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讨论课-遗传病基因诊断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讲义:第五章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第五章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基因诊断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DNA/RNA水平 检测分析致病基因的存在、变异和表达 状态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诊断技术
诊断技术进展
细胞学检查:第一代,早期 生化指标分析:第二代,50年代 免疫学诊断:第三代,60年代
以疾病的表型改变,如细胞形态结构 变化、生化代谢产物异常、特定蛋白质 分子识别差异等为依据进行疾病诊断 基因诊断:第四代,70年代
(一)原位(in situ)杂交
不须提取DNA或RNA。直接用培养/采集 的细胞(涂载玻片上)、组织切片(固 定载玻片上)和细菌菌落(复印至泸膜 上)与标记核酸探针杂交。可测知特定 基因的存在或表达状况。还可观察被测 基因在细胞内或染色体上的定位。
(二)斑点印迹(Dot blot) 杂交
把提取的DNA/RNA样本,直接点到硝酸 纤维膜或尼龙膜(下同)上与标记核酸 探针杂交。可检测特定基因的存在或表 达情况。
Southern印迹杂交
系将DNA经限制性酶切、凝胶电泳后, 再转移至膜上与标记探针杂交的一种核 酸分子杂交技术。其分析的特异性、敏 感性、准确性俱佳。它可检出哺乳动物 总基因组中的单拷贝基因。主要用于检 测基因组中特定的基因或序列。
Northern印迹杂交
是把RNA经凝胶电泳转移至膜上与标记 核酸探针杂交的技术。是分析基因表达 水平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可定性、定量 测知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情况。
(三)PCR-SSCP
该技术是基于不同的单链DNA(即使只差一个碱基) 有不同的空间构象,即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er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ysim,SSCP)。
这些不同构象的单链DNA在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中的迁移率是不同的。据此,将PCR扩增产物变性成单 链DNA,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即可测知DNA碱基序 列有无变异。
基因诊断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DNA/RNA水平 检测分析致病基因的存在、变异和表达 状态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诊断技术
诊断技术进展
细胞学检查:第一代,早期 生化指标分析:第二代,50年代 免疫学诊断:第三代,60年代
以疾病的表型改变,如细胞形态结构 变化、生化代谢产物异常、特定蛋白质 分子识别差异等为依据进行疾病诊断 基因诊断:第四代,70年代
(一)原位(in situ)杂交
不须提取DNA或RNA。直接用培养/采集 的细胞(涂载玻片上)、组织切片(固 定载玻片上)和细菌菌落(复印至泸膜 上)与标记核酸探针杂交。可测知特定 基因的存在或表达状况。还可观察被测 基因在细胞内或染色体上的定位。
(二)斑点印迹(Dot blot) 杂交
把提取的DNA/RNA样本,直接点到硝酸 纤维膜或尼龙膜(下同)上与标记核酸 探针杂交。可检测特定基因的存在或表 达情况。
Southern印迹杂交
系将DNA经限制性酶切、凝胶电泳后, 再转移至膜上与标记探针杂交的一种核 酸分子杂交技术。其分析的特异性、敏 感性、准确性俱佳。它可检出哺乳动物 总基因组中的单拷贝基因。主要用于检 测基因组中特定的基因或序列。
Northern印迹杂交
是把RNA经凝胶电泳转移至膜上与标记 核酸探针杂交的技术。是分析基因表达 水平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可定性、定量 测知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情况。
(三)PCR-SSCP
该技术是基于不同的单链DNA(即使只差一个碱基) 有不同的空间构象,即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er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ysim,SSCP)。
这些不同构象的单链DNA在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中的迁移率是不同的。据此,将PCR扩增产物变性成单 链DNA,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即可测知DNA碱基序 列有无变异。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课件

突变若发生在生殖细胞,可能引起各种遗传性疾病; 若发生在体细胞,则可导致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表达异常:有些内源基因(如原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则可能导 致细胞增生失控而发生肿瘤或其他类型紊乱。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6
外源基因的入侵:如各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后, 其特异的基因被带入人体并在体内增殖而引起 各种疾病。
• 若受检者 DNA既能与M结合,又能与N结合, 说明受检者是这种突变基因的杂合子;
• 若受检者 DNA不能与M结合,但能与N结合, 表明受检者不存在这种突变基因;
• 患者DNA和M、N均不结合,提示其缺陷基因可 能是一种新的突变类型。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16
(二)聚合酶链反应(PCR)
• PCR技术采用特异性的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 出目的DNA片段。
20
