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举一反三全册测试题1
最新四年级举一反三全册测试题1

精品文档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方舟外语四年级奥数期末测试题一、找一找(每空1分,共20分)1、 2,2,4,6,10, , 。
2、1,6,4,8,7,10,,13,14。
3、填数(此题4分)。
4 2 □2 □ 5 □ 6□□4 □□□5、对于两个数A 、B ,规定A ▽B=A×B÷2,请你计算:7▽4= 。
6、二年一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10人,共植树168棵,第二组有8人,共植树132棵,第三组有8人,共植树126棵,平均每人植树 棵。
7、甲乙两数的和是10,它们的乘积可能有 种,乘积最大是 ,乘积最小是 。
8、用红、黄、蓝三种信号灯组成一种信号,可以组成 种不同的信号。
9、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那么这个数是 。
10、小强今年15岁,小亮今年9岁, 年前小强的年龄是小亮的3倍。
二、分一分(每题3分,共6分) 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三、速算与巧算(每题2分,共8分) 1、125×32×25 2、 5×15×25×125×64 3、(360+108) 364、283+69-1835、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四、组一组(每题3分,共12分)1、 1、假设所有自然数排列起来,如下图所示,36、43、78应分别排在哪个字母下面?A B C D1 2 3 48 7 6 59 10 11 1216 15 14 1317 18……2、卢刚,丁飞和程昱一位是工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飞行员。
现在是知道:卢刚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丁飞年龄小;程昱比飞行员年龄大;请问,哪位是哪工程师?位是医生?哪位是飞行员?3、(1)把十进制数38改写成二进制数;(2)把二进制数)(21101改写成十进制。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举一反三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举一反三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思考的学科。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需要通过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本文将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从小学四年级的数学练习题中展开讨论,帮助同学们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1. 加减法练习下面是一道小学四年级的加减法混合练习题:题目:完成下列运算:(1) 342 + 127 = ?(2) 493 - 268 = ?解答:(1) 342 + 127 = 469(2) 493 - 268 = 225举一反三:通过上述题目,我们可以做类似的练习,同时扩展到更大的数值范围。
例如:(1) 583 + 291 = ?(2) 719 - 423 =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巩固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并提高处理较大数值的能力。
2. 乘法练习下面是一道小学四年级的乘法练习题:题目:计算下列乘法:(1) 27 × 3 = ?(2) 48 × 2 = ?解答:(1) 27 × 3 = 81(2) 48 × 2 = 96举一反三:对于乘法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步增加难度。
例如:(1) 34 × 5 = ?(2) 57 × 8 = ?通过这样的乘法练习,我们可以熟悉乘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3. 除法练习下面是一道小学四年级的除法练习题:题目:计算下列除法:(1) 36 ÷ 4 = ?(2) 56 ÷ 8 = ?解答:(1) 36 ÷ 4 = 9(2) 56 ÷ 8 = 7举一反三:在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后,我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除法运算。
例如:(1) 72 ÷ 9 = ?(2) 84 ÷ 12 =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加深对除法的理解,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度。
4. 组合运算练习下面是一道小学四年级的组合运算练习题:题目:计算下列表达式:(1) 5 × 8 + 16 = ?(2) 18 + 42 ÷ 7 = ?解答:(1) 5 × 8 + 16 = 56(2) 18 + 42 ÷ 7 = 24举一反三:通过组合运算的练习,我们可以尝试更复杂的表达式,例如:(1) 12 × 9 + 27 - 15 = ?(2) 36 + 63 ÷ 7 - 5 =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在复杂运算中保持清晰思维、正确运算的能力。
四年级奥数题(举一反三)(1)

一、在数列1、1、2、3、5、8、13()、34、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8、6)、(16、3)、(24、2)、(12、□)(100、50)、(86、43)、(64、32)、(□、21)计算12345679×18111115+98765×9推理二、A、B、C、D、E五个人如下排列:A在C前面6米,B在C后面8米,A在E前面2米。
E在D前面7米。
请问:1、C与E之间有多少米?2、紧跟在C后面的是谁,相距多少米?3、最前与最后之间有多少米?三、在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四、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
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来计划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五、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完成。
实际每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六、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中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相等?七、腾飞 C D 兵炮马卒龙腾飞 A C D+巨龙腾飞 + A B C D + 兵炮车卒2 0 0 1 1 9 8 9 车卒马兵卒八、将0、1、2、3、4、5、6这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
