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美丽孔雀》同步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美术下册《美丽的孔雀》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下册《美丽的孔雀》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堂绘画作品:请同学们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孔雀绘画作品进行完善和修饰,力求作品美观、生动。
要求: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和谐,孔雀形象逼真,具有一定的创意。
2.写一篇绘画心得: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绘画过程,撰写一篇绘画心得,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难点:
-孔雀羽毛的细节表现,如花纹、颜色渐变等。
-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使作品具有和谐的美感。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孔雀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孔雀的美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组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组孔雀开屏的美丽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孔雀的美丽,引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教师引导语:“同学们,你们看过孔雀开屏吗?它可是我们国家一种非常美丽的鸟类。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如何用画笔描绘出它的美丽。”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点评:“你画的孔雀线条流畅,颜色搭配也很和谐。但尾巴部分的花纹可以再丰富一些,这样会使作品更加生动。”
3.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孔雀绘画技巧和审美价值。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绘画美丽的孔雀,掌握了线条、颜色、构图等绘画技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能够运用所学,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二)讲授新知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美丽孔雀-人教新课标秋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美丽孔雀-人教新课标秋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美丽孔雀-人教新课标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孔雀的特点,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孔雀的基本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孔雀的特点:美丽、优雅、高贵,拥有五彩斑斓的羽毛。

2. 孔雀的基本画法:线条、色彩、构图。

3. 孔雀的绘画步骤:观察、构思、起稿、上色、调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孔雀的基本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的美丽。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羽毛的丰富层次和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孔雀图片、课件、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彩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孔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孔雀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孔雀的基本画法,示范绘画步骤,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绘画技巧,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美丽孔雀2. 内容:孔雀的特点、基本画法、绘画步骤、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孔雀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色彩丰富,表现出孔雀的美丽。

八、课后反思1. 学生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孔雀的基本画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的美丽。

2. 教学方法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作能力。

3.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线条不够流畅,色彩搭配不够丰富,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美丽的孔雀》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人教版

《美丽的孔雀》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人教版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美丽的孔雀》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美丽的孔雀》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美丽的孔雀》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1.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投影仪和幕布;
3.电脑和投影仪;
4.孔雀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5.画架和调色板。
课程平台:
1.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材;
2.教学课件和教案。
信息化资源:
1.互联网上关于孔雀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教学软件和应用程序。
教学手段:
1.讲授法:教师讲解孔雀的外形特征、羽毛细节等知识;
1.孔雀外形特征:
-头:长嘴、高冠
-身体:长颈、修长
-尾巴:鲜艳羽毛
2.孔雀羽毛表现:
-色彩:鲜艳、多变
-层次:丰富、立体
-动态:开屏、飞翔
3.创作孔雀画作:
-观察:仔细观察孔雀特征
-表现:运用线条、颜色、形状
-创新:发挥想象,创作独特画作
4.保护动物的思考:
-保护生态环境
-禁止非法捕猎
-关注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其次,在教学策略上,我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围绕孔雀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我也提供了示范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抓住孔雀的主要外形特征进行绘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过于依赖示范作品,缺乏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再次,在教学管理上,我注重课堂纪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美丽孔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美丽孔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美丽孔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孔雀》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对动物有着深厚的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但针对孔雀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还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2.难点:如何将孔雀的特点和创新意识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孔雀的图片,了解其外形特征。

2.讲解法:讲解孔雀的生活习性和艺术表现形式。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培养创新能力。

4.欣赏法:欣赏优秀孔雀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孔雀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优秀孔雀绘画作品供学生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孔雀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关注孔雀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孔雀的生活习性和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孔雀的特点,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将孔雀的特点和创新意识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欣赏优秀孔雀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孔雀的特点和创新意识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7课 美丽的·孔雀》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7课 美丽的·孔雀》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7课美丽的孔雀》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孔雀的基本特征,掌握孔雀羽毛的画法,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孔雀画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孔雀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孔雀的图片或实物,了解孔雀的头、颈、身体、尾巴等基本特征。

2. 孔雀羽毛的画法:讲解并示范孔雀羽毛的画法,包括羽毛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3. 创作孔雀画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孔雀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孔雀的基本特征和羽毛的画法,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孔雀羽毛的画法,特别是羽毛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的绘制。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孔雀的图片或实物、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孔雀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孔雀的基本特征。

2. 新授:讲解并示范孔雀羽毛的画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孔雀画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美丽的孔雀》2. 内容:孔雀的基本特征、孔雀羽毛的画法、创作孔雀画作。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创作一幅孔雀画作,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富有创意。

2. 作业要求:孔雀的基本特征准确,羽毛的画法正确,作品富有创意。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孔雀的基本特征和羽毛的画法,是否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孔雀画作。

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展示,教师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话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孔雀开屏的壮丽画面,或者展示真实的孔雀羽毛,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7课《美丽的孔雀》(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二年级下册

7课《美丽的孔雀》(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二年级下册

《美丽的孔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孔雀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掌握孔雀的绘画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孔雀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孔雀的美丽和优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孔雀图片、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孔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孔雀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孔雀特征,教师总结。

2. 观察与讨论- 学生分组观察孔雀图片,讨论孔雀的形态、颜色、花纹等特点。

- 各组汇报观察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技法讲解与示范- 教师讲解孔雀的绘画方法,包括线条、颜色、构图等。

