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2年春节全国各省旅游数据

春节主要各省、各市等旅游黄金周数据1、山东省17市共接待游客1213.38万人次,同比增长20.32%;旅游综合收入87.51亿元,同比增长26.18%。
2、辽宁省共接待“滑冰雪,泡温泉”游客115万人次,同比增加15.1%;旅游总收入实现8.85亿元,同比增加20.1%。
3、天津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00.04万人次。
其中,来津过夜的北京游客达20.75万人次,旅游消费1.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22%。
旅游综合总收入达32.97亿元,同比增长10.1%,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4、四川省共接待游客2898.91万人次,同比增长19.3%;实现旅游收入105.81亿元、同比增长27.3%。
其中,省会成都市接待游客815.1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实现旅游收入28.73亿元,同比增长21.9%。
这也是四川省春节黄金周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5、春节黄金周期间,北京各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2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
实现旅游总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9.3%。
其中,外地来京游客93万人次,同比增长6.3%,旅游收入22.43亿元,同比增长12%。
北京市民在京景区游65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持平;旅游消费10.86亿元,同比增长4.3%。
全市乡村民俗游共接待76.26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收入7532万元,同比增长8%。
6、据江苏省假日办统计显示,春节7天,全省13个省辖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22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2.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与18.8%。
全省旅游住宿设施客房平均出租率65.3%,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688家旅行社共接待游客23.44万人次,增长3.5%。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5市主要旅行社组织公民出境游2.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6%。
7、广州市共接待游客909.65万人次,同比下滑9.58%;旅游业总收入58.93亿元,同比增长0.5%。
2012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精选

2012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目录CONTENT一、2012年旅游业发展概况1.国内游市场2.入境游市场3.出境游市场二、2012年国内游市场分析三、2012年入境游市场分析1.入境游市场总体概况2.入境旅游者构成分析3.入境外国旅游者构成分析四、2012年出境游市场分析五、2013年旅游业发展展望一、2012年旅游业发展概况实用文档2012年全球旅游人数达到10亿人次,再创新高。
其中,中国游客是最大的增长动力。
旅游业总收入达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三大旅游市场呈“两增一平”格局,国内、出境旅游保持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基本持平。
2012年,在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下,中国旅游行业坚持主题主线,稳中求进,为扩大内需作出新贡献,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步。
1.国内游市场: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0亿人次2012年,我国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0.0亿人次,同比增长13.6%,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1%。
2.入境游市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下降2.23%2012年,我国全年累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324053万人次,同比下降2.23%。
其中,外国旅游者2719.16万人次,同比增长0.29%;香港同胞7871.30万人次,同比下降0.81%;澳门同胞2116.06万人次,同比下降10.68%;台湾同胞514.06万人次,同比增长1.47%。
2012年,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同比增长3.23%。
其中,来自外国旅游者的旅游(外汇)收入达301.88亿美元,同比增长5.365%;香港同胞109.08亿美元,同比下降实用文档1.40 %;澳门同胞27.87亿美元,同比下降0.86%;台湾同胞6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68 %。
3.出境游市场: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6%2012年,我国全年出境旅游人数8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在欧美日等国出境旅游持续萎靡情况下,出境游以高增长率成为全球跨境旅游的领跑者。
201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3年3月18日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 深入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1],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市呈现经济稳中有进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145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0.0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172.33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4346.66亿元,增长12.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53.9:37.9。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83元,比上年增长12.4%。
图12008-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一小时经济圈”[2]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6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4%;“渝东北翼”完成1960.96亿元,增长14.5%,占全市的17.1%;“渝东南翼”完成633.26亿元,增长13.2%,占全市的5.5%。
“圈翼”人均GDP之比由上年2.16:1缩小到2.09:1。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3.12:1缩小到3.11:1。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3]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4]比上年下降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5]比上年下降0.5%。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6]比上年上涨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7]比上年上涨4.6%。
