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沟通你我的连心桥

合集下载

架起家校合力的连心桥

架起家校合力的连心桥

架起家校合力的连心桥作者:丘雁云来源:《师道(教研)》2022年第06期家校合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校合作的形式和途径很多,家长会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形式。

笔者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简述如何有效地开好家长会。

一、目标要明确会议的召开应该有一定的目的,尤其是家长会,要在非工作时间召开。

会议召开前,学校要确定主题,明确本次家长会的目标任务、预期效果。

学校集中开家长会的机会难得,学校和教师要把握好机会,达成预期的目标,所以会议前要做好规划,切忌漫无目的,随心所欲。

二、准备要充分开好家长会,准备很重要。

家长会的准备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学校的目标,制定好班级的主题和目标任务;二是充分了解班级和家长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特点、家长特点、家委会组成情况、班级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家长沟通的难点、问题点等,灵活选择会议的内容和组织的形式;三是会议的内容要充分准备,做到了然于胸,展现教師能力和魅力,建立教师威信;四是会议的组织形式要提前构想,做好预演。

组织形式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要提前做好安排。

三、形式要新颖家长会的形式要结合会议的主题和班级实际灵活组织。

从座位结构的组成看,会议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班级授课制形式,适合宣讲、介绍为主的家长会;二是圆桌会议的形式,适合家校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分享教育经验、倾听家长心声等主题的家长会。

为了营造更加和谐、宽松的会议氛围,还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茶水、水果、点心等,这种形式有利于拉近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增进沟通、了解,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三是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会议的主题和内容,在涉及到方案的商讨、制定,需要征集家长的意见、建议时可以考虑采用这种形式;四是视频会议的形式,因为疫情的影响,视频会议越来越常用,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学校、班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用。

四、沟通要真诚家长会是家校沟通交流的重要形式,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构筑家校共育“连心桥”

构筑家校共育“连心桥”

构筑家校共育“连心桥”怀揣目标,我们走在了研究和实践的道路上。

无锡市天一第三实验小学2019年独立建制,学校以“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始终站在发展“人”的立场,既根植传统,又放眼未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思想,凝聚各方力量创设一个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积极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家校成长共同体”,通过开办“智慧父母学堂”“致远家长课堂”“家庭养真心育坊”“致真书香家庭”等丰富多彩的家长家校活动,用真心和诚意“投家长所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效,学校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家长学校”。

一、健全机构,明晰责任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创建好“家校成长共同体”的依据,完善管理制度是促进协同育人的有力保障,为了切实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我们进行了系统地筹划,制定了章程、制度等;有计划地培育育人队伍,提升老师们的育人指导能力;期初,学校将“家校成长共同体”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并有教学设施和办学经费的保障。

为了使家校共育更有序、更有效,我们还健全了以校长室为领导,有行政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家庭教育指导师专家、心理咨询师专家团等构建成家庭教育的组织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校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

现在的“家校成长共同体”工作网络健全,领导班子力量雄厚,大家根据工作要求,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二、创新途径,协同育人传统的家校沟通,总以教师汇报,家长聆听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给了家长一种距离感,台上教室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是引得家长方案。

这种情感上的距离,心理上的排斥注定了家长会的效果不甚明显,家长会成了家校双方不得不面对的“痛”。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在家校活动形式上花了心思。

可以说,一次次家长学校活动形式的改变,都体现了我们育人者的匠心,都是为了切实提升“家长成长共同体”的实效性,都是把学生放在生命成长的正中央。

1.设立“智慧父母学堂”——引领智慧促提升我校领导班子共同组织了“智慧父母学堂”启动仪式,并创新实施“智慧父母学堂”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如何搞好家园共育

如何搞好家园共育

如何搞好家园共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长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的指导对象,还是我们的管理力量。

我们既创造条件为家长服务,也引导他们科学家教,更利用他们的资源和力量督促、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师生的成长和幼儿园的发展。

一、构建家园共育的连心桥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环境,这两大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

