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过年风俗活动一览表

合集下载

广州除夕的习俗

广州除夕的习俗

广州除夕的习俗文章目录*一、广州除夕的习俗*二、广州春节的传统食物*三、广州春节的禁忌有哪些广州除夕的习俗1、广州除夕的习俗之压岁钱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

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

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

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

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2、广州除夕的习俗之守岁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古籍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

”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

3、广州除夕的习俗之明灯旺火所谓明灯旺火,就是指除夕这日入夜,要点上长明灯烛,给神位上香,要彻夜明亮。

有的地方(比如上海)称作“照虚耗”;也有的地方生一盆旺火,一家人围坐旺火旁守岁;也有的地方不仅在神灵、祖灵前点长明灯,还在院内的房檐上每隔不远点一盏长明灯。

家中主人或子女,每隔一段时间就给灯添油拨捻,使院内院外、屋内屋外通宵明亮。

明灯旺火,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阖家兴旺,其实也是古代火崇拜的遗孑。

4、广州除夕的习俗之年夜饭所谓年夜饭,即指除夕入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餐晚饭,又叫“年饭”、“合家欢”、“分岁饭”等等,是筹备春节过程中家家户户合家欢聚、最热闹的时候。

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请家中长辈上座,其他人按辈份和岁数大小依次而坐,合家团聚,敬酒说笑,共叙天伦,处处洋溢着和美团圆、幸福快乐的气氛。

广州春节的传统食物1、煎堆俗话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广东煎堆更是品种多样,除了“圆碌碌”之外,还有扁扁的九江煎堆,空心的龙江煎堆等等。

广州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广州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广州的春节风俗有哪些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也是中国南方的商业、文化、交通中心之一。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广州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广州的春节风俗。

一、年夜饭广州的年夜饭是一道独特的食品文化,也是春节重要的风俗之一。

年夜饭几乎是每个广州人新年必备的一道菜。

在吃年夜饭时,广州家庭的长辈会相互祝福,子孙们也会向长辈拜年,传递着家庭的安康和幸福,庆祝新年的到来。

二、逛花市春节期间,广州市内会有数十个花市分布在各个区域,这也是广州春节的一项传统活动。

在花市里,你可以看到各种五彩缤纷的鲜花和绿色植物,闻着清新的花香,听着现场的音乐表演,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三、看花灯广州市区内的花灯展是春节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花灯制作精巧、造型独特、寓意深刻,每个铁骨铸成的花灯都是手工制作,无论是灯火辉煌的三国城楼,还是雕刻精美的百鸟朝贺,都让人惊叹不已。

四、祭祖广州人尤其重视家族文化,在春节期间会祭祖祷告,同时挂上元宝、桃花等寓意吉祥的物品,祝福每个家庭都能平平安安、事事顺心。

祭祖时,还有许多编钟奏乐、舞龙舞狮以及民间习俗,让这个传统盛宴更加热闹非凡。

五、放鞭炮放鞭炮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广州也不例外。

在广州的农村地区,放鞭炮的时间通常是在除夕晚上。

放鞭炮的声音代表着开山打路、辟邪消灾,让人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氛围。

六、分财神在广州,有一项独特的春节风俗是“分财神”。

这意味着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公司会在会计面前燃起纸钱和香火,让会计成为“财神”,以祈求公司在新的一年里福祉、财源广进。

以上就是广州的春节风俗,每个风俗都代表着广州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在参与过这些活动后,我们更能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气氛和我们共同的文化传承。

希望广州长久凝聚这样的传统民俗文化,让我们始终热爱和传承这些美好的风俗。

广州春节民俗风情

广州春节民俗风情

广州春节民俗风情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每年的春节都会展现出独特而丰富的民俗风情。

在这个积淀深厚的历史古城,人们会通过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本文将带您一起了解广州春节期间的民俗风情。

一、舞狮表演春节期间,广州街头巷尾处处可见舞狮的场景,这是广州春节的一大特色。

舞狮源于古代的驱邪祭神活动,现如今已成为广州群众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

舞狮的表演者身穿五彩斑斓的舞狮服装,手持长竹竿,灵活地操控着狮身的舞动,象征着新年的喜庆与吉祥。

二、花市集在广州,春节期间的花市集是一个不可错过的节日活动。

花市集作为传统的民俗活动,始于宋朝,如今已成为广州文化的一部分。

花市集的摆卖内容丰富多样,有鲜花、盆景、年画、年花、饰品等各种年节用品。

而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年味,感受到人们踏春购物的热情与喜悦。

三、灯会春节期间的灯会也是广州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灯会以大红灯笼、彩灯、花灯等形式在广州大街小巷亮相。