图2 2008-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单位:%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比上年增长%居民消费价格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2.6 4.7 7.1 2.20.91.9 -1.7 0.92.5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45万人,比上年增长19.0%。
2012年2季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从入境旅游收入来看, 4 月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最多,达到 43.53 亿美元,同比增 长 4.06%。最少的是 1 月份,实现旅游(外汇)收自外国旅游者的旅游(外汇)收入达
141.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 ;香港同胞
54.43 亿美元,同比下降 0.41 % ;澳门同胞 12.62 胞 29.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4% 。
3. 出境游市场: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 19%
亿美元,同比下降
7.26 % ;台湾同
2012 年上半年,出境旅游人数 3850 万人次,增长 19% ,出境旅游消费约 360 亿美 元,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2012 年第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 79.93 ,处于
度,国内游客接待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比第一季度增长
15.1% 、 4.7% 。这些指标的增
长主要得益于第二季度有清明、五一、端午
3 个小长假,今年这几个小长假所带来的旅游
人数和旅游收入相比去年同期都增长颇多,可见这些小长假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 2012 年 1-6 月份, 根据抽样调查测算, 浙江省接待国内游客 1.89 亿人次, 同比增长
接待国内旅游者 1518.95 万人次,增长 8.2% ;接待入境旅游者 39.28 万人次,增长 2.3% 。 全省旅游收入 180.87 亿元,同比增长 18.0% 。
2012 年上半年,北京共接待旅游总人数 1.03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9.8% 。实现
2012年城口统计公报2013.3--数据.文字

201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指标名称单位绝对值同比±%一、重庆市生产总值亿元11459.00 13.6第一产业亿元940.01 5.3第二产业亿元6172.33 15.6 #工业亿元5181.01 15.9 第三产业亿元4346.66 12.0 三次产业比重%8.2:53.9:37.9 二、农业肉类总产量万吨 201.20 2.5 #猪肉产量万吨 150.73 1.5 出栏生猪万头2050.76 1.5 三、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13104.02 18.0 产品销售率%97.5 -0.2点汽车产量万辆196.33 11.5 摩托车产量万辆877.51 1.4 利润总额亿元608.29 10.4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2.0 13.5点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9380.00 22.9#基础设施建设亿元2404.16 24.8 工业亿元3064.18 21.1 房地产开发亿元2508.35 24.5 五、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961.19 16.0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532.04 82.2 #出口亿美元385.71 94.5 六、财政、金融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703.49 14.5 地方财政支出亿元3055.17 19.9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19423.90 20.5 #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18934.83 19.6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亿元15594.18 18.2 #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15131.22 16.4 七、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2968 13.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7383 13.9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金融统计指标增长速度为比年初增长。
目录一、城口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二、城口县“十一五”以来主要统计数据 (20)三、201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30)城口县“十一五”以来主要统计数据指标名称单位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近五年年均增长%绝对额增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4954 5349 6597 9062 10280 117707 119112 1.2 106.11.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7062 7857 11.3#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4954 5349 6597 9062 10280 4101 4537 10.6其它参保人员保险人2961 3320 12.1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110645 111255 0.6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232695 235779 1.3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12053 12964 7.62.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220642 222815 1.0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人2053 2548 24.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人9940 14315 44.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人4691 7401 7616 7909 8560 8619 9334 8.3 5.2 城镇登记失业率% 3.64 3.89 3.97 3.59 3.03 2.79 3.00 0.21点-0.2点新增就业岗位个557 827 851 872 883 1032 2155 108.8 26.1 城乡居民低保人数人2778 3151 20502 21015 20982 18575 13548 -37.1 -9.8 #城镇低保人数人2778 3151 2978 3043 2844 2223 2204 -0.9 -7.2 农村低保人数人17524 17972 18138 16352 11344 -44.1 -10.3 农村五保供养人数人2778 2778 2831 2845 2902 2822 2822 - -0.1 十三、环境治理保护当年造林万亩 1.3 - - - 15.25 8.34 3.7 -55.6#荒山造林万亩- - - - 3.95 5.0 3.7 -26.0封山育林万亩 2.1 2.5 5.2 5.2 2.0 3.0 8.0 166.7 11.4 森林覆盖率%52.0 52.5 53.0 53.7 55.7 57.3 62.8 5.5点 2.0点治理水土流失万亩 4.2 3.0 4.4 6.4 8.6 10.2 18.6 35.8 环境质量指数%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县城空气优良天数天310 329 362 364 0.6城口县“十一五”以来主要统计数据指标名称单位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近五年年均增长%绝对额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生)‰ 