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绝不是其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家长有幸在教育孩子方面增加了专业的合作者。

因此,我们教师更殷切地希望各位家长能直接参与到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中来。

我们的老师,则不能只要求家长去做什么,而要立足于希望家长和自己合作做些什么,要让家长和老师一起构建家园共育的连心桥,使孩子们在爱的阳光下尽享爱的甘甜,让幸福人生在家园的共同引领下启航。

愿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切磋,在“互动”和“求索”中去共同推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挖掘家庭资源,促进家庭互助合作帮助家长自主建立家庭俱乐部,使家长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资源和力量,改善独生子女孤单的生活环境,创造家长间交流、互动学习的机会。

在家长实施家教的过程中,我们为其寻找家教同盟,支持携手合作,见仁见智中渐行渐远,因现在的家庭工作压力大,家庭与家庭间的互动少,独生子女生活寂寞、枯燥、单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为了给孩子和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成长环境,我们鼓励老师和家长自主建立家庭俱乐部,改善独生子女无玩伴的生活环境,创造家长间交流、互动学习的机会。

三、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各种活动幼儿园会常常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所组织的一些活动,如节日的欢庆活动、家长老师进课堂的活动、各类亲子活动等,有时开展某些教育活动也欢迎家长参与,家长应力争参加上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可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和发展水平,从中发现许多在家中看不到的情况,知道孩子的优点和各方面能力,同时也可看到孩子的差距与不足,从而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更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与幼儿园配合教育。

家校连心桥家长心得

家校连心桥家长心得

家校连心桥家长心得孩子上学这事儿,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那都是一场“大战役”。

而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这座“连心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亲子运动会。

那天阳光特别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原本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普通的活动,去凑凑热闹,给孩子加加油。

可没想到,这次经历让我对家校合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天一大早,我和孩子就兴奋地赶到了学校操场。

操场上已经热闹非凡,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我看着自家孩子那股子兴奋劲儿,心里也跟着乐开了花。

活动开始了,第一个项目是亲子接力跑。

我和孩子站在起跑线上,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当哨声响起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孩子像一支小箭一样冲了出去,我在这头焦急地等待着,心里不停地喊着:“宝贝,加油!”终于,孩子把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里,我撒开腿就跑,耳边只听到呼呼的风声和周围家长们的加油声。

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种为了目标全力以赴的感觉真好。

接下来的项目是拔河比赛。

这可真是个考验团队力量的活儿。

我们家长和孩子们站成一排,脚顶着脚,身子往后倾。

比赛开始了,大家一起喊着口号:“一二,一二!”我感觉自己的脸都憋红了,手也被绳子勒得生疼,但看到孩子们那认真的模样,我咬着牙坚持着。

在这场拔河比赛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力气虽然小,但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有的家长平时看着文质彬彬的,这会儿却像个大力士一样。

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那种团结的氛围真的让人感动。

还有一个项目是亲子跳绳。

这对于我和孩子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俩平时在家很少跳绳,配合也不默契。

一开始,总是我跳快了或者孩子跳慢了,绳子总是被绊住。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慢慢地,我们找到了节奏,能连着跳好几个了。

孩子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在整个运动会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他们在一旁组织着活动,为孩子们加油鼓劲,还要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安全。

家校连心桥

家校连心桥

一个星期又在教师和孩子匆忙而又充实的脚步中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有奋进的脚步,共同的努力,也有一些教育的总结,写出来与您共享飨。

一、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增设了写字课,伴着悠扬动听的古筝曲,孩子们“正襟危坐”坚持三个“一”的写字习惯,如今半个学期过去了,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您看教室后墙上那娟秀的字迹就是“曹家宁、万佳荣”同学的杰作,配之以张泽恵、宋添恵、袁丽敏的精美图画,板报的水平可由此窥见一斑,让我们共同期待我们的孩子有长足的进步。

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在写字课上不是钢笔不出水,就是钢笔不得劲,用中性笔代替,磨磨唧唧影响书写进度,希望能给孩子买一支好用的钢笔,就像在战场上,优良武器能增强士兵必胜的信心。