○×○=□=○÷○九、将0、1、3、5、6、8、9这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
○×○=□=○÷○十、把+、-、×、÷分别放在适当的圆圈中(每一种运算符号只能用一次),并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使下面两个等式成立。
36○0○15=15 21○3○5=□十一、□2□□ 2 8 5×□6 ×□□□□0 4 1 □2 □□□ 7 0 □□□□□□□□□9 □□□□ 8□□□□6□□□□□ 1 □□□□□□□□□7 □□□□□□□□□□□ 6 1 □□□0 □ 0□□十二、在下面等号左边的数字之间添上一些加号,使其结果等于999 8 7 6 5 4 3 2 1=991 2 3 4 5=1001 2 3 4 5 6 7 8 9=100(要求添一个乘号和七个加号)十三、在下面的式子里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四年级上册数学举一反三书本应用题的题目字数少

四年级上册数学举一反三应用题
例1.牧场有一片长2000米、宽400米的草场,邻近有一个面积为1平方千米的湖泊与一个面积为10公顷的林场, 请比较草场、湖泊与林场的大小。
练1.给一块长80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麦地施肥,已知每公顷土地需施肥150千克,给麦田施肥共需要化肥多少千克?
例2.一块边长为400米的正方形果园中,种了6000棵果树,平均每公顷土地能植果树多少棵?
练2.每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75克氧气,是每平方米草地每天制造氧气的5倍,每平方千米的草地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吨?
例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61平方厘米,已知长方形宽为9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练3.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面积是60平方米,教室长12米,在教室的顶面四周安装石膏线,需多少米的石膏线?。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应用题一

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一桶油,连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
所以原方案要生产60×16=960张。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应用题一 这样,5个塑料箱装的玩具件数和7个塑料箱装的就同样多。 如果两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 和6个纸箱里。如果两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 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2〕新华小学买了两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款 195元。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4倍,每张桌 子多少元?
〔3〕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 款156元。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 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应用题一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应用题一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应用题一 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 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原来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 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
〔1〕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 筐中拿出40个,6筐梨子剩下的个数总和正好和原来 两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例4: 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原方案每天生产
60张,实际每天比原方案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 天完成任务。原方案要生产多少张课桌?
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求出工作时间。因为实际比 原方案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就相当于把原方案最后 1天的任务平均分到前面的几天去做,正好分完。实 际比原方案每天多生产4张,所以实际生产的天数是 60÷4=15天,原方案生产的天数是15+1=16天。所 以原方案要生产60×16=960张。
四年级下册数学举一反三的题

1、某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10天每天烧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要烧多少天?2、同学们参观“远离毒品”展览。
四、五年级一共去了980人。
四年级9个班,平均没班60人,五年级8个班,平均每班多少人?3、学校进行口算比赛,张明每分钟做30题,6分钟完成。
张明完成任务时,李红还需4分钟才能完成任务。
李红平均每分钟做几题?4、上海至北京全程1200千米。
甲、乙两车同时从上海出发,甲车每小时行100千米,行完全程后,乙车还要再行3小时。
乙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玩具厂工人要生产900个玩具,如果用手工做要20小时才能完成,用机器做只需要4小时就能完成。
工人们先用手工做了5小时,然后改用机器生产,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完成?6、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行完全程乘汽车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刘强从甲地出发,先步行8小时后改用乘汽车,还需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7、羊毛衫厂要生产378件羊毛衫,原计划每人每天生产3件,由18人来完成,实际增加了3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8、同学们做纸风车慰问福利院小朋友,一共需要做600个纸风车。
