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
有多少种不同的信仰和宗教?

有多少种不同的信仰和宗教?在世界上,有着许多不同的信仰和宗教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受到不同文化、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信仰和宗教。
一、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在全球有着超过20亿的信徒。
基督教源于犹太教神话和哲学体系,在公元一世纪时刻出现于罗马帝国。
基督教的主张是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人类的救主。
这一信仰主要分为天主教和新教两个派别,分别在世界各地有着众多的信徒。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一种单神教,相信真主阿拉是世界上唯一的神。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这一教派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超过十亿的信徒。
伊斯兰教的信徒一般会遵循《古兰经》这本神圣书籍的教导和教义。
三、佛教佛教源自印度,相信佛陀是世界上的救主,是可以带领人们逃离生死轮回的存在。
佛教的信仰主张依托于四大真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佛教在中国、日本等地得到广泛传播,拥有数千万的信徒。
四、印度教印度教是一种多神教,拥有众多的神明。
印度教的教义主张人们需要通过内在的提升,才可以达到解脱的目的。
印度教的信徒在世界各地都有,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较为广泛的宗教。
五、道教道教源于中国,相信道是世界的本源和核心。
道教强调个体的内在修炼和达到心灵上的升华。
道教在中国内地、台湾等地都有影响力,也在世界各地有着众多的信徒。
以上几种信仰和宗教形式,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比较常见的几种形式。
这些信仰和宗教形式,为众多的信徒带来了希望、启示和安慰。
在现代社会,有多元的信仰可以供选择,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一种信仰和宗教,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多元化的信仰世界。
什么是人类的宗教信仰?

什么是人类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为人类提供了精神寄托和安慰,也是不同文化、民族、地域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
那么,什么是人类的宗教信仰?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一、宗教信仰的定义宗教信仰,是指人们在接受一定社会意义下的宗教教义和信仰的基础上,对超自然力量和精神世界具有的感知、质疑、追求、崇拜和遵守。
它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和未来命运等方面探索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传承模式。
二、宗教信仰的作用1.提供精神寄托宗教信仰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让人们在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困境时,有一种对生命和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2.塑造价值观宗教信仰有助于形成人们的价值观,为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指导和榜样,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
3.促进文化传承宗教信仰是不同民族、文化和历史时期间的重要联系纽带,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宗教信仰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让人们找到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有利于心理健康。
三、宗教信仰的类型1.一神教信仰,是指崇拜一个至高无上、万能的神明,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
2.多神教信仰,是指崇拜多个神明,每个神明分管一份职责,如古希腊、古罗马、印度教等。
3.教义和尚未形成教派的异教信仰,是指对神灵或精神世界的信仰,尚未有成为宗教的形式或教派的组织。
例如,中国的道教和民间信仰等。
四、宗教信仰的发展历程人类的宗教信仰历程十分悠久,具体如下:1.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最早的形式,其信仰内容多来源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如拜日、拜月、拜山、拜水等。
2.古代宗教古代宗教更强调神祇、英雄、祖先等与人类利益关联紧密的存在,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
3.“三大宗教”“三大宗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信仰内容更为复杂和深奥。
4.新兴宗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宗教或宗教分支,如新教、印度教和佛教等。
五、宗教信仰的局限性当然,宗教信仰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例如:1.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饱受全球关注的宗教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和和平。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宗教与信仰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宗教与信仰一、介绍世界各大洲都有其主要宗教与信仰体系,这些信仰体系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面将为您介绍各大洲的主要宗教与信仰。
二、亚洲1. 印度教(印度)印度教是亚洲最大的宗教之一,约占全球人口的15%。
印度教主要信奉多神教,教徒通过祷告、仪式和朝圣来表达对神的崇敬。
