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04年度旅游工作总结和2005年主要工作打算_1

2004年度旅游工作总结和2005年主要工作打算_1

2004年度旅游工作总结和2005年主要工作打算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营销策略,积极参与各类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组织全市旅游企业先后参加了2004年中国(合肥)中东部旅游交易会、2004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精彩山水,魅力安徽”冬季旅游产品推介会和第六届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多次荣获最佳组织、路,3由市旅游协会牵头,经全市的旅行社民主协商后,拟定并共同签署了《宣城市旅行社行业自律公约》,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市场,使恶性竞价,虚假广告等违规行为明显减少,游客投诉大幅下降。

新的导游计分制管理方式的推行后,全市导游员已全面换发新型导游IC卡。

上半年,市旅游局还举办了全市《旅游统计调查制度》暨“旅游统计系统”培训班,对一线统计人员进行了新“旅游统计系统”的讲解及上网培训,使全市的旅游统计工作实现了网络实时填报。

今年,全市新审批了三星级饭店2家,二星级饭店2家,旅行社4家,目前全市三星级饭店共有10家,二星级饭店共有11家,旅行社达到26家(含2家门市部)。

此外,我局制定并下发了《宣城市旅游定点单位管理办法》,评定了8家旅游定点单位。

(七)确保“黄金周”安全度汛。

在今年的三个“黄金周”期间,为确保黄金周安全度汛,市旅游局联合涉旅部门提前准备,周密部署,指导各景点景区以及饭店开展防火、用车安全和食品卫生等多项安全检查,并多次派出检查组深入一线进行督查,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4月份,8月份,有效地提102004130向社会和有关单位发出了《宣城市旅游局机关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调查表》,根据反馈意见对机关工作进行了改进,设立了政务公开栏,把各项办事程序、办事期限、办事纪律和监督方式向社会公开,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通过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接受旅游投诉,增加了旅游投诉渠道。

局机关还建立并坚持每周学习制度,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

今年“七·一”前后,围绕《行政许可法》的学习与实施,我们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2004~2006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2004~2006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2004~2006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形势的分析与预测一 2004年中国国内旅游的发展(一)2004年恢复的极佳态势在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和其后的一段时间,由于疫情的难于把握,人们对于我国的国内旅游业其此后恢复的预测,大多并不乐观。

一般都趋向认为,我国的旅游业需要两三年才能恢复。

但是,“非典”一过,我国旅游业的恢复却出乎人们的预料。

基于2003年我国国内旅游的恢复态势,2004年年初,国家旅游局便提出颇为乐观的估计。

其原因在于,在2003年“非典”刚刚过去时,中国国内旅游就已经有了不能不让人乐观的恢复态势。

尤其是2004年的两个黄金周的统计资料,更增加了人们对恢复和发展的信心。

在2004年“五一”快要来临的时候,突然再次出现的“非典”疫情,尽管对一些准备出游的消费者产生了心理阻滞,但是2004年“五一”的国内旅游的出游和消费仍然比此前最为突出的2002年“五一”有了十分明显的增长(2003年的“五一”,正值“非典”期间,缺乏可比性)。

有关统计显示:①200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4亿人次,比2002年同期增长19.6%;实现旅游收入390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7.8%;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375元(比2002年下降了1.4%)。

②200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在全国接待的1.04亿人次旅游者中,过夜旅游者(仅限于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的)为2612万人次,比2002年同期增长16.1%;一日游游客为7801万人次,比2002年同期增长20.8%。

③不仅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北京等31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游客量较2002年同期有所增长,而且31个重点旅游城市监测的143家商业企业和140家餐饮企业,其平均收入都较2002年同期有两位数的百分率增长。

