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Spring提供的事务管理方法
spring事务配置

Spring事务配置的五种方法事务就是对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比如插入多条数据)进行统一的提交或回滚操作,如果插入成功,那么一起成功,如果中间有一条出现异常,那么回滚之前的所有操作。
这样可以防止出现脏数据,防止数据库数据出现问题。
开发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般都会进行事务管理。
在JDBC中是通过Connection对象进行事务管理的,默认是自动提交事务,可以手工将自动提交关闭,通过commit方法进行提交,rollback方法进行回滚,如果不提交,则数据不会真正的插入到数据库中。
Hibernate中是通过Transaction进行事务管理,处理方法与JDBC中类似。
Spring不会直接去管理事务,它提供了很多可供选择的事务管理器,将事务委托给JTA或某些特定的平台事务实现. Spring一般是使用TransactionMananger进行管理,可以通过Spring的注入来完成此功能。
针对Spring事务管理总结如下:要想用Spring的事务管理机制,就需要把数据库的连接交给Spring来管理,(JDBC,SESSION道理一样),如果使用Hibernate框架,要把Session交给Spring管理。
在整个Service方法调用中,虽然Sevice调用了多个Dao,但是整个过程中Session只有一个。
也就是说你对数据库的DML操作,都会先保存在这个Session中,包括update,insert,delete。
当发生异常(这个异常可以是数据库的,也可以是程序的),Spring会把这个Session中对应的DML操作回滚。
Spring配置文件中关于事务配置总是由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和代理机制这三部分,无论哪种配置方式,一般变化的只是代理机制这部分。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这两部分只是会根据数据访问方式有所变化,比如使用Hibernate进行数据访问时,DataSource实际为SessionFactory,TransactionManager的实现为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
Spring声明式事务详解

Spring声明式事务详解Spring 中的事务控制⽅式Spring 的事务控制可以分为编程式事务控制和声明式事务控制编程式开发者直接把事务的代码和业务代码耦合到⼀起,在实际开发中不⽤。
声明式开发者采⽤配置的⽅式来实现的事务控制,业务代码与事务代码实现解耦合,使⽤的API思想。
基于XML的声明式事务控制【重点】在 Spring配置⽂件中声明式的处理事来代替代码式的处理事务。
底层采⽤ AOP 思想来实现的。
声明式事务控制明确事项:核⼼业务代码(⽬标对象)事务增强代码{ Spring已提供事务管理器)切⾯配置步骤分析1.引⼊tx 命名空间2.事务管理器通知配置3.事务管理器AOP配置引⼊依赖坐标<?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beans xmlns="/schema/beans"xmlns:xsi="/2001/XMLSchema-instance"xmlns:context="/schema/context"xmlns:aop="/schema/aop"xmlns:tx="/schema/tx"xsi:schemaLocation="/schema/beanshttps:///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schema/contexthttps:///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xsd/schema/aophttps:///schema/aop/spring-aop.xsd/schema/txhttps:///schema/tx/spring-tx.xsd"></beans>基于 XML 的声明式事务的控制配置⽂件<?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beans xmlns="/schema/beans"xmlns:xsi="/2001/XMLSchema-instance"xmlns:context="/schema/context"xmlns:aop="/schema/aop"xmlns:tx="/schema/tx"xsi:schemaLocation="/schema/beanshttps:///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schema/contexthttps:///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xsd/schema/aophttps:///schema/aop/spring-aop.xsd/schema/txhttps:///schema/tx/spring-tx.xsd"><!-- 开启 IOC 注解扫描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inly"/><!-- 引⼊ properties ⽂件 --><context:property-placeholder location="classpath:jdbc.properties"/><!-- 配置数据源 --><bean id="datasourc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riverManagerDataSource"><property name="driverClassName" value="${jdbc.driverClassName}"/><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url}"/><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ername}"/><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jdbc.password}"/></bean><!-- jdbcTemplate --><bean id="jdbcTemplat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core.JdbcTemplate"><!-- 绑定数据源 --><property name="dataSource" ref="datasource"/></bean><!