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问答题详解.doc

马克思主义问答题详解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IWJ、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已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互相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心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增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想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都顶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就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1、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①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方面各有其特点,是矛盾的个性。
普遍性不等于特殊性,特殊性也不等于普遍性。
②相互联系。
其一,相互联结。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是普遍性的基础; 矛盾的特殊性必然包含、体现普遍性,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共同本质,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马列主义试题及答案

马列主义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谁创立的?A.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B. 卡尔·马克思C. 弗拉基米尔·列宁D. 约瑟夫·斯大林答案:B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D.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答案:B3.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A.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B.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C. 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D. 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阶级性C. 革命性D. 科学性答案:A、C、D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和剩余价值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B、C三、判断题6.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封闭的、不变的理论体系。
答案:错误。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它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7.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
答案:错误。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不是唯一动力。
四、简答题8.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局限性。
-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测,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原则。
- 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强调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
- 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认为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一个没有阶级对立、人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
五、论述题9. 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绪论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P162. 如何全面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20最后一段至21页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P58—P60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56(重要)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P61最后一段至P624、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855.什么是内外因辩证关系? P60(重要)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和及其规律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94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P109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P115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P1175.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P120(重要)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P154最后一段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P1683.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观点?P169(重要)4.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P1405.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P173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973.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1994.资本的本质是?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2005.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重要)206--208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228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重要)2303.商业利润的形成和来源是这样的?4.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重要)5、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有那些形式?2672.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2733.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2754.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具体表现是怎样的?2915.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有那些新变化?(重要)293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对社会主义本质有怎样的再认识?3112、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它们的异同之点何在?304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那些论述?321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为什么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一元论与二元论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B.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具有()A.社会性B.民族性C.实践性D.时代性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变化性C.可知性D.广延性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

绪论一、多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反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的启蒙思想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1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BCD)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诊疗室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3.马克思主义的根特性是(AB )A.阶级性B.实践性C.科学性D.人民性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辨析题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道问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答: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3.简述唯心主义及其存在形态?答:唯心主义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问题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5.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题汇总

1、为什么说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答: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现存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不论发达到何种程度,当其实现根本制度变革的时候,也只能是首先进入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而不可能直接到达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因为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毕竟是有限的。
而“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社会,“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要消除这些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即社会主义社会。
2、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
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3、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答: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理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的;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时间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性”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
4、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马克思问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分别表现在什么方面。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3、联系实际,论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
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问答题部分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绪论)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世时就已经出现,恩格期80年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第三、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期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绪论)答:第一、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三、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四、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五、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6、试述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第二章)答: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这条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三、“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个整体,是指导我们党各项工作的认识路线。
[简答]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1) 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第一章 1.简述承认失误相对静止的意义; 2.简述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3.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4. 简述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5.试述列宁对物质的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6.试述两边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7.试述失误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同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 1.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2.简述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3.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
4.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 1.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3.简述社会变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简述人与社会的关系
5.试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6.试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1-3单元测试问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2.简述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其基本形式;
3.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4.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5.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6.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第四章 1.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客观要求; 2.简述劳动商品的特点;
3.简述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4.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第五章1.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那些;3.简述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决定因素;4.简述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5.试述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区别;6.试述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1.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2.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5.试述资本输出的影响和作用
4-6 单元测试问答题1.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意义;2.简述资本积累和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3.简述价值转换成生产价格的表现;
4.简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5.简述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6.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七章1.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2.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3.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5.试述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
第八章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2.简述实现共产主义应具备的基本条件;3.试述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7-8 单元测试问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3.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有哪些;4.简述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5.简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7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深度模拟演练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简述利息的本质和来源;4.试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的主要因素;5.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6.简述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7.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9.简述垄断利润的来源及其是如何实现
的;10.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11.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12.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及阶级局限性;13.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14.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6.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及其本质;17.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如何体现的;18.试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19.试述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20.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1.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其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22.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24.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25.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的改革开放;26.试述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27.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28.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9.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3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31.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3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3.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原因及实质;34.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35.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站内中的作用;3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7.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38简述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39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于说明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40.试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和差别;41.试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42.简述列宁对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4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4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跳动经济的主要手段有哪些?主要机制是什么?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46.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47.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47.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形成后为什么还会存在超额利润?它的本质是什么?48.经济全
球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49.简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含义;50.试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与作用;5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2.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53.试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适用价值;54.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简述内容和意义;55.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56.简述资本累积的实质及其后果;57.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58.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发,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59.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60.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6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6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6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64.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64.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65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及其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