而2004年的“十一”黄金周,表现得就更突出、更有说服力。

因为“非典”刚刚过去,2003年的“十一”黄金周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增长(即,2003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接待的国内旅游者已经比2002年“十一”黄金周增长了11.5%;实现的旅游收入已经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13.1%;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99个旅游景区点门票收入已经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6.76%;31个重点旅游城市监测的136家商业企业和140家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分别也达到了18.89%和17.12%),因此2004年的“十一”黄金周的表现,就不仅仅是恢复,而更是对2003年的持续增长。

2000-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免费版

2000-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免费版

200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01年6月18日2000年,是全国各地培育和发展旅游业这个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绩的一年。

东、中、西部旅游业全面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

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451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9%,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2000年,中国入境旅游业主要指标全面增长,外国旅游者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入境旅游人数达8344.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外国人1016.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港澳同胞7009.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台湾同胞310.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22.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继续居世界第5位。

在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中,外国人809.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港澳同胞2033.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台湾同胞271.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162.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继续居世界第7位,相当于当年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6.5%。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2000年,国内旅游全面升温,呈现出出游人数大幅增长、热点地区扩张、旅游旺季前“推”后“延”的特点,并形成了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国内旅游“黄金周”,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国办发[2000]46号文件的贯彻执行,使我国假日旅游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7.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5%。

其中:城镇居民3.29亿人次,农民4.15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175.5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1%。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235.26亿元,农民旅游消费940.28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26.6元,比上年增长8.3%。

中国的老年产业扑面而来(二)—老年旅游行业才露尖尖角

中国的老年产业扑面而来(二)—老年旅游行业才露尖尖角

中国的老年产业扑面而来(二)—老年旅游行业才露尖尖角打开报刊的旅游专版,在网络上搜寻旅游信息,你会不知不觉的发现很多关于专门为老年人出游提供的旅游线路,感觉到旅行社已经对老年人“下手了”。

“最美不过夕阳红,旅游让我更从容”这是一位报名参加老年人旅行团的老年人的感慨之言。

不少六十来岁的老人忙碌了大半辈子,退休后有了充裕的时间,体力也很充沛,并且还有充裕的退休金,他们都希望在退休以后实现自己年轻时候的夙愿--走进大自然,领略不同区域的民俗风景。

更多内容请浏览《会销人网》老年人对旅游如此感兴趣,那现阶段我国老年人旅游处于什么阶段呢?我们可以通过老年人旅游产业收入、旅游人群的地区分布、旅行社对老年人旅游产业的关注程度三个方面来了解一下老年人旅游产业现状。

(一)、老年人旅游行业渐入佳境1、老年人旅游行业收入逐步提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银发旅游”市场必将越来越大,据国家旅游局相关资料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旅游业年收入超过4000亿人民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这包括老年旅游消费。

2004年老年人旅游的份额占旅游市场的20%左右,另外根据旅游行业内权威人士的预测,今年老年人旅游的份额将占旅游市场的25%以上,老年旅游收入将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上。

2、老年旅游人群的地区分布广泛老年人旅游市场的旅游人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内老年游客,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中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老年出游是老年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另外一部分是国外老年游客,从近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998年以来,在我国旅游的外国旅游者年龄结构来看,超过51岁的老年人的比例占全部来华旅游者的22.3%,仅次于商务旅游活动为主的中年组的46.5%。

3、旅行社对老年人旅游产业的关注程度逐步提升由于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绝大部分旅行社都已经关注老年旅游,他们为老年人推出专门的旅游线路,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安全的旅游生活。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2月28日2004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384亿元,增长8.3%。

第一、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2%和29.0%,分别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见表1),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1%。

表1: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比预期目标多80万人。

全年有510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亿美元。

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年末汇率8.2765元人民币兑1美元,比上年末上升2个基本点。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25718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比上年增加5256亿元,增长25.7%。

浅谈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应

浅谈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应

金融数学期中作业姓名:***专业:保险学号:********浅谈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应摘要:旅游业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现代产业。

