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探索性主题活动设计:《风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想想、议议、编编心情预报,帮助幼儿理解和体验别人的情绪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互爱、互助情感。
活动准备:大电视一台,猴子玩具一只,背景图一幅,小鸟、小兔、绵羊、松鼠、梅花鹿、小鸭动物图片,猴子、大象、青蛙、刺猬的心情图各一幅。
活动流程:引发兴趣—理解体验—发散思维—说心情—画心情。
活动过程:一、与幼儿谈天气,引发兴趣,提出主题1、谈话师:“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鹿老师准备明天带大家去森林王国,好不好?”幼:“好、”师:“就是不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孩子稍微讨论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呢?”(引导幼儿说出天气预报)师:“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播报的,谁能来模仿一下?”(鼓励幼儿大胆模仿,教师给予肯定。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电视台的阿姨是怎样播报天气预报的,好吗?”(视频天气预报)2、播报天气预报。
提问:“刚才播报了哪几种天气情况啊?”3、你还知道哪些天气情况?(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天气图示、幻灯片)小结:天气情况真是千奇百怪,通过天气预报我们就能预知明天的.天气情况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4、明天到底是什么天气,让我们来看看天气预报(播报天气预报晴天)师:“通过刚才的天气预报,我们知道明天是个晴天,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出发去森林王国吧!(播放轻快音乐拍手)二、通过听听、想想、说说心情预报,帮助幼儿理解他人情绪1、配班老师(手偶):“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森林王国,请欣赏森林王国的特殊节目—心情预报。
”2、请配班老师播报心情预报:“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森林电视台的主持人机灵,现在播报心情预报,今天森林里大部分小动物心情晴天,只有狮子心情雨天,并伴有八级脾气。
心情预报播报完毕,谢谢大家收看,再见!”提问:1、刚才的心情播报是怎么播报的?主持人先说了什么,又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小结:对了,主持人先问大家好,并和大家打招呼,然后介绍小动物的心情,最后有礼貌的和大家说再见。
大班主题教案《风的奥秘》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风的奥秘》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
2. 学习用各种感官观察风,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风的特点和作用。
4. 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观察结果。
二、教学内容:1. 风的基本概念:介绍风的定义、产生原因和作用。
2. 感官观察风: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风的存在。
3. 描述风的特点:学习用形容词和动词描述风的大小、方向、温度等。
4. 风的作用:了解风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 合作分享:分组进行观察活动,分享观察结果,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感官体验材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风的概念。
2. 讲解:用图片、视频等教具介绍风的基本概念。
3. 感官观察:让学生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观察风的存在。
4. 描述风的特点:引导学生用形容词和动词描述风的大小、方向、温度等。
5. 风的作用:讲解风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6. 合作分享:分组进行观察活动,分享观察结果,培养合作意识。
7. 总结:总结风的特点和作用,强调观察和合作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然界中的风,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课堂表现评价他们对风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科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风的力量,例如吹灭蜡烛、风力发电等。
2. 绘画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他们心中的风。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风,体验风的特点和作用。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有关风的视频、图片等资料,用于教学讲解和展示。
2. 图书资源:收集有关风的故事、科普书籍,供学生阅读。
3. 感官体验材料:如风铃、吹塑纸等,让学生亲手感受风的力量。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主题活动:《风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主题活动:《风的奥秘》今天,我们幼儿园的大班小朋友又要开始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啦!这次的主题是《风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风的力量和美丽吧!我们来到了一个宽阔的草坪上。
老师拿出了一个小风扇,轻轻一吹,微风拂面,真是舒服极了!我们小朋友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风给我们带来的感觉。
风可以轻柔地抚摸我们的脸庞,也可以猛烈地吹动我们的头发。
我们要学会感受风的存在,才能更好地欣赏它的美丽。
我们来到了一个大树下。
老师拿出了一个小纸片,把它放在了树枝上。
她轻轻一吹,小纸片就飘走了!原来,风可以把小纸片吹得飞起来。
我们小朋友都惊叹不已,纷纷表示想要试试看。
于是,我们轮流站在树下,试图用风把小纸片吹走。
虽然一开始不太成功,但经过几次尝试后,我们终于掌握了诀窍,成功地让小纸片在空中飞舞起来。
这让我们感受到了风的神奇力量。
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河边。
老师告诉我们,风还可以把水吹起波纹。
我们看着河面上荡漾着的波纹,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还试着用手指去触碰水面上的波纹,感受到了水的流动和风的力量。
这时,有一位小朋友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风吹过水面时会形成波纹呢?”老师笑着回答说:“这个问题很有趣哦!我们回家后可以一起上网查资料,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我们都觉得这个主意太棒了!我们来到了一个花坛前。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朵,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老师告诉我们,风可以让花朵随风摇曳,展现出它们的美丽姿态。
我们看着那些在风中摇曳的花朵,仿佛看到了一群跳舞的小精灵。
这时,有一位小朋友突然想到了一个诗句:“风儿起兮白云飞,草木摇兮花自开。
”大家都为他的才华喝彩!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小朋友不仅感受到了风的神奇力量和美丽姿态,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们知道了风是如何形成的,也了解了一些与风有关的成语和俗语。
比如说“乘风破浪”、“刮目相看”等等。
这些成语和俗语都是与风有关的,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风的意义和价值。
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自然现象》的第二节《风的奥秘》。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风的概念、成因、作用以及风的等级,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学会观察和描述风的存在,了解风的作用及影响。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风的概念、成因、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风的存在,以及理解风的作用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纸张、树叶、小型气象站设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观察风车转动、树叶飘动等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具,讲解风的概念、成因、作用,引导幼儿思考风对生活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风的现象,并在画纸上用彩笔画出风的存在。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分发气球、纸张等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小风车,观察风车在不同风力下的转动速度。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风的现象,记录在画纸上,并尝试用画笔描绘。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概念、成因、作用。