同时,印度教也注重轮回转世的观念,相信人们的行为将决定他们在来世的境遇。
2. 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是亚洲最大的宗教之一,是全球宗教人口最多的宗教,占全球人口的24%。
伊斯兰教的信仰基础是“信仰真主(安拉)”。
穆斯林通过礼拜、斋戒、捐赠和朝觐麦加等活动来表达对真主的虔诚和信仰。
3. 佛教(中国)佛教起源于亚洲的印度,后传入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
佛教通过修行和思考来追求人生的意义和悟道。
佛教教义注重人的慈悲、智慧和修行,在很多亚洲国家都有广泛的信仰群体。
三、非洲1. 基督教(尼日利亚)基督教在非洲拥有庞大的信徒群体,特别是在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
信仰基督教的非洲人通过教堂礼拜、祷告和圣经学习来表达他们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宗教的敬畏。
2. 伊斯兰教(埃及)伊斯兰教在非洲也有广泛的影响力。
埃及是非洲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之一,大部分埃及人口信奉这一宗教。
埃及的伊斯兰教教派多样,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等。
四、欧洲1. 基督教(俄罗斯)基督教是欧洲最主要的宗教之一,信仰基督教的俄罗斯人口众多。
东正教是俄罗斯人主要信奉的基督教派别,他们通过教堂礼拜和祷告来表达他们的信仰。
2. 无神论(瑞典)在许多欧洲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无神论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瑞典是一个无神论盛行的国家,大部分人口没有宗教信仰。
他们倾向于以科学和理性思维为依据,对宗教持怀疑态度。
五、大洋洲1. 克里奥尔信仰(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大洋洲克里奥尔信仰主要分布地之一。
该信仰体系将基督教与传统本土宗教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信仰模式。
宗教学世界主要宗教的信仰和仪式

宗教学世界主要宗教的信仰和仪式宗教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主要宗教,它们拥有不同的信仰体系和仪式。
本文将简要介绍世界主要宗教的信仰和仪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宗教。
一、基督教基督教源自公元1世纪的古代以色列,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
基督教的核心信仰是相信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接受他为救世主。
基督教的仪式主要包括圣经的阅读和解读、祈祷、礼拜和圣餐等。
礼拜通常在教堂举行,信徒们在教堂中聚集,通过唱诗、念诗、祷告等方式向上帝表达敬意。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第二大宗教。
伊斯兰教的核心信仰是相信真主(阿拉)是唯一的上帝,穆罕默德是他的先知。
伊斯兰教的仪式包括五个基本功课:信仰告白(世什哈达)、礼拜(斯拉)、天诺、断斋、朝觐。
礼拜是每个穆斯林的重要仪式,信徒们必须按照特定的规定,面向麦加,齐塔和朝拜特定次数,进行祷告。
三、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大真谛:苦、集、灭、道。
佛教的仪式主要包括礼佛、念佛和法会等。
礼佛是信徒们向佛陀和佛像表达尊敬和敬意的仪式,念佛是通过持诵佛号达到心灵净化的方式。
法会是信徒们集体学习佛经和听取佛法讲解的场所。
四、印度教印度教起源于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印度教的核心信仰是“善恶报应”,即人们的行为将在今生和来世得到相应的回报。
印度教的仪式包括祭祀、沐浴、探路、斋戒等。
祭祀是印度教信徒在家庭或寺庙中向神灵献供品,进行礼拜和祈祷的仪式。
探路是信徒们到圣河边沐浴,以清除罪孽和获得祝福。
五、道教道教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道教的核心信仰是追求道的自然之道,崇尚阴阳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道教的仪式主要包括祭祀、炼丹和修炼功法。
祭祀是道教信徒向神灵献礼、祈祷和感恩的仪式,炼丹是道教修道者通过炼制丹药来寻求长生不老的修行方法,修炼功法则是道教信徒通过打坐、冥想和行功等方式来培养身心灵的修养。
你认为宗教和信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你认为宗教和信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一、宗教和信仰的区别1. 宗教和信仰的概念宗教通常是指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对神、灵、超自然力量等的崇拜信仰,包括一些教义、仪式、道德规范、组织形式等。
信仰则是指一个人对于某种宗教信条的认同和坚持,它是一种个人的信仰体系,通常与个人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等密切相关。
2. 宗教和信仰的联系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宗教和信仰是有联系的,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包含了许多信仰方面的内容。
而信仰则是宗教的核心,它是一个人信仰体系的核心,涉及到对生命和宇宙的信仰、对神、灵魂、道德等方面的信仰。
因此,可以说宗教和信仰是联系密切的,通常宗教的信仰方面就是信仰的基础和来源。
二、宗教和信仰的关系1. 宗教信仰对于个人的意义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生活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给个人以安慰和信心,让人们在生活的艰难险阻中不至于失落。
其次,它还可以提供一个价值体系和规范,为人们的道德观和行为提供指引和约束。
最后,它也可以为生命和宇宙提供解释和理解,为人们的思想和灵性层面提供满足和启示。
