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硬度计测量范围【详述】

合集下载

洛氏硬度检测操作规程

洛氏硬度检测操作规程

洛氏硬度检测操作规程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文件会签:会签部门营销部研发部品质部资材部生产部行政人事部签字会签部门仓库签字2016年08月22日发布2016年08月22日实施1 目的目的为了让品控员人员清楚、明确、了解和掌握硬度测试的操作过程及技术要求,确保试验过程规范、有效地完成,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硬质合金、碳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等材料的洛氏硬度检测。

3 术语洛氏硬度、洛氏硬度计 4 职责品控员负责按操作规程对检测仪进行操作及维护保养。

5 流程图6 内容及要求 : 6.1.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20-88HRA ,20-100HRB ,20-70HRC试 验 力:588.4、980.7、1471N (60、100、150Kgf ) 指示器刻度: C:0-100 B :30-130试件最大高度: 加丝杆保护套时为100mm ,不加丝杆保护套时为170㎜ 压痕中心至机壁距离:135㎜ 硬度分辨率:0.5HR6.2样品的要求6.2.1.样品表面应光滑平坦,无氧化皮及外来污染、油脂等。

有条件的试样表面粗糙度 Ra 应控制在1.6μ 以下,成品或材料标准另有规定除外。

6.2.2 试件的制备与选择:试件应具有一定得大小和厚度,应能保证相邻压痕中心间与压痕中心至试件边缘的距离大于3毫米,6.2.3.试件最小厚度不应小于压痕深度的8倍。

试验后,试样的支撑面上不得有明显的变形痕迹,其最小厚度取决于材质及所采用的负荷,可参考表(1)。

归零读 数复位归 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表(1)各标尺试样最小厚度6.2.4.试样的制备应使受热或冷加工等因素对表面硬度的影响减至最小。

6.3洛氏硬度计的调试准备6.3.1.开始试验前,请确定:选择正确的载荷、压头、标尺;选择正确的载物台以满足被测试样的待测位置能够稳定的接触压头。

选择标准如下表(2)、表(3)。

洛氏硬度测试范围

洛氏硬度测试范围

洛氏硬度是以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Φ1.588㎜的淬火钢球作压头,以规定的试验力使其压入试样表面。

试验时,先加初试验力,然后加主试验力。

压入试样表面之后卸除主试验力,在保留初试验力的情况下,根据试样表面压痕深度,确定被测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值。

洛氏硬度值由h的大小确定,压入深度h越大,硬度越低;反之,则硬度越高。

一般说来,按照人们习惯上的概念,数值越大,硬度越高。

因此采用一个常数c减去h来表示硬度的高低。

并用每0.002㎜的压痕深度为一个硬度单位。

由此获得的硬度值称为洛氏硬度值,用符号HR表示。

由此获得的洛氏硬度值HR为一无名数,试验时一般由试验机指示器上直接读出。

洛氏硬度的三种标尺中,以HRC应用最多,一般经淬火处理的钢或工具都采用HRC测量。

在中等硬度情况下,洛氏硬度HRC与布氏硬度HBS之间关系约为1:10,如40HRC 相当于400HBS 。

如50HRC,表示用HRC标尺测定的洛氏硬度值为50。

硬度值应在有效测量范围内(HRC为20-70)为有效。

洛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指标。

以0.002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另外:1.HRC含意是洛式硬度C标尺,2.HRC和HB在生产中的应用都很广泛3.HRC适用范围HRC 20--67,相当于HB225--650若硬度高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A标尺HRA。

