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博物馆参观报告.pptx

合集下载

江西客家博物院展示与价值建构

江西客家博物院展示与价值建构

江西客家博物院展示与价值建构江西客家博物院是一座专门展示、研究和保护江西客家文化的博物馆。

它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境内,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富有当地客家特色,体现了江西客家人的精神风貌和传统文化。

江西客家博物院展示了丰富的客家文化遗产,包括客家人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工艺技术等。

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展示了客家人的传统房屋、农具、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让观众可以全面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该博物馆的主要展览分为几个主题,包括客家人的起源和迁徙史、客家人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客家人的传统艺术和文化等。

每个展览区都配备了详细的文字解说和图片资料,方便观众了解和学习。

博物馆还举办各种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如客家文化节、客家书画展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江西客家博物院的展示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更是为了加深公众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展览和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客家人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增强大家对客家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也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投资。

江西客家博物院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机构,吸引了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在此进行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推动了客家文化研究的发展。

江西客家博物院的建造和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项目,更是一个展示地方优秀文化的窗口。

通过展示和研究江西客家文化,可以带动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

博物馆的建造还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梅州客家博物馆观后感

梅州客家博物馆观后感

梅州客家博物馆观后感去了趟梅州客家博物馆,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本厚厚的、超有趣的家族史书。

刚到博物馆门口,那种古色古香的氛围就“唰”地一下把我给包围了。

就好像穿越到了过去,随时能看到头戴斗笠、身背行囊的客家人从远处走来。

走进馆里,那琳琅满目的展品就像一个个小喇叭,争着跟我诉说客家人的故事。

那些古老的农具,像犁啊、耙啊,看着它们,我脑海里就浮现出客家人在田间辛勤劳作的画面。

他们肯定一边干活,一边还哼着那种有着独特韵味的客家山歌,虽然辛苦,但是充满希望。

说到客家建筑,那可真是绝了。

馆里有微缩的围龙屋模型,那结构复杂又精巧。

我就在想啊,以前的客家人得多聪明啊,能设计出这么厉害的房子。

围龙屋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巨型怀抱,把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紧紧地抱在一起,安全又温暖。

这房子就像是客家人团结一心的象征,不管外面风雨多大,一家人在围龙屋里就什么都不怕。

还有那些客家服饰,花花绿绿的可好看了。

布料摸起来感觉很厚实,我猜这是因为客家人勤劳朴实,衣服要经穿才行。

衣服上的刺绣精致得不得了,每一针每一线都像是绣着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站在那儿,就想象着以前的客家姑娘们坐在窗前,一边绣着花,一边谈论着哪家的小伙子最勤劳呢。

在博物馆里逛着逛着,我发现客家人的文化传承真的很厉害。

不管是语言、习俗还是各种传统手艺,都像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稳稳地传了下来。

而且客家人那种吃苦耐劳、热情好客的品质也体现在博物馆的各个角落。

感觉他们就是那种不管到哪里,都能扎根发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人。

从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我就像刚从一场温馨又充满力量的大家庭聚会中离开。

我对客家人的敬意那是蹭蹭地往上涨啊,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我想我会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知道梅州客家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群人。

客家博物馆

客家博物馆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
• 说起客家土楼,有一个广为 人知的笑话,据说,在上世纪六七 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 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 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大型建筑, 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 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 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 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 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
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由主馆中国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
遵宪纪念馆、梅州大学校长馆、梅州将军馆组成。主馆占地面积 59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馆内设有固定陈列《客家 人》主题展览,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 “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
一样的博物馆 不一样的看法
谢谢
不一样的人
不一样的感觉
客家博物馆
参观考察 TEXT
• 我们组一行人去参观了梅州客家博物馆,在馆 内我们参观了许多有关客家文化产品,同时通 过网络查看资料,让我们对客家文化有了更深 一层的了解。
目录
博物馆简介 建筑风格
馆舍介绍
社会地位意义
博物馆简介
博物馆简介
中国客家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是中国国内唯一收藏、研 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 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
馆舍介绍
黄遵宪纪念馆
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遵宪书斋人境庐以及故居荣禄第和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民居恩元第三处相连组成,占地面积23亩。黄遵宪纪念 馆是收藏、陈列、研究近代中国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变法 先驱、爱国诗人黄遵宪的专题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对 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民居古建筑恩元第内设 有《黄遵宪生平事迹陈列》及《黄遵宪藏书陈列》,展陈黄遵宪 “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的崇高品质。古建筑文化积淀深厚的 人境庐、荣禄第、恩元第各具特色,展现了晚清客家人生活的历史 风貌。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广东博物馆调查报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汉民族文化分支的客家文化,则是其中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加深对客家文化的历史了解和实践探讨,我组成员于5月30日前往广东省博物馆进行参观。

总结发现客家文化不但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中的农耕文明、客家节日以及婚嫁习俗最具代表性了。

在博物馆的广东历史展厅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客家的农耕图展,“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活写照在画面上展露无疑,展示了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梯田的业绩。

