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其处置新进展

合集下载

双胎妊娠135例并发症护理

双胎妊娠135例并发症护理


10 0 1・
penn is Frl tr ,1 9 , 8 2 :3 13 5 rgace. et ei 9 2 5 ( ) 5 — 5 . iS l
1() 2. 7 2 :18 【】 程蔚 蔚, 7 张振钧. 小剂 量阿司 匹林 预防妊 高征 的研 究. 中华妇
产 科 杂 志 ,19 , 66:3 2 3 5 9 1 2 (1 4 — 4 .
1 15例双胎 的分娩方式 : . 3 2 第一胎 自然分娩 5 , 0例 剖宫产
术4 6例 , 臀牵引术 1 , 5例 胎头 吸引术 2 4例 , 内倒转术 0例 ;
阳性 。 ③血液流变学实验 : 的容量及血液黏度是发生妊娠期 低 高 血 压 病 的 基 础 。 当 血 细 胞 压 积 /03 , 血 黏 度 > . 全 5 > ., 36 均提示 有妊 娠高血压综合征 的倾 向。 本次研究 中血细胞 比容 ≥03 .5的有 1 , 8例 全血黏度> . 36的有 2 1例。上述 3项
究 中早产儿 5 例 , 3 .%, 2 占 8 5 低于 国内报道的 4 .5 2 61%f ] 。围生 儿死亡 3 例 , 1 病死率 为 148% , 1 .1 。 与国 内报 道的 1 8 9 。 0 . % 相 8

向的患者 , 采取上述预防加治疗 措施 , 本院近 3年内妊娠高血 压综合征 的发生率为 2 .%, 5 5 低于国 内报道的发生 率[ s l 。
23 产 后出血 : . 由于双胎妊娠在妊娠期子宫肌纤维持续 过度 伸展失去 了正 常的缩复与收缩功能 ,从而导致 其产后出血发 生率 明显 高于单胎妊娠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常合并胎盘早剥 、 死胎 、 弥漫性 血管 内凝 血( I 等 , DC) 是产后 出血 的重要 因素 。 鉴于双胎 妊娠产后 出血所造成 的诸多不 良后果 ,必须要有充

2021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妊娠并发症-双胎妊娠-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处理.doc

2021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妊娠并发症-双胎妊娠-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处理.doc

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处理【并发症】一、妊娠期(一)双胎孕妇易患缺铁性贫血。

(二)双胎妊娠时还容易并发妊高征、羊水过多、胎儿畸形和前置胎盘等。

(三)双胎妊娠多为纵产式、以一头一臀最常见。

由于子宫过度膨大,双胎妊娠容易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和早产。

(四)双胎妊娠的胎盘较大,有时扩展到子宫下段和宫颈内口,形成前置胎盘,造成产前出血。

二、分娩期(一)由于子宫过度膨大,容易导致宫缩乏力,致使延长,产后出血。

(二)胎儿较小,可致胎位异常,破膜后易发生脐带脱垂。

(三)第一个胎儿娩出后,第二个胎儿易转成横位,并由于子宫骤然缩小,可发生胎盘早剥。

(四)双胎妊娠除第一个胎儿为横位外,一般都能经阴道分娩;但如两个胎头交锁、嵌顿,也可造成难产,联体儿一般无法经阴道娩出。

(五)由于双胎妊娠常并发妊高征、贫血等,抵抗力差,且阴道助产机会多,故易发生产褥感染。

【处理】一、妊娠期定期产前检查,及早确定双胎,预防发生贫血和妊高征。

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早产和危产儿死亡。

如确诊为联体儿,26周前可行引产,26周后宜剖宫取胎。

二、分娩期首先应明确胎位,第一个胎儿的胎位与整个分娩过程的关系极为密切。

如第一个胎儿为纵位可待其自然分娩,多可经阴道娩出。

但应做好输血、输液及抢救新生儿的准备,严密注意产程变化。

如第一个胎儿为横位,则应行选择剖宫产术。

产程中如出现宫缩乏力和产程延长,应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

必要时再行剖宫产术。

第一个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断脐,并钳紧胎盘侧的脐带,以防第二胎儿失血,在腹部用手固定第二个胎儿,使其保持纵产式,并产即行阴道检查,查明第二个胎儿先露。

