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畅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哪些规律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神经系统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神经系统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神经系统调节知识点总结》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且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它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在高二生物学习中,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生物神经系统调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又分为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区。

小脑主要负责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则连接着大脑和脊髓,控制着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2.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分布在全身各处,负责将身体各部分的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也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 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树突较短而分支多,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轴突较长,将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2.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即兴奋。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内部传导,通过轴突传到轴突末梢,再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 反射的概念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部位,传入神经将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信号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出到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3. 反射的类型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十二经络规律起始时间走向主要穴位及不通症状

十二经络规律起始时间走向主要穴位及不通症状

⼗⼆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 ⼈体如果经络僵硬劳损堵塞,严重影响了⽓⾎的运⾏和营养的输布。

《黄帝内经》⾥⾯有这么⼀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民间也有两句:“经络不通,⾛路中风”,“经络不通,浑⾝不舒象⿁上⾝” 。

⼗⼆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躯⼲和四肢,纵贯全⾝。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躯⼲。

⼗⼆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三阴经上肢分别为⼿太阴肺经在前、⼿厥阴⼼包经在中、⼗⼆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少阴⼼经在后,下肢分别为⾜太阴脾经在前、⾜厥阴肝经在中、⾜少阴肾经在后,其中⾜三阴经在⾜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8⼨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阳明⼤肠经在前、⼿少阳三焦经在中、⼿太阳⼩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阳明胃经在前、⾜少阳胆经在中、⾜太阳膀胱经在后。

⼗⼆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定规律的。

具体从以下三⽅⾯叙述。

头⾯部:⼿三阳经⽌于头⾯,⾜三阳经起于头⾯,⼿三阳经与⾜三阳经在头⾯部交接,所以头⾯部说:“头为诸阳之会”。

⼗⼆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颊部;⼿⾜少阳经分布于⽿颞部;⾜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厥阴经也循⾏⾄顶部。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腹中线旁开0.5⼨处;⾜太⼗⼆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少阴肾经⼗⼆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阴脾经⾏于胸中线旁开6⼨,腹中线旁开4⼨处;⾜厥阴经循⾏规律性不强。

⾜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腹中线旁开2⼨;⾜太阳经⾏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和3⼨;⾜少胆经分布于⾝之侧⾯。

⼗⼆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三阴⼗⼆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经;⼿三阳经、⾜三阴经、⾜三阳经四组。

基础心理学知识

基础心理学知识


能 力 理 论
斯皮尔曼 塞斯顿 杰尔福特
1. ( )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 (A)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B)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 (C)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D)坎农一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2. 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认为 (A)管理情绪的神经中枢在丘脑 (B)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 (D)认知在情绪发生中起决定作用 3. 强调情绪的发生与机体内部生理变化的关系的情绪理论被
B. 脑神经 D. 12对脑神经
8.神经元可分为( )等几种。 A.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思维神经元 B.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整合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D.视觉神经元、听觉神经元、嗅觉神经元和味觉神经元 9.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C.脑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D,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10.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位于( A. 脑干 B.丘脑 C.下丘脑. D.小脑
1.强调分析心理的内容以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复杂心理过程的
规律,这是 ( (A) 机能主义 (C)构造主义.
)心理学 的主要特点。 (B) 格式塔 (D) 精神分析
2.(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A) 构造心理学 (B) 行为主义 (C) 机能主义心理学. (D) 格式塔心理学 3.一般认为,华生是( )心理学家。 (A) 行为主义. (B)机能主义 (C)认知主义 4.冯特和铁钦纳是( (A) 格式塔心理 (C) 机能主义心理
效应器
枕叶
心理发展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正确答案:C2、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反思能力D、教学操作能力正确答案:A3、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次思潮是( )A、认知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正确答案:B4、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正确答案:B5、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超限抑制B、消退抑制C、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正确答案:C6、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正确答案:B7、“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A、维特海默B、加涅C、考夫卡D、苛勒正确答案:D8、(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A、专业情操B、专业技能C、专业知识D、教学方法正确答案:C9、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声音却很小,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反思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尊重D、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正确答案:C10、( )是指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C、求异思维D、创造性思维正确答案:D1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期望C、教师的能力D、教师的人格正确答案:B12、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华生B、布鲁纳C、奥苏贝尔D、皮亚杰正确答案:B1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解释,这是一种(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正确答案:D14、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B、詹姆士C、冯特D、华生正确答案:C15、老牌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华生C、托尔曼D、斯金纳正确答案:B16、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的心理学派是(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格式塔D、机能主义正确答案:A17、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桑代克C、奥苏伯尔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B18、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A、态度B、归因C、自我认知D、印象正确答案:B19、有意义学习的倡导者是( )A、华生B、皮亚杰C、奥苏贝尔D、布鲁纳正确答案:C20、根据实际有无明确的目的,可把识记分为( )A、有意识记,无意识记B、机械识记,接受识记C、机械识记,意义识记D、有意义识记,无意义识记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保持既有质的变化又有量的变化,量的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遗忘。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6边缘系统是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
边缘系统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脑进化的趋势,对神经信息沟通的作用