为了维持生计,客家先民在岭上依山建房,开山凿田。

由于山高坡陡,聪明的客家先民依狭窄的山势开垦小田,甚至在沟边坎下石隙之中,都会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

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大部分客家人居住在山区,经济以农业为要,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

农家肥料,以家禽的粪便作为粪种,掺上石灰肥田。

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

这些“帮工”等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

这是客家人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展厅的场馆中还展示了客家人所独特制作的农用工具。

有传统耕种时使用的犁、耙;传统灌溉时所用的脚踏水车;施肥时用于装载肥料的灰箩、粪桶;收割时使用的稻桶、打稻机、箩筐、镰刀;加工时所使用的风车、石磨等;还有在衣食住行方面上所用的斗笠、蓑衣等生活用具。

而其中的风车是杰出代表,使用风车清选粮食时,用饧箕装上稻谷或稻米倒入风车漏斗口中,再用手摇动风车,那些糠就会被吹走了,留下的就是实粒的谷子,碾出来的米粒也就会很饱满的了。

而饧箕是用篾条或竹条编制而成,做工精细,其用处很多,有一点类似量筒。

《参观博物馆》课件

《参观博物馆》课件

民族文化展示与介绍
总结词
展示博物馆珍藏的民族文化展品,介绍不同民族文化的 特点和价值。
详细描述
民族文化是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通过展示这些展品 ,可以让观众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在PPT 中,可以展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展品,并 配以文字说明和解说词,介绍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价 值。同时,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 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藏品种类
列举博物馆收藏的主要文物种类,如 书画、陶瓷、玉器、铜器等,展示博 物馆在各类文物复
介绍博物馆在藏品保护和修复方面所 采取的措施和技术,以及在文物保护 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介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即最具代表 性、最珍贵的文物,分析其历史价值 和文化意义。
近现代艺术品展示与介绍
总结词
展示博物馆珍藏的近现代艺术品,介绍艺术家的创作 背景、艺术风格和作品意义。
详细描述
近现代艺术品是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通过展示这 些艺术品,可以让观众了解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 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在PPT中,可以展示不同时期、 不同流派的近现代艺术品,并配以文字说明和解说词 ,介绍艺术家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作品意义。同 时,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让观 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手工艺制作体验区
手工艺制作
提供各种传统手工艺制作 工具和材料,让观众亲自 动手制作手工艺品,体验 传统文化的魅力。
技艺传承
邀请手工艺大师现场指导 ,传授制作技艺,让观众 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 独特魅力。
作品展示与交流
设立展示区,展示观众制 作的手工艺品,提供交流 平台,让观众分享彼此的 创作心得。

走进艺术博物馆最终完成

走进艺术博物馆最终完成

精选2021版课件
11
作品内容
《父亲》中的这位纯朴的农人也许是作者对父亲及终 年耕作土地的默默感恩。画家用浓厚的油彩,精微而 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 画面,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 漾的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严谨朴实,细而不 腻,丰满润泽。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来 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体现了《父亲》外在质朴美和内 在的高尚美。颂歌般的画面色彩十分庄重,生动感人 ,是对生活中劳动者的崇敬和赞誉。
精选2021版课件
8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 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 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63年6月,毛 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 明确了中国美术馆的国家美术馆地 位及办馆性质。主体大楼为仿古阁 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 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 中国美术馆收藏各类美术作品近7万 余件,以新中国成立前后时期的作 品为主,兼有国民初期、清代和明 末的艺术家的杰作。其中仅齐白石 的作品就有410件。
精选2021版课件
17
国之重器-大克鼎
西周孝王(公元 前10世纪末) 高93.1厘米,口 径75.6厘米,重 201.5千克 光绪中期陕西省 扶风县法门镇任 村出土
精选2021版课件
18
大克鼎侧面
精选2021版课件
大克鼎,与中 国国家博物馆 之大盂鼎,台 北故宫博物院 之毛公鼎被誉 为晚清“海内 青铜器三宝”。 自1952年上海 博物馆开馆以 后,成为上博 引以为豪的镇 馆之宝,常年 在一楼青铜陈 列室展出。
走进艺术博物馆
精选2021版课件
1
客家博物馆
精选2021版课件

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观后感

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观后感

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好好玩的!一进去,哇,里面好多好多古老的东西呀,像是那些大大的木雕,还有好多漂亮的衣服,都是客家人以前穿的呢。

馆里面有一块很大很大的纸,上面写着好多字,妈妈说那是客家话,我听不懂哦,感觉好神奇呀!
我最喜欢的是看到的那个大鼓,咚咚咚,声音好响啊!妈妈告诉我,客家人以前用这个鼓来召集大家开会,真是太厉害了!还有啊,还有那个老式的茶壶,都是用木头做的,嗯,好像还能闻到香香的茶味呢。

咱们还看到了好多客家人用来做饭的锅,真是很有意思。

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小小的展品,好多我都没见过,像是老爷爷老奶奶用过的东西,妈妈说这是历史,必须要保护起来,不然以后我们就不知道那些东西了。