二.最近两周,总有回家的孩子打电话问作业,不只语文,还问数学。

希望家长您能关注沟通栏,我也会在班会后督促孩子互相检查。

另外作业数量不多,建议家长不要陪孩子写作业这样做的原因可能: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不相信自己,即不相信儿童的本能是自爱和上进,要适当使用逆向思维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

您检查完成与否即可。

三、表扬上周袁丽敏同学为班内带来了洗衣粉,高子浩带来了半瓶洗洁精,对这些热爱班集体的同学特提出表扬,同时也感谢两位同学的家长支持我的工作。

四‘温馨提示:1近来由于打预防针、交医疗保险、订杂志缴费,一些同学的零花钱不够了,希望返校时能带来。

2、上次返校时有两位同学迟到了,希望大家能以此为戒,周日不要迟到,因为我们来了后就要正式上课,耽误了功课需要抽时间才能补起来,不妨从家里早走半小时。

3天气渐冷,孩子洗完澡从浴室出来需要穿睡衣或浴袍,请没有带睡衣或浴袍的同学下周带来,另外洗澡时需要穿凉拖鞋,没有的同学下周带来。

五作业: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反映父爱或母爱的日记。

·吴老师2011、11、17。

家校手牵手教育心连心学生感言

家校手牵手教育心连心学生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学校度过了几个春秋。

在这期间,我感受到了家校合作的力量,体会到了教育心连心的温暖。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我对家校合作的感激之情。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

他们是我人生中最坚实的后盾,是我成长道路上最温暖的阳光。

自从我踏入学校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关注我的学习,关心我的生活。

他们每天晚上都会陪我一起复习功课,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鼓励我,给我信心。

正是他们的关爱和支持,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

他们是我人生中的导师,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他们不仅传授给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他们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耐心地解答我们的疑惑。

在我遇到挫折时,他们总是鼓励我,让我勇敢地面对困难。

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家校合作,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家校合作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学校和家庭携手共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以下是我对家校合作的几点感悟:一、家校合作,拉近了家校距离在过去,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了解不多,家校之间的沟通也不够密切。

而如今,家校合作使家长更加关注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家长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拉近了家校距离。

二、家校合作,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家校合作,使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家长则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孩子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家校合作,提高了教育质量家校合作,使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为孩子的教育付出努力。

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四、家校合作,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校沟通经验交流发言稿

家校沟通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XX学校XX年级XX班的班主任,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校沟通的经验。

家校沟通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建立信任,搭建沟通桥梁1. 尊重家长:在沟通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家长,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无论家长提出的问题多么棘手,我们都要耐心倾听,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尊重。

2. 诚实守信: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做到诚实守信,不夸大、不隐瞒。

对于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如实反映,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3. 沟通频率:定期与家长沟通,如每周、每月或每学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这样可以避免家长因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焦虑和担忧。

二、关注学生,共同成长1. 关注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在沟通中,要充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 关注学生的成长:家校沟通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

我们要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沟通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

家长和老师要携手共进,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家校合作,共育英才1. 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家校合作要明确教育目标,家长和老师要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2. 共同参与学校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 共同解决教育问题: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共同面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

四、优化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效果1. 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利用微信、QQ等现代通讯工具,方便快捷地与家长沟通。

在沟通时,要注意言辞礼貌,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言。

2. 家访:定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增进感情。

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工作总结5篇

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工作总结5篇

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在现代教育领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提高教育质量,我校积极架设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本篇工作总结将围绕我校在沟通方面的具体措施、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展开,旨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1. 建立完善的家校沟通机制我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微信群等方式,为家校双方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

同时,学校还设立了家长接待日,专门接待来访的家长,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关切。

2. 强化家校合作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积极倡导家校合作。

通过举办家长进课堂、亲子活动等活动,增强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和理解度,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教育体验。