2. 宗教信仰对于社会的影响除了对个人的影响之外,宗教信仰对于整个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作为社会文明的催化剂,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作为社会的凝聚力,团结人民,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此外,宗教信仰还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对于文艺、音乐、建筑、美术等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3. 宗教信仰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宗教信仰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合理的关系,也可以导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紧张甚至矛盾。
首先,宗教信仰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它也可以导致个人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造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
4. 宗教信仰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宗教信仰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信仰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信仰宗教和信仰是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神秘力量和生命意义的追求与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宗教与信仰的多样性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探讨世界各国的主要宗教与信仰,以及它们对社会、文化及个人的影响。
一、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信仰基督耶稣为救世主。
它起源于中东地区,随着欧洲殖民的扩张传播到全球。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是爱、信仰和和平。
基督教的教派众多,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等。
天主教在西方国家影响深远,东正教在东欧和俄罗斯具有重要地位,而新教的教义和信仰形式则较为多样。
基督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西方国家,基督教价值观通常以人权、民主和自由的形式表现,对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也对艺术、音乐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塑造了西方文化的基本面貌。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信徒分布广泛,特别在中东、北非和南亚国家。
它的教义源自古兰经,信徒们奉行五个基本功(信仰原则、礼拜、斋月、救济保障和朝圣)。
伊斯兰教有两个主要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伊斯兰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显著的。
它以其伦理道德原则而闻名,强调正义、平等和慈善。
伊斯兰文艺复兴时期,阿拉伯世界的科学、哲学、医学和数学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全球文明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现在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广泛传播。
佛教被视为一种哲学、精神实践和生活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八正道、四圣谛和中道思想。
佛教信仰创立者佛陀是一个觉醒者,他的教导强调人们通过内心的透彻认知来超越痛苦,并寻求内心的和平与平衡。
佛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历史悠久。
在东亚地区,佛教对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佛教也鼓励人们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内在修养,推崇和平、慈悲和谦虚。
四、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本土的主要宗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印度教有着广泛多样的信仰体系和神祗,崇尚“种姓制度”,提倡个人灵魂的轮回转世和解脱。
世界各大宗教的信仰与教义

世界各大宗教的信仰与教义宗教作为人类共同的信仰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宗教,其中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道教等。
每个宗教都有其独特的信仰和教义,下面将逐一介绍世界各大宗教的特点。
1. 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
基督教强调爱和宽恕,并以《圣经》为信仰的依据。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包括三位一体、原罪、救恩和末日审判等内容。
基督教教义的核心是相信耶稣基督的救赎,人类通过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就可以得到永生。
2.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信奉先知穆罕默德的教义。
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是“只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伊斯兰教有“五柱”教义,包括信仰、礼拜、斋戒、天课和朝觐。
伊斯兰教强调信仰与行为的统一,鼓励穆斯林用爱心和善行对待他人。
3. 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弥勒佛和释迦牟尼是佛教的重要创始人。
佛教强调“四谛八正道”,其中“四谛”指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而“八正道”则强调正确看法、意念、语言、行为、职业、努力、冥想和专注。
佛教主张通过内心的觉醒和修行来消除人类的痛苦和迷惑,追求解脱与智慧。
4. 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宗教,以复杂的信仰体系和丰富的神灵信仰而闻名。
印度教包括多神教、种姓制度和轮回转世等特点。
