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五 微、六鱼、七 虞、八齐教学设计
四年级国学《八齐》教学设计

四年级国学23课《八齐》教学设计多巴中心校丹麻寺小学:张雪莲一、教材分析:声律启蒙中的对子工整、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诵读中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诗词技巧、了解一些典故外,还能熏陶学生的品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设计思路:熟读——美读——理解和感悟——尝试学写(在各种节奏中读、诵、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诵读《八齐》,达到熟读成诵。
2、认识“犀、欹、霹雳、霓、骢”等字。
3、了解《夷齐让国》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
4、感受对子的韵律,尝试说、写“齐韵”的词语或句子。
2、过程与方法:1、故事导入2、品读解意3、拓展延伸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古人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
三、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韵律的诵读、四、教学难点:理解对子大意,学说写对子。
五、教学准备:动画故事视频。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结对子游戏:师生结对子复习《七庚》内容。
二、故事导入:视频播放《夷齐让国》的故事:要求:你觉得伯夷和叔齐为什么要让国?这样做,你觉得怎么样?三、诵读韵文。
1、初读识字(1)、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读通顺,不会的多读几遍。
(2)、同桌读:要求:互相指正,做到流利、有感情。
(3)、齐读:要求:声音洪亮,读得流利,有感情。
教师指导认识“犀、欹、霹雳、霓、骢”等字(4)、找韵脚:要求:自己先找,然后同桌互补,最后展示,教师板书。
(5)、教师范读:要求:做到字正腔圆、有节奏、有韵味、声音洪亮。
(6)、学生彷读:要求:做到字正腔圆、自己配有节奏、有韵味、声音洪亮。
2、熟读成诵(配乐诵读或自己加节奏诵读)(1)、在小组里开火车读,自己加节奏诵读。
(2)、小组展示:组员统一节奏。
(3)、尝试背诵:自己先试背,在集体交流,并鼓励学生。
3、美读韵文(1)、老师范读(配乐打着节奏读)(2)、师生间、学生间、同桌间引读,对读(配乐、打着自己喜欢的节奏)。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声律启蒙》。
-学生能够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 学生能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 学生能够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背诵、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 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让学生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 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 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
2. 教学难点 - 理解《声律启蒙》中的一些生僻字和典故。
- 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 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和节奏。
- 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2. 讲解法 -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中的一些生僻字和典故。
-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3. 分析法 - 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中的一些诗句的含义和意境。
- 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4. 比较法 -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与其他诗词的异同。
- 通过比较,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5. 归纳法 - 通过归纳,让学生总结《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理解其语言特色和文学价值。
2. 通过学习《声律启蒙》,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声律启蒙》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章:解析《声律启蒙》中的声韵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古汉语的声韵知识。
3. 第三章:分析《声律启蒙》中的对仗技巧,培养学生对对仗艺术的欣赏能力。
4. 第四章:解读《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妙。
5. 第五章: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声律启蒙》风格的诗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声韵规律和对仗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感受其语言魅力。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步:讲解《声律启蒙》中的声韵规律,让学生初步掌握古汉语的声韵知识。
4. 第四步:解读《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妙。
5. 第五步:布置作业,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声律启蒙》风格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表现等。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诗句创作和对《声律启蒙》的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声律启蒙》的试题,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声律启蒙》原著及其注释本。
2. 参考资料:有关《声律启蒙》的研究论文、评论等。
