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休闲农业规划与旅游园区建设探讨

合集下载

休闲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成都红砂农业观光园为例

休闲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成都红砂农业观光园为例


43 林+ ——果林采摘园 -“ 鸟” 1 本 概 况 . 基 森林可净化空气, 能杀死空气 中的病菌和微生物 . 人类有一定保 对 红砂村 “ 香农居” 花 位于成都 市锦 江区三圣 乡. 成龙路 北侧 . 距二 它亦可天然制氧及调节气候 , 故将“ 作 为一构思要素 。每 当 林” 环路约 7 公里, 占地 30 余亩 , 区域 10 余亩 。距成都 市中心半 健作用 ; 00 核心 50 果树点头摇曳. 此情此景 . 感受森林环境的愉悦 小时车程 ,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势 明显 。区域气候温和 , 四季分 明, 穿梭在农 园果林中. 44 乡+ ——竹林农家 .“ 家” 雨量充 沛. 尤其是花卉种植产业发展迅速 感受家的温暖 、 乡的淳朴 , 让忙碌 的自己放松 , 感受下红砂 乡村百 三圣 乡地处成都市外环路周边 , 交通便捷, 利于城市人 口的抵达与 汇集 , 市向东发展的桥头堡 近年“ 是城 五朵金花” 的开发和建设使三 姓们浓浓 的淳朴乡情 圣乡固有 的优势资源得到了整合 与利用 ,整体发展提升 到新 的高度 。 5规 划 内容 . 红砂 “ 花香农居 ” 与另外“ 四朵金花 ” 具特色 , 造 了无 限机遇 . 各 既创 同 51 .景观总体规划 时也 面临着激烈竞争 511 .. 农业生产区 2规 划 主题 定位 与 目标 . 红砂土壤 、 气候条件较好 , 地形平坦 , 农业生产设施 良好 。生产 区 21主题 定 位 . 位于核心的 内园区域 .主要 功能 区呈 同心 圆形 成嵌 套的功能 区域格 内核 区域 的生产 区受观光旅 产 业定位 : 调整现 有农 业产业 . 以主打传 统农业——花卉种植作 局。观光旅游 的区域处在生产区的外 围. 有利于组织生产 为主要 产业 . 形成 以展示农业休闲文 化为主的川西 田园风格 的农业 观 游活动干扰小 . 51 .. 2科技示范 区 光园 . 也是 原住 民的再就业基地 临近农 业生产区 , 农业科 技示范 , 生态示范 、 普示范通过实 物、 科 功能定 位 : 提供原住村 民的新生活社 区. 通风 1生态绿地建 设 将 : 3 图片 、 文字等多种展示方式 , 多层次、 大容量和极具趣 味地展 现在游 人 成一个城市边绿地 的生态农业休闲公园 . 同时使农 民真正增收。 让游 不知不觉 了解农耕历 史, 接 景 观定位 : 作为城市通风 口 地 , 绿 以体现土地 、 田、 、 人、 水 绿色 等 眼前 , 人特别是孩子们在游览参 观中, 系统共存的城市大地景 观和体现 田园风光 的地域文化景观 的城 乡生 受教育 513 ..农业观赏 区 态化环境。 利用园区内等高线分布区域 . 大地农 田景观。曾有诗 描写四 形成 22 .规划 目标 “ 梅子金黄杏子肥 . 麦花雪白菜花稀。1 3 长篱落无人过 . 红砂农业 观光 园在整个三圣乡的经济、 会发 展和生态保护的前 季 田园的景色 : 社 四季优美的景观特色将为园区提 供较好 的农业 景 提下 . 以发展休 闲观光旅游事业为主。因地 制宜设 置传统农 业耕作体 唯有蜻蜓蛱蝶飞。” 验, 现代农 业科普教育和休闲观光等项 目, 兼顾农 业生产 , 拟把本 园区 观背景。 建设成为一个 风景优美 、 内容丰富 、 服务周到的休 闲农业观光旅游区。 51 游憩体验 区 .4 . 利用大型休闲庄园开展不 同主题活动 内容. 适合不 同年龄阶段游 3规 划 设 计 理 念 . 人 的需要 。除此之外, 园内还依托大 面积 的湖水开展各种休 闲活 观光 整体规划设计和谐一致 :整体风格 上很好 的体现出园林 特色 . 和 如休闲游步道、 亲水观景亭等宜人景观。在此 ,的布局 , 形成丰富的空间 . 塑造宜人的 动 , 步、 游船 、 露营野营 、 摄影等活动 , 它不仅丰富农业观光的内容 . 也给游 环境。 体现人性关怀 与情 趣 : 在设计之 中以人为本 , 最大 限度地满足来 客提供 了多元的景观元素 51 .. 5服务管理 区 此观光的各类人 的各类 需求 . 在设计 之中尽可能的考虑完善 . 同时充 处于园区主入 口以北 , 中有接待中心 、 其 农家大院 、 竹林人家等景 分体现和展示出大地和 自 的无限魅力 . 然 体现 出无限 的人与 自然 的情 观; 在此, 游客可 以享受 到典 型乡村 民俗 以及纯天然绿色食 品、 土特产 趣。 同时在植物设计 中还运用“ 房顶开花 . 墙 生态与环保 : 破坏生态 系统 , 不 不让人的活动影 响到环境的质量 和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饭菜 : 上长菜 ” 的种植方式营造优美 的就餐环境 . 来吸引众多的游客 . 增加农 和风光 . 减少过多的人 为的硬质景观 业休 闲观光的趣味性 4主题景观构思 . 5 交通道路系统 . 2 41 田+ —— 四季农景园 . “ 园” 整个农业观光园的道路系统分 为三级 大型公共停车场分别布置 自 以来 , 古 田园风光 、 田园生活都让人们 向往 , 田园诗人孟浩然 曾 描写: “ 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 山郭外斜 。开轩 面场 在进 园的附近满足人们进园停 车或者长时 间停靠的停车需求 青 级为主要游 园道路 ,m宽 , 6 连接各个功能区主 ( 下转第 13页 ) 4 圃 。 话桑麻……” 把酒 在诗 中绿 树 、 青山 、 村舍 、 圃、 场 桑麻成 为和谐 的