印度教教义认为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照顾者,人们可以通过奉献、礼拜和修行来与神相连。
此外,印度教也强调个人的责任和对社会的奉献。
5. 道教道教起源于中国,弥勒佛和释迦牟尼是佛教的重要创始人。
遵循道教的信徒追求道的境界和内心的平静。
道教教义主张顺应自然、保持谦逊和内心的宁静。
道教重视炼丹术和修行,追求长寿和永恒的精神存在。
每个宗教都有其独特的信仰和教义,通过这些信仰和教义,人们找到对生活和宇宙的解释,并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指导。
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和宗教包容性。
尊重和理解各个宗教的信仰与教义,有助于促进不同宗教间的和谐共处与相互尊重。
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它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这些文化和信仰,正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瑰宝。
一、宗教信仰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历史悠久,包括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民间信仰等。
儒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其思想是尊重礼仪和纲常,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并且强调天人合一。
儒教有“一本万利” 的说法,这意味着只要你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就可以对你的全部生命产生良好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强调追求自然和平,注重修身养性。
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道教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寻求长生不老的道路,其精华在于追求气、行与形的和谐与统一。
佛教则是一种注重人生出世的信仰,其教导是 "四谛"。
佛教的核心理念是 "四大皆空",即一切皆空、无常、痛苦、无我。
佛教强调 "空" 教义,也强调 "慈悲",鼓励人们去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向着自己的内心和谐发展。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近千年来,通过传教士和商贸渠道,传入中国的信仰,它们在中国的适应性不错,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礼仪习俗等,是历经岁月沉淀、独一无二的文化资产。
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包括婚俗、葬俗、节日习俗等各种方面。
婚俗: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婚姻是人生大事之一,因此,婚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婚俗是中国文化多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婚礼一般包括三个环节:订婚、请喜、拜堂,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仪式和习俗。
葬俗:中国民间有着独特的葬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葬礼仪式也有一定的变化。
中国古代讲究“生死一线,人间善恶不相忘”,因此葬礼时会按照福德先后、享年大小、亲疏临床截次等等来区分典礼形式和礼仪细节。
近年来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火化方式葬礼。
节日习俗:中华民族拥有众多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个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鳄鱼 等都崇拜。印度人最崇拜公牛,其 次是猴子。马达加斯加岛人崇拜鳄 鱼 。东北赫哲族供奉虎神、豹神、 野猪神。
植物崇拜
农作物植物——古代秘鲁人崇拜玉蜀黍。
我国瑶、布郎、景颇、佤崇拜谷神、景颇 族在运谷时要举行“叫谷魂”仪式、壮族 信仰禾神。传说粟的种植者稷被奉为农业 神。 树神——希腊 “突里押” 、福建台湾 “大树公”。
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源于美洲印第安人鄂古布瓦人的方言。 意为他的族类、他的亲属、他的氏族标志。 在原始社会里,以血缘为纽带的各个氏族集团 在追溯自己的远祖时,往往把他们想象为某一 类植物或动物--就是他们的图腾。图腾是他们 氏族的标志,图腾盛衰代表着本氏族的盛衰。 因此要保护图腾、崇拜图腾。
印第安人的图腾崇拜比较简单,其崇拜
原始宗教的特点
自发性:自然形成的,没有欺骗性和计
划性。
氏族性: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地域性:原始崇拜受自然地理环境限制。
山居祭山,海居祭海。
功利性:崇拜对象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第二节国家祀典
什么是国家祀典?
国家祀典就是国家宗教。宗教学上的国家宗 教又被称做“人为宗教”,这是相对于原始 宗教的“自然宗教”而言的。但是我国的国 家被纳入了国家礼乐制度,以多神崇拜为特 色,保留了较多原始宗教的特点,表现为祭 祀活动,故而称为国家祀典。
第二节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的定义
原始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
宗教,宗教学上通常称之为原始宗 教、自发宗教或自然宗教。
大自然崇拜
天体崇拜: 太阳——古埃及的拜日教、希腊的日神
阿波罗、古罗马的梭尔庙、鄂伦春族 “得勒钦”、日本的开国女神“天照大 神”。中国有羲和浴日的传说。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原始时代的岩画有人 们拜日形象,人双膝长跪,双手高举过 头顶,向太阳祈求,十分虔诚。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往往和英雄崇拜联系在一
起。一些对氏族部落有功之人、首 领、英雄或发明生产生活工具等人, 活着时受人尊敬,死后的鬼魂也受 崇拜,年月经久,他们便成为本民 族的守护神,被奉为本民族的始祖 而加以崇拜。 祖先崇拜的基础是灵魂崇拜
为什么会发生灵魂崇拜?