• PCR/ASO法、PCR/SSCP法、PCR/RFLP法、 PCR/限制酶谱法的联合应用可省去繁琐的杂 交步骤,避免了放射污染,直接从电泳凝胶上 即可读出结果。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21
(三)基因测序
• 分离出患者的有关基因,测定出其碱基排列顺序,找出其变异所在,这 是最为确切的基因诊断方法。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3
基因变异致病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内源基因的变异 外源基因的入侵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4
内源基因的变异:由于先天遗传背景的差异和后天内、 外环境的影响,人类基因结构及其表达的各个环节都 可能发生异常,而导致疾病。
基因结构突变 表达异常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5
基因结构突变:点突变、缺失或插入突变、染色体易位、基因 重排,基因扩增等。
表达异常:有些内源基因(如原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则可能导 致细胞增生失控而发生肿瘤或其他类型紊乱。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6
外源基因的入侵:如各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后, 其特异的基因被带入人体并在体内增殖而引起 各种疾病。
• 若受检者 DNA既能与M结合,又能与N结合, 说明受检者是这种突变基因的杂合子;
• 若受检者 DNA不能与M结合,但能与N结合, 表明受检者不存在这种突变基因;
• 患者DNA和M、N均不结合,提示其缺陷基因可 能是一种新的突变类型。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16
(二)聚合酶链反应(PCR)
• PCR技术采用特异性的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 出目的DNA片段。
20
• PCR/ASO法、PCR/SSCP法、PCR/RFLP法、 PCR/限制酶谱法的联合应用可省去繁琐的杂 交步骤,避免了放射污染,直接从电泳凝胶上 即可读出结果。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21
(三)基因测序
• 分离出患者的有关基因,测定出其碱基排列顺序,找出其变异所在,这 是最为确切的基因诊断方法。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3
基因变异致病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内源基因的变异 外源基因的入侵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4
内源基因的变异:由于先天遗传背景的差异和后天内、 外环境的影响,人类基因结构及其表达的各个环节都 可能发生异常,而导致疾病。
基因结构突变 表达异常
遗传性疾病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5
基因结构突变:点突变、缺失或插入突变、染色体易位、基因 重排,基因扩增等。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分子生物学课件

五.基因诊断的应用及意义
1. 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2. 肿瘤的基因诊断 3. 传染病的基因诊断 4. 个体识别和物证分析
五.基因诊断的应用及意义
1. 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 辅助遗传病的临床诊断 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 产前诊断:高危人群,优生优育
1.1k b
五.基因诊断的应用及意义
四.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
3. 核酸序列分析技术
正常对照
患儿
病例SOX9基因HMG box内发生单碱基置换突变
最直接、最确切的基因诊断方法
四.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
4. 限制性酶谱分析技术
H
M
N
最经典的基因诊断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
5. 基因芯片
多基因多位点,基因表达分析,药物敏感分析 基因芯片技术是应用前景广阔的基因诊断技术
一.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目标疾病:与基因有关 内源性基因变异疾病(先天/后天)
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
获得性基因病
外源性基因(如病毒等)侵入机体引起的疾病
一.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特点 针对性强:特定基因 特异性高:针对序列的定性定量 灵敏度高:实现单分子诊断 稳定性高: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相对于表型 应用范围广:早期诊断,全程诊断
FISH
FISH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应用最为广泛
四.基因N诊C膜断的常用技术方法
点杂交Dot hybridization
探针
野生型 突变型
A
T
C
G
探针杂交
正常人
突变纯合子
突变杂合子
四.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
分子生物学课件:2016-基因诊断

(难点)
1. 样品抽提
DNA RNA cDNA
2. PCR扩增
PCR既是获得样品的手 段,也可作为诊断方法
3. 分子杂交或测序
基因诊断操作
4. 信号检测与分析
第二节 常用基因诊断技术
常用基因诊断操作方法(分类I):
定性分析
分析DNA序列 信息
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 PCR DNA 测序
核酸分子杂交
定量分析
w/w w/m m/m 3种基因型的 DNA样品
此技术 : 一个杂交袋内进能用一种探针 ! 检测 多种突变(需要多种探针)时就显得很麻烦!
3). 应用 ASO 探针进行的反向点杂交
• 先将探针点到NC膜上
• 然后将人该基因PCR产物 和已经在膜上的探针进行
一次检查可以同时 筛查多种突变!