农业观光园的类型,规划定位及案例分析

农业观光园的类型,规划定位及案例分析

农业观光园1.简介观光农业是以充分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在划定的范围内,以清洁、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前提;以农业资源和乡土文化为基础;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与旅游相结合,融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生产、展示、经营、生态旅游观光、休闲活动、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农业观光园也是21世纪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是一种新的园林形式。

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是将园林和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即向生态园林方向发展。

园林已开始从城市向城郊和乡村漫延,与农业紧密相结合,逐渐形成园林化的农业,农业化的园林。

人们生活在园林化的环境中,耕作在农业化的园林中。

这对改善生存和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们对农业观光园发展前景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已经认识到农业观光园是观光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规划、建设和使用它。

开发和经营中的短期意识问题、资源掠夺式开发问题、技术人员缺乏和农民缺乏技术培训问题等正在逐步扭转。

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方向是产业化、科技化、国际化。

农业观光园既是城市居民的乐园,也是农村农民的公园和增加收入的市场。

因此,农业观光园是一个多产业一体化的新的产业,是2l世纪新型的生态农业形式,具有权威广阔的发展前途。

2.农业观光园的类型目前,农业观光园的类型划分尚无统一标准,各地大都是结合各自的主营项目和地方特色来划分和命名的。

这里根据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特点将其分为三类:观光农园、农业公园和教育农园。

