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

合集下载

《卖油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卖油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卖油翁》原文、翻译及赏析《卖油翁》原文、翻译及赏析《卖油翁》原文、翻译及赏析1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zī)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dàn)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shú)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lì)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shú)尔。

”康肃笑而遣(qiǎn)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古诗简介本文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翻译/译文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注释⑴本文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有删节。

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原文及注释

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原文及注释

《卖油翁》是我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也是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

这篇文章以描写卖油翁和他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卖油翁的善良、智慧和开朗的个性,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品读这篇经典的文章,深入解析其中的内涵和魅力。

一、原文分析1. 《卖油翁》原文卖油翁,青年油坊肥水乡人也。

开油坊为业。

家中几毁几丧,惟以油坊得存。

性最感人。

嫁与级婚,甚是恩爱;偏丈十四岁矣,而两口如痴如醉。

包彼住者,颜之异者,率皆神女,故油坊极盛。

时虽亲疏每相攀渎,而皆以躬藉,因其家弊不遐不及也。

见人物凡用心竭力者,必为家人外人所弃绝者也。

以是,乡人义以陆橘,翁作言语,反吐其真。

虽异企同;城市之人闻而观者,皆称忠厚翁。

2. 《卖油翁》原文注释(1)油坊:专卖菜油的作坊。

(2)几毁几丧:几乎是毁灭,也就是说家里失去了财产,又失去了家人。

(3)级婚:等待多年的婚姻。

(4)偏丈:难得的丈夫。

(5)率皆神女:指卖油翁的儿子和儿媳都很美貌。

(6)躬藉:指自己花费自己的力气或力量。

二、内容分析1. 《卖油翁》的主题《卖油翁》以卖油翁为主要描写对象,以卖油翁的善良、智慧和乐观为主题。

作者通过对卖油翁家庭、生意和周围人的描述,表现了卖油翁对家庭的爱护和重视,对生活的热爱和努力。

无论是对待生意上的竞争,还是对待他人的冷漠,卖油翁都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来感染和影响他人,最终赢得了乡人和城市人的尊敬和赞美。

2. 《卖油翁》的精彩之处《卖油翁》的精彩之处在于逼真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

作者以卖油翁为主线,通过对卖油翁的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智慧、乐观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努力和坚守。

文章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关系,揭示了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

这些都使得文章充满了人文关怀,既能感染读者,又能启迪读者的心灵。

三、文章鉴赏1. 对于卖油翁的评价卖油翁是一个典型的好人形象,他勤劳善良,对待家人和业务都表现出极大的责任感和爱心。

卖油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

卖油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

卖油翁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篇一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葫芦,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初中文言文《卖油翁》【原文】之马矢奏春创作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初中文言文《卖油翁》【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 那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 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 站在一旁, 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 只不外微微地址颔首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事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另外奇妙, 只不外是手熟而已.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理解这个事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 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 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 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 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另外奇妙, 只是手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卖油翁全文翻译注释

卖油翁全文翻译注释

卖油翁全文翻译注释《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

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本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作品原文】《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shú)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shú)尔。

”康肃笑而遣(qiǎn)之。

【注释】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善:擅长,善于。

当:在当世:在当时。

双:两个。

亦:也。

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矜:夸耀。

尝:曾经。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放。

而:承接关系,然后立:站立。

睨(nì)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这里指斜着眼看陈尧咨射箭。

去:离开。

其:代词,指代陈尧咨。

发:把箭射出去。

矢(shǐ):箭。

中:正中目标。

但:只,不过。

微:微微。

颔(hàn):点头之:代陈尧咨射箭这件事。

不亦……乎:(难道)不……吗?熟:熟练。

忿然:气愤的样子。

知:懂得。

射:射箭。

精:精湛,奥妙。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你。

安:怎么。

轻:作动词用,看轻,轻视。

以:凭借、依靠。

酌(zhuó):斟油,这里指倒油。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卖油翁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卖油翁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卖油翁
《卖油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卖油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勤劳朴实人民的赞美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卖油翁,卖油翁,
卖油翁,卖油翁。

担桶过市,油香四溢,
行人驻足,皆欲买之。

油翁笑答,油翁笑答,
油翁笑答,油翁笑答。

我家油好,我家油好,
油香满街,油光满市。

卖油翁,卖油翁,
卖油翁,卖油翁。

油翁不语,油翁不语,
油翁心中,自有天理。

此诗通过反复的“卖油翁”的呼唤,营造了一种节奏感,使读者仿佛听到了卖油翁的叫卖声。

诗中的“油香四溢”和“油光满市”形象地描绘了卖油翁油品的优良,以及他的油受到人们欢迎的情景。

而“油翁笑答”和“油翁不语”则展现了卖油翁的自信和内心的平和。

最后一句“油翁心中,自有天理”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勤劳朴实人民的尊重和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通过对卖油翁的描写,反映了唐
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勤劳人民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初中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之一。

《卖油翁》欧阳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卖油翁》欧阳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卖油翁》欧阳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原文:唐·欧阳修卖油翁,煎饼客。