斑点杂交。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存在 状态,对人体疾病、状态作出诊断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直击源头,病因诊断;2)特异针对某基因; 3)PCR放大,灵敏度高;4)适用范围广。
基因诊断是从疾病的源头进行诊断!
第一节 基因诊断的概念
二、基因诊断的范围:
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is):使用分子生物学技 术对DNA及产物(RNA、蛋白质)定量定性。基因诊断特指 对DNA和RNA的分子诊断。
2). 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的点杂交
检测基因的点突变
• 先将DNA的PCR产物如图纵向点2复孔; • 然后如图剪开,分别与合成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ASO): w Probe 和 m Probe杂交
分子生物学之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选择治疗基因选择携带治疗基因的载体选择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在细胞和整体水平导入治疗基因治疗基因表达的检测目录一选择治疗基因许多分泌性蛋白质如生长因子多肽类激素细胞因子可溶性受体人工构建的去除膜结合特征的受体以及非分泌性蛋白质如受体酶转录因子的正常基因都可作为治疗基因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Gene Diagnosis and Gene Therapy
病基因的治疗方法。它针对的是疾病的根源,
即异常的基因本身。
目录
一、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
(一)缺陷基因精确的原位修复
基因矫正 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进行纠正 gene correction 基因置换 用正常基因通过重组原位替换致病基因 gene replacement
这两种方法属于对缺陷基因精确的原位修复,既不破 坏整个基因组的结构,又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最为 理想的治疗方法。
基因治疗用载体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大类, 多选用病毒载体。 野生型病毒必须经过改造,剔除其复制必需的基 因和致病基因,消除其感染和致病能力。 目前用作基因转移载体的病毒有逆转录病毒 ( retrovirus )、腺病毒( adenovirus )、腺相关病毒 ( 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 、 单 纯 疱 疹 病 毒 (herpes simplex virus,HSV)等。
目录
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 缺乏高效、靶向性的基因转移系统
② 缺乏切实有效的治疗靶基因 ③ 对治疗基因的表达还无法做到精确调控, 也无法保证其安全性 ④ 缺乏准确的疗效评价
目录
因的表达状态可以用 PCR 、 RNA 印迹、
蛋白印迹及ELISA等方法去检测。对于导
入基因是否整合到基因组以及整合的部位,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Gene Diagnosis and Gene Therapy
病基因的治疗方法。它针对的是疾病的根源,
即异常的基因本身。
目录
一、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
(一)缺陷基因精确的原位修复
基因矫正 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进行纠正 gene correction 基因置换 用正常基因通过重组原位替换致病基因 gene replacement
这两种方法属于对缺陷基因精确的原位修复,既不破 坏整个基因组的结构,又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最为 理想的治疗方法。
基因治疗用载体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大类, 多选用病毒载体。 野生型病毒必须经过改造,剔除其复制必需的基 因和致病基因,消除其感染和致病能力。 目前用作基因转移载体的病毒有逆转录病毒 ( retrovirus )、腺病毒( adenovirus )、腺相关病毒 ( 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 、 单 纯 疱 疹 病 毒 (herpes simplex virus,HSV)等。
目录
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 缺乏高效、靶向性的基因转移系统
② 缺乏切实有效的治疗靶基因 ③ 对治疗基因的表达还无法做到精确调控, 也无法保证其安全性 ④ 缺乏准确的疗效评价
目录
因的表达状态可以用 PCR 、 RNA 印迹、
蛋白印迹及ELISA等方法去检测。对于导
入基因是否整合到基因组以及整合的部位,
医学分子生物学原理:第8章 第1节 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适用于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肿瘤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以及个体识别和亲子鉴 定等法病学领域。
2021/7/1
3
(二)特点--以已知基因作为检测对象
(l)特异性强:直接检测导致疾病发生的基因变化; (2)灵敏度高:所采用的分子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