洛氏硬度计操作规程

洛氏硬度计操作规程
大平试台、中平试台、V型试台、HRC、HRB硬度块
批准
审核
编制
五、操作步骤:
1.将试样或试块放在试台上。
2.调节度盘,使大指针指“C”点。
3.将实验力选择钮⑥转到你实验所需标尺相应的实验力。
4.在你注视硬度指示盘的同时,顺时针转动旋轮使螺杆上升,先使试样与金刚石压头缓慢接触,再继续转动旋轮,直至硬度刻度指针(大指针)转三圈,初实验力指针(小指针)指向红色标记。(施加初试验力)
5.如果硬度指针转三圈后,偏离“C”零位时,允许在偏离“C”±5HR范围内,将度盘上刻度“C”零位转到对准大指针对零。
6.将连杆手柄⑧推向硬度计后方,硬度计开始加主实验力,表针开始移动。(施加主试验力)
7.在硬度计刻度指针停止移动后,即进入保持实验力时间,保持时间结束,即将实验操纵手柄⑧平稳无冲击拉向硬度计的前方,从而卸除了主实验力。
A标尺:适用于测定较硬材料的硬度,也可测定小件、薄板材料表面层的硬度。
C标尺:适用于测定经热处理后的钢制试件的硬度。
B标尺:适用于测定较软的或中等硬度金属以及未经淬硬的钢制品。
批准
审核
编制
(1)定期在丝杠与手轮的接触面注入少量机油;
(2)硬度计使用前,应将丝杠顶面和工作台上端面擦净;
(3)定期用标准硬度块检查硬度计精度,决不允许在支撑面试验;
(4)当标准硬块支承面有毛刺时应用油石打光,在其不同位置试验时,硬块应在工作台上拖动,不应拿离工作台。
硬度计各标尺所对应的压头、试验力、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
3.当硬度计在施加主试验力和保持持试验力时间内,不要去触动试验力操纵手柄。
4.在更换试台或试样时应用手护住金刚石压头,防止金刚石压头与淬硬的试台撞击,从而使金刚石压头损坏。

洛氏、布氏、维氏、肖氏硬度计的适用范围

洛氏、布氏、维氏、肖氏硬度计的适用范围

洛氏、布氏、维氏、肖氏硬度计的适用范围几种常用洛氏硬度计的适用范围:总述:洛氏硬度计适用于测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如:合金钢、不锈钢等,广泛应用于淬火、调质等热处理材料的洛氏硬度测量。

适用范围:1、手动洛氏硬度计。

如:HR-150A,这种是我国最早用于检测硬度的硬度计,硬度值为表盘读数。

被测工件厚度小于2毫米的板材均不适合用这种硬度计。

试验力有三种,从小到大,共有三种硬度:HRA、HRB、HRC(洛氏硬度中HRA、HRB、HRC的区别),其中淬火钢材、模具钢常用HRC。

2、电动洛氏硬度计。

实现了试验过程自动化,无人为误差。

也是表盘读数的。

3、数显洛氏硬度计。

除了试验过程中自动化,自动显示数值,无人为读数产生的误差,精度更高。

其为数字显示,读数方便。

4、电动表面洛氏硬度计。

当金属硬度层比较薄时,如用一般洛氏硬度计就会将硬度层打穿,而测不到其表面硬度层的真正硬度,这时要用洛氏表面硬度计。

由于表面层较薄,人工手动打就不易控制,一般都为电动,且为数显,所以是数显表面洛氏硬度计。

用于经过渗碳或渗氮的钢材、电镀层为主,以及用于想知道金属如钢材、合金钢、硬质合金表面的硬度。

5、数显表面洛氏硬度计。

能测一般的洛氏硬度,又能测表面洛氏硬度。

根据压头匹配和标尺选择,可测参数为HRA、B、C、D、E、F、G、H和K。

CPU数据处理。

机子除配有打印机外,还有RS-232计算机接口。

洛氏(HRC)适用于表征高硬度材料,如热处理硬度等。

洛式硬度直接在表盘上显示,操作方便,快捷直观,适用于大量生产中。

.HRC适用范围HRC 20--67,相当于HB225--650 若硬度高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A标尺HRA。

若硬度低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B标尺HRB洛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指标。