原计划每人每天5个,20人可以完成任务,实际制作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9、建筑工地一共要运300吨黄沙,分别用15辆大卡车和30辆小卡车来运。
如果3辆小卡车和1辆大卡车运的黄沙同样多,每辆大卡车和每辆小卡车各运多少吨?10、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
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11、有16盒乒乓球,如果从每盒中拿出4个乒乓球,16盒乒乓球剩下的个数正好和原来12盒乒乓球个数相等。
原来每盒有多少个乒乓球?12、有8箱蒙牛纯牛奶。
如果从每箱中取出15盒蒙牛纯牛奶,那么8箱蒙牛纯牛奶剩下的盒数正好和原来2箱蒙牛纯牛奶的盒数相等。
原来每箱有多少蒙牛纯牛奶?13、一列特殊列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计划每小时行28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多行40千米,结果提前1小时到达乙城。
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
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1.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篇一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2.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篇二A、B两地之间是山路,相距60千米,其中一部分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某人骑电动车从A地到B地,再沿原路返回,去时用了4.5小时,返回时用了3.5小时。
已知下坡路每小时行20千米,那么上坡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由题意知,去的上坡时间+去的下坡时间=4.5小时回的上坡时间+回的下坡时间=3.5小时则:来回的上坡时间+来回的下坡时间=8小时所以来回的下坡时间=60÷20=3(小时)则:来回的上坡时间=8-3=5(小时)故:上坡速度为60÷5=12(千米/时)3.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篇三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125厘米,宽40厘米,高25厘米。
把它锯成若干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然后再把这些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这个大正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与解一般说来,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一定要知道正方体的棱长。
题中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正方体的棱长又没有直接联系,这样就给解答带来了困难。
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
按题意,这个长方体木块锯成若干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后,又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人教版【精选】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
人教版【精选】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一、拓展提优试题1.如图,把一个边长是5cm的正方形纸片沿虚线分成5个长方形,然后按照箭头标记的方向移动其中的4个长方形,则所得图形的周长是cm.2.观察7=5×1+2,12=5×2+2,17=5×3+2,这里7,12和17被叫做“3个相邻的被5除余2的数”,若有3个相邻的被5除余2的数的和等于336,则其中最小的数是.3.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A,B中点C 时,乙距C点还有240米,乙到达C点时,甲已经超过C点360米,则两人在D点相遇时,CD的距离是米.4.《好少年》上下两册书的页码共用了888个数码,且下册比上册多用8页,下册书有页.5.小慧从开始站立的A点向西走了15米,到达B点,接着从B点向东走了23米,到达C点,那么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米.6.A说:“我10岁,比B小2岁,比C大1岁.”B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C和我差3岁,C是13岁.”C说:“我比A年龄小,A是11岁,B比A 大3岁.”以上每人所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误的,请确定其中A的年龄是岁.7.(7分)棱长都是1厘米的63个白色小正方体和1个黑色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问:一共可以拼成种不同的含有64个小正方体的大正方体.8.定义运算:A△B=2A+B,已知(3△2)△x=20,x=.9.粮店里有6袋面粉,分别重15、16、18、19、20、31千克,食堂分两次买走了其中5袋,已知第一次买走得重量是第二次的两倍,剩下的一袋重量为千克.10.喜羊羊等一群小羊割了一堆青草准备过冬吃.他们算了一下,平均每只小羊割了45千克.如果除了他们自己外,再分给慢羊羊村长一份,那么每只小羊可分得36千克.回到村里,懒羊羊走来,也要分一份.这样一来,每只小羊就只能分得千克草了.11.如图,一个大正方形被分成四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若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8,则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2.围棋24元一副,象棋18元一副,用300元恰好可以购买两种棋子共14副,其中象棋有副.13.一个质数的2倍和另一个质数的5倍的和是36,求这两个质数的乘积是多少?14.(8分)杨树、柳树、槐树、桦树和梧桐树各一棵树种成一排,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都是1米.杨树与柳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桦树与杨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那么梧桐树与桦树之间的距离是米.15.100只老虎和100只狐狸分别为100组,每组两只动物,老虎总说真话,狐狸总说假话.