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排污泵标准和技术规范
潜水排污泵的技术要求

潜水排污泵的技术要求:1、潜水排污泵能抽送含有碎布、短纤维材料及一般废物和其它一些未处理的污水,并能通过直径为出水口径50%的固体颗粒。
2、潜水排污泵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正常工作,无汽蚀发生,运行平稳,无卡死、停滞现象,并具有稳定的压头流量特性,当泵在其特性曲线上一点运行时,电机功率不超载。
3、潜水排污泵的所有承压零件均作气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其设计压力的2倍,但不低于0.45Mpa,历时30min而无泄漏现象。
4、潜水排污泵在组装后,进行0.2MPa气压试验,历时30min而无泄漏现象。
5、潜水排污泵所有零部件、密封件、防腐涂料等均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材料,其表面光亮、无砂眼、裂痕等,为防止潜水排污泵由于受介质浸蚀,凡与水接触面均作防盐渍、防腐喷涂处理,表面采用喷丸二次抛光除锈并达到Sa2.5级,然后采用喷涂耐腐蚀环氧树脂粉末的处理方式,涂层厚度大于0.3 mm小于1.4 mm,流道表面光滑平整,可保证涂层使用有效期不小于5年。
6、潜水排污泵叶轮、转子作动平衡试验,平衡精度为G6.3级,振动烈变不大于0.45mms。
7、潜水排污泵采用水套式冷却系统,可以保证在潜水电机完全露出水面的条件下连续运行,运行方式为连续运行、间隙运行或长期停止的恢复运行,每小时允许起动15次而不会引起任何损坏,为了保证电机温升不大于规定要求,在电机结构上设有内外部冷却通风结构,内部通风结构确保电机的温度迅速的通过内风道冷却、外部冷却主要通过水套中流动的介质水将电机表面的温度由介质带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每台潜水排污泵都有一个完善的、内在冷却系统,电机水冷却夹套包围定子室,叶轮背部的叶片所产生的背压能把泵送液体的部分通过一个循环通道后作为冷却液体在冷却系统中循环。
无论电机部分浸在所泵的液体中或直接曝露在空气中,冷却系统都能保证潜水排污泵能在最高40℃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
8、潜水排污泵机组允许反转,其最大反转转速为运行中的可能出现的最大飞逸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30%,在持续时间2min的情况下,各部件不会出现损坏,为保证机组的安全,潜水排污泵在轴承的结构设计、轴承的强度设计、叶轮强度计算时,均按可能出现的最大飞逸反转转速进行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潜水排污泵

泵排出口径为50mm,流量为15m3/h,扬程为22m,额定功率为3kW的潜水排污泵,其标记为50QW15-22-3。
4 基本参数
4.1潜污泵在频率为50Hz,电压为380V时,基本参数应符合附录A中表A1和图A1的规定。
4.2潜污泵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PX8。
4.3附录A中表A1所列参数为潜污泵规定点参数。
o.相数。
9.1.2 包装标志
9.1.2.1 包装箱外型的文字和标志应整齐清楚,内容如下:
a.发货站、制造厂名及厂址;
b.收货站及收货单位名称;
c.潜污泵型号;
d.潜污泵净重及连同包装的毛重;
e.箱子外形尺寸;
f.在包装箱的适当部位应有必要的图样的文字,其图形应符合GB191的规定。
9.2包装
9.2.1 潜污泵的包装应能保证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不致因包装不善而损坏。
f.电机堵转试验;
g.电机最大转矩的测定;
h.电机最小转矩测定;
i.潜污泵噪声测定;
j.可靠性试验(根据需要或指定性要求进行)。
9 标志、包装
9.1标志
9.1.1 产品标志
9.1.1.1 铭牌的材料及铭牌上数据的刻印方法应能保证其字迹在整个使用期内不易磨灭。
9.1.1.2 铭牌应固定在潜污泵的上半部,应标明的项目如下:
b.潜污泵在一定容积的清水内运行,加入相应颗粒直径的模拟球进行试验。
7.2潜污泵空载时噪声测定方法:测点布置按等效矩形包络面法,即测点的配置按附录A中图A2的规定,测点与电机外壳的距离为1m。
