部分进入第二种介质里继续传播的现象提醒:(1)反射现象遵循反射定律(2)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但并非一定要变化:当光垂直分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不会变化二、光的折射定律1、内容:如图所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2、表达式: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三、介质的折射率1、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式:3、计算公式:n = c/v,因为v<c,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4、当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由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四、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学会用插针法确定光路.2.会用玻璃砖和光的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原理如实验原理图甲所示,当光线AO1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1对应的出射光线O2B,从而求出折射光线O1O2和折射角θ2,再根据或算出玻璃的折射率.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量角器、三角板、铅笔.3.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并取aa′上的一点O为入射点,作过O点的法线NN(3)画出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并在AO上插上P1、P2两根大头针.(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玻璃砖的一条长边与直线aa′对齐,并画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bb′.(5)眼睛在bb′的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两个大头针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然后在眼睛这一侧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再插上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3、P4的针孔位置确定出射光线O′B及出射点O′,连接O、O′得线段OO′.(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θ1和sinθ2.(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并取平均值.规律方法总结1.数据处理(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θ1和sinθ2,并取平均值..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2)作sinθ1-sinθ2图象:改变不同的入射角θ1,测出不同的折射角θ2,作sinθsinθ2图象,由n=可知图象应为直线,如实验原理图乙所示,其斜率为1-折射率.(3)“单位圆”法确定sinθ1、sinθ2,计算折射率n.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一定的长度R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OA于E点,交折射光线OO′于E′点,过E作NN′的垂线EH,过E′作NN′的垂线E′H′.如实验原理图丙所示,只要用刻度尺量出EH、E′H′的长度就可以求出n.2.注意事项(1)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严禁把玻璃砖当尺子画玻璃砖的另一边bb′.(2)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3)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两枚大头针P1与P2间、P3与P4间的距离应大一点,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造成的误差.(4)实验时入射角不宜过小,否则会使测量误差过大,也不宜过大,否则在bb′一侧将看不到P1、P2的像.五、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1、定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做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2、对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的理解:(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而言的:水晶(n=1.55)对玻璃(n=1.5)而言是光密介质,而对金刚石(n=2.427)而言是光疏介质。

光学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学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学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与折射光学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与折射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光的反射与折射进行详细的知识总结和说明。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另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内。

光的反射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反射定律: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反射面上的法线所成的角度相等,这一规律适用于平面镜、光的反射等情况。

2. 反射规律:光线在反射过程中会保持原来的性质,例如光的频率和波长不发生改变,只是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3. 反射现象的应用:反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镜子、平面镜、光学器件等,都是基于光的反射原理制造的。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也具有一些基本特点:1. 折射定律: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的比值。

即sin i / sin r = n1 / n2,其中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n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n2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2. 折射率:不同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有影响,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传播速度的比值。

折射率一般大于1,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也不同。

3. 折射现象的应用:折射现象在许多光学器件中有重要应用,如透镜、棱镜、光纤等。

折射现象也可以解释许多日常现象,如铅笔看起来断裂的原因等。

三、光的全反射在光从光密介质射向折射率较小的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一定角度时,光将完全反射回原介质,不再发生折射。

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全反射。

光的全反射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临界角: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光的折射角为90度,此时发生光的全反射。

高中物理选修3-1光的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1光的知识点

光知识点归纳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1.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当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即反射光线OB。

另一部分光进入第2种介质,并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即光线OC,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线OC称为折射光线。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即sinθ1sinθ2=n12,式中n12是比例常数。

3.光路可逆性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如果让光线逆着出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出射。

知识点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这种介质的折射率.定义式:n =sin θ1sin θ2. 2.意义: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折射率越大,光从真空射入到该介质时偏折越大.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之比,即n =c v ,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知识点三、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当光线AO 1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 1对应的出射光线O 2B ,从而求出折射光线O 1O 2和折射角θ2,再根据n =sin θ1sin θ2或n =PN QN ′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图钉、量角器(或圆规)、三角板、铅笔。

3.实验步骤(1)将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线),过aa ′上的一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NN ′,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如图。

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点总结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具有传播的性质。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本文将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相关的应用。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束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的界面时,部分或全部光线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光线射入界面的角度不同,分为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

1. 入射角:光线射入界面与法线的夹角。

2. 反射角:光线反射出界面与法线的夹角。

根据菲涅尔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1 = θ2。

光的反射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例如平面镜的反射原理是基于光的反射进行设计的。

此外,反光衣、反光标识等也是利用光的反射使人或物更加容易被察觉和警示。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束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 入射角:光线射入第一个介质与法线的夹角。