-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跟随练习。

4. 学生实践- 学生独立绘画孔雀,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教师点评。

5. 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孔雀的绘画技巧。

-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布置作业:回家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如水粉、彩泥等)创作一幅孔雀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孔雀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关于动物绘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绘画技能。

六、附录1. 孔雀图片素材2. 学生作品展示(注:本教案为2012年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美丽的孔雀》课程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技法讲解与示范”。

这是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孔雀绘画方法的讲解和示范对于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至关重要。

这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孔雀绘画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美丽孔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美丽孔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美丽孔雀》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欣赏孔雀的图片,了解孔雀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孔雀的基本特征:身体、羽毛、尾巴等。

2. 孔雀的线条和色彩表现。

3. 孔雀的创意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孔雀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的美丽。

2. 教学难点:如何创意地表现孔雀的美,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孔雀图片、课件、范画等。

2.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孔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孔雀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孔雀的基本特征,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的美丽。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张孔雀图片,讨论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的美丽,并实践操作。

4. 创意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意地表现孔雀的美,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美丽孔雀》人教新课标2. 内容:孔雀的基本特征、线条和色彩表现、创意表现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的美丽。

2. 家庭作业:收集孔雀的图片,观察孔雀的特征,为下次课做准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孔雀的基本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较好地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孔雀的美丽。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下次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孔雀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小学二年级美术《美丽的孔雀》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美丽的孔雀》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美丽的孔雀》教案小学二年级美术《美丽的孔雀》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美术《美丽的孔雀》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孔雀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培养观察力。

2、根据材料的不同属性,用各种制作方法表现孔雀的千姿百态。

3、学习制作孔雀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概括孔雀的特征,了解有关孔雀的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概括孔雀的造型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彩卡纸、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剪刀、双面胶、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回去了解有关孔雀的知识。

教师: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关孔雀的光盘、运用各种方法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孔雀的范作。

教学过程:活动一:观看有关孔雀的光盘,请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孔雀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了解孔雀的品种、生活习性。

孔雀那美丽的羽毛和翩翩的舞姿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爱,民间模仿其动作编成了“孔雀舞”,世界上不少的美术家也用它的形象来做成装饰画。

课件出示法国约瑟夫•雅南德室内装饰孔雀。

今天我们就来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孔雀翩翩》。

活动二:再次观看有关孔雀的光盘,引导学生观察孔雀的外形特点、概括出身体各部分的形状、色彩,尤其是羽毛的特点。

欣赏范作及书上的图片,请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制作孔雀。

每一组说一种,并说说都用了那些材料,如何将孔雀的形象巧妙地进行表现的。

总结:可以使用的方法有:绘画、剪纸拼贴、折纸、纸塑等等。

可利用的材料有彩纸、吹塑纸、羽毛、金属纸等等。

其中较为复杂的是纸塑的方法,它将纸通过卷、折、刮、压、层层粘贴,塑造出立体或半立体多变的效果。

(教师简单示范这几种纸塑技法,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技法运用到其它材料的改造上。

)活动三: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来做孔雀。

鼓励学生用羽毛、橡皮泥、彩纸、废布料等材料通过拼贴、捏、折、剪、卷曲等多种方法做一只翩翩起舞的美丽的孔雀。

作业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做,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绘画形式或画出展开的尾巴后再用剪或折的方法做的身体贴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孔雀》同步教案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孔雀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培养观察力。

2.根据材料的不同属性,用各种制作方法表现孔雀的千姿百态。

3.学习制作孔雀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概括孔雀的特征,了解有关孔雀的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概括孔雀的造型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彩卡纸、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剪刀、双面胶、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回去了解有关孔雀的知识。

教师: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关孔雀的光盘、运用各种方法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孔雀的范作。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观看有关孔雀的光盘,请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孔雀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了解孔雀的品种、生活习性。

孔雀那美丽的羽毛和翩翩的舞姿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爱,民间模仿其动作编成了“孔雀舞”,世界上不少的美术家也用它的形象来做成装饰画。

课件出示法国约瑟夫•雅南德室内装饰孔雀。

今天我们就来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孔雀》。

活动二:
再次观看有关孔雀的光盘,引导学生观察孔雀的外形特点、概括出身体各部分的形状、色彩,尤其是羽毛的特点。

欣赏范作及书上的图片,请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制作孔雀。

每一组说一种,并说说都用了那些材料,如何将孔雀的形象巧妙地进行表现的。

总结:可以使用的方法有:绘画、剪纸拼贴、折纸、纸塑等等。

可利用的材料有彩纸、吹塑纸、
羽毛、金属纸等等。

其中较为复杂的是纸塑的方法,它将纸通过卷、折、刮、压、层层粘贴,塑造出立体或半立体多变的效果。

(教师简单示范这几种纸塑技法,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技法运用到其它材料的改造上。

)活动三:
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来做孔雀。

鼓励学生用羽毛、橡皮泥、彩纸、废布料等材料通过拼贴、捏、折、剪、卷曲等多种方法做一只翩翩起舞的美丽的孔雀。

作业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做,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绘画形式或画出展开的尾巴后再用剪或折的方法做的身体贴上。

学生作业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的协调以及孔雀尾上花纹的排列。

活动四:
展示作业,放音乐《小孔雀》,学生互评作业。

教师根据歌词提示学生不光要在外表、打扮方面攀比,更重要的是要比学习、纪律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