2.1观光农园以生产农作物、园艺作物、花卉、茶等为主营项目,让游人参与生产、管理及收获等活动,并可欣赏、品尝、购买的园区为观光农业园。

它又可细分为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圃)、观光茶园等。

如北京的朝来农艺园、河南省濮阳市的世锦花木公司等。

观光休闲与农业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探讨——以北京_梨树沟休闲农业园_为例

观光休闲与农业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探讨——以北京_梨树沟休闲农业园_为例
的溢宣种粪,讣膨独特,j}有现货‘,性川价值,内
部l-蛋腱小无I:栽培 m体种植杜式栽培水培
滴滩等新掣紫ff.0l进农4k新-;^利一进{i腱小。 (3】农产-n加I。M划l剖^山的人林‘l二产压. 乜括舟种来树、林l?种矾-{-怔鲋、盘川龋以胜一m科 农业产品.除n为特色旅游,乩外.n^u接待阮 缱粜品分选、包装加¨.f一棚r辑产睡内展优势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 一,国家与各地方政府都大力推广扶持。旅游业已 经从传统观光旅游模式逐步向生态、休闲旅游模式 转变。农村休闲农业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产业中 的重要一环,具备了生态与休闲的产业特点,是当 前我国大力推广的旅游模式之一,特别是优美的自 然景观与朴素的民俗生活相结合的部分旅游景区景 点,更是在市场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梨树沟景区,具备了比较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朴 素生态的农村生活这双重优势,符合整个旅游产业 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具有发展的大潜力。
设’_艘造。配 台棚应的土题
为度假洒”i目rn
地.以建设拽口 或者联排式f‘
尻骶密窿建筑
为主,旨住曲游客提供’#卷休闲的住商服务。
嚣观,r人以诗情画意之感。
#植{%
(4)户外运动甚地:由北京c},,、外运动爱好者 提供蜒金骐乐邬为丰旨,为游客聚会休闲娱乐提
供场新。
选择税赏价fA转高适台奉地生长的特邑植物 和农作物.适’’引进吲内外优良品种。rE意体现科 学,自然、忱蔓的配植原圳.形成植物群落观赏艘 果,并且有一定的食用与经济价值.做刊观赏、食 用与创收的统一链条。
吨。
l麟地:是梨花淘≈}K内啦探址的功能
眦为总邬牡地.作为大型企性堆补定
t假的场所。 、特点1肚指n j;火功能医的依照地 &¨的观兜器J1L,Jt:,tl打:源于占诗 "描写.分制挫计。椭城E门”。梨 潦风啦““晴嗜沽戎”。梨花溪川。 A址^遗嚣观.以膻“现嚣,F台”

内蒙古地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

内蒙古地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

产 和名 优 品种 普 及 推 广 、 农 业 技 术 培训 、 延伸产业链等方面都 比 较 薄 弱 。加 上 农 民文 化 素质 普 遍 偏 低 、 科技意识相对淡薄 、 承 担 风 险 能力 较 弱 、 传 统农 业 意 识 占主 导 地 位 等 因 素 。 因此 , 在 内蒙 古 地 区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进程 中 .建 设 观 光 休 闲 生 态 农 业 示 范 园
蒙 古地 区观 光 休 闲农 业 园 区景观 建设 提 供 借 鉴 。
关键 词 : 内蒙古; 观 光 休 闲农 业 园 区; 景观 规 划
中 图 分 类 号: F 3 2 0 -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1 0 . 3 9 6 9 / j . j s s n . 1 0 0 7 — 0 9 0 7 . 2 0 1 3 . 0 1 . 0 4 7
内蒙 古 农 业 科 技 2 0 1 3 ( 1 ) : 9 8 ~ 1 0 1 I n n e r Mo t r c g 0 】 i a A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e  ̄ n o l o g y
内蒙古地 区观 光休 闲农业 园区景观规划设 计的探讨
文章编号: 1 0 o 7 — 0 9 O 7 ( 2 O 1 3 ) O 1 一 O o 9 8 一 o 4
l 内 蒙古 地 区 观 光 休 闲农 业 园 区的 现 状
不 能维 持 当地 百 姓 的 基本 生 活 需 求 .必 须 探 求新 的农 业 生 产 方 式 和组 织 形 式 , 以满 足 当地 农 工及 周边 市 场 发 展 需 求 。 建设 观 赏
展模式 . 其产 品生 产 是 用 最 新 品种 、 先 进 的绿 色食 品 生 产技 术 生 产 和加 工 出来 的 优 质 精 品 . 以满 足 国 内外 城 乡 居 民 日益 提 高 的 消 费需 要 .增 强 国 内产 品 对 已 大举 进 入 的 国外 同 类 产 品 的 竞 争 力 主 要 通过 园 区新 品种 引 进试 验 中 心 . 带 动 名优 品种 普 及 和 推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乡村地区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本文将探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定义、对乡村地区的影响以及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业产业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和农业文化特色,以满足现代人追求农村生活方式、体验农业活动和享受田园风光的需求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农业为主题内容,以农民、农田、农产品、农文化为特色,将农村与旅游有机结合的旅游方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地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能够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项目,可以提供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其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销售。