等技术都具有信号放大作用; (3)取样便利:一般不受组织或时相的限制;
2021/7/1
27
EcoR 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变化
-GAATTC-CTTAAG-
AB C
-
+
2021/7/1
D
D E F C B A G
E
-
+
FG
C +D E F
B A G
28
(六)显微切割(microdissection)技术
1.组织细胞的显微切割
是应用激光捕获显微镜,在高倍镜下选择几 个甚至一个细胞进行分析;可用于石蜡包埋组织 进行回顾性诊断。
2021/7/1
31
PICS Altra II流式细胞仪(分析分
选)
32
(七)DNA序列测定
该法是基因诊断所有的技术方法中最准确最 可靠的—种。
缺点:费时、费力、费用高。
三、常见的基因异常及其检测
(一)点突变的检测 (二)大片段核苷酸丢失或插入的检测
(三)基因重排的检测
(四)基因扩增的检测 (五)DNA多态性的检测 (六)基因表达异常的检测 (七)病原体基因的检测
DNA微阵列 (DNA microarray)——通过计 算机控制点样和图像扫描的高密度集成探 针的杂交技术。
应用: 基因表达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遗传 性疾病的分析;病原微生物的大规模检测。
《分子遗传学》基因诊断 ppt课件

Hair, semen, etc. for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Archived pathological specimens, for typing dead people when no
DNA has been stored, or testing tumors for genetic changes. Only
Heteroduplex analysis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NA chips
GWAS
Scanning technologies aim to find unknown mutations
in candidate or known disease genes.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 :
是指单链核酸分子 (DNA或RNA)在特定条件 下,与另一条互补的特异 核酸链形成稳定双链的过 程。
2021/8/27
主要依据: 碱基互补、 变性和复性
33
几种分子间杂交
DNA:DNA
5’ A T G C C G A T 3’ T A C G G C
DNA:RNA
5’ A T G C G T A 3’ U A C G C A U
终止密码处产生终止密码,即所谓,会使基因表达 产生的多肽链缩短,失去或大大减弱肽链的功能。
终止密码突变(termination codon mutation):突变
在原来终止密码处产生非终止密码,变成编码氨基 酸密码,叫做则其表达产物多肽链会延长,也会失 去或大大减弱正常多肽链的功能。
2021/8/27
20
碱基缺失和插入突变
分子生物学讨论课-遗传病基因诊断

生物芯片技术:
根据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相互作用,
将生化分析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从而实
现对DNA、RNA、多肽、蛋白质等各种生物
成分的高通量快速检测分析。
常见芯片种类:
疾病诊断芯片 个性化用药芯片
景 广 阔芯 的片 基技 因术 诊是 断应 技用 术前
DNA
基因诊断策略
在分子发病机制水平上对 不同疾病的区分 诊断策略各不相同
基因诊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PCR) DNA序列测定 生物芯片/DNA芯片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进应
行用
核酸分子杂交基本原理:
基核
——核酸变性和复性理论 和因酸
分的分
核酸分子杂交 基本过程
5. (- 3.7 / --SEA ) 2.0kb; 1.3kb
6. (/--SEA )
1.8kb; 1.3kb
-珠蛋白基因型 PCR产物片段长度
•- 3.7 •
2.0kb 1.8kb
临床报告单--样式
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基因检测
临床意义:
作为 -地中海 贫血三种缺失型的 补充,对怀疑 地中海贫血有漏诊 的患者进行 CS、 QS、 WS点突变 的诊断(课同时检 测),确定具体的 基因突变类型
临床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判读
654M/71-72M 17M/N βEM/βEM 41-42M/N
临床报告单--样式
α-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的 基因缺陷主要为缺失 型,α基因共有四个 (父源和母源各两个), 缺失一个为静止型, 缺失两个为标准型, 缺失三个为HbH(β4) 病,缺失四个为 HbBarts(γ4)胎儿水肿 (死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依据
疾病或个体表型的本质 生物遗传学基本规律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基因诊断的特点
• • • • • 高特异性:诊断目标 高灵敏度:分子生物学方法 结果稳定可靠:核酸的化学本质 早期诊断性:分子遗传学规律 应用广泛性:疾病与非疾病检查
基因诊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 • • • • • 核酸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PCR) DNA序列测定 生物芯片/DNA芯片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必要条件:
①被检基因的突变类型与疾病发 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②被检基因的正常分子结构已被 确定; ③被检基因突变位点固定而且已 知。
直 接 诊 断 : 检 测 已 知 致 病 基 因
应 用 : 血 红 蛋 白 冰 为 例
镰状细胞贫血病
血红蛋白病
β-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结构
血红蛋白是由4条 肽链(两个α和 两个β链)组成的。 每条肽链都类似 于肌红蛋白的肽 链,都结合一个 血红素。
β-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是一种由于 -珠蛋 白基因突变导致肽 链合成减少或缺乏 而产生的单基因遗 传血液病,多由 珠蛋白基因点突变 所致。
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珠蛋白基因突变:
PCR-RE分析 MaeI CAAG-CTAG
β-地中海贫血反向斑点印迹杂交示意图
多重GAP-PCR检测分析
M 1 2 3 4 5 6 M
M DNA Marker 1. ( / ) 1.8kb 2. ( / - 4.2) 1.8kb; 1.6kb 3. ( / - 3.7) 2.0kb; 1.8kb 4. (- 4.2 / --SEA ) 1.6kb; 1.3kb 5. (- 3.7 / --SEA ) 2.0kb; 1.3kb 6. (/--SEA ) 1.8kb; 1.3kb
景 广 阔芯 的片 基技 因术 诊是 断应 技用 术前
DNA
基因诊断策略
在分子发病机制水平上对 不同疾病的区分 诊断策略各不相同
致病基因检测
基因表达 定量分析
不同的基因诊断策略
表型相关的系 列基因克隆
连锁遗传标志检测
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 基因诊断技术途径:
• ①直接分析致病基因分子结构及表 达是否异常的直接诊断途径; • ②利用多态性遗传标志与致病基因 进行连锁分析的间接诊断途径。
镰状细胞贫血:
• 临床表现:除贫血外,还呈现周期性疼痛危象;而各种原因 引起的内脏缺氧使更多的红细胞镰变导致多发性肺、肾、 肝、脑栓塞等严重合并症。
血红蛋白病——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镰状红细胞贫血分子机制
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组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镰状细胞贫血限制性酶切图谱
镰状红细胞贫血HBS-β珠蛋白基因突变:
临床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判读
654M/71-72M
17M/N
βEM/βEM
41-42M/N
临床报告单--样式
α-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的基 因缺陷主要为缺失型, α基因共有四个(父源 和母源各两个),缺失 一个为静止型,缺失 两个为标准型,缺失 三个为HbH(β4)病, 缺失四个为 HbBarts(γ4)胎儿水肿 (死胎)。
遗传病的基因 诊断
遗传病基因诊断概念提出
• 1978年,华裔美国学者简悦威(Yuet-Wai Kan)首次采 用DNA重组技术成功进行镰状细胞贫血的产前基因诊断, 标因诊断早已进入欧美各国的临床应用,不仅针对 遗传性疾病,而且用于对一些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诊断。
• 基因诊断:
-珠蛋白基因型 PCR产物片段长度
•- 3.7 • • - 4.2 2.0kb 1.8kb 1.6kb
•--SEA
1.3kb
临床报告单--样式
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基因检测
QSN CSN WSN
临床意义: 作为 -地中海贫 血三种缺失型的补 充,对怀疑 -地 中海贫血有漏诊的 患者进行 CS、 QS、 WS点突变 的诊断(课同时检 测),确定具体的 基因突变类型
PCR-RE分析 MstII CCTGAGG-CCTGTGG
镰状细胞贫血PCR-ASO检测分析
5’ - CTC CTG AGG AGA AGT CTG C – 3’ 5’ - CTC CTG TGG AGA AGT CTG C – 3’
地中海贫血:
• 临床表现:
• • • • • • • • 小细胞低色素性溶血型贫血(中、重度) 黄疸 肝脾肿大 (脾大明显) 骨髓扩增 发育迟缓 合并感染 Bart’s 水肿胎 (α地贫,宫内或出生后半小时内死亡)
QSM
CSM
WSM
Wild type
CSM
WSM
QSM
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直接探查基因的存在状 态或缺陷,从基因结构、定位、复制、转录或翻译水平分析基 因的功能,从而对人体的状态与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
• 目标分子:是DNA或RNA。
• 优点:直接与明确。
基因的基本结构
基因诊断的重要依据
DNA或RNA水平变化 遗传物质改变 基因结构变化即突变
核酸分子杂交基本原理: ——核酸变性和复性理论
样品和探针的制备
核酸分子杂交 基本过程
预杂交和杂交
结果的检测与分析
进应 行用 基核 和因酸 分的分 析特子 异杂 识交 别可
因P 诊C 础断 R 技的技 术一术 种是 基基
PCR在基因诊断中的作用
从极少样品即可扩增出肉眼 可见的产物。 放大待诊信号,提高检测 灵敏度
DNA序列测定是 最直接、最准确的 因诊断技术
目的:
直接对致病突变基因的测序分析达 对疾病准确诊断和早期诊断
生物芯片技术:
根据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相互作用, 将生化分析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从而实 现对DNA、RNA、多肽、蛋白质等各种生物 成分的高通量快速检测分析。
常见芯片种类:
疾病诊断芯片 个性化用药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