7.3第8.2.1条和第8.3.2条中所规定的其他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GB/T 12785中的规定进行。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潜水污水泵技术规范

潜水污水泵技术规范1.总述以下规定了潜水污水泵的设计、制造、工厂试验、安装、竣工试验的技术要求。
1.2供货范围每台潜水污水泵成套地配备安全、有效及可靠运行所需的附件、紧固件、保护器、就地控制箱和接线箱以及所需电缆。
•装配完整的潜水排污泵(包括泵壳、叶轮、电机、机械密封、泵轴等)•自动耦合装置带底座和弯管;(小型潜污泵可采用便携式安装)•整套提升装置(导轨系统、支架和不锈钢提升链等);•每台泵需提供潜水电缆•电气保护元件,包括短路、漏电、过载、缺相保护等;•水泵保护元件(包括温度保护,湿度保护,机械密封泄漏保护),以及水泵保护控制器等;•就地控制柜和接线盒等;•所有连接附件、预埋件地脚螺栓等;总则:标准化的外观、运行、维修、备品备件以及制造商服务,所提供的设备是一个制造商的最终产品。
1.3资料提交-总体布置图画出潜水污水泵平面及剖面图,并表明所有的外型安装尺寸和安装、运行及维修所需的空间。
一提供潜水污水泵的特性曲线(流量、扬程、效率、功率、等)、工况曲线以及性能参数。
2.水泵设计、性能和现场条件(1)水泵系统设计要求a. 所提供的每台泵必须是立式、单级和易拆卸的无阻塞型潜污泵,并与潜水电机相连,泵必须能够输送原生的和未经过过滤的污水。
b. 所提供的每台泵应满足在全淹没或部分淹没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同时也能满足间歇运行和长期停机后恢复正常启动运行。
c. 电机能连续和间歇运行,能够每小时启动20次,并不对泵带来任何有害影响。
d. 泵装置在泵的设计负荷范围内,必须无振动和无气蚀地平稳运行。
泵的所有旋转部件(包括电机)应在制造时进行动、静平衡实验。
泵运转噪音应低于80dB(A).e. 泵和电机均为同一设备制造商设计和制造。
f. 自动耦合式安装的泵,每台泵配备出水弯管、自耦底座和移动、自动就位时起连接作用的不锈钢导轨及提升链。
水泵能在不少于2根的平行导轨引导下从泵坑顶部到自耦底座自由滑动,水泵能自动稳固地与底座耦合。
潜水排污泵标准和技术规范标准[详]
![潜水排污泵标准和技术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0f24aa4abcd126fff6050b16.png)
第二卷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1、潜水污水泵1.1供货范围:详见《货物需求一览表》,潜水污水泵主要由水泵主机、自耦装置系统、导杆、起吊提升链、就地控制箱、潜水电缆、接线端子箱及安装附件等组成。
1.2技术参数设备性能参数使用条件:1)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含有固体和长纤维);2)含有可燃气体的场合;3)水温不超过60℃;4)介质的PH值为2-10。
1.3特性要求:产品主要性能如下:1、电机:三相鼠笼电机,380V三相50HZ,防护等级IP68,定子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2、轴承:轴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承受在任何工况下的轴向和径向载荷,耐高温润滑油脂,轴承寿命不小于100000小时。
3、机械密封:机械密封,使用寿命不小于25000小时。
4、接线室:防水接线室,防水电缆进口防拉、防缠绕保护。
5、多项报警系统:配有漏水、漏电、漏油、过载、欠压、缺相等多项报警保护系统和液位控制系统。
6、全扬程:潜污泵能在任一工况点高效、安全、可靠运行而电机不会过载。
7、泵出水配管法兰应按ISO标准,公称压力1MPa为准。
1.4、采用规范及标准ISO9906/2 《泵验收试验规程》ISO1940/1-73G6.3 《对刚性旋转机械的机械振动平衡要求》JB/T8098-1995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GB/T4942.1-2006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T12785-2002 《潜水电泵试验方法》GB/T24674-2009 《潜水排污泵》HJ/T336-2006 《潜水排污泵》1.5、型式及性能(1)型式泵为立式、无堵塞、可拆卸的,叶轮与潜水电机直接联结成一个整体,泵能够输送原污水。
泵在全浸没或部分浸没的条件下连续工作,同时能适应于连续运行,间歇运行和长期停止状态后恢复运行。