以0.002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

洛式硬度压痕很小,测量值有局部性,须测数点求平均值,适用成品和薄片,归于无损检测一类。

洛氏硬度计技术参数

洛氏硬度计技术参数

洛氏硬度计技术参数
基本概况
 洛氏硬度计是世界上第一台依据硬度试验原理设计的,只需要单侧接触试样就可测试金属硬度的洛氏硬度计,依靠磁力将洛氏硬度计测头吸附在钢铁表面,不需要对试样进行支撑,测试精度符合标准GB/T230、ISO6508,不低于台式洛氏硬度计。

 利用磁力吸盘将硬度计固定在钢铁工件表面,无需支撑,无需取样,不用移动工件,只要单侧接触即可完成测试
 特点1.与台式机相同的试验原理和精度,符合标准GB/T230、ISO6508和ASTM E110,经中国计量院检测,误差不大于1.5HR。

 2.测试快速,简便,无损。

 3.如千分尺一样的鼓轮读数机构,读数方便,重复性好,精度高。

 4.配有带灯放大镜,保证在车间较暗处使用时读数方便。

 5.可测试平面工件及曲率从Φ50mm到无穷大的曲面工件。

 6.用于现场精确测试钢板、钢管、轴类、模具、大锻件及各种大中型热处理零件、表面淬火及组装设备上的零件,特别适于测试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

 7.用于生产检验和验收检验,可代替精度不高的里氏硬度计。

 8.可溯源的标准硬度块。

 9.经标准洛氏硬度计检验合格的压头。

 10.用于校验试验力的测力仪可溯源到国家副基准。

 使用范围
 A标尺:用于测定硬度超过70HRC的金属(如碳化钨,硬质合金等), 也可测定。

洛氏硬度计操作规范

洛氏硬度计操作规范

1、目的规范检验员的操作,确保检测示值的准确性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公司洛氏硬度检测操作3、硬度计的技术参数3.1、初试验力:10Kgf(98.07N)允差2.0%3.2、总试验力:60Kg(588.4N),100Kgf(980.7N),150kgf(1471N)允差±1.0%3.3、压头规格3.3.1、金刚石圆柱体压头3.3.2、直径1.5875mm硬质合金球压头3.4、被测试件允许最大高度:190mm3.5、压头中心到机身距离:165mm4、洛氏硬度计试验标尺、压头、试验力及应用范围标尺压头类型初试验力(N)总试验力(N)应用范围HRA 金刚石压头98.07(10Kg)588.4(60Kg) 硬质合金、碳化物表面淬火钢HRD 980.7(100Kg) 薄钢石、表面淬火钢HRC 1471(150Kg) 淬火钢、调质钢、冷硬铸钢HRF 球压头中1.5875mm(1/160)588.4(60Kg)铸铁、铝、镁合金、轴承合金、退火铜合金、薄软钢板HRB 980.7(100kg) 软钢、铝合金、铜合金、可锻铸铁、退火钢HRG 1471(150Kg) 磷青铜、铍青铜和可锻铸铁HRH 球压头中3.175mm(1/8)588.4(60Kg) 铝、锌、铅等HRE 980.7(100kg) 轴承合金、锡、硬塑料等软材料HRK 1471(150Kg)注:洛氏硬度测试常用标尺为A、B、C三种(奥氏体不锈钢用HRB;碳钢、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用HRC)。

5、硬度计的工作条件5.1、在室温摄氏10-30度范围内5.2、室内的相对湿度不大于65%5.3在无震动的环境中5.4、周围无腐蚀性介质6、使用前的准备工作6.1、被测试件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污物,氧化皮,凹坑及显著的加工痕迹,试样的支撑面和试台应清洁、保证良好密合6.2、根据试件的形状、尺寸大小来选择合适的试台、试件如异形、则可根据具体的几何形状自行制造专用夹具、使硬度测试有可靠的示值6.3、被测试件为圆柱体时,必须使用“V”型试台6.4、装上压头、压头柄缺口平面对着螺钉、把压头止紧螺钉略为拧紧,然后将被测试件平稳放置于试台7、操作顺序7.1、表盘内长指针的尖头基本指向上方,对着“C"位7.2、试件材料的软硬程度按试验标尺应用范围选择标尺、顺时针转动手轮、确定总试验力7.3、顺时针转动旋轮,试台上升,让试件缓慢无冲击地于压头接触,直至表盘内长指针开始移动,此时继续顺时针缓慢转动旋轮,使表盘内长指针转动三圈基本指向“C”处,与此同时小指针从黑点移动到红点,在长指针转动三圈指向“C”时,若长指针未超过“C”处2个分度值。