乡村旅游的游客通过观赏、体验和购买农产品,可以帮助农民增加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还可以推动乡村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

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不足以满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

因此,需要加大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乡村地区的服务水平。

其次,乡村地区在农村文化保护、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保护好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村文化,同时要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最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品牌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布局的原则——以赣榆县观光农业发展为例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布局的原则——以赣榆县观光农业发展为例
前 景广 阔 ; 二级 市 场 ( 目标 市场 ) 即 江 苏省 、 海市 及 山东 , 上
省 等长 三 角 地 区经 济发 展 水平 较 高 的地 区 , 民 出游 需 求 居 较 高 , 场 消 费 潜 力大 , 市 是赣 榆 县 规 划 中 远 期 市 场 主 攻 方 向; 三级 市场 ( 机会 市 场 ) 即 华东 六 省 一市 及 其他 地 区 , , 可 以定位 为机会 市场 。
22 突 出 特 色 性 原 则 .
业。 赣榆 县 开 展“ 四城 同创 ” 的实 践 , 体现 了 美化环 境 是城 市
发展 、 升 品位 的 需要 , 服 务百姓 、 提 是 提高 生 活质量 的 需要 ,
摘 要 阐述发展 休 闲观 光农 业的积 极意 义 , 以赣 榆县 观 光农 业发 展 为例 , 总结规 划布 局 的原 则 , 以提 高休 闲观 光农 业 的综合 效 益和发
展 水平 。
关键 词 休 闲观 光农 业 ; 划 布局 ; 规 原则 ; 苏赣 榆 江 中图分类 号 F 9 . 5 2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将其 上升 为理论 的规范 、 准则 。
21 市 场 导 向 原 则 .
为 “ 村旅游 ”“ 光农 业 ”“ 闲农业 ”“ 游农 业 ”“ 农 、 观 、休 、 旅 、乡村
旅 游 ” -。 中国 广大 农 村地 区 发 展休 闲观 光农 业 , 有 等 2在 ] 具
很 高 的 经济 效 益 、 生态 效 益 、 境 效益 和 社 会效 益 , 发挥 环 可
在 农村地 区发展 休 闲观 光农业 , 充分利 用独特 的地理 可 资源 , 根据城 乡间 的不 同环境 特点 , 展 以居 民旅 游消 费 为 发

休闲农业园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休闲农业园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休闲农业园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摘要:近年来,休闲农业慢慢的为国内的人所接受,是根植于农业并服务于城乡居民的综合性旅游产业。

但近两年一些区域、城市的休闲农业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各个自发建设的休闲农场也产生雷同的主题内容、缺乏特色竞争力等。

针对这些弊端问题,本研究通过我国休闲农业园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休闲农业健全、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策略1 关于休闲农业园区从休闲农业园区的产业源发性、经营的资源、目标市场、提供的服务内容和经营理念五个方面出发,可以将其概念归纳为“具有农业源发性,以乡村、农业生产生活资源为主要内容,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提供农业体验的活动,满足大众休闲、观光、游憩的需求,从而提高地区农业与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园区。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目前存在其称谓各异、偏重的功能和目的不同的各种农业园区,但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五点点内涵,都可以统称为休闲农业园区。

2 休闲农业园区的现状与问题休闲农业在我国兴起的比较晚,在实践先行发展迅速的背后,暴露出了规划理论指导之后的短板。

笔者通过对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的实地考察与相关规划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认为:2.1规划设计方面:缺乏技术规范与理论指导,规划成果层次不齐如:①规划编制中各学科交叉、层次混乱。