5.77 5.04 6.03 5.35 4.78 5.00 7.00 0.2点0.2点计划生育率%93.91 91.38 91.8 92.9 93.1 94.9 94.1 -0.8点0.5点 7、刑事治安案件刑事立案数件254 406 621 1111 1045 894 805 -10.0 6.7 #破案数件239 294 332 557 618 620 781 26.0 23.8 治安发现受理数件256 520 501 1319 3034 3914 2927 -25.2 55.5 #查处数件218 474 484 1240 2912 3808 2885 -24.2 56.38、安全生产发生各类安全事故起18 18 14 15 19 17 15 -11.8 1.7 死亡人数人23 20 24 21 20 19 16 -15.8 -9.6 十二、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人均GDP(户籍人口)元4732 5860 8442 8608 11493 15056 16409 9.0 18.1 人均GDP(常住人口)元5766 7296 10745 11081 14763 19392 21264 9.7 18.6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7096 8921 10097 11053 12307 14202 16078 13.2 12.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075 2384 2806 3096 3681 4576 5166 12.9 16.5 #工资性收入元1053 1117 1237 1545 1725 2074 2375 14.5 17.7家庭经营收入元883 1049 1332 1166 1540 1885 2118 12.4 12.3财产性收入元24 21 13 145 121 147 159 8.2 87.0转移性收入元115 197 224 240 295 470 514 9.4 23.1 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元2580 3114 3414 3481 3871 5279 6276 18.9 16.4 #生产经营性支出元383 499 579 503 606 620 842 35.8 9.8 生活消费支出元1842 2195 2366 2442 2703 3910 4151 6.2 15.1财产性支出元- - - - - - - -转移性支出元356 419 469 506 562 749 1283 71.3 28.6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2.5 42.9 37.63 39.1 39.8 46.6 44.1 2.5点 1.3点城口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3月27日)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县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总任务和总目标,着力抓发展、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全年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2012回顾重庆宏观经济情况

1.总体经济:重庆市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占据中西部的经济中心地位。
2011重庆GDP实现10011亿元,与天津以16.4%的增速并列第一,首次进入“万亿俱乐部”,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接近6480元,2002-2010年,重庆GDP每年平均保持13%的高速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0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4.5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542.80亿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3623.81亿元,增长10.8%。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4%,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500元,比上年增长15.2%。
图1 2006-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6]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6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渝东北翼完成1710.47亿元,增长17.6%,占全市的17.1%;渝东南翼完成537.97亿元,增长16.0%,占全市的5.4%。
2.零售商业和消费需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4%。
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17.10亿元,增长18.8%;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70亿元,增长16.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894.16亿元,增长19.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21.74亿元,增长17.2%;其他行业零售额71.90亿元,增长18.7%。
图5 2006-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1.9%,通讯器材类增长48.0%,金银珠宝类增长46.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1.6%,文化办公类38.2%,家具类增长37.4%,服装鞋帽类增长33.7%,汽车类增长30.4%,粮油食品类增长3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0%。
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五、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
——2012 年, 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超过 20 万人次的城市有深圳、 广州、 上海、 北京、 杭州、 珠海、 苏州、 重庆、厦门、桂林、南京、黄山、成都、武汉、大连、青岛、宁波、西安(18 位)、昆明、无锡、泉州、福州、沈 阳、天津、长沙、洛阳、温州、中山、延边、烟台、三亚、威海、南通、太原、郑州、合肥、乌鲁木齐、长春、承
接待入境过 与上年比较(%) 夜游客 (万人 次) 12.3 11.4 -4.5 13.4 -4.9 16.3 20.3 14.6 26.8 21.0 23.4 32.5 21.6 28.0 20.7 -8.5 -9.0 26.5 15.1 27.0 11.4 18.4 21.7 28.4 16.8 -7.5 25.1 -18.5 -8.5 28.5 -12.0 3489.43 791.54 651.23 865.93 500.86 493.67 473.13 469.91 73.75 457.84 335.24 331.47 350.27 264.72 224.28 224.55 207.62 227.34 159.17 189.18 190.77 62.49 129.32 118.27 156.18 81.58 70.50 19.49 4.73 10.20 1.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广 东 江 苏 上 海 浙 江 北 京 福 建 辽 宁 山 东 天 津 云 南 陕 西 安 徽 广 西 湖 北 重 庆 湖 南 黑龙江 四 川 内蒙古 山 西 河 南 新 疆 河 北 吉 林 江 西 海 南 贵 州 西 藏 青 海 甘 肃 宁 夏
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3年9月)2013-09-26 15:42:55来源: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大中小][打印]2012年, 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发展,入境旅游市场基本持平,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增长。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7.6%;接待入境旅游1.32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2%和增长3.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8318.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4%;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15.2%。