-- 事务管理器对象 --><bean id="transaction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 数据源对象 --><property name="dataSource" ref="datasource"/></bean><!-- 通知增强 transaction-manager: 配置的事务管理器对象 --><tx:advice id="txAdvice" transaction-manager="transactionManager"><!-- 定义⼀些事务属性 --><tx:attributes><!-- * 表⽰当前任意名称的⽅法都⾛默认的配置 --><tx:method name="*"/></tx:attributes></tx:advice><!-- AOP 配置切⾯ --><aop:config><!-- 配置声明式式务 --><aop:advisor advice-ref="txAdvice" pointcut="execution(* erServiceImpl.updateUser(..))"/></aop:config></beans>Service 层@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User() {User user = userDao.find(2);user.setName("li3");userDao.updateUser(user);int i = 1 / 0;user.setAge(13);userDao.updateUser(user);System.out.println(user);}事务参数的配置详解<tx:method name="transfer" isolation="REPEATABLE_READ" propagation="REQUIRED" timeout="-1" read-only="false"/> name:切点⽅法等isolation:事务的隔离级别propogation:事务的传播⾏为timeout:超时时间read-only:是否只读常⽤ CURD 配置<tx:advice id="txAdvice" transaction-manager="transactionManager"><!-- 定义⼀些事务属性 --><tx:attributes><!-- CRUD 常⽤配置表⽰以update开头的⽅法--><tx:method name="update*" isolation="REPEATABLE_READ" propagation="REQUIRED" read-only="false" timeout="-1"/> <tx:method name="save*" isolation="REPEATABLE_READ" propagation="REQUIRED" read-only="false" timeout="-1"/><tx:method name="delete*" isolation="REPEATABLE_READ" propagation="REQUIRED" read-only="false" timeout="-1"/> <tx:method name="find" read-only="true"/><!-- * 表⽰当前任意名称的⽅法都⾛默认的配置 --><tx:method name="*"/></tx:attributes></tx:advice>基于注解的声明式事务控制常⽤注解步骤分析修改 Service 层,增加事务注解@Override@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isolation = Isolation.REPEATABLE_READ,readOnly = false,timeout = -1) public void updateUser() {User user = userDao.find(2);user.setName("li3");userDao.updateUser(user);int i = 1 / 0;user.setAge(13);userDao.updateUser(user);System.out.println(user);}修改 Spring 核⼼配置⽂件,开启事务注解⽀持<tx:annotation-driven/>。
spring事务实现原理

spring事务实现原理Spring事务实现原理。
Spring框架是一个轻量级的开源框架,它为企业级应用程序提供了全面的基础设施支持。
其中,事务管理是Spring框架的一个重要特性,它能够帮助我们简化事务管理的复杂性,提高开发效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事务的实现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Spring框架中事务管理的工作机制。
在Spring框架中,事务管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基于编程的事务管理和基于声明式的事务管理。
基于编程的事务管理是通过编写代码来控制事务的提交和回滚,而基于声明式的事务管理则是通过在配置文件中声明事务的属性来实现。
这两种方式都是基于Spring框架中的事务管理器来实现的。
Spring框架中的事务管理器是一个接口,它定义了事务管理的基本操作,包括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配置来指定具体的事务管理器实现,例如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等。
这些事务管理器会根据具体的数据访问技术来管理事务,确保事务的一致性和隔离性。
在Spring框架中,事务管理的核心是通过AOP(面向切面编程)来实现的。
Spring框架利用AOP技术在方法调用前后插入事务管理的逻辑,从而实现了对事务的控制。
通过AOP,Spring框架能够将事务管理的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使得事务管理变得更加灵活和可维护。
另外,Spring框架还提供了@Transactional注解来简化事务管理的配置。
通过在方法上添加@Transactional注解,我们可以将该方法纳入事务管理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对该方法的事务控制。
这种基于注解的事务管理方式极大地简化了事务管理的配置工作,提高了开发效率。
除了事务管理器和AOP技术,Spring框架还依赖于底层的数据访问技术来实现事务管理。
不同的数据访问技术有着不同的事务管理实现方式,例如JDBC、Hibernate、JPA等。
spring事务