每一盏灯笼都别具一格,融入了广府文化元素,展示了广州人民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在灯会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龙舞、舞蹈、歌曲表演等多种文艺节目,呈现出一派热闹喜庆的景象。

四、花车巡游春节期间的花车巡游也是广州的一大亮点。

花车以各种鲜花、灯饰装饰而成,造型别致,色彩艳丽。

在巡游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不同文化的融合,通过花车上的表演和展示,了解广州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花车巡游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加丰富了广州春节的民俗活动。

五、宵夜文化广州的春节宵夜文化也是一大特色。

在除夕夜,人们会在家人或朋友的陪伴下,守岁到半夜。

在这一晚,广州的街头巷尾亮起了五彩斑斓的烟花爆竹,人们会互相祝福,欢唱传统的年歌,感受着迎接新年的喜悦与期待。

而在宵夜时分,人们也会品尝传统的年夜饭,享受团圆的喜悦。

总之,广州春节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彰显了广府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舞狮表演、花市集、灯会、花车巡游和宵夜文化等多种传统活动,人们在欢庆新年的同时,也在弘扬广州的传统文化。

广州除夕的习俗

广州除夕的习俗

广州除夕的习俗广州除夕的习俗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广州除夕的习俗,欢迎阅读。

广州除夕的习俗1广州自腊月廿三“谢灶”那天开始,便进入了年关,每天活动都有严密的安排。

即廿三谢灶、廿四开炸、廿五蒸糕、廿六扫尾、廿七洗嘢(嘢,广州方言,即东西),廿八包粽、廿九贴春联、卅团年。

这是节前的安排。

谢灶: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

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说到贡品,想起小时候奶奶说过的一句话:“冬柑,年橙,谢灶桔”。

意思大概是冬至拜神的时候要用柑桔,过年用橙,而谢灶就要桔)。

并写好一张“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从谢灶那天起,就开始进入年关了,人们忙碌起来。

廿四开炸,我想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样的习俗了。

《粤东笔记》所云:“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效之,以祀先及馈亲友,又以糯饭盘结诸花入油煎之,名曰十花;以粉杂白糖沙入猪油煎之,名沙壅。

”开炸的东西大概会有炮谷、煎堆等。

廿五蒸糕:广州市除蒸年糕外,还喜欢做萝卜糕、伦敦糕、马蹄糕、九层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

廿六扫屋,以便干干净净迎新春。

还有“迎春扫尘歌”:腊年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

至于廿八包粽,我从来没有听过,问了家里的老人,他们都说广州现在没有这样的习俗,以前就不得而知了,后来看了一些资料,这样的习俗在粤西地区还有保留。

我们家廿八会去买鱿鱼、发菜、冬菇、虾米、粉丝等年货。

广州春节传统习俗串亲情

广州春节传统习俗串亲情

广州春节传统习俗串亲情广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繁华城市,也是广东省的省会。

在广州,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人们串亲访友、祭祖迎新的时刻。

以下将介绍广州春节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是串亲情的重要方式。

一、年夜饭: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在广州,每逢年夜,家人会一同围坐在餐桌前享用丰盛的年夜饭。

年夜饭是家人团聚的重要象征,家人们会一起精心准备各种菜肴,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广东传统的特色菜,如盐焗鸡、腊味煲仔饭等。

在年夜饭上,家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二、拜年和压岁钱:传递祝福与疼爱在广州,春节期间,拜年是人们互相串访的重要方式。

人们会穿上新衣,戴上新帽,拜访亲朋好友,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快乐和吉祥如意。

尤其是长辈会给晚辈们发红包,里面装有压岁钱,这被视为一种祝福和疼爱的体现。

对于孩子们来说,收到压岁钱是一种喜悦与期待,同时也是增进亲情的方式之一。

三、广场舞和花市:欢乐的活动场所在广州,春节期间,人们会聚集在广场上跳广场舞。

广场舞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亲密感。

此外,春节期间还会有盛大的花市举办,人们可以在花市中购买到各种鲜花和年货,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精美的花车和花灯。

花市成为人们聚集的地方,人们可以一边购物一边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四、庙会和花灯展:追寻传统文化庙会和花灯展也是广州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

庙会是中国传统社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对神灵的尊敬和仪式感。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观看民间艺术表演,以及参加一些游戏和活动。