二战以后,现代旅游业迅速崛起,60年代以来进入加速发展、高速增长阶段。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交易额最大的产业,同时旅游业也己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之一。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极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不断拓宽消费领域、扩大消费规模己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旅游经济的发展就是一种需求的不断加速和有效需求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随着旅游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旅游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旅游业与其关联产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不断提高,辐射面逐步拓宽,旅游活动可直接带动社会相关产业的投入增加。

因此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满足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的精神上的消费需求,同时能够带动GDP的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税收和外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劳动就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文化交流,加速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等。

关键词:乘数效应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旅游业通过对各个旅游地区产生效应从而影响整个国家,旅游者去目的地消费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等。

旅游者的消费的产品是由不同的企业来提供,这些企业由于旅游者的消费其产品而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解决了各地的就业问题,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旅游自身的收入、各地获得的经济收入、各地的就业以及外汇收入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使各旅游地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旅游的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04(pdf有目录)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04(pdf有目录)

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04年1季度)出版日期: 2004年05月编写说明2004年1-3月累计,我国入境旅游人数2417.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73%,比2002年同期增长5.50%。

其中:外国人329.3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46%,比2002年同期增长20.03%;香港同胞1526.7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61%,比2002年同期增长2.46%;澳门同胞482.1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0.90%,比2002年同期增长8.45%;台湾同胞78.9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66%,比2002年同期下降4.08%。

1-3月累计,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48.4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比2002年同期增长7.81%。

其中:过夜旅游者在华花费为43.92亿美元,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90.73%;一日游游客在华花费为 4.49亿美元,占9.27%。

从1998年到现在这6年时间,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培育任务已经完成,现在正发挥新的增长点的作用,下一步是要把旅游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也就是说大体上到2020年使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现在这一指标的世界平均值是11.7%)。

在目前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应规模的情况之下,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如何追求向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

旅游的深度发展,就是指追求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8355FAX:(010)68558370目 录Ⅰ 2004年1季度我国旅游业基本情况 (1)一、入境旅游 (1)(一)2004年1月 (1)(二)2004年2月 (1)(三)2004年3月 (1)(四)1-3月累计 (2)二、春节“黄金周”旅游 (3)(一)春节“黄金周” 旅游统计 (3)(二)历次“黄金周”旅游统计情况汇总 (4)Ⅱ 2003年中国入境游市场回顾 (5)一、市场规模 (5)二、市场结构 (7)(一)入境旅游人数及其构成 (7)(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及其构成 (7)(三)主要客源市场及其构成 (8)(四)各地区入境游接待情况 (9)Ⅲ 旅游业的深度发展专题 (10)一、旅游深度发展的涵义 (10)(一)旅游者的体验从表面向深入转向 (11)(二)旅游消费要平面向立体转向 (11)(三)旅游经营从单一向综合转向 (11)(四)旅游运作要从本位向合作转向 (11)二、旅游业深度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2)(一)旅游发展的长远目标需要旅游业的深度发展 (12)(二)旅游向深度发展,是旅游业现实发展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13)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8355FAX:(010)68558370(三)“五个统筹”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内涵 (13)三、如何达到深度发展 (15)(一)实行深度开发 (15)(二)建设深度产品 (15)(三)开展深度规划 (16)(四)进行深度营销 (17)(五)探索深度经营 (17)(六)创造深度消费 (17)(七)达到深度体验 (18)(八)挖掘深度价值 (18)(九)形成深度目标 (19)(十)实施深度管理 (19)图表目录图表11999-2004年历次“黄金周”旅游统计 (5)图表21980-2003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及其世界排名 (6)图表31980-2003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6)图表41980-2003年我国入境游人数的构成情况 (7)图表52000-2003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 (8)图表62003年我国10大客源国(按入境旅游人数排名)游客情况 (8)图表72003年全国各省市区接待入境游情况 (9)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8355FAX:(010)68558370Ⅰ 2004年1季度我国旅游业基本情况一、入境旅游(一)2004年1月2004年1月,受广东出现的几例“非典”个案及在亚洲一些国家爆发的禽流感影响,外国人、香港同胞及澳门同胞入境人数同比下降。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简介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简介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简要回顾sO100(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

