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激励性评价(motivationalassessment)是一种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动机保持高涨的教育策略。
激励性评价旨在通过提供良好激励条件来创造更有利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首先,要将激励性评价应用于课堂教学,首先得要理解激励性评价的内涵。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内在动机关联起来的评估方法。
它是一种鼓励性的、明确的和有效的评价方式,旨在重新设定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帮助学习者以有效的方式为学习任务重新定位。
激励性评价的关键是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并为学习任务的完成提供持续的支持与考虑。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评价方式,它能够识别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并对学习者的期望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促进学习者的进步。
次要,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经验,以及帮助他们发展有效的学习习惯。
在激励性评价中,老师鼓励学生克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来发展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此外,在激励性评价中,老师还可以使用激励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个体和组织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能力,激励学生去发现学习过程中潜在的可能性。
最后,激励性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进行仔细思考和讨论。
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学生可以从讨论中发展出自己的独特见解,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并以此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激励性评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
综上所述,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且有效的教育策略,它能够带给学生一种更加有益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因此,激励性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有效激励评价,助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有效激励评价,助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高效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课题。
有效的激励评价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激励评价,助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现。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励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肯定他们的表现和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和成就,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当学生在阅读方面有所进步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的激励评价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在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表现时,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激励评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馈,更是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检验。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评价和及时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评价的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评价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应用

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应用激励性评价是指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教育评价方式。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激励性评价的原理激励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正向激励大于负向激励,即鼓励多于惩罚。
激励性评价应该给学生提供课堂积极性、学习动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具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或做出优秀表现时,及时给学生肯定和表扬,充分发挥其“表扬教育”的作用。
即使学生没有完全做好某项任务,也应该在肯定他们的优点和进步的同时,建议和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2.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信心十分脆弱,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建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过分要求学生,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平和的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的变化。
3.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激励性评价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而不是抱怨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好表现及时提出赞许和鼓励,以及对有积极贡献的学生作出少量的视觉或物质奖励,以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学习。
4.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激励性评价方法,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水平,还要关注他们的兴趣、思考、创新等方面。
教师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愿望和兴趣。
教师也应该借助各种手段,如选材、设计优良的教学活动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愉悦地获得新知识,在乐观和自信的心态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小结在小学教学中,激励性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激励性评价的实施需要教师注重讲解和指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口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精选5篇)

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精选5篇)第一篇: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作为一名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语文课上给予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应该有热情的支持,有充分的肯定,有真实的尊重,有温馨的提示,也有委婉的批评,让学生学得活泼、自信、愉悦。
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构建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体,以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评价目标多维为特征的小学语文评价新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重语言,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实践中,我发现语言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语文课上的评价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根据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教师要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其独有的魅力。
激励性评价语言要求准确、规范和个性化。
我们要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人,用机智风趣的话语鼓舞人。
上课时,我对敢于发言的学生,特别是有独到见解甚至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疑问的学生,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加赞赏。
对没有回答上来的,我也从不训斥,而是让他坐下来想一想,说:“老师相信你一会儿会回答的。
不过,要好好听,一会儿我还叫你回答。
”等同学们回答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叫这名同学,他就回答出来了。
这时,我带头给他鼓掌,不会让他带着任何遗憾坐下。
对于平时胆子比较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我在叫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尤其小心,生怕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1. 提高学习动力:激励性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鼓励、赞美和激励,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 培养自信心:激励性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当教师用鼓励的语言来赞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时,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并愿意不断尝试和面对挑战。
3. 促进积极思考:教师使用激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造力。
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增强学习效果:激励性语言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努力和成绩,教师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效果。
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运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应用

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应用激励性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通过激励性评价,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效果。
在小学教育中,激励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就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应用展开讨论。
一、激励性评价的概念及特点激励性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积极行为和优异表现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学生消极行为和差劲表现进行批评和警告,促使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成绩。
激励性评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肯定性强。
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肯定学生的积极行为和优异表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2. 批评性强。
对学生的消极行为和差劲表现进行批评和警告,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3. 鼓励性强。
通过激励性评价,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表现出特别的学习兴趣和才能时,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持续保持学习兴趣。
3.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激励性评价,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
谈激励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谈激励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作者:高桂芳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22期高桂芳(河北省三河市皇庄小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不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评价,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一、实施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直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或某个想法被老师认可时,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们一定会满怀激情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种见解都不要轻视否定,应科学地进行评价,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二、多关爱后进生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后进生是客观的,解决后进生问题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志。
首先要摸清后进生的底细,看他们到底差在哪里,然后制订转化后进生的计划,促使所有学生共同前进。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除了勤辅导、降低学习要求外,还要多谈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真诚关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多关注,严格遵循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三、实施激励评价,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教学中,当一名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也要给予合理的评价,以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实施激励评价,要注意方式和尺度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师想方设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形成乐学的氛围,舍得花多种形式夸奖学生,然而,表扬、鼓励作为教育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并非一用就灵,凡用皆灵。
《浅谈激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