看完后,我觉得好像学到了好多东西哦,觉得好有趣,好神奇。

希望以后能再来这里玩!
—— 1 —1 —。

客家博物馆参观报告

客家博物馆参观报告

客家博物馆参观考察说明书参观时间:2014年5月18日地点:中国客家博物馆参与者主题:学习客家文化,感受客家风情调查方法:实地考察正文5月18日早上,我和小组成员一同乘车前往中国客家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

到达客家博物馆,从外面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外围建筑,博物馆是半圆型的建筑风格,右侧侧有几栋传统的建筑,左侧是通往黄遵宪故居的一座古桥。

我们走进客家博物馆,映入眼前的第一景象是一个大字“ ”,它在客家话的意思是“我”。

一楼展厅放置的是一些客家人传统制作的工艺品服饰等,参观完一楼,一楼去二楼主展览室的楼梯挂了一些描述客家民俗文化的水墨画和油画。

二楼主展览室的固定主题是《 客家》,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客从何处来的展厅内有一幅客家人迁徙路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其实是原先的中原汉族,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两千多年来一直从中原前往南方各省并定居下来形成了今天的客家人。

迁徙图向我们展示了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的命运的坎坷。

该展览室还有播放着“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这首客家人传统的童谣。

此外还看见了一本特殊的数码影册族谱,大家不需要与这本“族谱”近距离接触,只须用手在悬空的上方做翻书的动作,轻轻挥动一下手臂,“族谱”就会乖巧地一页一页翻开,帮助参观者找到自己姓氏的由来和渊源,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

客家风情主要展示通过民间收集的生活用品向我们客家人的生活习惯、耕作、婚姻等各方各面的信息,传递出客家人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客家精神。

地标围龙则通过一个高度模仿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围龙屋而做出来的模型,向我们展示客家建筑的特点依山而建,易守难攻。

围龙屋展厅还有各种各样的客家人建筑的横梁,展示了一部全面的客家人自己的建筑史。

人文秀区和客家腾飞两个展区主要通过图册介绍过去历史上为在各方面做出成就的客家人,和客家人自己的辉煌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学 海 无涯
人的命运的坎坷。该展览室还有播放着“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 过莲塘”这首客家人传统的童谣。此外还看见了一本特殊的数码影册 族谱,大家不需要与这本“族谱”近距离接触,只须用手在悬空的上方 做翻书的动作,轻轻挥动一下手臂,“族谱”就会乖巧地一页一页翻开, 帮助参观者找到自己姓氏的由来和渊源,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客家 风情主要展示通过民间收集的生活用品向我们客家人的生活习惯、耕 作、婚姻等各方各面的信息,传递出客家人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客 家精神。地标围龙则通过一个高度模仿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围龙屋而做 出来的模型,向我们展示客家建筑的特点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围龙 屋展厅还有各种各样的客家人建筑的横梁,展示了一部全面的客家人 自己的建筑史。人文秀区和客家腾飞两个展区主要通过图册介绍过去 历史上为在各方面做出成就的客家人,和客家人自己的辉煌前景。随 后我们参观了黄遵宪纪念馆,黄遵宪纪念馆黄遵宪书斋人境庐以及故 居荣禄第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居恩元第三处相连组成,它是收藏、 陈列、研究近代中国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变法先驱、爱国诗 人黄遵宪的专题馆,在民居古建筑恩元第内设有《黄遵宪生平事迹陈 列》及《黄遵宪藏书陈列》,展陈黄遵宪“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 的崇高品质。古建筑文化积淀深厚的人境庐、荣禄第、恩元第各具特 色,展现了晚清客家人生活的历史风貌。
学海无涯
客家博物馆参观考察说明书
参观时间:2014 年 5 月 18 日 地点:中国客家博物馆 参与者 主题:学习客家文化,感受客家风情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
正文
5 月 18 日早上,我和小组成员一同乘车前往中国客家博物馆 进行参观考察。到达客家博物馆,从外面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外围建筑, 博物馆是半圆型的建筑风格,右侧侧有几栋传统的建筑,左侧是通往 黄遵宪故居的一座古桥。我们走进客家博物馆,映入眼前的第一景象 是一个大字“ ”,它在客家话的意思是“我”。一楼展厅放置的是一 些客家人传统制作的工艺品服饰等,参观完一楼,一楼去二楼主展览 室的楼梯挂了一些描述客家民俗文化的水墨画和油画。二楼主展览室 的固定主题是《 客家》,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 “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 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 文化底蕴。在客从何处来的展厅内有一幅客家人迁徙路线图,从图中 可以看出客家人其实是原先的中原汉族,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两千 多年来一直从中原前往南方各省并定居下来形成了今天的客家人。迁 徙图向我们展示了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
结论 通过此次考察,让我对客家人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的了解,进行了
2
学海无涯
一次全面的客家文化的熏陶,感受到独具特色的客家风 要让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随时间流失。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