密切观察胎心及阴道流血情况,如无异常可等待自然分娩。

如15分钟后仍无宫缩,可人工破膜或静脉滴注催产素。

如发现脐带脱垂或疑有胎盘早剥时,应立即用产钳或臀位牵引娩出胎儿。

如胎头高浮则可行内倒转和臀牵引术。

如第二个胎儿为横位,试作外倒转术失败,应立即破膜作内倒转及臀位牵引娩出胎儿。

双胎妊娠的临床分析及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双胎妊娠的临床分析及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双胎妊娠的临床分析及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作者:黄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的危害,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妊娠结局。

针对母婴主要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方法对88例双胎妊娠的孕周、分娩方式、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分娩孕周平均为36周,剖宫产56例占63.6﹪,阴道产32例占36.4﹪。

并发症以早产、妊高症、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产后大出血多发。

结论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分娩方式以孕周、胎方位、胎儿大小来决定。

对出现的母婴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关键词】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并发症;护理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经临床研究,剖宫产对于双胎妊娠而言,较阴道分娩更为安全。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产科共分娩产妇5000例,其中双胎妊娠88例,发生率为1.76﹪。

平均年龄27岁,平均孕周36周,初产妇78例占88.64﹪,经产妇10例占11.36﹪,自然受孕82例占93.1﹪,胚胎移植6例占6.9﹪。

1. 2 诊断方法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诊断标准及孕周、产程、产后出血量的计算均以乐杰《妇产科学》为准。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2. 1 胎方位与分娩方式。

双胎88例,胎方位分别是:头/头位、头/臀位、臀/头位、臀/臀位、其他(头/横位、臀/横位)。

阴道分娩32例占36.4﹪,包括自然分娩、产钳、臀位牵引和内倒转。

剖宫产56例占63.6﹪。

剖宫产中有33例孕周>36周,新生儿体重>2500 g;阴道分娩中有7例孕周2. 2 孕周、新生儿体重与分娩方式孕周35周以上、胎儿体重>2500 g者,剖宫产娩出的较为突出,就算是双头位,剖宫产指征也应该放宽。

而孕周2. 3 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双胎妊娠的并发症详见表1。

双胎指南 (第二部分)双胎妊娠并发症(转自中华围产杂志)(转载)

双胎指南 (第二部分)双胎妊娠并发症(转自中华围产杂志)(转载)

双胎指南(第二部分)双胎妊娠并发症(转自中华围产杂志)(转载)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第二部分):双胎妊娠并发症的诊治主要针对双胎妊娠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包括双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如双胎生长不一致、一胎结构异常、一胎胎死宫内;单绒毛膜性双胎特殊并发症,如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rowth restriction,sIUGR)、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twin reversed arterial perfusion sequence,TRAPS)、双胎贫血-多血序列征(twin anemia polycythemia sequence,TAPS)等。

由于双胎妊娠并发症,尤其是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整体发病率较低,缺少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很多相关的临床研究结论来自于专家共识及经验性结论,对某些并发症的处理仍存在较大争议。

本指南所推荐内容来自于迄今为止所发表的最高级别的文献证据,需要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双绒毛膜性双胎孕期并发症(一)双绒毛膜性双胎生长不一致问题1:如何诊断双绒毛膜性双胎生长不一致?【专家观点或推荐】目前,双绒毛膜性双胎生长不一致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推荐两个胎儿的出生体质量相差15%~25%即为双胎生长不一致[1]。

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SOGC)的观点是两个胎儿腹围相差>20 mm或胎儿估测体质量相差>20%即为双胎生长不一致[2]。

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对双胎生长不一致的界定范围是两个胎儿估测体质量相差>25%[3]。

双胎妊娠的并发症

双胎妊娠的并发症

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双胎妊娠(twinpregnancy)是指在一次妊娠中,子宫腔内同时有两个胎儿,是多胎妊娠中最常见的一种。

双胎妊娠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双胎妊娠可以在妊娠期、分娩期以及产后出现多种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且发生率更高,病情更加严重,对母儿的危害也更大,临床医师应在临床实践中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1孕妇并发症1.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即妊高症)与单胎相比,妊娠引起的高血压疾病更容易在双胎中发展。

双胎并发妊高症的发病率高达40%,比单胎高3~4倍,且双胎妊高症发病早、程度重,容易发生心肺并发症。

其治疗原则与单胎相同,但由于双胎孕妇体内的水、钠潴留更严重,血容量增加的更多,因而在治疗中要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扩容治疗需慎用。