当问及“组内另一只动物是狐狸吗?”结果这200只动物中恰有128只回答“是”,其它的都回答“不是”.那么同组2只动物都是狐狸的共有组.【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分析】本题考察图形边长的平移.解:画出移动后的图,所得图形的周长是5×2+(5+1×2+2×2+3×2+4×2+5)=10+30=40cm.【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平移后的图形每条边边长为多少即可求解.2.【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等差数列中最小的项.解:因为这三个数都是被5除余2,所以这三个相邻的数是个等差数列,中间数是336÷3=112,所以最小的是112﹣5=107.【点评】本题主要找到每相邻两个数相差5就能解答.3.【分析】由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得出甲乙的速度比,进而又得出他们的路程比,这样求出甲到达中点后再与乙共行240米,甲行的路程即CD之间的距离.解:由题意知“甲走360米时乙正好走240米”,甲、乙的速度比是360:240=3:2相同时间内,甲、乙的路程比等于他们的速度比即3:2甲乙共行240米,甲行的路程是240×3÷(2+3)=144(米)故:CD的距离是144米.【点评】解此题的突破口就是能得出他们的速度比,之后就可轻松解答了.4.解:个位数1~9页共有9个数码;两位数10~99共用2×90=180个数码;此时还剩888﹣9﹣180=699个数码,699÷3=233,699个数码可组成233个三位数,所以上下册共有:233+100﹣1=332页,则下册书有:(332+8)÷2=340÷2,=170(页).即下册书有170页.故答案为:170.5.【分析】我们通过画图进行解决,向西走15米,然后再向东走23米其实,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就是23米与15米的差.解:画图如下: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23﹣15=8(米),答: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8米.6.解:根据题干分析,将讨论分析的过程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如下:×√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A说我10岁×比B小2岁√比C大1岁√以得出:B是11+2=13岁,C是11﹣1=10岁;即A11岁、B13岁、C10岁;将这个结论代入上表中,可以得出B说的C是13岁时错误的,其他两句正好符合题意是正确的,由此可得,此假设成立;答:由上述推理可以得出A是11岁.故答案为:11.7.【分析】一共64个,4×4×4,①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顶点处,1种;②把黑色正方体放在棱中间,任选一个,2种;③把正方体放在每个面的中间4个,任选一个,4种;④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里面,从外边看不到,8种;然后把几种情况的种数相加即可.解:①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顶点处,1种;②把黑色正方体放在棱中间,任选一个,2种;③把正方体放在每个面的中间4个,任选一个,4种;④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里面,从外边看不到,8种;共:1+2+4+8=15(种);答:一共可以拼成15种不同的含有64个小正方体的大正方体.故答案为:15.8.解:(3△2)△x=20,(2×3+2)△x=20,8△x=20,2×8+x=20,16+x=20,x=20﹣16,x=4;故答案为:4.9.解:15+16+18+19+20+31=119(千克),食堂共买走的总量是:119﹣20=99(千克),99÷3=33(千克),第二次买走得重量是:15+18=33(千克),第一次买走得重量是:16+31+19=66(千克);答:剩下的一袋重量为20千克.故答案为:20.10.解:设割草的小羊有x只,则它们一共割草45x千克,45x=36(x+1)45x=36x+369x=36x=445×4÷(4+1+1)=180÷6=30(千克)答:这样一来,每只小羊就只能分得30千克草了.故答案为:30.11.【分析】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8,也就是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28÷2=14,也就是大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解:28÷2=1414×14=196答: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96.故答案为:196.【点评】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先求出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即求出了大正方形的边长.12.【分析】假设全是围棋,那么就有24×14=336元,这就比已知的300元多出了336﹣300=36元,因为一副围棋比一副象棋多24﹣18=6元,由此即可求得象棋的数量.解:假设全是围棋,则象棋就有:(24×14﹣300)÷(24﹣18)=36÷6=6(副);答:其中象棋有6副.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13.【分析】一个质数的2倍一定是偶数,一个质数的5倍一定是5的倍数,而36要拆成两个数的和,要么都是偶数,要么都是奇数,本题中2的倍数一定是偶数,所以只能拆成两个偶数,故此5的倍数只能是个位上带0的数,当是10时,36﹣10=26,26÷2=13当是20时,4×5=20,4不是质数当是30时,5×6=30,6不是质数,据此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符合题意的5的倍数只能是10,20,305×2=10,5×4=20,5×6=30,4和6不是质数,所以只能是2,36﹣10=26.答:这两个质数的乘积是26.【点评】本题考查了质数的定义及其奇数与偶数的性质.14.解:杨树与柳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所有三种树的位置有可能是:柳□杨□槐,柳杨槐□□,□柳杨槐□,□□柳杨槐,其中□表示暂时不知道.而桦树与杨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所以只有可能是:柳□杨桦槐,剩余的一个位置是梧桐树,所以梧桐树和桦树间的距离是2米.故答案为:2.15.解:128÷2=64(组)100﹣64=36(组)36÷2=18(组)答:那么同组2只动物都是狐狸的共有18组.故答案为:18.。
四年级数学举一反三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举一反三练习题
一、加法与减法
1. 小明手上有18本书,他借给小红4本,借给小亮6本,请问小明手上还剩下多少本书?