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指人生来就有的如吃食物,流口水,条件反射指通过模仿学习,再加上条件反射上形成的反射,
巴普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规律
1条件反射的抑制,如额外刺激的出现使反应突然停止叫外抑制
还有超限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
2扩散与集中,神经兴奋的过程
3相互诱导
4动力定型
1神经细胞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又被称为神经元(neuron)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
2神经胶质细胞,也称神经胶质,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3在外围神经系统中,所有的轴突周报围包裹着一种特殊细胞,其提供给神经纤维以支持和营养。这种细胞称为施旺细胞。
这个学说由巴普洛夫提出,认为神经活动过程是兴奋与抑制。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指神经冲动延感觉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再由神经中枢发出指令,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器官,对外界刺激做出回答性反应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活动,从而更有效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施旺细胞对神经纤维的包裹方式不同,使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神经纤维和无髓鞘神经纤维。
①无髓鞘神经纤维轴突直径小(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和一些小的疼痛神经),施旺细胞的细胞质简单地包裹神经纤维。

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的关系

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的关系

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的关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就是巴甫洛夫创立的。

她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不同动物形成条件反射就是有差异的,不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独特的、稳定的结合,从而构成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划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主要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一、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动物的高级神经基本活动有三种特性,即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就是指神经细胞与整个神经系统工作的性能,也就就是受强烈刺激与持久工作的能力。

在一定的限度内,神经细胞的兴奋能力符合刺激的强度;强刺激引起强兴奋,弱刺激引起弱兴奋。

可就是当强的刺激作用于某些动物的神经系统时,并不就是所有的动物都能以相应强度的兴奋对其发生反应,其中有的动物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能继续保持,说明它的兴奋强;而兴奋弱的动物对于强烈的刺激就较难形成条件反射。

同样,抑制过程较强的动物对于要求持续较久的抑制过程能忍受;而抑制过程较弱的动物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导致抑制过程的破坏。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就是指兴奋与抑制两种神经过程间的相对关系。

神经过程平衡的动物,其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相近。

神经过程不平衡的动物表现为或兴奋过程相对占优势,抑制过程较弱;或抑制过程相对占优势,兴奋过程较弱。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就是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化的速度。

如果两种过程更迭得迅速,表明神经过程灵活;反之则灵活性低。

实验证明,神经过程灵活的动物,可以顺利地改变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神经过程灵活性低的动物,其形成的条件反射不易改变。

根据神经过程的这些特性,巴甫洛夫确定出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强、不平衡型,其特点就是兴奋、抑制过程都强,但兴奋过程略强于抑制过程,就是易兴奋、奔放不羁的类型,又称兴奋型或不可遏制型。

强、平衡、灵活型,其特点就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比较强,并巳容易转化,反应敏捷,表现活泼,能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又称活泼型。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点22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点2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点(2018年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A:部分与整体B:后者包括前者C、整体与部分D:前者包括后者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单选题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Λ: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初生儿吸奶属于吸吮反射,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本能动作。