首先体现在规划实践中的问题就是各学科内容交叉、关系混乱、层次不分的情况较严重,导致规划编制与经营衔接困难。

②缺乏前期发展规划,以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为经济导向,前期论证不充分,造成后期经营管理困难。

表现在同地区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相似,缺乏市场区隔度。

注重空间规划,忽略了前期市场调查、资源调查、客源分析等,目前缺乏先进的专业性的指导,产品开发较低端。

③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园区建设杂乱无章。

游客基础设施较差。

无法满足收入中上等的客源需求,简陋的设施如果不加以改善,在今后将逐渐失去主流客源。

④休闲产品开发人工化,生态效益底下,休闲农业基础知识贫乏。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追求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农业观光园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

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业、自然环境和亲子互动的需求,我公司计划设计建设一个面积约300亩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旨在为游客提供美丽的乡村风光、丰富的农业体验以及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

二、整体规划1. 园区空间布局本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以“绿色、环保、生态”为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创造出一个融合农业、旅游和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园区将分为主入口区、农耕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和生态环保示范区四个主要区域。

主入口区将设置观光中心、停车场和休息区,便于游客游览和休憩。

农耕体验区将打造成一个互动性强的区域,游客可以参与农事活动,体验种植、收获和加工的乐趣。

休闲娱乐区将设有儿童乐园、休闲步道和自行车道等设施,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生态环保示范区将展示生态农业的各项成果和环保理念,为游客提供观光和学习的机会。

2. 设施建设在园区内将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动物园、烧烤区、餐饮区和商业街等设施,以满足游客对农业、动物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农业示范基地将展示不同季节的作物生长情况和农业技术,游客可以了解到不同作物的栽培方法和特点。

动物园将引进一些小型动物,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接触动物,增加亲子互动的乐趣。

烧烤区和餐饮区将提供各类美食和特色农产品,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

商业街将设有各类小店铺,销售手工艺品、农产品和纪念品,丰富游客的购物选择。

3. 绿化景观园区将注重绿化和景观的打造,增加游客的观赏和游玩体验。

主入口区将种植各类花卉和草地,为游客营造欢迎和舒适的氛围。

农耕体验区将种植主要农作物,形成不同颜色和季节的景观。

休闲娱乐区则将种植花草树木,打造成一个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保示范区将种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以示范环保和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三、功能区规划1. 主入口区主入口区将建设一个观光中心,提供游客咨询、购票和导览服务,同时还将有一个展示区,展示本地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光休闲农业规划与旅游园区建设探讨①——以XX“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为例李同升马庆斌沈锐(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XX 710069)XX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位于XX市南角杜陵塬,北距XX市中心8km,距旅游圣景大雁塔5km,南距秦岭北麓自然风景旅游区20km,是汉唐皇家上林苑核心区之一——乐游苑所在地,处于XX市南郊重点生态建设区的中心地带。

一期工程占地80hm2,二期工程占地350――400 hm2,三期工程最终建成1400 hm2的生态保护与观光休闲旅游区,成为XX市南郊生态建设和山川秀美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2002上半年,我们经过实地调查,系统分析,反复论证,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依托,以文物保护性开发为原则”的规划思想,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现代规划技术建设一个季相变化丰富多彩的大农业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城郊型观光农园。

一.XX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开发条件分析1.回归自然、绿色休闲是观光农园的核心竞争优势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一方面由于生产效率提高,人们拥有更多的带薪闲暇时间,生活水平和支付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客观上加大了城市居民休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激增、环境质量下降、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狭小的生活空间使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负荷,人们追求绿色环境、自然景观和田园化生活的心理需求日趋强烈。

XX市作为国际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以文物观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大量富存而略显单调。

在当前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需求大趋势下,单一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已不能满足国内外游客的出游动机和市民的绿色休闲要求。