远涉重洋来相讨,一家人归一家。

解释:卖油翁:指以卖油为生计的人。

煎饼客:指以卖煎饼为生计的人。

远涉重洋来相讨:表示走得很远来相互探望。

一家人归一家:意思是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

翻译:There once was an oil vendor, a seller of pancakes. They traveled far across the ocean to visit each other, each family returning to their own homes.注释:《卖油翁》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散文小品,通过写卖油翁和煎饼客的生活,描绘了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

文章以家庭为核心,通过卖油翁和煎饼客的故事展示了朴素而真挚的亲情。

他们虽然身份不同,但都在远方辛苦营生,为了生活,他们奔波劳累。

然而,尽管他们劳碌奔波,却从未忘记家庭和亲情。

这充分展示了家庭和亲情对人们的重要性。

通过欧阳修简洁而精深的文言文,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人们惜福爱家的情怀。

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强调家庭价值观的体现。

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也应当时刻铭记家庭的重要性,关注亲情与人际关系的维系,不论物质条件如何,家庭始终是心灵的港湾。

在阅读欧阳修文言文的过程中,虽然文字有一些陌生,但通过注释的帮助,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义。

同时,注释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欧阳修对家庭与亲情的思考与表达。

总之,欧阳修的《卖油翁》通过朴实的文言文、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传递了珍爱家庭、重视亲情的重要价值观。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与亲情始终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信仰,值得我们每个人时刻铭记。

《卖油翁》译文及注释

《卖油翁》译文及注释

《卖油翁》译文及注释《卖油翁》译文及注释《卖油翁》本文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那么《卖油翁》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原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译文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注释⑴本文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有删节。

⑵〔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⑶〔善射〕擅长射箭。

⑷〔自矜(jīn)〕自夸。

⑸〔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⑹〔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

⑺〔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教学思路一、导入: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大型励志真人秀节目《出彩中国人》想必大家都看过吧,参加这个节目的都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能手和行业标兵,他们在节目中,逐一展示才艺和故事,博得观众的满堂喝彩,尤其是每季的“出彩之星”的表现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连呼高手,真是高手。

其实呀,真正的高手从来都在民间。

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去见识一位真正的民间高手,那他是谁呢?他的拿手绝活又是什么呢?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耐人寻味,让人受益匪浅的故事呢?好,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欧阳修,走近他笔下的文言小故事《卖油翁》,去一睹民间高手的真容!二、学法指导:文言文故事学习要点读:字的正确读音注意停顿熟读、读出韵味记:作者、朝代、选自、评价字、词的意思准确解释、翻译全文背诵课文思:这篇文章有什么教育意义?揭示了什么道理?如何体现人物性格的?谈:自己的生活实际受到的启发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识记、理解、积累文言虚词;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重点)2、体会文章通过生动传神、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特点,阐明道理的方法(难点)。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体会文中描写的人物品质;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重点)三、作家作品介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及他的作品。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吉州永丰人。

他是北宋文坛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关于欧阳修,从文学常识积累的角度我们应该掌握以下几点:1、姓名字号: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因老家吉州原属庐陵郡,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文忠(所谓谥号就是他死后,朝廷礼仪部门根据他生前的功绩德行给的封号。

)号里的故事:六一居士及醉翁的由来“醉翁”的由来与他的经典名篇《醉翁亭记》有直接的关系,以后我们会学到,今天暂不介绍。

“六一居士”的由来: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

别人不解其意,便请教这“六一”是什么意思。

他说:“我家有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还常置有酒一壶。

”又问:“这才五个一,还有呢?”欧阳修风趣地说:“还有我,一个老头子杂在这五个一中,不就‘六一’了吗?”欧阳修性情豪爽,乐观旷达,学识渊博,勤于著述,直至晚年亦志气自若,“六一居士”的雅号是这种性格的体现。

2、文学贡献及后世评价:唐宋八大家:韩愈[唐] 、柳宗元[唐]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3、趣味拓展:历史上的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三迁,注重教育环境,择邻而居,教育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

岳母刺字,爱国的伟大母亲,教育出一个精忠报国的好儿子,民族英雄(岳飞)。

欧母画荻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

她不断给年幼的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

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

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

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读书的兴趣。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

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

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

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四、读课文:1、读准字音、停顿2、疏通文意3、总结积累重点语言知识4、理清故事情节:地点:家圃人物:卖油翁陈尧咨起因:尧咨善射,卖油翁“但微颔之”经过: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诉陈尧咨“手熟”之理。

结果:陈尧咨明白了道理,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教师可以提问:本文所写的故事到底是以谁为主的?认为以卖油翁为主或以康肃为主的都有,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找出各自的依据,说出各自的理由。

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认为这个故事是以卖油翁为主的,理由之一是标题是《卖油翁》,应以写卖油翁为主,理由之二是课文主要写卖油翁乐于助人,教育康肃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让康肃懂得了一个人有了某方面的长处不能盲目骄傲,要谦虚。