1.2孕妇的其他并发症双胎孕妇并发贫血的发生率约为40%,是单胎的2~3倍,主要原因是铁和叶酸储备不足。

有研究表明[1],孕妇贫血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

此外,双胎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是单胎的3倍。

双胎孕妇有更大的产后出血风险,尤其是经阴分娩的双胎妊娠,其平均产后出血量≥500ml,主要是子宫过度膨胀导致的子宫收缩乏力。

2围产儿的并发症2.1早产早产是双胎最主要的并发症,同时早产也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病因,主要病因是:胎膜早破或宫腔内压力过高,及严重的母儿并发症。

据国内统计[2],双胎的平均分娩孕周是36周,大约50%的双胎是在37周或之前分娩。

Gardner等[3]研究比较同孕龄出生的单胎与双胎的早产儿结局,发现与同孕龄的单胎早产儿相比,双胎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出血发生率多于早产儿。

2.2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双胎的IUGR诊断较困难,目前诊断标准为:任何一胎儿的体重低于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或小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个百分位数并伴胎儿异常(羊水过少或脐动脉多普勒血流图像出现异常)。

有资料显示[4],双胎胎儿的生长在孕28~30周前与单胎比无明显差异,但以后双胎胎儿的生长速度会逐渐下降。

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

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

中 图分 类 号 :R473.7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671— 9875(2013)12— 1131—03
随着 辅 助 生 育 技 术 的 广 泛 开 展 、发 展 和 促 排 卵药 物 的使 用 ,双 胎 或 多 胎 妊 娠 的 发 生 率 越 来 越 高 。与单 胎妊 娠 相 比 ,双 胎 妊 娠 孕 期 并 发症 、围产 儿死亡率 明显增 多,早 产 发生率 高 ,母 儿 合并症 多 ,分 娩 时难产 发生 率高 ,已引起妇 产 科 学术 界 高 度重 视 _1]。加 强 多胎 妊 娠 孕 妇 围产期 保 健 ,及 时 、 有效 地 防治 并 发 症 ,降 低 围产 儿 死 亡 率 ,成 为 产 科 护理 的重 点 。本文 就 双 胎 妊娠 并 发 症 及 其 护 理 进 展综 述如 下 。 1 双 胎妊娠 并 发症概 况
作者 简介 :冯姣姣 (1987一),女 ,本科 ,护师 收稿 日期 :2013— 03-07
胎妊 娠 的大 样 本 研 究 中发 现 ,双 胎 妊 娠 并 发 贫 血 的发 生 率 为 64.71 oA (321例 ),根 据 有 无 贫 血 将 496例 分 为两组 ,贫血 组妊 高征 、产 后 出血 、早产 、 胎膜 早破 的发 生 率 显 著 高 于无 贫 血 组 ,且 贫 血 严 重程 度 与妊高 征 、产后 出血 的发 生率 呈 正相 关 ,与 平 均孕周 呈 负相关 。 2 双胎 妊娠 并发 症 的护理
双 胎 妊 娠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高 ,本 文 着 重 总 结 发 生 率较 高 的妊 娠期 贫 血 、妊 高 征 、早 产 及产 后 出血 护 理 。 2.1 妊 娠期 贫血 妊娠 期 间血 容量 增 加 ,胎 盘 及 胎 儿生 长 发 育 的 需 要 ,对 于 造 血 原 料 铁 的 需 求 增 加 ,饮食 中铁 的摄 入无 法 满 足 对 铁需 求 的增 长 ,因 此 妊娠 期 间最常 见 的贫 血 为 缺 铁性 贫 血 。这 种 情 况 在 双胎 妊 娠 时 尤 为 明显 ,因而 贫 血 是 双 胎 妊 娠 中值得 注 意 的高 危 因 素 之 一 。为 此 ,确 诊 为 双 胎 妊 娠后 ,指 导孕妇 进 高蛋 白、高维 生 素 及 含铁 量 高 的食物 ,如瘦 肉 、动 物肝 脏 、蛋 类 、红 枣 及 深 色蔬 菜 等 ,合 理搭 配 饮 食 ,纠 正 偏 食 等 不 良饮 食 习惯 ;补 充 铁 以及 叶酸[1 、维生 素 C、维 生 素 B 并 贯穿 整 个 妊 娠期 ,服 用 铁 剂 时避 免 饮 浓 茶 、咖 啡 等 ,但 可 同服 果汁 ,铁剂 应在 餐 后 或餐 时服 用 ,以减 少对 胃 黏膜 的刺激 ;定 期复 查 血 常 规 ,动态 监 测 血 红蛋 白 和红 细胞 计 数 的变 化 ,早 期 诊 断 并 且 积 极 治 疗 妊 娠期 贫血 ;孕期 已发 生 妊 高 征 、胎儿 宫 内发 育迟 缓 等情 况需要 治 疗时 ,或 先 兆 早产 需 要 保 胎者 ,在进 行治 疗 的同时 注意 是 否合 并 存 在 贫 血 ,并 予 治疗 ; 重视 胎动 监测 ,教会 孕 妇 正 确 自数 胎 动 ,监 测 胎儿 情况 ,胎 动次数 减少 或 胎 动 过频 时及 时 就 医 ;指 导 孕妇 自我 症状 监测 ,出现 头 晕 、乏 力 、胸 闷 、急 促 时 立即就近休 息,并 及 时就 医;贫血 孕妇 以休息 为 主 ,减少 活动量 ,避 免突 然改 变体位 。