一、国内旅游——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
其中:城镇居民19.33亿人次,农村居民10.24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6%。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17678.03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5028.19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67.90元。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14.50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91.00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19.00亿元。
二、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人数13240.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2%。
其中:外国人2719.16万人次,增长0.3%;香港同胞7871.30万人次,下降0.8%;澳门同胞2116.06万人次,下降10.7%;台湾同胞534.02万人次,增长1.5%。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772.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
其中:外国人2194.87万人次,与上年持平;香港同胞2671.00万人次,下降0.8%;澳门同胞431.57万人次,增长0.9%;台湾同胞475.04万人次,增长6.9%。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重庆市旅游局网站][日期:2013-03-11]2012年,重庆市旅游行业坚持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加速推进六大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成功创建“世界温泉之都”,集中推出“重庆非去不可”品牌和旅游精品景区形象广告宣传,切实加大境内外旅游营销力度,国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三大旅游市场呈现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0.73%(其中过夜游客6411.79万人次,同比增长20.86%);旅游总收入166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02%。
其中:入境旅游者224.2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1.6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32%和20.69%;国内旅游者2.8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576.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82%和31.09%。
通过出境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68.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58%。
(见表1)表1 2012年重庆市旅游接待及收入情况一、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国内旅游最主要的增长点是假日旅游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8806.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82%;国内旅游收入1576.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09%。
(见图1、图2)图1 2012年重庆市接待国内旅游者情况图2 2012年重庆市接待国内旅游收入情况假日旅游继续成为国内旅游最重要的增长点。
“春节”、“中秋和十一”两个黄金周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四个“小长假”全市共接待旅游者7022.67万人次,占全年全市国内旅游总接待人数的26.55%。
(见表2、图3、图4)表2 2012年黄金周和“小长假”旅游接待及收入情况图3 2012年黄金周和“小长假”旅游接待情况图4 2012年黄金周和“小长假”旅游收入情况二、入境旅游高位增长2012年在全国入境游增幅普遍下滑的形势下,我市旅游入境游逆势而上,全年以东南亚市场为主导,欧美市场为境外营销重点,其他新兴市场为补充,制定促进入境旅游的4 个奖励办法,实施境外营销计划21项,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境外旅行社签订入境旅游营销协议,强势营销长江三峡。
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224.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2%。
其中:港澳台游客71.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2%,占入境旅游者的31.95%(香港游客44.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58%;澳门游客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96%;台湾游客26.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8%);亚洲52.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31%,占入境旅游者的23.23%;欧洲40.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83%,占入境旅游者的18.24%;美洲35.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39%,占入境旅游者的15.97%;大洋洲7.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64%,占入境旅游者的3.48%;非洲2.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占入境旅游者的1.22%;其他13.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44%,占入境旅游者的5.91%。
(见图5)图5 2012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分地区比例情况入境旅游人数位居前三位的地区为:亚洲、欧洲、美洲。
入境旅游人数位居前五位的国家为: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三、出境旅游大幅增长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增强了出境旅游需求,重庆市出境旅游大幅增长,全年新增出境旅行社6家,其中新增赴台出境社2家。
通过33家出境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68.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58%,其中通过7家赴台出境社组织的赴台旅游者6.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71%。
在33家出境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中,港澳游21.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57%;出国游39.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88%。