其他三项均属于教育现象。

3、材料分析题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参考答案:当前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学生变了: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来谈学生能力的变化、学习在课堂上的表现的变化(2)课堂教学变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等方面来谈(3)教师变了:从教师角色、学生观、教学观念来谈4、判断题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兴奋,再兴奋。

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体是: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5、单选题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

A:学生集体和个人B:学生集体C、学生个人D:班干部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集体和个人,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单选题设计教学法,又叫单元教学法,其提出者是oΛ:克伯屈B:特朗普C:伯克赫斯特D:兰卡斯特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 o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首创,后来经过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后在全国推广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7、简答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参考答案:8、单选题不管光线明与暗,我们都认为红旗是红色,这体现了知觉的Λ: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o9、单选题“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o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参考解析:D[解析]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十二对脑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2:周围神经的分类?感觉神经128,?动346副舌下,?5、7、9、10为混杂。

?3: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嗅入端脑视入间动眼滑车出中脑,五六七八过脑桥,9、10、11、12延髓穿。

?4:脑干连脑神经歌诀中脑连三四,前脑五至八;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5:十二对脑神经中的“特别小组”组员1:嗅神经,嗅觉传导通路是唯一不在丘脑换神经元,而将神经冲动直接传到皮质的感觉通路。

组员2:滑车神经,最细的脑神经。

组员3: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的脊束核是最长的脑神经核。

组员4:迷走神经,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

??6:四叠体计息状体歌诀上视、下听、外视、内听;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上丘的深面是皮质下视中枢,下丘的深面是皮质下听中枢,上视下听,眼睛在耳朵的上面呗!?7:正中神经歌诀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此处浅表有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

?8:手部感觉神经分布歌诀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尺神经占据一个半,正中桡神三指半。

?9:胸神经前支分布口诀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肚脐轮水平处;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侧腹股沟。

注解:第2胸神经前支(T2)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第4胸神经前支(T4)分布于乳头平面,第6胸神经前支(T6)分布于剑突平面,第8胸神经前支(T8)分布肋弓平面,第10胸神经前支(T10)分布于脐平面,第12胸神经前支(T12)则分布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

??10:几种反射反射像数数字一样简单踝反射:S12?膝反射:L34肱二头肌反射:C56?桡骨膜反射:C78 ??11:舌的感觉神经支配舌根苦、舌尖甜、舌背两侧尝酸咸;尖体面、根舌咽、三叉舌咽管一般。

?12:脑疝脑疝、脑疝;瞳孔散大,昏迷瘫痪;呼吸不好,面色难看;先给馒头,再把针穿。

??13:神经与瞳孔交感神经使瞳孔扩大,副交感神经使瞳孔缩小交大附(副)小?14:语言中枢书、说、听、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畅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哪些规律?
13畅什么是注意?什么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1注意具有哪些特征?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分析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的关系。

什么是适应?什么是感觉对比?
阐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记忆?记忆具有哪些种类?
20畅什么是感觉记忆?它具有什么特点?
21畅什么是短时记忆?它具有什么特点?
22畅什么是长时记忆?它具有什么特点?
23畅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24畅如何组织复习?如何提高记忆力?
25畅什么是表象?什么是想象?各自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6畅想象有哪些种类?各自依赖什么条件?
27畅什么是思维?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28畅什么是思维的过程?什么是思维的形式?
29畅说明概念及概念的形成。

30畅阐述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1畅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2畅情绪具有哪些状态?情感具有哪些状态?
33畅什么是表情?表情具有哪些种类?
34畅阐述詹姆斯—朗格的情绪理论的主要内容。

35畅阐述情绪认知理论。

36畅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包括哪些基本阶段?
37畅动机斗争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冲突类型?
38畅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39畅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40畅什么是才能?什么是天才?
41畅能力有哪些种类?
42畅阐述主要的智力理论观点。

43畅如何计算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44畅能力发展具有哪些个别差异?
45畅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46畅什么是气质?什么是性格?两者各具有哪些特点?
人格结构包括哪些成分?
48畅阐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相互关系。

49畅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0畅阐述性格和气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