与庙会类似,花灯展是广州春节期间的独特景观。

人们可以在花灯展中欣赏到各种精美的灯笼和艺术品,其中著名的有荔枝湾花灯展和广州冰灯展。

庙会和花灯展是寻找传统文化的场所,也是人们串亲情的好去处。

五、放鞭炮和观煤炭火:驱邪祈福的传统之一在广州,放鞭炮和观煤炭火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

放鞭炮是为了驱赶邪恶的气味,祈求一年平安和吉祥。

广州春节的传统习俗

广州春节的传统习俗

广州春节的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广州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庆典。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大都市,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春节传统习俗。

本文将介绍几个广州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除夕夜的年夜饭、春联和灯笼的制作以及舞狮表演等活动。

一、除夕夜的年夜饭广州人民认为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的重要时刻。

传统的年夜饭通常由家庭成员一起准备和享用,它代表着团圆和幸福。

年夜饭的菜肴通常包括寓意吉祥的食材,如鱼(年年有余)、虾(喜笑颜开)和烧鸡(吉祥如意)。

此外,必不可少的还有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

年夜饭的氛围热烈而喜庆,家人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相互祝福,欢声笑语填满整个房间。

二、春联和灯笼的制作春联和灯笼是广州春节期间常见的装饰物。

广州的春联通常用红纸制作,上面写有吉祥的对联和祝福的字句。

人们在除夕夜贴上春联,寓意着新年的祝愿和希望。

此外,灯笼也是春节期间非常重要的装饰品。

广州的灯笼多为绘制有精美图案和吉祥字句的红灯笼,悬挂在家门口或街道上。

灯笼的亮光象征着希望、好运和辞旧迎新。

制作春联和灯笼的传统工艺在广州久负盛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舞狮表演舞狮表演是广州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

舞狮用于驱邪祈福,象征着带来好运和吉祥的形象。

广州的舞狮通常由两人操纵,一人扮演狮头,另一人扮演狮身。

他们穿着五彩斑斓的狮子服装,进行精彩的表演,如跳跃、翻滚和高难度动作等。

舞狮表演不仅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还能给人带来喜悦和祝福。

每年春节期间,广州的街道上都能看到各个社区或机构组织的舞狮队伍,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综上所述,广州的春节传统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幸福、吉祥和团圆的追求。

年夜饭的团聚、春联和灯笼的制作以及舞狮表演等活动都为春节增添了独特的意义和乐趣。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是广州人民的文化传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感受到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通过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发展,广州春节庆典将继续在人们的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他们最挚爱的节日。

广州春节的祈福活动传统

广州春节的祈福活动传统

广州春节的祈福活动传统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而在广州,春节更是充满着独特的祈福活动传统。

这些传统活动既有祈求来年丰收和幸福安康的仪式,也有展示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的表演。

本文将从祈福活动、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三个方面来介绍广州春节的特色。

一、祈福活动1. 拜神祭祖:广州人在春节期间会前往各大庙宇和祖先祠堂,向神明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好运。

人们会点燃香烛,烧纸金元宝,祈福祖先保佑他们的家庭和事业。

2. 走花灯:花灯是广州春节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

人们手持花灯,在夜晚的街道上行走,传统的花灯种类繁多,有花鼓灯、金魚灯、龍獅舞燈等等。

这些花灯不仅色彩绚丽、造型美观,更寓意着吉祥和繁荣。

3. 放鞭炮:放鞭炮是春节期间的习俗之一,据说可以驱除邪气,迎接新年的好运。

每当除夕夜的钟声敲响,鞭炮声也会随之响彻整个城市。

但近年来,由于环境和安全问题,放鞭炮的地点和数量已经受到限制。

二、民俗文化1. 广东剪纸: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而广东剪纸则有着独特的风格。

广州人在过年期间会用红纸剪出各种吉祥图案,如桃花、喜字、福字等,然后将其贴在窗户或门上,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2. 广东花球:广州的花球也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之一。

花球是由鲜花和漂亮的丝绸制作而成,通常拴在长杆上,人们手持花球,随着音乐和节奏摇晃起来,寓意着幸福和繁荣。

3. 广府喜糖:喜糖是广州婚礼和春节期间常见的传统食品。

它由糯米制成,外面裹着五彩的糖衣。

人们会将喜糖分发给亲朋好友,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祝福。

三、传统艺术1. 舞狮:广州的舞狮是中国南方舞狮的代表之一。

舞狮表演通常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者分成两人一组,一人扮演狮头,另一人扮演狮尾。