洛氏硬度计操作指导书

洛氏硬度计操作指导书

XXXX有限公司洛氏硬度计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Z-GF-018第A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20-04-23 实施日期:2020-05-22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洛氏硬度计。

按试样的硬度范围、试样尺寸可以选择不同的压头及试验力及不同的标尺,洛氏硬度常用的有A 、B 、C 标尺。

如表1:表1 洛氏硬度常用标尺确,大于100HRB 时,硬质合金球可能变形,或压入深度太小,容易造成误差。

2)试样硬度低于20HRC 时,金刚石压头压入试样过深,由压头几何形状造成的误差增大,结果不准确;硬度大于70HRC 时,压头尖端产生的压力过大,金刚石易损坏,一般不宜采用。

2.仪器构造:洛氏硬度计(编号:0463,型号:HR-150A )图1 图2卸荷手柄加荷手柄变荷手柄升降手轮表盘丝杠工作台压头保护套洛氏硬度计文件编号:JZ-GF-018操作指导书第 3 页共 4 页3.试验原理:将金刚石圆锥压头或硬质合金压头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主试验力,测量在初试验力下的残余压痕深度。

1—在初试验力F0下的压入深度;2—由主试验力F1引起的压入深度;3—卸除主试验力F1后的弹性恢复深度;4—残余压入深度;5—试样表面;6—测量基准面;7—压头位置。

4.操作步骤1)根据试样大小选用适当的工作台,并保持台面干净清洁;2)旋转变荷手柄选择与标尺对应的试验力及压头(见表1),将试样底面擦干净,放置于工作台上,旋转升降手轮使工作台缓慢上升,并使试样测试面顶住压头,中途不允许停顿或倒转,直至短指针指向红点,长指针顺时针旋转三圈垂直上指(允许相差±5个刻度,超过5个刻度,此点作废,重新试验)。

3)旋转指示器外壳,使长指针与C、B之间的长刻度线对齐(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均可)。

4)按照加力方向,缓慢(约4s)拉动加荷手柄至极限位置,这时可见指示器的长指针转动。

5)当指示器长指针的转动显著停顿下来后,将卸荷手柄按卸力方向缓慢(2~3s)推至极限位置,卸除主试验力。

洛式硬度单位

洛式硬度单位

洛式硬度单位
洛式硬度单位是用于测量材料硬度的一个常用单位。

它是以洛氏硬度计为基础进行测量的。

洛氏硬度计是一种由洛氏硬度计工程师阿布拉姆·洛克伍德·洛克韦尔(Abrams P. Rockwell)于20世纪初发明的硬度计。

洛式硬度单位通常用HRC来表示,即洛氏硬度值。

该单位是通过测量材料表面的压痕深度来确定的。

洛氏硬度值越高,材料越硬。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值范围是0到100之间。

洛式硬度单位在工程和科学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材料测试和质量控制中。

通过测量材料的硬度,可以评估其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从而帮助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不同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氏硬度计测量范围
洛氏硬度检测法最初是由美国人洛克威尔(S.P.RocKwell和
H.M.RocKwell)在1914年提出的。

以后他们在19年和1921年两次对硬度计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奠定了现代洛氏硬度计的雏形。

到1930年威尔逊(
C.H Wilson)进行了更新设计,使洛氏硬度检测方法和设备更趋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我国已生产用数码管显示并自动打印的洛氏硬度主直。