在学习spring事务管理时,我忍不住要问,spring为什么进行事务管理,spring怎么进行的事务管理?首先,为什么要进行事务,接下来说说spring是怎样进行事务管理的.Spring事务策略Spring事务策略,也就是spring事务管理的实现方式.它有一个统一的抽象是由实现下面这个接口完成的.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此接口的内容如下:1. Public interface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2. TransactionStatue getTransaction(TransactionDefinition definition) throws TransactionException;3. Void commit(TransactionStatus status) throws TransactionException;4. Void rollback(TransactionStatus status) throws TransactionException;5. }不管是声明式的还是编程式的事务管理都需要此抽象来完成.解释一下这个接口,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spring的事务控制的原理.getTransaction() 根据类型为TransactionDefinition的参数返回一个TransactionStatus对象.返回的TransactionStatus对象可能代表一个新的或已经存在的事务(如果在当前调用堆栈有一个符合条件的事务).如同J2EE事务上下文,一个TransactionStatus也是和执行的线程关联的.同时,在框架中还存在TransactionDefinition接口,即上边的参数类型.此接口指定了事务隔离程度、事务传播、事务超时、只读状态。
Spring事务管理(详解+实例)

1 初步理解理解事务之前,先讲一个你日常生活中最常干的事:取钱。
比如你去ATM机取1000块钱,大体有两个步骤:首先输入密码金额,银行卡扣掉1000元钱;然后ATM出1000元钱。
这两个步骤必须是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如果银行卡扣除了1000块但是ATM出钱失败的话,你将会损失1000元;如果银行卡扣钱失败但是ATM却出了1000块,那么银行将损失1000元。
所以,如果一个步骤成功另一个步骤失败对双方都不是好事,如果不管哪一个步骤失败了以后,整个取钱过程都能回滚,也就是完全取消所有操作的话,这对双方都是极好的。
事务就是用来解决类似问题的。
事务是一系列的动作,它们综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单元,这些动作必须全部完成,如果有一个失败的话,那么事务就会回滚到最开始的状态,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在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中,事务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事务有四个特性:ACID∙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由一系列动作组成。
事务的原子性确保动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完全不起作用。
∙一致性(Consistency):一旦事务完成(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系统必须确保它所建模的业务处于一致的状态,而不会是部分完成部分失败。
在现实中的数据不应该被破坏。
∙隔离性(Isolation):可能有许多事务会同时处理相同的数据,因此每个事务都应该与其他事务隔离开来,防止数据损坏。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完成,无论发生什么系统错误,它的结果都不应该受到影响,这样就能从任何系统崩溃中恢复过来。
通常情况下,事务的结果被写到持久化存储器中。
2 核心接口Spring事务管理的实现有许多细节,如果对整个接口框架有个大体了解会非常有利于我们理解事务,下面通过讲解Spring的事务接口来了解Spring实现事务的具体策略。
Spring事务管理涉及的接口的联系如下:2.1 事务管理器Spring并不直接管理事务,而是提供了多种事务管理器,他们将事务管理的职责委托给Hibernate或者JTA等持久化机制所提供的相关平台框架的事务来实现。
Spring事务配置的五种方式

Spring事务原理统观spring事务,围绕着两个核心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和TransactionStatusspring提供了几个关于事务处理的类:TransactionDefinition //事务属性定义TranscationStatus //代表了当前的事务,可以提交,回滚。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这个是spring提供的用于管理事务的基础接口,其下有一个实现的抽象类Abstract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我们使用的事务管理类例如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等都是这个类的子类。
一般事务定义步骤:TransactionDefinition td = new TransactionDefinition();TransactionStatus ts = transactionManager.getTransaction(td);try{ //do sthmit(ts);}catch(Exception e){transactionManager.rollback(ts);}spring提供的事务管理可以分为两类:编程式的和声明式的。
编程式的,比较灵活,但是代码量大,存在重复的代码比较多;声明式的比编程式的更灵活。
编程式主要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