3.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声律启蒙》的相关内容。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与《声律启蒙》相关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云、雨、雪、风、花、鸟、虫、鱼”等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讲解、讨论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现象和动物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课文内容等。
2.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自然现象和动物。
提问学生: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些自然现象和动物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叫做《声律启蒙》。
2. 讲授新课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认读。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深入探究教师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自然现象和动物的?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现象和动物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然环境和动物?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和动物的意识。
4. 拓展延伸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5. 课堂小结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云、对、雨、雪、风、花、鸟、虫”等生字。
学生能够理解和背诵《声律启蒙》的部分内容。
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字的含义。
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云、对、雨、雪、风、花、鸟、虫”等生字。
理解和背诵《声律启蒙》的部分内容。
2. 教学难点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理解《声律启蒙》中一些较难的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的读音、笔画、结构等。
讲解《声律启蒙》的主要内容和韵律特点。
2. 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生字的形象和含义。
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练习,巩固生字的写法。
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4. 游戏法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如“对对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声律启蒙》的内容。
开展竞赛活动,如背诵比赛、朗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展示的传统文化元素。
提问学生: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有什么特点?2. 学习生字展示“云、对、雨、雪、风、花、鸟、虫”等生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出生字的名称。
教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
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和结构,教师讲解生字的写法。
让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学习《声律启蒙》教师讲述《声律启蒙》的故事,让学生认真倾听。
《声律启蒙》6---10课教案

《声律启蒙》6---10课教案第1课时课题六、《鱼》课型新授主备教师徐晓静成员张元巧、沈桂刚、朱丹教学⽬标1、熟读课⽂,读准确通顺,初步背诵第⼀组句⼦。
2、了解本课语句的内容。
3、学习理解押韵,懂得本课的押韵“V”,强调古代“V”和“U”押韵,找出所有押韵的字。
4、学习理解对偶,理解本课⼀些简单语句的对偶情况,探索其他语句。
教学重点1、理解押韵,注意“V”和“U”押韵,⾃⼰找出押韵的字。
2、理解对偶,⽂中词句的对偶情况教学过程个性化调整⼀、导⼊课题1、谈话导⼊课题,今天学习《声律启蒙》上卷第六课。
2、板书课题:鱼。
⼆、新授(⼀)解题读⼀读本课的课题,想⼀想:课题的韵母是什么?强调这就是本课押韵的韵母。
(⼆)学习押韵1、师先教读⼀遍课⽂,⽣再集体诵读课⽂,边看拼⾳边读,读慢点,读整齐。
教师再进⾏正⾳。
2、提问:什么是押韵?补充强调,本课课题的韵母是什么?(V),但要注意,古代“V”和“U”押韵。
3、默读课⽂第⼀组句⼦,边读边把押韵的字圈起来。
然后汇报,交流,订正。
4、点明,这些字押韵,押的韵母就是韵母“V”5、再次巩固,什么是押韵?6、把第⼀组句⼦押韵的字再读⼀遍,边读边加深理解押韵。
7、让⽣边默读,边找⼀找第⼆组句⼦和第三组句⼦的押韵的字。
然后汇报,交流,订正。
(三)学习对偶1、复习,回忆对偶有哪⼏个特点?2、先来从“字数相等”这⼀特点来学⼀下本课的对偶。
先找出第⼀组句⼦中的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多字对读⼀读。
再分别找出第⼆组句⼦、第三组句⼦中的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多字对,来读⼀读,体会⼀下。
3、再从“词性相对”来学习对偶。
读课⽂第⼀组句⼦第⼀句,想⼀想为什么“⽆对有”,“实对虚”?(反义词)4、读课⽂第⼀组句⼦第⼆句,想⼀想为什么“作赋对观书”?“作、观”都是动词,“赋、书”都是名词,赋是古代⽂体。
5、⼩结,巩固,再次强调对偶的四个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
6、⾃⼰在第⼀组句⼦再找⼀找,你还能懂得哪⼀句为什么相对吗?让⽣先想,再回答,引导全体⽣理解。
《声律启蒙》国学教案

声律启蒙第七课七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诵读《声律启蒙“七虞”》达到熟读成诵。
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2、认识“裘、履、狐、妖、股、粥、嘉、幽、篱、茅、陌”等11个生字,初步理解“箕裘、杖履、杞梓、桑榆、竹篱、茅舍”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学生感悟“七虞”所涉猎的知识信息,欣赏对子,知道对子有正对和反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诵读方法,培养吟诵作对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代目标、激趣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一起来温故知新“茶对酒”。
2、提问:①说说知道的对子小常识。
②师介绍最早的对子3、出示《声律启蒙“七虞”》交代目标:熟读成诵。
认识十一个生字。
初步理解对子内容。
了解四个历史人物。
二、初步练读,学词、识字。
1、听教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
2、学生自读:①注意停顿。
②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检验自读情况。
