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弹簧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汽车用空气弹簧悬架系统综述

汽车用空气弹簧悬架系统综述

!"#$%& ’( )"*’+’*,$% ),# !-#,./ !"0-%.0,’. !&0*%+
!"#$% &’() !*+) , !",#$% -+ !./) , 01$ 2’ , 3#$% 3()4 !5/ , 01, "6)4 !*+’ ( +C#CD -DCEFGHCIJ, +C#CD <KLDMNKOD %A**)?, <KCDL) )10*#23*:8KF LCG HPGCDM KLH IKF D"D#CDFLG PFGQ"GRLDNF LDS IKF PFGQ"GRLDNF NOGEF NLD TF SFHCMDFS QCIICDM CSFL# HKLPF$ 8KF EFKCN#FH FU VOCPPFS WCIK LCG HOHPFDHC"DH P"HHFHH #"WFG ECTGLI"GJ QGFVOFDNJ LDS #"WFG SJDLRCN WKFF#H #"LS$ 3I PG"ECSFH TFIIFG GCSF N"RQ"GI,TFIIFG N"DIG"##LTC#CIJ LDS HILTC#CIJ LDS HLQFIJ$ /DS CI NLD RCDCRCXF IKF SLRLMF I" IKF G"LS WKFD IKF EFKCN#F CH LI L KCMK HPFFS$ 8KF LCG HOHPFDU HC"D RLJ YFFP IKF KFCMKI "Q IKF EFKCN#F T"SJ N"DHILDI LDS IKF KFCKMI L#H" NLD TF LSZOHIFS TJ IKF SGCEFG$ 8KCH IOI"GCL# Q"NOHFH "D IKF SFU EF#"PRFDI LDS NKLGLNIFGCHICNH "Q IKF LCG HPGCDM HOHPFDHC"D HJHIFR,IKF FQQFNI "D IKF EFKCN#F LDS IKF HOGQLNF "Q QGFFWLJ$ 3I L#H" LDL#JXFH IKF HIGONIOGFH,IKF ECGIOFH LDS IKF SFQFNIH$ 4%& 5’#60:/OI"R"ICEF LCG HPGCDM HOHPFDHC"D;9OGEFJ

空气弹簧的简介与设计

空气弹簧的简介与设计

3.空气弹簧性能要求与失效模式-性能曲线
3.空气弹簧性能要求与失效模式
空气弹簧失效鱼骨图 胶料耐老 化性差 外层胶 橡胶气囊
帘布层
胶料气 密性差
性能 不好
与内、外层 胶粘合不牢
钢丝胶 胶料耐曲 挠性不够
胶与钢丝 粘合不牢
上座
强度不够
内 层 胶
与帘布胶 粘合不牢 胶料气 密性差
空气弹 簧失效
强度不够
GB/T 2941-2006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GB/T13934-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屈挠龟裂和裂口增长的测定》 GB/T14450 -2008《胎圈用钢丝》 GB/T 9102-2003《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 ……
空气弹簧设计建议了解的相关标准
3.空气弹簧研发流程
性能试验
空气弹簧动力学模型
样机试制
结构设计
整车动力学模型
计算分析
模具设计及制造 零部件加工 工艺设计
综合性能试验 垂向疲劳试验 高、低温试验 爆破试验
客ro/engineer Solidworks AutoCAD
3.空气弹簧性能要求与失效模式-性能曲线
空气弹簧耐压强度试验台
5.空气弹簧有限元分析技术
空气弹簧有限元计算分析
5.空气弹簧有限元分析技术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20 40 60 80 100 位移(mm) 120 140 160
载荷(kN)
载荷(kN)
7bar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40 80
外层胶 第二层帘子布 第一层帘子布 内层胶
外层胶----耐老化、耐屈挠、有较高的定伸应力 内层胶----耐老化、好的气密性 帘布胶----与帘线的粘结性能好 钢丝胶----较高的定伸应力、与钢丝的粘结性能好、压出性能好

客车用空气弹簧分析研究

客车用空气弹簧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 :U463. 33 +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3331 (2007) 0320017204用。