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

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见表1)。

表1我国不同时期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增长情况(1991~2002年)注:①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50年》,人数和收入数据为时期加总数;②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1年统计公报》;③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2年统计公报》。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国家旅游局(2005年11月10日)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

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0903.82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57.3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0%和47.9%;国内旅游人数11.02亿人次,收入4710.7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26.6%和36.9%;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2885.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2.7%;旅游业总收入684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0.1%;相当于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1%,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不但全面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而且有新的突破性大发展,全年入境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0%,比2002年增长11.4%。

其中:外国人1693.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5%,比2002年增长26.0%;香港同胞6653.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比2002年增长7.5%;澳门同胞2188.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7%,比2002年增长15.6%;台湾同胞368.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9%,比2002年增长0.7%。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176.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7%,比2002年增长13.5%。

在入境过夜游客中,外国人1365.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7%,比2002年增长27.5%;港澳同胞2488.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7%,比2002年增长8.7%;台湾同胞321.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1%,比2002年增长0.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257.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9%,比2002年增长26.3%。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2004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也有大幅增长。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1.0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6.6%。

其中:城镇居民4.59亿人次,农村居民6.43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4710.7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6.9%。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3359.04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351.67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27.5元,比上年增长8.0%。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31.8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10.2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2.6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77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1.外国市场2004年,外国入境市场恢复增长,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增幅均接近或超过50%;与2002年相比,增幅亦达到两位数。

全年入境外国游客1693.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5%,比2002年增长26.0%。

——洲内市场恢复发展势头良好。

入境旅游总人数比上年增长47.8%,比2002年增长24.2%,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3.4%,市场份额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

其中:与上年相比,日本、韩国、朝鲜、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和哈萨克斯坦等市场增幅均超过或接近五成;蒙古、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等市场增幅超过20%。

——洲际市场恢复发展迅猛,市场份额较上年有所提升。

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客源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45.4%、58.0%、50.7%和66.4%;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33.6%、18.5%、27.8%和76.0%。

各主要客源国来华人数增幅都达到两位数,其中,与上年相比,英国增长45.0%、德国增长64.5%、法国增长80.1%、俄罗斯增长29.8%、美国增长59.1%、加拿大增长51.1%、澳大利亚增长53.3%。

——2004年,外国入境过夜游客在境内的平均停留天数为6.3天,人均天花费为171.06美元。

16个主要客源国2004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增长情况如下:如果图片过小点击小图看大图如果图片过小点击小图看大图2.港澳台地区市场2004年,作为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的港澳台市场蓬勃发展,入境人数均比上年增长两位数。

——2004年,香港市场入境人数为6653.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比2002年增长7.5%。

其中:过夜游客2132.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3%,占32.1%;一日游人数4521.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7%,占67.9%。

——2004年,澳门市场入境人数突破2000万,达2188.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7%,比2002年增长15.6%。

其中:过夜游客356.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占16.3%;一日游人数1831.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6%,占83.7%。

——2004年,台湾市场入境人数368.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9%,比2002年增长0.7%。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200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总计为4393.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6%。

接待量超过30万人次的有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云南、辽宁、四川、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天津、湖北、河北、湖南、安徽、河南、重庆、吉林、新疆、海南等24个省(区、市)。

广东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563.65万人次,继续居全国第一位。

——200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待的外国过夜游客总计为2441.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1%。

接待量超过20万人次的有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辽宁、内蒙古、云南、广西、黑龙江、福建、陕西、天津、四川、河北、湖北、湖南、重庆、安徽、吉林、新疆、河南等23个省(区、市)。