他们通过精准的动作和灵活的身手,展示出狮子的神韵和力量。

2. 扭秧歌:扭秧歌是广东传统的舞蹈艺术,也是广州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

舞者们身穿传统的彩色衣裙,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歌曲,扭动身体,跳跃起舞,展示着中国南方的热情和活力。

广州春节的传统风俗

广州春节的传统风俗

广州春节的传统风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广州人民最为庆祝和热爱的节日。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春节传统风俗。

以下将为您介绍广州春节的传统风俗,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独特而古老的节日。

一、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的重要传统之一,在广州也格外重视。

广州人认为年夜饭的菜肴要丰富多样,有益且含有吉祥之意。

通常包括鱼、虾、猪肉、鸡、鸭等各类肉类食品,象征着丰收和团圆。

此外,还会备齐热气腾腾的汤品,在寒冷的冬日里温暖全家人的心。

二、敬神祭祖春节期间,广州的家庭都会上香、焚纸钱,向祖先表达敬意,并祈求新年的平安和好运。

人们会亲自前往拜祭,或者选择在家中摆放神龛和祖先牌位,进行祭祀仪式。

这是广州人民传统的孝道文化体现,也是传承祖先智慧的一种方式。

三、舞狮舞狮是广州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之一,也是广州春节庆典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舞狮活动往往在初一和初二进行,狮子舞者穿着狮子造型的服装,舞动狮尾和狮腿,表演形象生动有趣的舞蹈动作,以示吉祥和驱邪。

人们在商家门前表演舞狮,还会给狮子钱或红包,以求商店生意兴隆和好运连连。

四、放鞭炮放鞭炮是广州春节传统的重要习俗之一,代表着驱邪和祈福。

人们在除夕夜和初一早晨放鞭炮,以驱赶邪恶的灵魂,保佑家庭平安和吉祥。

鞭炮声震耳欲聋,给人们带来新春的喜庆氛围,也展现了广州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拜年广州人非常重视拜年这个传统习俗,这是一个表达美好祝愿和传递新年祝福的方式。

人们会带着鲜花、水果和礼品,拜访亲朋好友、长辈和师长,并送上新年的祝福。

在互相拜年的过程中,人们也会交流一年的心愿和期许,增进亲情和友情。

六、观灯广州的春节不仅有传统的庆祝方式,还有美丽绚烂的灯光秀。

人们在春节期间可以到广州市区的花市、公园和街道欣赏各种灯饰和花灯表演,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

灯光秀通常包括各种形状的灯笼、彩灯和舞台表演,给人们带来视觉盛宴。

总结:广州春节传统风俗丰富多样,体现了广州人民对节日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过年风俗活动一览表
☆年三十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

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

起床焚香,放炮仗。

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

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年初二开年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

现代人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

这天,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

广东流行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

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穷鬼日烧门神纸/小年朝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一些广州人会选择足不出户。


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年初四神落天喜迎财神
接财神回家。

如果旧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祭灶王,旧年发达的要用鸡鸭鱼肉祭拜。

☆年初七过人日摊煎饼/七宝羹
旧时这天的早饭,广州人要设丰盛的家庭筵席,以庆贺“人的生日”。

这一天,年轻人结伴游花地,选最美的姑娘———“人日皇后”,由她主持这一天的活动。

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

初七出门探亲等人,初八不能回家,要留在亲戚家。

☆年初九九皇诞
老广州要祭拜玉皇大帝,拿出鸡鸭鱼肉。

☆年初十打春去
☆年十一打仔回
在广州郊区的农村,相邻两个村子的小孩要在这两天掷石子对打,哪个村子赢了就代表新年
会更好。

初十一,家长要把这些对打的孩子赶回家。

☆年十二开灯信
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要点满灯,广州的农村在祠堂也要点灯。

☆年十五祈完灯吃汤圆/放花灯
广州人在这一天里要逛花灯。

此外,广州的郊区农村里,旧年生了男孩子的要在这一天挂一个灯笼在祖祠里,表示向祖宗报到。

———————广州人怎样过大年呢————————
☆广州人过年最讲意头
每一个年俗后面,都有一个故事,都饱含了对祥瑞、平安、风调雨顺的祈求。

一代代人过去了,我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力量,同时也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无助一些。

有的年俗留了下来,有的却渐行渐远,不为人知。

我们不介意出现卡通版的财神,不过,对那些一直到今天我们仍兴高采烈过着的年俗,对它们的原始形态有所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