而XX市现有的以秦岭北坡串珠状分布的自然景观,距离市区较远,可达性较差,开发现状不甚理想,难以满足市民双休日和节假日安全、舒适、方便的观光和休闲需求。

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的建设将填补XX市近郊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空白;同时,对于改变XX市的单一性旅游结构,适应“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旅游以及参与性、休闲性的世界旅游热潮,满足市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愿望,满足青少年求知、求新和创造欲望,满足中老年康体、健身的生活需求等具有很强的产品竞争优势和空间竞争优势。

2.历史文化独特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是以汉宣帝陵为中心开发建设的。

汉宣帝幼年时期饱受凄苦,在登上皇位后,采取一些诸如减税等措施减轻人民负担。

汉宣帝生前特别喜欢到皇家上林苑中的乐游苑打猎、游春,加上皇系、血缘关系等,驾崩后埋葬于此。

皇家上林苑凝聚了汉①XX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0D07)和XX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R200228)的资助。

XX雅森园林生态科技公司田后谋、王景酆、宋理,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1998级城市规划专业应届毕业生吕海云、韦青菁、X杰、韦亚权参与了研究和规划工作。

代浓厚的建筑、园林、风水以及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文化,具有很强的旅游开发价值。

例如,汉宣帝陵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审美文化、风水文化,“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等汉代瓦当,菰蒲葱翠、柳荫四合的乐游苑,崇尚无为、贴近自然的道家文化和道观,收藏天下秘书奇书的麒麟阁,尽现皇家上林苑恢弘和灵性的水景,还有苏武牧羊和白草池旁的历史典故,再有汉代祭祀石鲸求雨,牛郎织女石雕、灵沼神池、遗芳梦室、烽火树等众多神话传说。

这些建筑文化、风水文化、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可以以各种形式结合每个功能区的氛围和主题加以展现,从而起到增加和提升观光农园文化内涵的作用。

3.区位优势明显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位于XX市郊,在区位上有“近、高、荒”的突出特点。

园区离XX市南城墙仅7公里,从市区乘车半小时内即可到达;园区海拔高度达到590. 8米,为XX市区地势最高处。

站在汉宣帝陵顶,举目北望,市区景观一览无余;翘首南眺,秦岭自然景观尽收眼底。

园区原为农田,由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农业基本建设落后,从而使得生态观光园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成本较低,十分有利于吸引投资者进行开发建设。

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是距离XX市区最近的绿色休闲和生态观光地,它北接中心城区综合娱乐游览区、曲江旅游度假区和高档住宅区,西邻郭杜产业园和大学城,南连秦岭自然风景旅游观光区,作为一个旅游产品,与周围景区相比,差异性明显,特色突出,空间机会大,是XX市郊、乃至关中旅游密集带上一颗璀灿的绿色明珠。

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交通便利,可达性强。

雁翔路从市区直达园区大门口,是市民进入园区最便捷的通道。

另外西有雁引路,东有长鸣路从园区附近通过,东西向有绕城高速和雁环路与南北向的雁翔路、雁引路、长鸣路交叉相连,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4.市场前景广阔“绿色旅游”、“参与性旅游”和“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大趋势,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开发立足于绿色休闲、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因此其市场前景是十分明朗的。

以观光农业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具有很强的市场针对性,主要是城市居民。

据国际旅游组织研究,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即会产生国内旅游的强烈动机。

XX市区人口近300万,人均收入850~900美元,正是国内旅游大规模产生时期。

而且,我国年节假日已达144天,发展城郊生态观光旅游具有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双重保障。

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大城市郊区以观光农业为依托的生态观光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而XX市的观光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处真正意义上的以观光农业为依托的生态观光园区,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以其独特的定位和优越的区位具备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5.政策支持和经营管理优势皇家上林园观光农园属于XX市南郊生态建设和山川秀美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西部开发政策和XX市出台的“谁投资,谁受益”等优惠政策的强力支持。

民营科技企业XX雅森园林生态科技XX拥有80 hm2土地20年使用权,以此为基础规划和建设XX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

该公司主要运用现代科技,繁育良种苗木,并从事工厂化育苗技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项目的研发和推广,为观光农园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并保证了观光农园具有高科技观光农业的内涵。