广东省接待外国过夜游客377.68万人次,居全国第一位。

——2004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有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辽宁、山东、云南、天津、陕西、湖南、黑龙江、四川、广西、内蒙古、重庆、湖北、河北、河南、安徽等21个省(区、市),比上年增加4个。

广东省的旅游(外汇)收入达53.78亿美元,继续居全国第一位。

按外汇收入多少排列,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情况是:如果图片过小点击小图看大图如果图片过小点击小图看大图五、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2004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超过20万人次的城市有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珠海、杭州、苏州、桂林、南京、西安、中山、厦门、天津、青岛、大连、无锡、泉州、昆明、重庆、成都、福州、黄山、宁波、武汉、沈阳等25个,与上年增加2个;另有汕头、长沙、哈尔滨、郑州、温州、承德、延边、秦皇岛、烟台、三亚、乌鲁木齐、威海、南通、济南、贵阳、海口等16个城市的接待人数超过10万人次。

——2004年,接待外国过夜游客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天津、西安、南京、桂林、青岛、大连、重庆、厦门、无锡、昆明、珠海、成都、武汉、沈阳、黄山、宁波、福州、延边、秦皇岛、哈尔滨、长沙、承德、温州、烟台、乌鲁木齐、威海、三亚、郑州等34个,比上年增加10个。

——2004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珠海、南京、苏州、厦门、天津、大连、西安、泉州、青岛、福州、无锡、中山、重庆、桂林、宁波、沈阳、长沙、成都、昆明、武汉、烟台等26个,比上年增加4个;另有南通、哈尔滨、秦皇岛、温州、汕头、黄山、郑州、威海等8个城市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

北京市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31.73亿美元,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按外汇收入多少排列,26个旅游创汇大市的具体情况是:如果图片过小点击小图看大图如果图片过小点击小图看大图六、全国星级饭店的规模和经营情况2004年,全国星级饭店的总体规模比上年有所扩大,平均客房出租率比上年也有所提高。

——到2004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0888家,比上年末增加1137家,增长11.7%;客房123.79万间,增加24.50万间,增长24.7%;床位236.66万张,增加47.89万张,增长25.4%。

——到2004年末,全国星级饭店共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27.3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7%。

——2004年,全国星级饭店的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达60.62%,比上年提高4.48个百分点。

——2004年,全国10888家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1238.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0%;上缴营业税71.07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全员劳动生产率8.57万元/人,比上年上升17.7%。

——全国5482家国有星级饭店,200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18.62亿元;上缴营业税27.33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99万元/人。

——全国外商和港澳台客商投资兴建的531家星级饭店,200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25.64亿元;上缴营业税12.2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5.39万元/人。

——在10888家星级饭店中:五星级饭店242家,比上年末增加44家;四星级饭店971家,增加244家;三星级饭店3914家,增加748家;二星级饭店5096家,增加232家;一星级饭店665家,减少131家。

——2004年全国星级饭店规模及其经营情况,具体如下:如果图片过小点击小图看大图如果图片过小点击小图看大图七、旅行社的规模和经营情况——到2004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14927家,比上年末增加1566家。

其中:国际旅行社1460家,比上年末增加96家;国内旅行社13467家,比上年末增加1470家。

——到2004年末,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424.3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各类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1017.82亿元,比上年增长55.9%;实际缴纳税金6.95亿元,比上年增长4.5%。

——2004年,全国国际旅行社共招徕入境游客834.80万人次、3502.43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59.7%和77.5%;经旅行社接待的入境游客为1412.96万人次、3548.12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57.6%和68.9%。

——2004年,全国旅行社共组织国内游客5730.72万人次、12324.87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57.3%和10.6%;经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游客为9635.94万人次、18165.08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55.8%和66.0%。

八、出境旅游情况2004年,我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市场继续蓬勃发展,出国(境)人数有很大增长。

——2004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2885.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2.7%。

其中:因公出境587.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6%;因私出境2297.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