据斯宾塞的研究,灵魂崇拜与原始人对生命的 观念有关:(1)以活动的能力为准,他们常 把天生物当做有生命的东西。(2)物体变化 观念,云的聚散、昼夜交替、植物生长与枯委、 蛹变飞蛾、昆虫伪装成树枝等使原始人相信物 体自己会变化。 客观:人类以为自己也能变化,做梦、昏迷、 癜痫、死亡都是变化的形式。
殷商时期的国家宗教活动
先秦时期宗教活动相对突出自然崇拜的 特点,神灵的人格化倾向不明显。信仰 的对象主要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及土 地河岳等自然现象。祭祀用的物品有牛、 猪、犬等动物,还有玉器、布帛等物品。 祭祀的方式一般采取焚烧祭品的方式。
土地山川——社及河岳 殷人祭祀的重点不在天神而在地神,如 土地、河、岳之神。土地神叫社,甲骨 文中写作“土”,是封土的形状,上面 立一木条或石条,以象征社神。岳神是 指嵩山,河神是指黄河。土地、河、岳 之神可以止风降雨、避灾免害,也可以 保佑丰收、保护疆土。
圜丘祭天,配以日月星辰,方丘祭
地,配以五岳四渎。
动植物崇拜
蛇——印第安人的达科他族和肖尼
族蛇与精灵是同一个名词、台湾的 排湾人以蛇为祖先化身、摩陀罗有 蛇庙、北美洲的奥日贝人和切罗基 人崇拜响尾蛇、古希腊罗马以蛇为 医药之神。中国 传说中的“人首蛇 身”的伏羲女娲。
古埃及人牛、蛇、猫、鹰、
月亮星辰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印
度洋安达曼岛的小黑人说月亮是太 阳的妻子,星辰则是其子女。希腊 崇奉金牛宫的七耀星,该星出现才 能出海航行。南非祖鲁人称为“掘 星”, “掘星”出现方才掘地开垦。
土地山川: 地母信仰——云南巍山县的彝族,
农历正月初一祭地母 “本斯”。 菲律宾土著民族播种前要杀人祭祀 地母。孟加拉国的康德人也杀人祭 地母。
三、宗庙祭祀
宗庙祭祀是从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的,
商代时有周祭先王的制度,对历代 各王均祭礼,周代实行昭穆制度, 只祭七祖或九祖。如《礼记。祭法》 载:考(父)庙、王考(祖父)庙、 皇考(曾祖)庙、显考(高祖)庙、 祖考庙。两个远祖,称二祧。
1、帝王宗庙
周代实行等级制度,宗庙祭祀也有等级。
天子立七庙(一说立九庙),三昭三穆 (一说四昭四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 七(或九)。一祖一庙。昭穆是宗庙中 位次排列,自始祖以下,父为昭,子为 穆,依世代次序排列下去。诸侯立五庙, 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 立三庙,太祖,一昭一穆。士,一庙。
祭祀时间
周代每年冬至日;秦代三年一祭,时间 十月;汉代武帝行三年一郊之礼,第一 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 (四方帝)。成帝时改在正月上辛日, 同时祭五方上帝。唐代一年祭天四次, 明清以后天地合祀,每年孟春正月举行。
天坛平面图
2、五帝
随着春秋时期的分裂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 天被分为五方,于是就出现了五帝之说 :天 分为五方,正中是黄帝,属土,尚黄色,有 制四方之权;东方是太皋,属木,尚青色, 又称青帝;南方是炎帝,属火,尚红,又称 赤帝;西方即少 皋,属金,称白帝;北方 颛 顼 ,属水,尚黑色,又称黑帝。
者大多数是保护者而非祖先。图腾标志 是图腾柱,高三四十尺,雕刻图腾形状, 立于各家族的入口。 澳洲土著人的图腾崇拜相当复杂。崇拜 对象以动植物为多,也有少数以自然现 象为崇拜对象的。
印 第 安 人 的 图 腾 柱
澳洲土著人的图腾不是指个体而指全部
种类。不得杀伤图腾对象,只有特殊情 况,如举行宗教仪式、图腾是危险动物、 缺粮时(别无食物)才可杀伤。 不杀伤图腾的禁忌只对自己族类有效, 别族可以杀本族图腾动物为食,本族可 杀他族动物为食。