如纽波兰 BN316、INBU SL303、奔驰 O371、沃——— 30 km/ h 40 km/ h 50 km/ h 60 km/ h 型簧悬架。

如扬州亚星产客车选用 Neway 及 Reyco 的空气悬架 ,东风杭汽产客车采用 Neway 和科曼的 空气悬架 ,一汽客车主要选用 Neway 或 Reyco 的空 有频低 抗 减・设计・计算・研究・客 车 技 术 与 研 究2007年 第 3期客车用空气弹簧分析研究万 科1 ,程 飞2 ,过学迅2(1.重庆嘉斯特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重庆 401122 ;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摘 要 :叙述客车用空气弹簧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空气弹簧的特点 ,讨论空气悬架的刚度特性、效 面积特性、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空气悬架的控制特性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 :客车 ;空气悬架 ;空气弹簧 ;电子控制Analysis and Study on Air Suspension Used on Buses and Coaches(1. The Natio nal Coach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Cho ngqing 401122 ,China ; 2. College of Automo bile Eng. ,Wuhan Univ. of Technol. ,Wuhan 430070 ,China)Abstract : This paper relates t he air suspensio n develop ment at do mestic and abroad , and t he air sp ring characteristics for bus and coach. Meanwhile , it also discusses some characters , such as stiff ness , effective area and f requency of airpension.Key words : bus and coach ; air suspension ; air sp ring ; elect ronic co nt rol空气悬架系统是高档客车关键部件 ,是汽车钢振动频率几乎不变。

轨道交通用空气弹簧的结构与应用研究

轨道交通用空气弹簧的结构与应用研究

轨道交通用空气弹簧的结构与应用研究摘要:空气弹簧本身在高速客车和城市轨道之中的使用就相对较为广泛,为了有效的分析现阶段轨道交通空气弹簧的具体结构,加快对于空气弹簧的实际使用,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针对当前空气弹簧在轨道交通使用中的实际特点,分析不同的空气弹簧类型对于整个轨道交通环境的影响。

为此本文结合当前空气弹簧设计开发基础经验,对四种不同的空气弹簧的实际特点进行解析,同时对不同的空气弹簧系统应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分析了空气弹簧在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也为后期的空气弹簧开发提出了新的意见。

关键词:空气弹簧;辅助弹簧;轨道交通空气弹簧是在柔性密闭容器环境下注入压力空气,充分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逐渐实现弹性的一种基础的弹性元件。

与传统的钢弹簧之间进行比较,这种空气弹簧本身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大,自身的频率可以基本保持不变,变形能力相对较强,通过与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有效合作可以保证整个车体结构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一般来说都会用在高速客车以及地铁等轻轨车辆之上。

一、气囊结构的实际类型与具体特点气囊结构主要根据现阶段密封的实际特点和腰带的实际约束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的特点,一是大曲囊式气囊。

这种气囊最大的结构特点在于,气囊上方的子口直径大于气囊的有效直径,同时采用机械密封的结构模式,在多数情况下子口都会采用自密封式的结构模式,气囊实际的弧度面积相对较长,在相同有效面积的基础上,气囊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内容积,为此本身具有相对垂直于水平的刚度较低,位移能力相对较大的实际特点。

由于气囊本身的上字口使用机械密封的方式,上子口本身的密封设计效果就显得尤为关键,不当的配合量设计方式,很容易导致气囊本身的上子口出现漏气的现象,甚至由于螺钉出现损坏与上方的盖板出现变形或是开裂的现象。

二是小曲囊式气囊。

这种气囊的实际结构特点在于,气囊通常的大小相对较小,同时上下口直径相对较为接近,同时往往会采用密封式的结构类型。

机车用空气弹簧专利技术综述

机车用空气弹簧专利技术综述

机车用空气弹簧专利技术综述作者:龙银萍刘冬梅章华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从机车用空气弹簧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国及国内申请分布进行了统计,并重点对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利用专利技术综述帮助专利发明实质审查员快速准确地把握技术要点,以提高检索和审查效率。

[关键词]空气弹簧腔技术综述中图分类号:U260.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101-02前言空气弹簧是一种由有帘线的橡胶囊和充入其内腔的压缩空气所组成的非金属弹性元件。