少数学生认为以康肃为主,理由之一是课文以写康肃开头,以写康肃结尾,康肃贯串整个故事的始终,理由之二是课文主要写傲慢无礼的康肃在卖油翁的启发教育下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本领再高也不能盲目骄傲的道理,最终改变了对人傲慢无礼的态度。

在学生对课文以写谁为主有争议的情况下,可以提问学生: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卖油翁与康肃两个人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便能促使学生认真读课文,积极思考课文语句的具体含义。

先讨论康肃。

应让学生先找出课文中写康肃的词句:“自矜”“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安敢轻吾射!”“笑而遣之”。

这些语句写出了怎样的康肃形象呢?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经过鼓励,学生发表了如下意见:“自矜”是康肃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一种骄傲情绪,“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是康肃目中无人、轻视卖油翁、得意洋洋、自我炫耀的傲慢语言,“忿然”是康肃遭到意外否定后急性不能冷静的暴躁神态,“尔安敢轻吾射!”是康肃被浇冷水、受了批评之后决不善罢甘休的蛮横语言,“笑而遣之”的神态举动表明康肃在卖油翁的启发教育下,面对卖油翁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渺小感、对自己生气发火轻视卖油翁有一种歉疚感,也表现出他佩服、恭送卖油翁的真诚。

再讨论卖油翁。

也应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写卖油翁的词句:“释担而立”“睨之”“微颔”的神态举动、“无他,但手熟尔”“以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语言、“以杓酌油”的动作。

这些语句写出了怎样的卖油翁形象?也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有理都应予以肯定。

为了将学生的思考、讨论引向深入,可以提问:卖油翁为什么“释担而立”“久而不去”?卖油翁的“睨之”“微颔”真的是出于对康肃的蔑视吗?沾沾自喜、得意洋洋的康肃前来问话时,卖油翁为什么偏要泼他的冷水?等康肃生气暴躁了,他为什么还能保持平静,从容地“以杓酌油”,且语气平淡地说自己也是“惟手熟尔”?经过一番讨论,互相启发,学生大都能够体会到:乐于助人的卖油翁是有备而来的。

因为康肃擅长射箭且骄傲自大,早已名声在外,卖油翁长年在外经商卖油肯定对此有所耳闻。

这一次他可能是特意来找康肃的,他要让康肃清醒清醒,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不能因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长处便盲目的骄傲自大。

也许正因为如此,卖油翁才长时间站在那里看康肃射箭,为了引起康肃的注意,他才有意“睨之”“微颔”,为了制造教育康肃的机会,他才有意以“无他,但手熟尔”的冷漠态度泼冷水,以激怒康肃。

康肃生气了,蛮横起来了,卖油翁却并不与他计较,只是平静而从容地展示自己的非凡本领:“以杓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卖油翁为康肃表演完了高超的酌油本领之后,没有自夸,没有说大道理训示康肃,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面对其貌不扬、不显山露水的“高人”卖油翁,康肃自能体会到他的用心,因而深受教育和感动,最终以十分崇敬的虔诚态度恭送卖油翁离去。

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脾气暴躁的康肃的最终变化完全得益于卖油翁的教育。

卖油翁甘于牺牲自己做生意的时间“久而不去”地观看康肃射箭,甘于承受康肃的无端怒火、蛮横斥责而处之泰然,以“睨之”“微颔”的不在意态度引起康肃的注意、以“无他,但手熟尔”的轻蔑态度激怒康肃,最终“以杓酌油”给予康肃以无声的“身教”,让康肃幡然省悟,受到感动和教育。

可以说,卖油翁完全达到了他此行的目的,他是有备而来,满意而归的。

怎样评价康肃与卖油翁呢?他们能给我们哪些启发呢?让学生就此展开自由讨论,将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使其受到更深刻的思想教育。

在自由讨论中,学生谈到了这样一些认识:康肃虽有骄傲、蛮横、急躁、说话欠分寸的毛病,但他的本质还不是很坏。

首先,他射箭的技艺确实很高超,至少可以说明他是一个勤奋用功的人,能够刻苦训练;其次,在卖油翁的启发教育下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有愿意接受批评、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的表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康肃能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迷途知返、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值得肯定。

关于卖油翁,学生谈到了:卖油翁本身是一个人才,有高超技艺且很谦虚有修养,同时他又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有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康肃如果不是遇上他,不能认识并改正骄傲、蛮横、急躁这样一些毛病,很可能不会再有技艺上的长进,社会上很可能会葬送一个人才。

卖油翁还很有“育人”技巧,善于创造条件、制造机会教育人,有理智、能宽容受教育者的误解与无礼,他不仅仅重“言教”,更重“身教”。

可以说,卖油翁不仅仅是挽救、教育了一个康肃,也不仅仅能让后来的康肃们从中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他在“育人”方面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教育者要真正出色地承担起自己“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自觉的牺牲精神,宽容大度的胸襟,模范的言行举止,要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宽容和赏识,要时刻注意发挥自己良好的“身教”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