2. 风的等级及对应的风速。
3. 观察风的现象及环保意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风的现象。
作业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风的现象,记录在画纸上,并用画笔描绘。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风的现象,如实记录在画纸上。
2. 作业题目:制作小风车。
作业要求: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与家长一起制作小风车,观察风车在不同风力下的转动速度。
答案:根据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描述风车转动速度与风力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亲身体验风的存在,有助于幼儿对风的概念、成因、作用的理解。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具体内容为第四章“自然现象”中的第三节“风的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概念、风的形成、风的力量、风的作用以及风的利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风的概念,了解风的形成、力量、作用和利用。
2.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风的现象,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感受风的存在,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概念、风的形成、风的力量、风的作用。
难点:风的形成原理、风的力量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纸张、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电风扇吹动纸张、气球飘动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风的存在,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风的概念:教师讲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
(2)风的形成: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讲解风的形成原理。
(3)风的力量:教师展示风的力量,如吹动风车、气球等。
(4)风的作用:教师讲解风的作用,如散热、传播种子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风能推动哪些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实验验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风对不同物体的作用,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奥秘风的概念:空气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风的形成:空气流动原因风的力量:吹动物体、影响气候等风的作用:散热、传播种子等2. 实验结果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风现象,记录下来,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示例:今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树叶在风中飘动。
风的作用是让树叶进行光合作用,帮助植物生长。
2. 课后拓展:了解风能的利用,如风力发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探究、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风的奥秘。
课后反思如下:1. 学生对风的概念、形成、力量和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教案一、主题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二、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能够观察和描述风的现象,体验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主题活动内容:1. 风的形成:介绍风的概念,解释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观察风的现象:带领幼儿观察风的作用,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3. 风向和风力的变化: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幼儿体验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4. 制作风向标:教幼儿制作风向标,观察并记录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5. 探究风的利用:介绍风能的利用,如风力发电等。
四、主题活动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验材料等。
2. 环境:户外活动场地。
五、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风的现象,激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 风的形成:讲解风的概念,让幼儿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3. 观察风的现象: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风的作用,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4. 风向和风力的变化:进行实验和游戏,让幼儿体验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5. 制作风向标:教幼儿制作风向标,观察并记录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6. 探究风的利用:介绍风能的利用,如风力发电等。
7.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风的奥秘。
8.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风力发电的实践活动,加深对风的利用的理解。
注意事项: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安全,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确保幼儿不受风力的伤害。
六、主题活动实施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风的各种现象,引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 风的形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讲解,向幼儿介绍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让幼儿初步了解风的概念。
3. 观察风的现象: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观察风的作用,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风的存在。
4. 风向和风力的变化:进行风向和风力变化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感知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教案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学习用多种感官感知风的存在,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掌握简单的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4.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主题活动内容:1. 风的定义: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 风的感知:用感官观察和描述风的特点。
3. 风向和风力的判断:学习简单的风向和风力判断方法。
4. 风的利用:了解风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5. 风力小实验:制作风力玩具,体验风力带来的乐趣。
三、主题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故事、儿歌等形式,引导幼儿对风产生兴趣。
2. 探究活动: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风的特点,用感官感知风的存在。