其具有的非线性特性,可以保证车辆在正常行驶时的平顺性,而在急转弯、加速和制动等行驶工况,空气弹簧在大幅度拉伸和压缩时,其刚度逐渐增加,从而能限制车身的运动,提高操纵稳定性,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涉及空气弹簧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研究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从机车用空气弹簧的特性和控制方式两方面进行技术分解,具体见图1。

一、机车用空气弹簧专利技术状况分析1.1 分析样本的构成1.1.1 检索策略对空气弹簧技术的检索主要依赖于分类号,但虽然该技术有专门对应的分类号:但由于空气弹簧技术出现较早,在外文库中对应分类号下含有大量的文献(103),且其应用领域很广,所以各分类体系也会参照方法、装置或用途中的某个特征与某个分类号的相通之处,而将该技术归于其它技术中。

因此,本文将该技术限定在机车领域中只使用气体的空气弹簧,对该技术的检索以关键词与分类号结合。

最后的检索完成日期为2014年4月底。

1.1.2 检索过程中文库检索:首先采用明确的分类号,以及专门术语空气弹簧进行检索获得91篇;然后进行扩展检索获得相关申请190篇;最后以申请人和发明人为入口对重要的申请人和发明人进行补充检索,最终在中国专利文献检索系统中得到样本223篇申请。

外文库检索:利用上述分类号与关键词结合检索,获得绝大部分相关申请;为避免样本的遗漏,进一步分类号和关键词扩展检索得到对应文件;并通过对早期的重要发明人进行检索,并将上述检索结果进行初步筛选最终在sipoabs数据库中得到分析样本497篇。

空气弹簧运动原理

空气弹簧运动原理

空气弹簧运动原理概述空气弹簧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产生弹性力的装置。

其运动原理基于压缩空气的性质,通过控制气压来调节弹簧的刚度和位移,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支撑和减震作用。

本文将具体介绍空气弹簧的运动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1. 空气弹簧的结构空气弹簧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气囊和气压控制系统。

气囊通常由柔性材料制成,如橡胶或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损性。

气压控制系统包括气泵、压力传感器和控制阀门等组件,用于控制气囊内的气压。

2. 空气弹簧的工作原理当气囊内充满压缩空气时,气囊被压缩并产生弹性力。

这种弹性力可以根据气囊内的气压和体积来调节。

当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会对气囊施加压力,进而改变气囊的形状和体积。

气压控制系统会根据气囊的形变程度来调节气压,使气囊保持一定的刚度和位移,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支撑和减震作用。

3. 空气弹簧的应用领域空气弹簧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交通领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优势:3.1 负荷调节由于空气弹簧的气压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来调节,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负荷进行精确调节。

这在一些需要对负荷进行动态调整的应用中特别重要,如汽车悬挂系统和工业机械的负载平衡。

3.2 高频减震相比于传统弹簧,空气弹簧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特别是在高频振动下。

通过调节气囊内的气压,可以使空气弹簧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得到优化,从而有效减少物体的振动和冲击。

3.3 自适应支撑由于空气弹簧可以根据外力的作用调节气压和形状,因此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

在不同负荷和工况下,空气弹簧能够根据需要提供合适的支撑力,从而保证物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空气弹簧的应用案例4.1 汽车悬挂系统汽车悬挂系统是空气弹簧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控制空气弹簧的气压,可以调节汽车的悬挂高度和硬度,提供更舒适和稳定的行驶体验。

同时,空气弹簧还可以根据车辆的负载情况进行自适应调节,保持车身的平衡和稳定。

4.2 工业机械在一些需要进行负载平衡和减震的工业机械中,空气弹簧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空气弹簧技术特性的研究

空气弹簧技术特性的研究
3结 语 .
风能的利用主要充分利用 自然通风 , 增加 室内空气换 气率 , 改善室 内空气状 况 , 降低室 内气温 , 减少对换气设备 和空调设备的使用 , 以达
到 节 能 的 目的 。 在 地 热 能 的 利 用 中 ,深 井 水 回 灌技 术 是一 种 比较 成 熟 的用 能 方 案