对五帝的祭祀起于秦穆公时设西畤祭白帝, 至汉高祖二年筑北畤祭黑帝而全部完成。 五帝之祭称五时迎气之祭,因在郊外举行, 故也称五郊。立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 芒;立夏,迎夏于南郊,祭炎帝祝融;立秋 前十八日,祭黄帝于邑旁中央之地;立秋, 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迎东于北 郊,祭黑帝玄冥。此礼明清废。
3、封禅
指在泰山进行的祭天地的活动。封
是在泰山顶上祭天,禅是在泰山下 的梁父山祭地。此礼在秦汉至唐宋 流行。
4、社稷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社稷原本是分开祭祀的,春秋以后便合在一 起 。一般是筑一方形大平台,上铺五色土, 按五行排列: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 黄——以象征四方。 社稷之祭一般一年举行两次,春季称春祈, 祈求社稷之神保佑谷物丰收,秋祭叫秋报, 向社稷之神报告收成并感恩。
费尔巴哈——《基督教本质》一书
中指出:宗教根源于人跟动物的区 别,而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是意 识。意识不仅是宗教的基础,也就 宗教的对象。因此宗教是“人对自 己本质的自我意识”。
费进一步指出:当人是自然人时,他的 上帝就是自然神,当人住到房子里的时 候,他的上帝也住进了教堂。假如上帝 是鸟类的信仰对象,那么鸟类眼中的上 帝肯定是长着翅膀会飞的东西。 指出了人神之间的关系,但未指出神与 社会之间的关系。
毁庙制度
将超出七祖的神主移入祧庙内,放
入石函或专门的房间,称毁庙。 遇到祫祭(合祭)时才拿出来,将 所有的祖先神主一起在太庙里祭祀。 通常是三年一祭。当然,始祖的地 位是铁定的,不能搬走。
周代的祖庙是一祖一庙,始祖庙居中,后七 或九祖庙按照昭穆左右排列,左昭庙、右穆 庙。祭祖与祭天神同,也要有尸,由孙子辈 的小孩充当。祭男祖用男童,祭女祖用女童。 如果妇从夫而祭,则用一尸。 天子宗庙的正祭一年五次:春曰祠,夏曰礿, 秋曰尝,冬曰烝,在四季孟月(第一个月) 举行。腊祭。 荐新:按时令节序将当令的新鲜蔬菜水果食 物供奉宗庙。
天帝 天帝是殷商时期的最高神,具有主管自 然世界与人事社会的功能,但非常神秘, 与殷人的关系并不亲密,人们祭祀天帝 采用的是讯问、乞求的语气,非常委婉, 祭祀日月星辰、土地、河、岳之神则口 气直白。
祖先崇拜 祖先神崇拜在商代的政治活动中占重要 的地位。商王朝从上甲到帝辛共有37个 王,除极少数以外,大多数受到隆重祭 祀。祭祀用的牺牲数量之多,祭典规模 之宏大,都是其它神无法比拟的。每当 祖先的生日和死忌及岁时节日,殷人都 要举行祭祀。
同堂异室
秦汉之际沿用七庙制度 西汉末,赤眉破长安,焚烧宗庙。东汉
刘秀将西汉12帝神主合入高祖庙,共建 12室。 刘秀死后,明帝为父建世祖庙。明帝死, 遗诏不许建庙,神主放入世祖庙的别室。 从此,昭穆各庙制度取消,改成同堂异 室。
第四章宗教信仰
第一节宗教概说
宗教的特点
宗教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意识形
态。 宗教是追求彼岸世界的“幻想的幸 福”。 宗教有严格的组织,固定的宗教职 业者和规范的礼仪。
什么是宗教?
泰勒:对精灵存在物的信仰。 弗雷泽:对超自然和超人间的权威
力量的讨好并祈求和解的一种手段 马雷特:宗教对象最好用神圣一词 加以說明,而宗教态度则是相信这 种神圣的事物能影响团体或个人的 幸福,因而将这种感情思想行为表 现 在外。
封建国家祀典——吉礼
一、祀天礼
祀天礼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
式。 殷周以来天帝的称呼也日趋繁化— —先后被称为帝、上帝、天、皇天、 昊天、皇天上帝、维皇上帝等。
1、圜丘祀天(郊祭)
斋戒沐浴、备办祭品 酢:尸用三味酒答谢 献祭者 身穿礼服 《云门》之午 燔燎(諲祀) 尸就坐、献祭:鲜血、 蝦:尸赐酒水(后世 叫饮福) 五齐(五种酒)、全 牲、大羹(肉汁)、 赐胙:尸赐牲肉 肼羹(盐菜汁)、黍 稷饮食。
其它地区
南非洲的贝专那人分鳄族人、鱼族人、
猴族人、水牛族人、象族人、狮族人;黄帝率熊、罴、虎 等与蚩尤大战。 瑶族奉狗为祖先、路巴族崩尼部落分虎 氏族和刀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