①指名读对子。
②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卡。
4、指导认识生字:按结构分类贴生字卡。
扩词、换部首。
5、把生字送回原文再读一读。
6、反馈:拍手齐读。
三、练习熟读,初步理解。
1、请大家默读原文,结合注释,查查字典,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同桌讨论:①说说文中提到的四个历史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②“天欲晓,日将晡”什么意思?3、汇报交流:把你读懂的地方向大家汇报一下。
①随着学生汇报出示词卡:“箕裘、杖履、杞梓、桑榆、刺骨、竹篱茅舍”。
②你知道四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想说些什么?用什么语气读这两个对子?试读。
③“天欲晓,日将晡”是什么时候?你知道表示天刚亮的词或片段吗?4、考一考:①对子当中提到的“秦”、“赵”、“越”、“吴”是春秋战国时的国家,你还知道那些朝代?②说一说像“客”、“夫”这样表示什么样的人的生字。
5、多种方式熟读成诵:五、学对对子,挑战自我。
1、学生学对对子。
2、讲纪晓岚对对子的趣味故事。
六、结束全课。
声律启蒙——八齐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教案:声律启蒙——八齐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概念,理解声律在诗歌中的作用。
2. 通过学习《八齐》,使学生掌握声律的基本规则,提高学生对诗歌声律美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声律知识创作诗歌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声律启蒙的概念及意义。
2. 声律的基本规则。
3. 《八齐》的诗歌鉴赏。
4. 声律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律的基本规则,《八齐》的诗歌鉴赏。
2. 教学难点:声律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诗歌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声律启蒙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声律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声律的基本规则,让学生了解声律在诗歌中的作用。
3. 诗歌鉴赏:分析《八齐》的声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声律美。
4.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声律知识创作诗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律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声律启蒙的概念及意义。
2. 声律的基本规则。
3. 《八齐》的诗歌鉴赏。
4. 声律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运用声律知识创作一首诗歌,下节课分享。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具有声律美的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声律美。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声律知识。
5. 定期组织诗歌朗诵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概念,掌握声律的基本规则,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声律知识创作诗歌的兴趣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律启蒙》----五 微、六鱼、七 虞、八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声律启蒙》五 微、六鱼、七 虞、八齐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能熟读成诵。
2.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形成规范的诵读常规,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3、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对子的妙处,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感受对子的妙处。
学情分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人文美、语言美,《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声律启蒙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学习声律启蒙,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诵、记、背;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学模式:故事激趣---新课教学----拓展阅读----总结升华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学生听古典音乐《高山流水》,进入宁静祥和的情境。
学生听完后,老师问:过春节的时候你们家贴对联了吗?出示一副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请学生说一说你的发现。
(字数相同,前后两句的词语相对)师:孩子们,这就叫对对子。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很多跟对子有关的文章。
2、《声律启蒙---五微》配乐朗诵:五wǔ 微wēi来lái 对duì往wǎng ,密mì对duì稀xī,燕yàn 舞wǔ对duì 莺yīng 飞fēi 。
风fēng 清qīng 对duì 月yuè 朗lǎng ,露lù 重zhòng 对duì 烟yān 微wēi 。
霜shuāng 菊jú 瘦shòu ,雨yǔ 梅méi 肥féi ,客kè 路lù 对duì 渔yú 矶jī。
晚霞wǎnxiá 舒shū锦绣jǐnxiù,朝露zhāolù 缀zhuì 珠玑zhūjī。
夏xià暑shǔ 客kè 思sī 欹qī 石shí 枕zhěn ,秋qiū 寒hán 妇fù 念niàn 寄jì边biān 衣yī。
春chūn 水shuǐ 才cái 深shēn ,青qīng草cǎo 岸àn 边biān 渔yú父fù 去qù;夕xī阳yáng 半bàn 落luò,绿lǜ 莎shā原yuán 上shàng 牧mù童tóng 归guī。
导语:同学们知道刚才这些好听的句子是哪本书上的吗?(《声律启蒙》) 同学们,《声律启蒙》是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这些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其中的一部分,好吗?二、新课教学1、课件出示:五wǔ 微wēi来lái 对duì往wǎng ,密mì对duì稀xī,燕yàn 舞wǔ对duì 莺yīng 飞fēi 。