—G 1
} |




今年发 展起来的电动空气悬 架 , 同时具备 主动 、 半主动 、 动悬架 被 的特点 , 性能优越 , 成本相对较低 , 将成为汽车悬架的主要成 品。 1空气弹簧的工作原理 、 空气弹簧工作时 , 内腔充人压缩空气 , 形成一个压缩空气气柱 。随 着振动载荷的增加 , 空气弹簧的高度降低 , 有效容积减小 , 刚度增加 , 内 腔空气柱的有效面积加大 , 时空气 弹簧的承载能力增加。 此 当振动载荷 减小时 , 空气弹簧的高度升高 , 有效容积增大 , 刚度减小 , 内腔空气柱的 有效 面积减小 , 此时空气弹簧的承载能力减小 。这样 , 空气弹簧在有效 的行程内 , 空气 弹簧 的高度 、 有效 容积 、 承载能力 随着 振动载荷的增减 发生 了平稳 的柔性传递。 空气弹簧 与高度 阀联合使用 , 可以保持 车身在设定高度位置。车身 载荷增加时 , 车身与车桥相对位移 减小 , 触发高度 阀开放 , 气路系统对 空气 弹簧充气 , 刚度增加 , 空气弹簧达到设定高度 , 高度 阀关 闭; 车身载 荷减少 , 车身与车桥的相对位移增 大 , 触发高度 阀开放 , 空气弹簧对外 放气 , 刚度减小 , 弹簧达到设定高度 , 空气 高度 阀关 闭。因此 , 和金属 弹 簧悬架相比较 , 空气悬架节省 了工作行程。 2 刚度设计 _ 空气 悬架具 有诸多 的特点 , 、 l I , 比如 刚度可调 、 高度 可 控、 通用 性好等 , 其基本 的刚度特性设计是核 心技术之一 , 下面 简要 介 绍一下特性设计 : 空 气 弹 簧 承 载 能力 : = zA F Px

汽车空气弹簧研究报告

汽车空气弹簧研究报告

汽车空气弹簧研究报告一、引言汽车空气弹簧是一种新型的悬挂系统,它通过控制气压来调节车辆的悬挂高度和硬度。

与传统的钢制弹簧相比,空气弹簧具有更好的可调性和舒适性。

本报告将对汽车空气弹簧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研究。

二、汽车空气弹簧的原理汽车空气弹簧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来调节悬挂系统的工作状态。

通过改变弹簧内部气体的压力,可以实现对车辆悬挂高度和硬度的精确控制。

三、汽车空气弹簧的优势相比传统的钢制弹簧,汽车空气弹簧具有以下优势:1.可调性高:通过控制气压可以精确地调节悬挂系统的硬度和高度,满足不同路况和行车需求。

2.舒适性好:空气弹簧能够更好地吸收道路不平,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3.稳定性强:空气弹簧可以根据车辆载荷自动调节,保持车辆的平稳性和悬挂系统的稳定性。

四、汽车空气弹簧的应用领域汽车空气弹簧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SUV和越野车:SUV和越野车常常需要面对复杂的路况,空气弹簧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过性和舒适性。

2.商务车和豪华车:商务车和豪华车注重乘坐舒适性,空气弹簧的可调性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专用车辆: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如救护车和运输车,需要根据货物或乘客的不同负荷进行调节,空气弹簧能够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调节。

五、汽车空气弹簧的研究进展目前,关于汽车空气弹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研究:研究新型的材料用于制造空气弹簧,提高其耐久性和可靠性。

2.控制系统研究:开发更智能的控制系统,实现对空气弹簧的精确控制。

3.性能测试与评估:对各种不同设计的空气弹簧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汽车空气弹簧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汽车空气弹簧有望在以下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1.节能环保:通过改善空气弹簧的工作效率和减少能量损耗,实现对汽车悬挂系统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2.智能化:结合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将空气弹簧与其他车辆系统相连,实现更智能化的车辆控制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弹簧研究综述
1.3 空气弹簧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空气弹簧发展简史
空气弹簧的发展仅有五十多年的时间。

美国自1947年,在普尔曼车上首先采用空气弹簧,后来在意大利、英国、法国等许多欧洲国家对空气弹簧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装有空气弹簧的转向架相继出现。

1955年,日本国家铁路技术研究院机车车辆动力试验室,对在车辆上安装的空气弹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设计空气弹簧提供了宝贵的基本数据;同时,对装有空气弹簧的车辆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工作。