泵的设计保证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无震动和无汽蚀地平稳运行。
泵装置的旋转部件经过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
设计的装置满足本工程设计所留出的空间,吸入条件,杂物通过能力和装拆条件。
潜水排污泵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二卷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1、潜水污水泵1.1供货范围:详见《货物需求一览表》,潜水污水泵主要由水泵主机、自耦装置系统、导杆、起吊提升链、就地控制箱、潜水电缆、接线端子箱及安装附件等组成。
1.2技术参数1.4、米用规范及标准ISO9906/2ISO1940/1-73G6.3JB/T8098-1995GB/T4942.1-2006使用条件:1)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含有固体和长纤维);2) 含有可燃气体的场合;3) 水温不超过60C ;4) 介质的PH 值为2- 10。
1.3特性要求:产品主要性能如下:1、 电机:三相鼠笼电机,380V 三相50HZ ,防护等级IP68,定子绝缘等级 不低于F 级2、 轴承:轴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承受在任何工况下的轴向和径向载 荷,耐高温润滑油脂,轴承寿命不小于 100000小时。
3、 机械密圭寸:机械密圭寸,使用寿命不小于 25000小时。
4、 接线室:防水接线室,防水电缆进口防拉、防缠绕保护。
5、 多项报警系统:配有漏水、漏电、漏油、过载、欠压、缺相等多项报警 保护系统和液位控制系统。
&全扬程:潜污泵能在任一工况点高效、安全、可靠运行而电机不会过载。
7、泵出水配管法兰应按ISO 标准,公称压力1MPa 为准。
《泵验收试验规程》 《对刚性旋转机械的机械振动平衡要求》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T24674-2009 《潜水排污泵》HJ/T336-2006 《潜水排污泵》1.5、型式及性能(1)型式泵为立式、无堵塞、可拆卸的,叶轮与潜水电机直接联结成一个整体,泵能够输送原污水。
泵在全浸没或部分浸没的条件下连续工作,同时能适应于连续运行,间歇运行和长期停止状态后恢复运行。
泵的设计保证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无震动和无汽蚀地平稳运行。
泵装置的旋转部件经过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
设计的装置满足本工程设计所留出的空间,吸入条件,杂物通过能力和装拆条件。
潜水排污泵技术标准

潜污泵技术要求一、项目概况二、规范要求投标方按照合同供应的产品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现行版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国家强制性3C认证HCRJ 033–1998 《潜水排污泵》JB/T 8092–96 《小型潜水电泵》GB/T 12785–2002 《潜水电泵试验方法》GB/T 14048-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7251- 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三、技术要求1、主要设备性能参数:1.1 潜水排污泵:65WQ40-15-4设计流量:40m3/h; 扬程:15m; 出水口径:DN65; 电压等级:380v;1.2 潜水排污泵:65WQ30-16-3设计流量:30m3/h; 扬程:16m; 出水口径:DN65; 电压等级:380v;1.3 电控柜1)潜水泵电控柜,一控二,排污泵一用一备,主用泵与备用泵自动交替(主泵、备泵按设备的启停次数自动递次交替);2)控制方式:自动启停,采用浮球开关控制;3)当主泵有故障时,备用泵自行投入运行;4)为保护潜水泵电机,控制柜须有过载、缺相、短路保护,并设有漏水保护和电机定子绕阻超热保护;1.4 设备完整的装置,应包含安全、可靠运行所需的附件、紧固件、备品备件、就地接线盒和电控柜所需电缆等;1.5 泵电机外壳应有电机冷却夹套,可保证低水位时对电机的冷却;四、其他要求1、不锈钢铭牌必须牢固的固定在每台泵的明确位置上,铭牌采用冲压的数字标志;2、随机资料:a、设备性能说明书;b、设备平面剖面图并标明功能尺寸及材料;c、安装方法的详细描述及安装尺寸及精度规定;d、试运转前的调试及检测要求;e、潜水泵电控柜的接线图及控制原理图;f、制造及质量保证措施;g、出厂合格证;h、性能检测报告;i、检测记录;3、设备进场、安装、使用过程中如确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损失,其直接、间接损失一经确认,概由中标方承担。