洛氏硬度检测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测量迅速,并可从百分表或光学投影屏或显示屏上直接读数。

同布氏和维氏硬度检测法一样,成为三种最常用的硬度检测法之一。

测试哪些材料时可用洛氏硬度计呢?洛氏硬度计的适用范围:
1、所有黑色金属材料均可利用洛氏硬度计测试其硬度,但有两种材料除外,第一种是应在显微维氏硬度计上测试的极薄材料,另一种是应采用布氏硬度计的粗晶粒或组织不均匀的材料。

2、淬火钢和回火钢
淬火钢和回火钢的硬度试验主要采用HRC标尺。

如果材料较薄,不宜采用HRC标尺时,可以改用HRA标尺。

如果材料更薄,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HR15N、HR30N或HR45N标尺。

3、不锈钢
1)不锈钢材料通常是以退火、淬火、回火、固溶等状态供货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相应的硬度上、下限值,硬度测试通常采用HRC或HRB标尺。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采用HRB标尺,马氏体、2)沉淀硬化不锈钢采用HRC标尺,不锈钢薄壁管、厚度为1~2mm以下的薄板材料应采用N标尺或T标尺。

4、表面硬化钢
对于表面硬化层较厚的材料,可以采用HRC标尺测试其硬度,对于中等厚度的表面硬化钢,可采用HRD或HRA标尺,对于薄的表面硬化层应采用表面洛
氏硬度HR15N、HR30N、HR45N标尺。

对于更薄的表面硬化层,应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或超声硬度计。

5、退火钢、正火钢、软钢
许多钢铁材料都是以退火或正火状态出厂的,一些冷轧钢板还要以不同的退火程度来分级。

各种退火钢的硬度测试通常采用HRB标尺,较软较薄的板材有时也用HRF,薄板材应采用HR15T、HR30T、HR45T标尺。

6、锻钢
锻钢通常是采用布氏硬度试验,由于锻钢材料组织不够均匀,而布氏硬度试验的压痕较大。

因此,布氏硬度试验能够反映材料各部分组织性能的综合结果。

7、铸铁
1)铸铁材料常常具有组织不均匀,晶粒粗大的特点,因此一般采用布氏硬度试验。

洛氏硬度计可用于部分铸铁工件的硬度试验。

2)凡是在细晶粒铸件的小断面上没有足够面积作布氏硬度试验的地方,常常可用HRB或HRC标尺测试硬度,但最好采用HRE或HRK标尺,因为HRE和HRK标尺采用
3.175mm直径的钢球,它比
1.588mm3)直径钢球能得到更好的平均读数。

4)硬的可锻铸铁材料,通常采用HRC,如果材料不均匀,可测多个数据,取其平均值。

8、铝及铝合金
1)硬质铝合金采用HRB,中等硬度的铝合金采用HR
E、HRF,软的铝合金或纯铝采用HRH。

2)较薄的铝板或薄壁铝管采用HR15T、HR30T、HR45T。

9、烧结碳化物(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材料的硬度测试通常只采用HRA标尺。

10、粉末冶金材料
1)粉末冶金工件的硬度测试可采用HR
B、HR
F、HRH或HR15T、HR30T标尺,凡是可能的地方,应尽量采用HRB标尺,因为已被证明它具有最佳的分辨能力。

2)由于材料的多孔性,测得的硬度值被称为“表观硬度”。

11、铜及铜合金
1)黄铜的硬度测试一般采用HRB或HRF标尺。

2)在测试黄铜板的质量方面,洛氏硬度试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标准ASTM B36述及“洛氏硬度试验是检验各种回火黄铜是否符合拉伸强度或晶粒大小要求最快而方便的方法”。

3)通常回火黄铜采用HRB标尺,退火黄铜或紫铜采用HRF标尺,薄板材或薄壁管材采用HR15T、HR30T、HR45T标尺。

4)各国铜材料标准中都给出了不同的合金材料、不同的退火或回火条件下的H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