目前,日本不仅在铁路客车上成功地装用了多种型式的空气弹簧,而且在货车上也予以采用。

在日本,装有空气弹簧的转向架,不仅数量多,而且型式多样。

空气弹簧绝大多数用于中央悬挂,轴箱弹簧为螺旋钢弹簧。

起初只安装三曲囊式空气弹簧,用以改善车辆的垂向振动性能,横向复原仍采用摇动台。

为了取消复杂、笨重的摇动台结构,于是研制出了约束膜式空气弹簧和自由膜式空气弹簧,这类空气弹簧不仅能承受垂向振动,而且可以利用其具有良好的横向刚度的优点来承受横向振动;同时,可以与牵引拉杆两端部的弹性元件共同作为横向复原装置。

牵引拉杆一端连接摇枕,另一端连接在构架(对心盘支重的转向架)上,或连接在车体(对旁承支重的转向架)上。

牵引拉杆两端弹性元件的横向复原力,对空气弹簧来说,是比较小的。

1957年,我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研究所,对空气弹簧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并装在汽车上试用,积累了一些经验。

1958年,沈阳机车车辆厂在试制的“东风号”客车上,首先装用空气弹簧,即由天津车辆段和天津橡胶研究所共同研制出一种双曲囊式空气弹簧(图),其有效直径为460mm时,高度为184mm,最大外径为520mm。

这种空气弹簧曾先后在天津车辆段、北京车辆段,装在101型、201型和202型转向架上,以代替叠板弹簧。

实践证明:这种空气弹簧的垂向振动性能具有良好的运行品质。

但是,由于没有采用高度控制阀,在列车返段时,只好采用人工加气;同时,泄漏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没有继续应用。

1959年,四方机车车辆厂在新造低重心车辆的转向架上,1960年在新造双层客车的转向架上,又安装了双曲囊式空气弹簧。

但是由于车辆自重较大,空气弹簧的有效承压面积不够,同时受到列车管压力的限制,支承不了簧上重量,只好与螺旋钢弹簧联合使用,并设计了机械式高度控制阀,对空气弹簧的高度进行自动控制;同时,在垂向振动性能方面也取得了比只用钢弹簧更好的运行品质,受到旅客好评。

1965年,长春客车厂在试制DK1型转向架时,又对双曲囊式空气弹簧稍加改进,并设计了电磁式高度控制阀,采用无摇动台结构,在摇枕中下部和构架侧梁内侧之间加装横向复
km,因此,垂向振动性能原弹簧。

经过多次试验,由于地铁电动客车运行速度不超过80h
很好。

但由于采用横向复原螺旋钢弹簧,在车辆进出曲线和通过道岔时侧摆较大,横向振动性能仍不理想,横向复原弹簧安装也很不方便,故未扩大应用。

长春客车厂于同年在试制高速列车的CCKZ1型转向架上,安装了外筒锥角为40o,内筒为0o的约束膜式空气弹簧;四方机车车辆厂于同年也在同列高速客车的KZ2型转向架上安装了内外筒皆为0o的约束膜式空气弹簧,这两种转向架均采用旁承支重的无摇动台结构,用节流孔产主阻尼,代替垂直油
压减振器。

经过试验和实际运用证明:安装这种空气弹簧后,车辆无论在垂向振动性能方面,还是在横向振动性能方面,都获得了颇为良好的运行品质。

但由于利用列车管作为风源,机车难于供风等原因,这种空气弹簧也没有得到推广。

1968年,长春客车厂在地铁电动客车的DK2型转向架上安装了自由膜式空气弹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垂向振动性能和横向振动性能,并降低了空气弹簧的安装高度。

现在,这种空气弹簧已大批量地应用在地铁电动客车上,并逐渐推广应用到其他工业部门。

随着研究的深入,空气弹簧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如压力机、剪切机、压缩机、空气锤及纺织机械等。

如80年代,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成功地将双曲囊式空气弹簧应用到MGZ—1型高效振动磨机上[8]。

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硬特性保证了振动磨机在位移较大时不会出现与隔振弹簧脱离或产生冲击现象。