潜水排污泵

C/ 3 3一19 J T 0 8 9 5
9 输送介质的密度应小于 12 1' / ' . . 0 gm , X k 63 潜污泵的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l为基准的连续定额。 . s) 64 潜污泵的运行期间, . 电源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及其对电动机性能和温升限值的影响应符合
G 75 B 的规定。 5 65 潜污泵性能及其偏差 . 651 潜污泵的额定功率应大于规定点轴功率的 12 .. 1 倍。 652 当潜污泵流量在。7 . 倍的额定流量范围内, .. .-13 轴功率不得超过潜污泵的额定功率。 在轴功率 满足此条件下, 允许降低潜污泵电机的功率档次。
5 QW 52 - e 0 1 - 2 3
4 墓本参数
4.1 4.2 4.3 4.
潜污泵在频率为 5 H , 0 电压为 30 基本参数应符合附录 A中表 A1 z 8 V时, 和图 A1 的规定。
潜污泵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X P8 附录A中表 A 所列参数为潜污泵规定点参数。 1 当潜污泵的性能参数不符合附录 A中表 A 的规定时, 1 潜污泵的效率可依据附录 B中的规定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潜
水
排
污
泵
C/ 3 3一19 J T 0 8 9 5
S b ril sw g p mp u mes e ae s b e u
1 主晒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潜水排污泵( 以下简称潜污泵) 的基本参数、 型式、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 志、 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液体中含有污物、 体颗粒、 固 纤维等的三相潜污泵。 流量为1^3 m /, 5- 50 h扬程 0 ' 为7 0 功率为 15 5 k ^4 m, . 0 ^2 W, 2 引用标准
潜污泵技术要求

潜污泵技术要求潜水排污泵主要用于建筑排污和污水处理,排送含固形物和长纤维的污水、废水、雨水等。
一、总体要求:本技术规格书潜污泵设备的功能设计、产品结构、制造工艺、质量水平、技术性能、检测验收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
卖方应向买方提供满足本技术规格书要求的高性能、高水平、高质量的先进可靠、成熟稳定的优质成套产品及其伴随服务。
卖方应向买方提供规格书要求的真实、有效的技术文件、证明文件及认证证书,买方将对所有证书核实,一旦出现虚假证书与单据,买方保留无条件全部退货的权利。
二、工作条件:1)设备必须适合深圳地区气候条件,满足连续和稳定运行的要求,并安全可靠、故障率低,便于检测维修。
2)工作场所:污水集水坑。
3)介质:为带固体颗粒(固体颗粒直径不大于65mm)及各种长纤维的污废水、淤泥。
4)介质温度:5~40℃(短时间内可输送排放60℃合流污废水)。
5)输送介质密度:最大密度1200Kg/m3。
6)pH值:4~10。
7)环境温度:0℃~50℃。
8)相对湿度:最大100%。
9)海拔:小于1000m。
10)供电电压范围:380V±10%;电源频率50Hz。
三、技术要求:规格、型号具体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以下要求:1) 名优品牌, 技术性能先进、产品成熟且具有成功运行经验的产品。