2. 折射角:光线射出第二个介质与法线的夹角。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呈现如下关系:n1sinθ1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棱镜的光的折射特性被应用于光谱分析、光学仪器等领域。

此外,近视眼镜、放大镜等光学器具也是基于光的折射原理进行设计的。

三、光的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不再折射,而是发生全反射现象。

光的全反射在光纤通信、显微镜、光电传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临界角的计算公式为:θc = arcsin(n2/n1)其中,n1表示光密介质的折射率,n2表示光疏介质的折射率。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的基本现象,对于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了解,我们可以解释和应用许多与光有关的现象,并且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解释现象,设计光学系统等。

以下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的总结。

1.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界面上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根据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指入射角θ₁和反射角θ₂之间的关系,即sinθ₁/sinθ₂=n₂/n₁,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入射介质和反射介质的折射率。

3. 镜面反射和 diffused反射在光线与光滑表面相交时,发生镜面反射。

镜面反射的特点是反射光线具有明确的方向和角度,可以形成清晰的像。

在光线与粗糙表面相交时,发生diffused反射,反射光线呈现出随机分布,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4.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θ₁、折射角θ₂和介质的折射率n之间有关系sinθ₁/sinθ₂=n₂/n₁。

5.折射率折射率是描述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物理量。

折射率越高,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慢。

折射率和波长有关,一般情况下,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小。

6.全反射当光线从折射率较高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低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的特点是光线完全被折射,没有发生透射。

临界角是指入射角达到使得折射角为90度的最小值。

全反射经常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保证光信号可以在光纤中长距离传输。

7.光的色散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经过折射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的现象。

由于折射率和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偏折角度不同,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8. Snell定律Snell定律是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定律,即n₁sinθ₁=n₂sinθ₂。

该定律适用于折射率不随入射角度变化的情况。

9. Huygens原理Huygens原理是光的波动理论中的重要原理之一、该原理认为每一个点上的波前可以看作无数个点源发出的次波的重叠,通过这些次波的重叠,可以解释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一、光的反射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一)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里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反射的类型1、镜面反射表面非常光滑的物体,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当光照射到其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

镜面反射的特点是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只能在特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2、漫反射表面粗糙不平的物体,如纸张、墙壁等,当光照射到其表面时,会发生漫反射。

漫反射的特点是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在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生活中,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我们看到的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二、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一)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二)折射的特点1、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折射角的大小发生变化。

4、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三)常见的折射现象1、筷子在水中“折断”当我们把筷子插入水中时,从水面上方看,筷子好像在水中“折断”了。

这是因为光从水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筷子向上弯折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知
识点归纳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光现象
主要内容: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3.平面镜成像特点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考察方式:选择填空和作图,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主要知识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
1.光在同种介质中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能发生反射和
()现象。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这个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在其他介质中比在真空中()一些。

3.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晴天树荫下出现的圆形光斑、日食和月食、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等都是由于()形成的。

射击瞄准、激光准直、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等都应用了()。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反射角等于()。

5.在反射时,光路具有()性。

6.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有()和()两种情形。

正是由于(),我们才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同一个物体。

7.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8.平面镜成像、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岸边看到树的倒影、水中明月镜中鲜花等都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

3.潭清疑水浅、池底游鱼、水面“折”枝、海市蜃楼、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都是由于()形成的。

4.透镜分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5.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抓住三区两面,三区指:
以内。

两面指两个分界面:焦点所在平行与凸透镜的平面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面
2倍焦距是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面
成实像范围内的规律特点:七字诀:物近像远像变大。

反之亦成立:物远像近像变小(常用于解决蜡烛或透镜的移动引起像距及像大小如何变化类问题)7.人眼是活的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人眼是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来获得清晰的像的。

8.近视眼用()镜矫正,()镜只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远视眼用()矫正,()镜可成多种情况的像。

易错知识点:
1.实像和虚像
形成原因不同:实像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虚像由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显示效果不同:实像既可用眼观察到也可用光屏显示,底片放在实像位置可感光。

虚像可用眼观察到,但不可在屏上显示,照相底片吧感光。

2.凸、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如图: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平行射出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方向不变
凹透镜: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如图:
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②射向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射出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方向不变
3.凸、凹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是会
聚了还是发散了
例:在框内填入合适的透镜
4.近视眼和远视眼
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
矫正方法:佩戴凸透镜佩戴凹透镜
5.照相机
人到相机镜头的距离为物距,底片到相机镜头的距离为像距;普通照相机的焦距是不变的,调焦指调像距(即暗箱的长度);快门指曝光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