实践证明,空气弹簧作为隔振元件,使振动磨机噪音降低,过共振较为平稳、迅速,实测停机时间为10秒以下,这大大改善了机器的动力学特性。

在电子显微镜、激光仪器、集成电路等物理化学分析精密仪器和其他一些超精密加工中也应用了空气弹簧。

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加工研究所研制的某超精密加工机床隔振系统采用了带辅助气室的空气弹簧作为隔振元件,其隔振系统的垂向有阻尼固有频率仅为1.8Hz,获得了较好的隔振效果[8]。

在国防工业上应用空气弹簧的也不少。

如某型导弹战车上就应用了空气弹簧。

1.3.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要设计空气弹簧隔振装置,就需要有关空气弹簧的准确的数学模型。

最早的空气弹簧模型是建立在压缩空气气缸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的。

压缩空气气缸的模型首先是由Shearer[4]提出来的。

该模型包括压缩空气室的热焓方程,气室间节流孔的流量方程,以及承载活塞的运动方程。

Harris和Crede[5]最早提出了空气弹簧的线性模型。

该模型的线性特性是在假设小位移的情况下得出来的。

文献[6]从工程热力学的气体多变过程出发获得了空气弹簧在额定高度时的特性方程与空气弹簧刚度的近似表达式。

文中假设:(1)空气弹簧在变形前后,其橡胶膜的自由变形部分的径向断面保持为一圆弧;(2)认为载荷全部由帘线承受,内外橡胶层只是起密封作用;
(3)环向应变在轴向投影面内按与轴线的距离成正比地分布。

文献用材料力学理论解出了帘线的周向应力与应变、径向应力与应变,但对橡胶的强度,没有进行分析。

文献[7]用线性薄膜理论分析了空气弹簧的特性,认为载荷全部由橡胶囊承受,但气囊的微单元不承受弯矩、扭矩和剪力作用。

文献[8]用气体多变方程,推导了空气弹簧在额定高度时的刚度,认为空气弹簧刚度仅取决于内部气压。

文献同时用线性薄膜理论推导了弹簧的有效截面面积与曲囊半径的关系,对气囊进行了强度分析,认为径向应力大于周向应力。

文献[2]用不同分析方法对空气弹簧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等。

图解法对空气弹簧进行分段图解分析,绘出弹簧在不同变形高度下的膜断面,确定相应的有效面积和容积。

此法是用于具有复杂形状约束裙和活塞的空气弹簧。

此法工作量大,比较复杂。

解析法仅解决了空气弹簧在额定高度时的刚度计算,没有涉及非额定高度时的弹性特性解析计算,没有给出空气弹簧在不同变形下的膜断面及形状尺寸。

实验法通过实验,做出了空气弹簧载荷——位移曲线,但对空气弹簧曲囊应变规律未作研究。

文献[3]讨论了回转体形空气弹簧的垂向、横向刚度计算公式。

该文引进两个几何参数
——内角和外角。

在膜断面内,橡胶囊自由圆弧与下座交点的切线与过圆弧中心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内角;自由圆弧与上盖交点的切线与过圆弧中心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外角。

并根据空气弹簧在振动过程中橡胶囊内、外角是否发生变化,分为四种情况。

文献详细推导了四种回转体形空气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

文献[9]采用最优化方法——复合形法求解空气弹簧的非线性方程组,得到空气弹簧在非平衡位置、不同载荷下的弹性特性,以及膜断面形状尺寸。

用一般壳体的非线性无矩理论,推出了轴对称回转壳的协调方程,由此得出空气弹簧的协调方程,同时用变分原理,推导出对称回转无矩壳的非线性平衡微分方程,得出空气弹簧的非线性平衡微分方程,给出空气弹簧的非线性控制方程。

将空气弹簧的非线性控制方程差分化,用复合形法解出非线性差分方程,得到法向位移及内力,从而描述了空气弹簧的形变特性。

空气弹簧的刚度不仅与气囊体内的空气压力、分子运动过程有关,还与气囊体的有效体积、有效承压面积等几何参数有关,因此各种形式的空气弹簧其刚度特性相差很大。

目前,国内还没有对非回转体形空气弹簧进行研究。

长方体形空气弹簧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以获得理想的垂向和横向刚度比。

这就是长方体形空气弹簧较回转体形空气弹簧优越的地方。

笔者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对长方体形囊式空气弹簧弹的形变规律、垂向刚度特性以及横向刚度特性进行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探讨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