3. 实践活动:指导幼儿制作风力玩具,了解风的利用。
4. 总结分享:组织幼儿交流探究心得,总结风的特点和利用。
四、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周:风的定义、风的感知2. 第二周:风向和风力的判断3. 第三周:风的利用、风力小实验4. 第四周:总结分享、主题活动延伸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风的基本概念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3.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幼儿对风力玩具的制作和使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风的形成、风向标、风力玩具等。
2. 视频:风的形成过程、风力发电等。
3. 教具:风向标、风力玩具制作材料等。
4. 户外活动场地:观察风的环境。
七、教学活动步骤: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回顾对风的认识。
2. 探究活动: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风的特点,用感官感知风的存在。
3. 实践活动:指导幼儿制作风力玩具,了解风的利用。
4. 总结分享:组织幼儿交流探究心得,总结风的特点和利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户外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制作进度和需求,给予适当帮助。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风的奥秘》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定义与形成、风的分类、风的作用、风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安全防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风,掌握风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思考与探究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在风灾来临时进行自我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的形成原因、风的作用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重点:掌握风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风,培养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实验器材(气球、风车、纸张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风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什么是风?风是如何产生的?2. 新课导入(10分钟)①讲解风的定义与形成原因;②介绍风的分类及特点;③展示风的作用,如:吹动风车、使国旗飘扬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①通过PPT展示风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幼儿思考风的好处与坏处;②讲解如何在大风天气下保护自己,如:远离广告牌、避开高楼等。
4. 实验探究(10分钟)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气球在风吹动下的变化;②制作风车,感受风力与风车转速的关系。
5. 随堂练习(10分钟)①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风,并描述其特点;②讨论在遇到大风时如何保护自己。
①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风的基本概念及安全知识;②布置作业,激发幼儿对风的进一步探究。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与形成2. 风的分类与特点3. 风的作用4. 风对生活的影响5. 安全防护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风,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奥秘。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2. 加强安全教育,让幼儿学会在遇到大风时如何保护自己;3. 课后可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风的现象,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大班探索性主题活动设计:《风的奥秘》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杨柳活动背景:
江南早春的天气,就象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白天的气温很高,到了晚上却又突然刮起大风来,气温也骤降。
一大早小朋友们到了幼儿园,议论纷纷,彭娟说:我看见迎春花的花瓣被风吹到了地上;蒋紫堇说:大风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又要重新打扫了;竟竟说:今天有点冷,妈妈又给我多穿了衣服……从孩子的话中,我发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去感受风,引导他们把有关风的内容与每天的天气记录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风的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在幼儿探究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
关于风,幼儿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通过实验来证明风的存在、风的大小、风的方向,甚至可以尝试着用常见的工具制造风。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遵循幼儿的探究过程,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充分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学会自主的收集信息(书上、
光盘、网上,或问自己的家长),并自己想办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在一系列"探究风"的活动中,使幼儿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自己制造风;
2、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在探究的过程中细心、专心,并以客观的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4、和同伴能协调配合,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每日记录天气预报,并着重关注风的内容;(2)根据风力的不同,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录;(3)事先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请家长予以配和2、物质材料的准备:
(1)每组一块分类板:(如图)微风大风看感受(2)吹风机、扇子、垫板、打气筒、纸板、书、气球、风车、鸡毛、棉花、小纸船等(3)笑脸与生气的脸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教师: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天气情况。
那么,谁来向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两天的天气情况呢?(幼儿发言)教师:谁说的好?为
什么?他们说了哪些内容?(幼儿回答)二、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教师:在关于风的记录里,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讨论)风级说明了什么?(风有大小,风力也不同)这两天是几级风?(幼儿回答)风级小的是微风,级数大是大风在微风和大风里,你都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幼儿发言)(出示分类板)请幼儿将自己的图画记录进行归类,要求幼儿之间互相讨论后再分类幼儿归类、集体检查教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究判断风的方向教师:今天是北风,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到户外观察、感受)教师:你是怎么用自己的方法来判断风向的?(幼儿发言)风有方向,风的方向叫风向四、尝试制造风的方法教师:风能和我们做游戏?谁有好办法让活动室里有风?
(幼儿动手操作产生风的方法)五、讨论风的利弊教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制造了风,那你们喜欢风吗?为什么?(幼儿讨论)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收集有关风的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风。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