出国游目的地国家前五位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见图6)图6 2012年出国旅游目的地前五位国家四、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一)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201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6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02%。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1576.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09%,占旅游总收入的94.86%;旅游外汇收入11.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69%,占旅游总收入的5.14%。
“春节”、“中秋”和“十一”两个黄金周,旅游收入达11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9.66%,占旅游总收入的6.97%;“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四个“小长假”,旅游收入123.87亿元,比上年增长34.41%,占旅游总收入的7.45%。
国内旅游外地游客在渝平均停留3.2天,人均天花费547.35元,一日游游客人均花费217.93元;入境游客在渝平均停留3.4天,人均天花费179.87美元。
(二)品牌创建成果丰硕。
2012年全市新增5A级景区2个(目前全市共5个),推荐评定6家五星级酒店,推荐评定7艘五星级标准豪华游轮。
新增赴台游旅行社2家,有3家旅行社获得“全国百强旅行社”称号,重庆海外旅业集团旗下的“旅游百事通”图标,被认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
1.旅行社2012年末,共有旅行社 478家。
其中:出境旅行社33家,比去年增加6家;一般旅行社445家,本年度新增45家。
2.旅游星级饭店2012年末,共有旅游星级饭店266家,比上年增加了3家。
其中:五星级19家,与去年持平;四星级55家,比去年减少1家;三星级133家,二星级58家,一星级1家。
五星至一星旅游饭店分别占旅游星级饭店总数的7.1%、20.7%、50%、21.8%和0.4%。
旅游星级饭店共拥有客房30658间,比上年减少123间,减少0.4%;床位52128张,比上年减少213张,减少0.4%;员工47001人,比上年减少101人,减少0.2%。
今年市场依法准入退出力度加大,全年共取消13家星级饭店称号。
2012年末,共有绿色旅游饭店58家,比上年增加5家,增长9.43%。
其中:金叶级36家,银叶级22家。
3.A级旅游景区2012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30个。
其中:5A级旅游景区5个,4A级旅游景区46个,3A级旅游景区44个,2A级旅游景区33个,1A级旅游景区2个,分别占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3.85%、35.38%、33.85%、25.38%和1.54%。
A级旅游景区总数比上年增加21个,增长19.27%,其中:5A级旅游景区增加2个(酉阳桃花源景区、万盛黑山谷景区),4A级旅游景区增加8个(在2012年度,酉阳桃花源景区由4A级旅游景区升为5A级旅游景区,万盛黑山谷、龙鳞石海2个景区4A级旅游景区打捆申报晋升为5A级旅游景区)。
2012年末,共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8个。
2012年末,共有红色经典旅游景区14个。
2012年末,共有“中国旅游强县”1家—巫山县。
2012年末,共有“中国温泉之乡”1家—巴南区4.旅游船2012年末,共有旅游观光船571艘。
其中:五星级及五星级标准的豪华游轮有27艘(已挂牌五星级游轮13艘)。
2012年末,经营重庆“两江游”企业3家,共有“两江游”游船7艘。
5.旅游汽车2012年末,全市有专业旅游车730辆,从事旅游包车客运的普通车有568辆。
6.旅游商品2012年末,全市有申报登记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企业247家,各类旅游商品3380余种,其中,旅游商品新品增加26种。
旅游商品企业在职人数达2.6万人,旅游商品销售总产值74.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纳税总额为6.38亿元,比上年增长36.83%。
7.高尔夫球场2012年末,全市有保利、佰富江景、上邦、巴南国际、庆隆南山、红鼎、仙女山等7.5个标准高尔夫球场。
8.温泉旅游景区2012年末,全市已建成并开业温泉景区36个,在建温泉旅游景区42个。
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授予我市全球首个“世界温泉之都”桂冠。
9.旅游青年文明号2012年末,共有旅游青年文明号83个。
其中:全国青年文明号17个,市级青年文明号66个。
(三)人才建设实现突破。
为加快推进重庆市旅游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工作,依托市内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优势,整合重庆大学旅游管理博士点的教育资源,与重庆大学共同签订“推进‘科教兴旅、人才强旅’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了重庆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启动了旅游管理博士培养EMBA、EDP项目,设立“重庆旅游紧缺人才发展资助资金”,为缓解重庆旅游高端及领军人才缺失,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2012年末,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的从业人员有33.1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与之相联系的间接从业人员达164.9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在旅游从业人员中,全市共有导游人员9844名。
其中:特级1名,高级19名,中级173名,初级9651名。
全市旅游行业职工培训量为22.2万人次;设有旅游专业的院校、旅游职高及旅游职业培训机构91所,旅游类专业在校学生5.1万人。
(四)成功创建世界温泉之都。
10月26日,经过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严格验收审核,重庆获得全球首个“世界温泉之都”桂冠,它标志着重庆温泉旅游已进入世界领先水平。
一年来,全市温泉旅游重点项目投入达101.5亿元,2012年温泉旅游接待149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
(五)重庆旅游知名度快速提升。
2012年围绕“重庆非去不可”这一主题形象品牌,策划推出了“百万市民游乡村暨重庆非去不可十大旅游创新奖评选”活动,成功举办了“2012中国旅游日”重庆宣传周活动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
“重庆非去不可”旅游品牌形象广告荣获了“2012城市旅游品牌推广最佳创意大奖”。
(六)精品景区建设显现成效。
全市签约了一批旅游招商项目,全年共与海内外投资商签订旅游招商项目127个,签约总金额2253.64亿元。
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投入达340.27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六大精品景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5.77亿元,同比增长78.57%,景区品质和品位整体提升。
全年六大精品景区共接待517.63万人次,同比增长7.78%。
(七)长江三峡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近年来,通过六大精品精心打造,长江三峡旅游带建设全面提速,同时加大三峡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和市场秩序整顿,开展“新三峡·新邮轮·新体验”主题营销活动,集生态人文景区、旅行社、游轮三位一体国际黄金旅游带渐具规模,长江三峡旅游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012年,长江三峡豪华邮轮旅游总人数为49.26万人次,同比增长5.3%,其中与重庆旅游营销中心签约游船共接待游客33.5万人次,同比增长29.5%。
(八)产业融合深入推进。
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一统三化两转变”的总体战略,实施旅游扶贫攻坚计划,推动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全国首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试点单位”,将《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区旅游发展规划》列为国家旅游局重点支持的规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