☆行花街人欢花靓乐开怀
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是广州的品牌。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这朵红花鲜,那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

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这首家喻户晓的广州民谣,描述的正是家家户户逛花街的情景。

上世纪初到50年代中期,广州的中心花市在桨栏路。

人们在马路两旁搭架做花档,中间行人。

夜市灯光明亮,如同白昼。

花市高峰时人如潮涌,摩肩接踵,花市里红紫纷华,让人眼花缭乱。

由于人潮拥挤,买了花枝花束,都要高高举起,否则就要给人挤落,空剩残枝。

那时花的品种不多,工商业户多采购桃花。

虽然物价较低,但花较昂贵,一枝中等桃花可售数元,中上的达一二十元。

☆派利市红包传达吉祥意
春节派利市,这是广东春节的习惯。

不过,最早的利市是跟钱无关的,它始于汉代,是一种类似于钱币一样的东西,拿来辟邪的吉祥物。

后来老人家就用红线把它串起来,串一串,就在年三十晚,压在小孩的枕头下,给他辟邪,叫压祟。

现在改为年岁的岁,最初应该是鬼鬼祟祟的“祟”,后来使用了铜钱,串一串铜钱。

现在,大家是封一个红包,表示利市,也是压岁。

由于广州较早就发展了商品经济,老广州讲意头、祈求生意兴隆的心愿在广州的年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广州的红包不叫压岁钱,叫“利市”便源于此。

此外,给没结婚的人派利是是极具岭南特色的做法,这一习俗据说最早传自香港。

☆过人日七宝羹同庆生日
大年初七这天,广州人会过“人日”,民间叫“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

据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过去,这一天早饭时,要吃由七种菜(一般芹菜、香菜、韭菜、葱、蒜为必需,另外两样可灵活掌握)制成的“七宝羹”(又称“七样菜”)及“薰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

解放以前,人日这天青年男女结伴到郊外游玩,评选“人日皇后”,中选者主持一天的话动;一家老小则登观音山(即今天的越秀山)或白云山;女的去神庙参神,男的到花地赏花或拜黄大仙庙。

据考证,人日所游花地的地址,就是今天的芳村花地湾。

而近几年,人日游花地这一传统也恢复了。

☆赶生菜会生财发财愿长久
相传正月二十六这天子时是观音菩萨大开金库贷款助民致富的时刻。

因此,每逢此时大批善男信女都会到观音庙进香,祈求观音菩萨开恩“借钱”。

所以,每当观音“开库”,观音庙就格外热闹。

在1937年出版的《旧历新年广州人的风俗》第2卷第87期上,有一段生菜会的记载:“生菜会,郊野各乡村都举行。

大家都在郊外席地大吃生菜,非常的热闹。

唱八音,演戏的亦有。

据说,这样做了,年成必好,故盛装的男女也纷纷去参加”。

其中,会场有一个小池,里面预先放有许多蚬与螺,赴会者探手水中,摸得螺者生子,摸得蚬者生女。

整个生菜会的寓意归纳起来就是六个字:生财·发财·长久。

芳村坑口与黄埔的生菜会,已举办多年。

那天无论是谁,认识不认识主人家,只要凑够8个人一桌,就会给你上菜。

去的人越多,主人家就越高兴。

☆俗·称
抢头牙:广州人时兴初二、十六打牙祭,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头牙”,吃开年饭,所以要做得早,叫做抢头牙。

食无情鸡:吃开年饭时,老板请伙计吃饭,如果老板亲自夹一块鸡肉到伙计碗里,就表示解雇他了。

行大运:据说以前的广东人大年初一早上就会到野外去郊游。

有的绕着村边,有的围着田园,有的循着屋宅走圈圈,叫做“出行”,俗称“行大运”。

☆俗·物
七样菜:又名七宝羹,人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

这七样菜一般都包括芹菜、蒜、葱、芫荽、韭菜等。

七样菜要一锅煮,煮好后全家人一起吃。

生菜包:生菜会是广州的著名习俗,吃生菜包就是生菜会上必有的一道菜。

主要原料是蚬肉、生莱、韭菜。

蚬肉寓意蚬肥年丰;生菜,即生生猛猛,生财有路;韭菜,意谓“长长久久”。

广州坑口观音庙就有生菜会。

人胜:胜本来是妇女的一种首饰,取意“优美”、“优胜”。

在初七人日这天,妇女会戴胜来装饰自己,而且,这种首饰的节俗造型以“人”形为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