风fēng 清qīng 对duì 月yuè 朗lǎng ,露lù 重zhòng 对duì 烟yān 微wēi 。
霜shuāng 菊jú 瘦shòu ,雨yǔ 梅méi 肥féi ,客kè 路lù 对duì 渔yú 矶jī。
晚霞wǎnxiá 舒shū锦绣jǐnxiù,朝露zhāolù 缀zhuì 珠玑zhūjī。
夏xià暑shǔ 客kè 思sī 欹qī 石shí 枕zhěn ,秋qiū 寒hán 妇fù 念niàn 寄jì边biān 衣yī。
春chūn 水shuǐ 才cái 深shēn ,青qīng 草cǎo 岸àn 边biān 渔yú父fù 去qù;夕xī阳yáng 半bàn 落luò,绿lǜ 莎shā原yuán 上shàng 牧mù童tóng 归guī。
(1)教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试读,同桌互听,正音。
(3)指定男女同学各一名,比赛谁读得更好。
(4)全班分成两大组赛读。
(5)齐读。
2、理解意思1朗:月光明亮。
2矶(音j ī):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3朝(音zh āo ):早晨。
珠玑:珍珠的统称。
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4欹(音q ī):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念:想着。
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
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5莎(音su ō):草名,即香附。
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师:刚才孩子们都读得很流利了,那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1)请有疑问的孩子来发言,整理出几个大家都不明白的问题。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老师根据学情来指导。
3、我当小老师(1)请读的好的上台当小老师领读.(2)全班开火车读,以一桌为单位.4、谈你的感受孩子们,刚才我们读的这些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前后两句句式一样,字数相同,都是对子。
)是的,声律启蒙就是将这样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组合成句,在诵读时带给我们节奏美和韵律美。
过渡:你们还想不想再读一些这样的好句子呢?三、拓展阅读老师讲故事:《完璧归赵》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的大夫。
秦昭襄王说要用秦国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主动请求奉璧前往。
秦王收下璧而不给赵国城,蔺相如设计取回和氏璧,终于完璧归赵。
孩子们知道吗,下面这的文章里就有这个故事,请你们用老师刚才教给你的方法来读一读吧。
六鱼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
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
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七虞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
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
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
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
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
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
八齐岩对岫,涧对溪,远岸对危堤。
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
星拱北,月流西,汉露对汤霓。
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
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1)四人为一小组,选一段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读。
(2)组内展示:看谁读得最准确。
(3)小组选一个代表读给全班听。
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
(4)试着说一说你读的这些句子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加以引导。
(5)播放轻音乐,在音乐声中美美地读。
四、总结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后师总结:《声律启蒙》里面的句子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如唱歌般。
孩子们,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背一背哟!五、作业去收集一些对子,写在一个漂亮的小本子上。
并学会把它读通,读懂并背下来。
[附录]五wǔ 微wēi来lái 对duì往wǎng ,密mì对duì稀xī,燕yàn 舞wǔ对duì 莺yīng 飞fēi 。
风fēng 清qīng 对duì 月yuè 朗lǎng ,露lù重zhòng 对duì 烟yān 微wēi 。
1朗:月光明亮。
霜shuāng 菊jú 瘦shòu ,雨yǔ 梅méi 肥féi ,客kè 路lù 对duì 渔yú 矶jī。
晚霞wǎnxiá 舒shū锦绣jǐnxiù,朝露zhāolù 缀zhuì 珠玑zhūjī。
朝(音zh āo ):早晨。
矶: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夏xià暑shǔ 客kè 思sī 欹qī 石shí 枕zhěn ,秋qiū 寒hán 妇fù 念niàn 寄jì边biān 衣yī。
欹(音q ī):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春chūn 水shuǐ 才cái 深shēn ,青qīng 草cǎo 岸àn 边biān 渔yú父fù 去qù;夕xī阳yáng 半bàn 落luò,绿lǜ 莎shā原yuán 上shàng 牧mù童tóng 归guī。
莎(音su ō):草名,即香附。
六liù 鱼yú无wú 对duì有yǒu ,实shí 对duì 虚xū,作zuò 赋fù 对duì 观guān 书shū。
绿lǜ窗chuāng 对duì 朱zhū 户hù,宝马bǎomǎ 对duì 香xiāng 车chē。
户:门。
车:读j ū;伯乐马bólèmǎ,浩然hàorán 驴lǘ,弋yì 雁yàn 对duì 求qiú 鱼yú。
弋(音y ì)一种用系有细丝绳的箭射猎飞禽的射猎方式分fēn 金jīn 齐qí 鲍bào 叔shū,奉fèng 璧bì蔺lìn 相xiàng 如rú。
掷zhì 地dì金jīn 声shēng 孙sūn 绰chāo 赋fù,回huí文wén 锦jǐn 字zì 窦dòu 滔tāo 书shū。
未wèi 遇yù 殷yīn 宗zōng ,胥xū 靡mí 困kùn 傅fù 岩yán 之zhī 筑zhù;既jì 逢féng 周zhōu 后hòu ,太tài 公gōng 舍shě 渭wèi 水shuǐ 之zhī 渔y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