同时,民营企业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为观光农园提供了有效的经营管理保障。

二.观光农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观光农园建设的性质与规模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以从国内外引种抗性好、丰产性强、果型美观、色泽鲜艳的名优新特经济林果品种和景观优美、观赏性强的特色乔灌草植物为主体,以观光农业为依托,建成既有优美的田园景观,又有丰富的科技与文化内涵,并具备完善的科技推广、科普教育与游览服务设施,突出绿色休闲和城郊特色的生态型观光农园。

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一期工程占地80 hm2,拥有动植物600余种;二期工程拟扩建至350~400 hm2,拥有植物1500余种;三期工程最终建成1400 hm2的生态园区,拥有动植物2000~3000种。

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本着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发展观光农业为依托,以文物保护性开发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达到以下建设目标:(1)生态建设示X园区。

在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过程中,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工程建设往往与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相矛盾。

地方政府和农民往往存在不积极、不主动现象,甚至抵触情绪。

作为XX市生态建设和山川秀美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就是要将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XX市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示X区,并且成为周围地区乃至XX省良种苗木培育和示X推广基地,带动和促进更大X围的生态建设。

(2)农业观光示X园区。

观光农业在全国,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许多项目由于创意新颖、市场定位准确、规划科学,适应了人们追求休闲性、参与性、绿色性旅游热潮,而大获成功。

与全国相比,XX市观光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处真正意义上的现光农业园区。

因此,从市场定位、规模和需求潜力来看,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的市场前景广阔,其建设既可以填补XX观光农业市场的空白,也可作为以后开发观光农业项目的示X园区。

(3)科技推广和科普教育示X园区。

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具备科研实验和科技推广功能,即进行工厂化育苗技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等高科技含量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并引进国内外优良生态经济林木品种和观赏性强的奇花异草品种;同时开发利用、应用推广园区特色花木和景观资源,对周围地区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

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还具备科普教育功能,即面向群众宣传普及植物和农作物栽培科普知识,加强其环保意识。

同时还应利用园区紧邻市区,交通便捷,出行安全可靠等优点,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生态观光一日游,动植物知识面面观”的科普教育活动。

(4)文物保护示X园区。

XX作为全国文物资源大省和文物遗迹广布的区域,面临的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文物保护与文物遗址遗迹所在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间的突出矛盾。

而且,这一矛盾往往导致地方政府与农民缺乏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并常常发生有意或无意破坏文物的现象。

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地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汉宣帝陵所在区域,同样面临着文物保护与产业开发、生态建设之间的突出矛盾。

园区建设将把文物保护、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和协调起来,以有效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和问题,成为XX市乃至全国文物保护示X园区。

三.观光农园规划的原则与要点1.规划原则(1)“三理念”统一原则。

在观光农园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园林设计理念和文脉分析理念,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具体讲就是: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理论进行园区总体空间布局,实现斑块(功能区)、廊道(园区通道)、基质(园区地被)、边缘(功能区边界)的良性和谐;将中国园林的“欲扬先抑”、“隐、漏、露”及主景与配景、借景、层次、前景、点景等思想渗透到园区景观规划中,让游客在其中体验“生境、画境、意境”的精神升华;提炼和挖掘“皇家上林苑”和汉代历史文化,通过功能区的建设与布局、道路设计营造一种文化情调和意境,提高观光休闲的品位。

(2)动静结合原则。

宏观景观配置上按照动静结合的原则以及适应长远发展的原则。

园区的东半部文物分布量大面广,属文物保护区,项目总体布局上应该以静为主,静中有动;西半部基本没有文物分布,不受文物保护的限制,项目总体布局上应以动为主,动中有静。

这样就避免了主题不明确以及各个功能区之间气氛相互冲突的问题。

(3)游览便捷性、景观丰富性原则。

道路的设计必须遵循游览便捷性、景观丰富性原则。

这就要求园林道路不仅要主次分明,而且还要曲折迂回,疏密合理,让游人可以在沿途体验不同的生境和画镜,并能够达到意境的精神升华。

(4)“小、散、隐”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