2) 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生产技术标准,满足《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755-2008)、《中小型旋转电机安全通用要求》(GB 14711-2013)、《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GB 29531-2013)、《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GB 29529-2013)、《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GB/T 3214-2007)、《泵用灰铸铁件》(JB/T 6880.1-2013)、《球墨铸铁件》(GB/T 1348-2009)、《泵用铸钢件》(JB/T 6880.2-2008)、《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JB/T 4297-2008)、《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5013.1-2008)、《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T4942.1-2006)等相关标准,有最新标准的按最新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水排污泵标准和
技术规范
第二卷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
1、潜水污水泵
1.1供货范围:详见《货物需求一览表》,潜水污水泵主要由水泵主机、自耦装置系统、导杆、起吊提升链、就地控制箱、潜水电缆、接线端子箱及安装附件等组成。
1.2技术参数
设备性能参数
使用条件:
1)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含有固体和长纤维);
2)含有可燃气体的场合;
3)水温不超过60℃;
4)介质的PH值为2-10。
1.3特性要求:
产品主要性能如下:
1、电机:三相鼠笼电机,380V三相50HZ,防护等级IP68,定子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
2、轴承:轴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承受在任何工况下的轴向和径向载荷,耐高温润滑油脂,轴承寿命不小于100000小时。
3、机械密封:机械密封,使用寿命不小于25000小时。
4、接线室:防水接线室,防水电缆进口防拉、防缠绕保护。
5、多项报警系统:配有漏水、漏电、漏油、过载、欠压、缺
相等多项报警保护系统和液位控制系统。
6、全扬程:潜污泵能在任一工况点高效、安全、可靠运行而电机不会过载。
7、泵出水配管法兰应按ISO标准,公称压力1MPa为准。
1.4、采用规范及标准
ISO9906/2 《泵验收试验规程》
ISO1940/1-73G6.3 《对刚性旋转机械的机械振动平衡要求》
JB/T8098-1995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GB/T4942.1-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T12785- 《潜水电泵试验方法》
GB/T24674- 《潜水排污泵》
HJ/T336- 《潜水排污泵》
1.5、型式及性能
(1)型式
泵为立式、无堵塞、可拆卸的,叶轮与潜水电机直接联结成一个整体,泵能够输送原污水。
泵在全浸没或部分浸没的条件下连续工作,同时能适应于连续运行,间歇运行和长期停止状态后恢复运行。
泵的设计保证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无震动和无汽蚀地平稳运行。
泵装置的旋转部件经过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
设计的装置满足本工程设计所留出的空间,吸入条件,杂物经过能力和装拆条件。
电机能24小时连续运行,每小时能启动12次,并不会因此带来任何有害影响。
电机有足够的额定值,当泵连续运行时不会使电机超载(电机功率的选配应保证在工作范围内任一点运行时都不会出现过载,在设计流量时电机的安全余量应不少10%)。
泵装置作固定式湿式安装,泵机组靠自身重量与底座耦合连接,运行时不漏水。
泵的主要部件采用铸铁HT250(单独注明材质除外),表面光滑,无气孔和其它不平整。
在需要水封的地方,都有可靠的密封件。
用于泵和部件组装的所有螺栓,螺母,垫圈和其它紧固件都采用不锈钢。
除不锈钢外,对所有接触污水的表面都涂有二层环氧树脂防腐涂料作保护。
1.6、设计、结构与主要材料及要求
(1)泵壳
泵壳为单涡壳,侧向排水,底部吸水,无堵塞设计,采用高强度HT250铸铁制造,流道光滑。
泵壳有足够的厚度来承受所有的负荷,包括要求的静水试验压力以及连续工作压力。
泵壳设计时考虑到能够把叶轮从底部抽出。
泵壳配备清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