省略了部分的提交,回滚,一系列的事务对象定义,需注入事务管理对象.void add(){transactionTemplate.execute( new TransactionCallback(){pulic Object doInTransaction(TransactionStatus ts){ //do sth}}}声明式:使用TransactionProxyFactoryBean:<bean id="user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interceptor.TransactionProxyFactoryBean"><property name="transactionManager"><ref bean="transactionManager"/></property><property name="target"><ref local="userManagerTarget"/></property><property name="transactionAttributes"><props><prop key="insert*">PROPAGATION_REQUIRED</prop><prop key="update*">PROPAGATION_REQUIRED</prop><prop key="*">PROPAGATION_REQUIRED,readOnly</prop></props></property></bean>围绕Poxy的动态代理能够自动的提交和回滚事务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interceptor.TransactionProxyFactoryBeanPROPAGATION_REQUIRED--支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新建一个事务。
spring 事务 实现原理

spring 事务实现原理Spring事务的实现原理主要依赖于数据库或者其他存储系统的事务功能。
1. 数据库事务支持:Spring事务的实现依赖于数据库的事务功能。
通常情况下,数据库支持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事务特性,可以通过SQL的BEGIN、COMMIT 和ROLLBACK等命令来控制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操作。
2. 事务管理器:Spring框架提供了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Manager)接口,用于管理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等操作。
事务管理器可以根据配置信息选择不同的实现,如使用JDBC事务管理器(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或者JTA事务管理器(JtaTransactionManager)等。
3. 编程式事务:Spring框架提供了编程式事务管理的支持,通过编写代码显式地控制事务的边界。
开发者可以在代码中使用事务管理器的API来手动管理事务,包括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等操作。
这种方式灵活性较高,但也需要开发者手动处理事务的细节。
4. 声明式事务:Spring框架还提供了声明式事务管理的支持,通过使用注解或者XML配置来定义事务的属性和边界。
开发者可以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或者事务配置元素来标记方法或者类,指示该方法或者类在执行时需要开启事务。
Spring会在方法调用前后自动地管理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等操作。
5. 事务传播行为:Spring事务还支持事务传播行为的定义,即一个方法调用另一个带有事务的方法时事务该如何传播。
例如,当前方法可能会暂停事务、加入到现有的事务中或者创建一个新的事务。
Spring提供了多种事务传播行为的选项,如REQUIRED、REQUIRES_NEW、NESTED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总的来说,Spring事务的实现原理是通过与数据库或其他存储系统的事务功能结合,通过事务管理器来管理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等操作。
spring事务原理

spring事务原理数据库系统内,事务指一系列连续的操作,这系列操作被看作一个整体,要么完全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不会出现执行部分的情况,这是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传统数据库系统中,事务的管理是由数据库系统自身提供的一种功能,然而随着数据库系统的复杂性的增加,数据库中的事务管理越来越复杂,对数据库操作有更多的要求,这样就催生了应用层事务管理技术,而当前最流行的事务管理技术是Spring事务。
Spring事务是一种基于AOP(面向切面编程)的分布式事务管理技术,它能够帮助系统更好的控制事务的处理过程,从而使系统内的数据更加有效率的共享,降低数据库事务的管理复杂度,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及性能。
Spring事务原理包括几个要素:事务模型、分布式事务处理框架、事务实现机制以及事务管理工具等。
一、事务模型Spring事务原理的核心是事务模型,即它把事务分为两种:提交成功事务和失败事务,在Spring提供的事务模型中,每个事务都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提交成功,要么提交失败,而不存在半提交的状态。
在Spring的事务模型中,事务的分类还要求事务的原子性,它要求一旦提交事务,事务就不会再次改变,或者改变的程度会很小。
原子性还表明事务的执行要么完全成功,要么完全失败,不会出现半成功半失败的情况。
二、分布式事务处理框架Spring提供了基于AOP技术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框架,这种分布式事务处理框架能够有效地支持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事务处理,它包括三个部分: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Manager)、事务拦截器(TransactionInterceptor)和事务事件监听器(TransactionListener)。
事务管理器是Spring对分布式事务的抽象,它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事务,它的实现通常会涉及到一些事务拦截器。
事务拦截器是Spring提供的一种安全机制,它能够在事务处理过程中,根据配置的规则,来拦截事务的执行,以便能够在事务处理过程中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调整,使得事务能够顺利的提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Spring提供的事务管理方法
Spring提供的事务管理可以分为两类:编程式的和声明式的。
编程式的,比较灵活,但是代码量大,存在重复的代码比较多;而声明式的比编程式的更灵活方便。