3. 提升沟通效果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我校在沟通方式上进行了创新。

例如,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以便针对性地改进学校工作。

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三、工作成效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校在架设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

最后,通过不断优化沟通方式和方法,我校在提升沟通效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尽管我校在架设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存在误解和偏见,这需要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解释;另外,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学校需要不断创新沟通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针对这些挑战,我校将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关切,消除误解和偏见;其次,学校将密切关注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新时代的沟通方式和方法;最后,学校将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共育,沟通你我的连心桥
西官庄学校李冰家校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嚼不烂的老话题,也是现代学校走向开放办学,提高育人效应的一个耐琢磨的新课题。

传统的家校关系,往往是单向的,大都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诉求,如“老师,能不能给我们的孩子换一下座位,因为我们想让他坐在靠窗的,前面一点的”,不少班主任经常为这样的“家长需求”而烦恼。

传统的家校关系,又往往是家长对校方的请求,如“我们家委会建议更换数学老师,想请学校安排一个更好的”,不少校长时常为此无奈。

那么,在推崇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技术的今天,家校关系究竟应当是怎样的呢?
我校家校合作共育学生放在开放办学的高度,在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上有所作为,家校双方尝到了携手育人的好滋味。

家校联系卡:实现教育的“无缝衔接”
现代学校,已不能关起门来埋头搞教育。

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技术的通达,已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创造了物质条件,而共同培育一代新人需要学校和家庭在更大程度上的“趋同”配合的主观意识,家校信息必须完整、有效地“对流”,从而实现家校教育的“无缝衔接”。

我们学校通过家校联系卡每周收集学生在家中表现,家长建议,同时把学生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把我校最新开展的活动呈现给家长。

家访:最朴实而有效的沟通方式
传统的家访仍然是我班家校共育的主要方式。

在开学前,我冒着酷暑逐一对学生进行家访,开朗的性格、和蔼的笑容、朋友似的交流让孩子亲近了老师,老师对学生和家长及家庭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开学后,每周四定期家访,一辆自行车伴随我走过一条条小巷,和一个个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个家访日记本记录了一个个孩子成长的足迹。

在我班,家长能通过短信、QQ留言等多种方式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老师也会利用家长放学接孩子的机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哪些方面做的真棒,哪些方面还要加把劲。

我班还提供了“家教心得”这样一个平台,让家长们可以相互交流育儿心得。

一位家长说:“我通过听李爽的妈妈怎样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教育经验,回家之后在自己孩子身上进行尝试,收获很大。


家校共育“合力”:家长会初显成效
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家长会”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我班不仅定期组织家长会,同时还请来了教育专家传授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知识,让每位家长都受益匪浅。

学校为了学生和家长都能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做足了功课。

家长会,是我向家长传到班级管理育人方式的平台,同时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班级管理与孩子共同成长。

定期举办的“家长学校”,让专家、老师、家长能坐在一起探讨孩子的学习问题、教育难题。

一位家长说,通过4次的“家长学校”讲座课程,让我从迷茫走向了成熟,刚开始,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好一个
高年级小学生的妈妈,我该注意些什么?该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对学习充满热爱?该如何管理和计划他的学习作息时间?该如何调整我们周末的学习计划?该如何端正家长的态度?这一系列问题通过讲座之后都迎刃而解了。

“家校联合委员会”的建立,为家校良好沟通和发挥合力架设了桥梁。

在学校领导向大家介绍设想以及学校活动的安排后,家长群策群力积极想办法帮助学校、班级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做些问卷调查了解家长们的家庭教育的需求,以方便家长们能自发组成友好结对,帮助那些想配合校方工作,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长们。

在家校共育方面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我深知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最后,我想用一首小诗中的片言做为本次发言的结尾:这里是我们远航的港湾/这里是我们起飞的机场/我们尽情享受成长的快乐/我们站在岁月的窗前把未来展望/知识是我们腾飞的羽翼/理想和信念是我们划行的双桨/只要我们胸中拥有朝阳/成才的道路将越来越宽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