2. 小军有3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12元,还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请问小军还剩下多少元钱?
二、乘法与除法
1. 一箱苹果有24个,小明要把它们平均分给8个人,请问每人能得到几个苹果?
2. 小华有36本故事书,她要把它们平均分成6摞,请问每摞有几本书?
三、几何图形
1. 在一块长方形的草坪上,长为10米,宽为5米。
小红要在草坪上铺一条宽为1米的小路,请问小路的长度是多少米?
2. 小明拿个一个纸片,画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它们的边长分别为2厘米和3厘米,请问这两个图形的总周长是多少厘米?
四、时间与钟表
1. 小明上午8点10分出发去学校,经过25分钟到达,请问他到学校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2. 小红吃午饭用了40分钟,下午2点20分开始做作业,请问她什么时候能完成作业?
五、数据分析
1. 小明一星期写作业的时间分别是30分钟、40分钟、25分钟、20分钟,请问他7天内写作业的总时间是多少分钟?
2. 小红去游乐园,她在过山车玩了3次,旋转木马玩了5次,摩天轮玩了2次,请问她一共玩了几次游乐项目?
六、应用题
1. 小华家有60个鸡蛋,她打算每天早上给鸡喂3个鸡蛋,并且剩下1个鸡蛋自己吃掉,这样需要几天小华家的鸡蛋用完?
2. 小明有20本漫画书,他想每天读2本,每读完一本就送给小红一本,这样小明能读多少天?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举一反三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动手实践,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解答出这些题目。
加油!。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参考答案第1讲练习1:(1)2,6,10,14,(18 ),22,26(2)3,6,9,12,(15),18,21(3)33,28,23,(18),13,(),3(4)55,49,43,(37),31,(),19(5)3,6,12,(24 ),48,(),192(6)2,6,18,(54),162,()(7)128,64,32,(16 ),8,(),2(8)19,3,17,3,15,3,(13),(3),11,3..练习2:(1)10,11,13,16,20,(25 ),31(2)1,4,9,16,25,(36 ),49,64(3)3,2,5,2,7,2,(9 ),( 2 ),11,2(4)53,44,36,29,(23),18,(14),11,9,8(5)81,64,49,36,(25 ),16,(9),4,1,0 (6)28,1,26,1,24,1,(22 ),( 1 ),20,1 (7)30,2,26,2,22,2,(18 ),( 2 ),14,2 (8)1,6,4,8,7,10,(10 ),(12),13,14练习3:(1)1,6,5,10,9,14,13,(18 ),(17)(2)13,2,15,4,17,6,(19 ),(8 )(3)3,29,4,28,6,26,9,23,(13),(20 ),18,14(4)21,2,19,5,17,8,(15 ),(11 )(5)32,20,29,18,26,16,(23 ),(14 ),20,12 (6)2,9,6,10,18,11,54,(12),(162),13,486(7)1,5,2,8,4,11,8,14,(16 ),(17)(8)320,1,160,3,80,9,40,27,(20 ),(81)练习4:(1)2,2,4,6,10,16,(26),(42)(2)34,21,13,8,5,( 3 ),2,( 1 )前一个数减第二个数等于第三个数(3)0,1,3,8,21,(55),144.前一个数的2倍加前两个数的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