多胎妊娠围产期护理干预进展

多胎妊娠围产期护理干预进展

多胎妊娠围产期护理干预进展多胎妊娠主要是指1次妊娠同时孕育≥2个胎儿。

无论是在妊娠期还是分娩期,多胎妊娠的并发症都比较多,围生儿、新生儿的死亡率都比较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高危妊娠类型。

为了更好的改善妊娠结局,对多胎妊娠不仅需要早期诊断,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孕期保健和分娩期处理工作,其中,做好围产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母婴结局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多胎妊娠围产期护理干预进展,以此希望为日后多胎妊娠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标签:护理干预;多胎妊娠;围产期近年来,临床治疗和护理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围产期合并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大大减少,与单胎妊娠相比,多胎妊娠的并发症发生率仍居高不下。

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推广使用,双胎和多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报告显示,此种辅助受孕多胎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

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多胎妊娠数量逐渐增多,围产期合并症的发生率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对母婴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所以,如何帮助多胎妊娠减胎并做好围生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临床方面重点研究的课题[1]。

1 分析多胎妊娠存在的问题①孕妇常见并发症:据相关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试管婴儿术后双胎妊娠孕妇的重度妊娠个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试管婴儿孕妇。

多胎妊娠胎盘早破、羊水过多、早产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

除此之外,多胎妊娠出现宫缩乏力、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的比例也比较高。

②围生儿常见并发症:多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单卵双胎的胎盘血管物可以为两个胎儿同时供血,但受血并不相同,容易出现胎-胎盘输血的情况;因各种并发症的影响,容易发生早产、宫内生产迟缓等情况,胎头碰撞、胎位异常等也容易引起并发症,曾有文献报道,正常体重和胎龄的条件下,试管婴儿多胎或双胎窒息率要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的双胎和多胎[2]。

2 分析多胎妊娠孕妇和胎儿的护理措施2.1 妊娠期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①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曾兰美,刘映玲,庄惠琼等人[3]在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护理干预影响评价一文中指出,为显著降低多胎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产前检查水平。

10年间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的变化趋势

10年间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的变化趋势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及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发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有显著上升趋势,众所周知,双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1],因此,如何做好孕期管理、预防和控制妊娠并发症,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

本文回顾分析临沂地区近10年来双胎妊娠结局情况,探讨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的变化趋势。

资料与方法收集2006年及2016年在我院分娩且分娩孕周>28周、孕前健康的双胎妊娠孕妇,2006年94例,孕妇平均年龄(25±1.4)岁;2016年288例,孕妇平均年龄(28±2.1)岁。

方法:统计两组孕妇的年龄、受孕方式、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主要妊娠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等,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并发症诊断标准参考谢幸主编的第8版《妇产科学》。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孕妇一般情况比较:2016年孕妇平均年龄明显高于2006年孕妇(P <0.01);2006年ART 受孕的双胎19例(20.21%),2016年ART 受孕的双胎109例(37.85%),与2006年相比,2016年ART 受孕比例明显升高(P <0.01);2006年的双胎平均分娩孕周(36.7±3.12)周,2016年平均分娩孕周(35.6±2.55)周,与2006年相比,2016年分娩孕周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主要妊娠并发症及分娩方式比较:2006年双胎妊娠孕妇并发重度子痫前期18例(19.15%),2016年双胎妊娠孕妇并发重度子痫前期24例(8.33%),发病率低于20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006年双胎妊娠出现产后出血9例(9.57%),2016年双胎妊娠出现产后出血者11例(3.82%),与2006年相比,发病率明显下降(P <0.05);2006年双胎妊娠者并发胎膜早破者18例(19.15%),2016年双胎妊娠并发胎膜早破43例(14.93%),与2006年相比,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6年双胎妊娠并发早产及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者与2006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