浅谈激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摘要激励性评价,是一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发现学生身上的特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大胆发言,激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断使学生成功,从而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评价。
激励性评价可以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能转变为动力,促使他们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可以肯定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成绩,从而激发更大的教学热情;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差距,从而产生对自己的不满足,要求进一步改进教学。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教学过程;激励学生;适度运用目录摘要 (I)目录 .................................................................................................................................. I I 一、激励性评价的功能 .. (1)(一)评价功能 (1)1、自我反思激励 (1)2、家长参与评价 (1)(二)激励作用 (1)(三)指导学生 (2)二、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一)教师对激励性评价的不够重视 (2)(二)缺少“针对性” (3)(三)缺乏明确性 (3)(四)实施激励性评价方式单一 (3)三、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 (3)(一)激励性评价要具体化 (4)(二)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 (4)(三)及时适度运用激励性评价 (5)四、总结 (6)参考文献 (7)致谢 (8)浅谈激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激励性评价,又被人们称为鼓励性评价。
它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动作行为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及时地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作为一名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语文课上给予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应该有热情的支持,有充分的肯定,有真实的尊重,有温馨的提示,也有委婉的批评,让学生学得活泼、自信、愉悦。
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构建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体,以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评价目标多维为特征的小学语文评价新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重语言,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语言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语文课上的评价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根据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教师要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其独有的魅力。
激励性评价语言要求准确、规范和个性化。
我们要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人,用机智风趣的话语鼓舞人。
上课时,我对敢于发言的学生,特别是有独到见解甚至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疑问的学生,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加赞赏。
对没有回答上来的,我也从不训斥,而是让他坐下来想一想,说:“老师相信你一会儿会回答的。
不过,要好好听,一会儿我还叫你回答。
”等同学们回答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叫这名同学,他就回答出来了。
这时,我带头给他鼓掌,不会让他带着任何遗憾坐下。
对于平时胆子比较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我在叫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尤其小心,生怕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我往往叫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特别是有陌生人来听课的时候,我总是把这样的机会留给这些学生。
< 记得在一节校级语文公开课上,我上的是《群鸟学艺》,我提了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一位平时成绩比较落后的孩子举手发言,当我叫他起来回答时,他又紧张地说不出话来,两只手紧紧地抓住衣服。
我想他既然能举手,说明他一定是经过仔细思考的,他应该会回答,于是我面带微笑,耐心地鼓励他:“大胆地说吧,老师相信你能说得很好。
”在我的鼓励下,他轻声而又认真地回答:“学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像课文中的小燕子一样虚心好学,认认真真,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位同学说得真好,但我没有用平淡如水的“好”字来对他进行“廉价的表扬”,而说:“你真是只可爱、勇敢的小燕子。
”同学们笑了,他也松了口气,会心地笑了。
这样一来,我相信他下一次会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的二重体验,让评价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见证
让学生充分享受求知和成长的快乐。
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语文、理解语文、欣赏语文、表现语文、创作语文的能力”往往通过体验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个体发展和个性生成,让学生在收集、丰富和欣赏成长记录的过程中成长,体验学习的快乐,降低学习与考试焦虑,使所有学生特别是语文成绩还有待提高的学生,也能在慢慢积累中逐步萌生成就感,有效地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增加了学生的成功感。
我在班级的墙上设计了“学无止境”学习园地,把学生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如作文、书法、图画等贴在墙上,让学生在自我欣赏和成功体验中感受语文学习的愉悦和快乐;课上参与朗读、背诵、角色扮演等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推动学生经常性自我反思和自主调节。
让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主体,使语文、新课标关于“学生是学习过程主体”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让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和表现性活动,基于进步与成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增强学好的信心。
一位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老师,我一直以来都很自卑,感觉自己真的很笨,因为每次考试都不如别人,所以我曾经想过放弃读书。
自从您设计了学习园地,把我的画贴在墙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我后,我又重拾信心,发现自己也有比别人好的地方,老师,真的谢谢你!”促进了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三重竞争,让评价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载体。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有着好胜心强,而持久性差的心理特点,因
此在课堂中我适当地使用了竞争激励评价,这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你和某某同学一直是不分胜负,这次他能做好,而你没做好,我想你一定不甘落后,对吧?”这样做能激励学生奋进,激发学生的斗志,学生自然会相互比拼,竞争而上。
竞争的形式比较多样,从内容上看,可以是朗读、表演、说话等竞争激励;从数量上看,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竞争激励,也可以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激励。
我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是“我是最美那朵花”,分成四组,每组为一朵向日葵,内容包括智慧、纪律、劳动等,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
四重情感,让评价成为温暖学生心灵的阳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激励要求教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温暖和爱,进而奋发向上。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用心上课用情交流。
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
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
”,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
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对学生错误不加指责,而是报以善意的微笑,让学生悄然领会自己的错误,这样做,既能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有积极、合适的表情,而不是单调的一种表情。
如在学生朗读时,读到紧急关头,老师也要带着焦急的神情:“你们看,他读得多好啊,情况好危急。
”如果读到悲伤的语句,教师应该带有悲伤的表情:“是啊,好可怜的孩子啊,我们在你的朗读下,看到了可怜的孩子。
”再如读到开心的语句,教师应该面带笑容,充满激情:“太棒了,谢谢你给我们带来欢乐!”
总之,激励性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也能使教师从中获取反馈信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进而产生精彩的语文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