本文将讨论这两种事务管理的区别。
传统的JDBC事务管理
以往使用JDBC进行数据操作时,一般采用DataSource,从数据源中得到Connection,我们知道数据源是线程安全的,而连接不是线程安全的,所以对每个请求都是从数据源中重新取出一个连接。
一般的数据源由容器进行管理,包括连接池。
例如TOMCAT,WEBSPHERE,WEBLOGIC等这些J2EE商业容器都提供了这个功能。
以往的我们使用JDBC在写代码时,事务管理可能会是这样:
Connection conn = null;
try
{
conn = DBConnectionFactory.getConnection;
conn.setAutoCommit(false);
//do something
mit(); //commit transcation
}
catch(Exception e)
{
conn.rollback();
//do sth
}
finally
{
try
{
conn.close();
catch(SQLException se){ //do sth.}
//close ResultSet,PreparedStatement,Connection
//notice:Maybe ocurr Exception when u close rs,pstmt,conn
}
按照以往的思路来写代码,代码量比较长,而且容易疏忽,忘掉一些try/catch,引发一些异常无法catch,虽然有时候我们会写DBTool类,来关闭这些资源,并且保证在关闭这些资源时,不向外抛异常。
Spring提供的编程式的事务处理
Spring提供了几个关于事务处理的类:
?TransactionDefinition //事务属性定义
?TranscationStatus //代表了当前的事务,可以提交,回滚。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这个是spring提供的用于管理事务的基础接口,其下有一个实现的抽象类Abstract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我们使用的事务管理类例如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等都是这个类的子类。
我们使用编程式的事务管理流程可能如下:
1 声明数据源
2 声明一个事务管理类,例如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HibernateTransactionManger,JTATransactionManager等
3 在我们的代码中加入事务处理代码:
TransactionDefinition td = new TransactionDefinition();
TransactionStatus ts = transactionManager.getTransaction(td);
try
{
//do sth
mit(ts);
}
catch(Exception e){transactionManager.rollback(ts);}
使用spring提供的事务模板TransactionTemplate
void add()
transactionTemplate.execute( new TransactionCallback(){
pulic Object doInTransaction(TransactionStatus ts)
{ //do sth}
}
}
TransactionTemplate也是为我们省去了部分事务提交、回滚代码;定义事务模板时,需注入事务管理对象.
Spring声明式事务处理
Spring声明式事务处理也主要使用了ioc,aop思想,提供了TransactionInterceptor 拦截器和常用的代理类TransactionProxyFactoryBean,可以直接对组件进行事务代理。
使用TransactionInterceptor步骤
1.定义数据源,事务管理类
2.定义事务拦截器,such as:
<bean id = "transactionIntercepto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interceptor.TransactionInterceptor">
<property name="transactionManager"><ref bean="transactionManager"/></property>
<property name="transactionAttributeSource">
<value>
erManager.*r=PROPAGATION_REQUIRED
</value>
</property>
</bean>
3.为组件声明一个代理类:ProxyFactoryBean
<bean id="user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ProxyFactoryBean">
<property name="proxyInterfaces"><value>erManager</value></property>
<property name="interceptorNames">
<list>
<idref local="transactionInterceptor"/>
</list>
</property>
</bean>
使用TransactionProxyFactoryBean:
<bean id="user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interceptor.TransactionProxyFactoryBean"><property name="transactionManager"><ref bean="transactionManager"/></property>
<property name="target"><ref local="userManagerTarget"/></property>
<property name="transactionAttributes">
<props>
<prop key="insert*">PROPAGATION_REQUIRED</prop>
<prop key="update*">PROPAGATION_REQUIRED</prop>
<prop key="*">PROPAGATION_REQUIRED,readOnly</prop>
</props>
</property>
</bean>
TransactionProxyFactoryBean只是为组件的事务代理,如果我们要给组件添加一些业务方面的验证等,可以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加拦截器方式,为组件添加多个拦截器,spring AOP中提供了三类Advice,即前增强,后增强,抛出异常时的增强,可以灵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